分卷(44)
書迷正在閱讀:小殿下她為何如此(NPH)、狗血腦梗筆記(luanlun)、穿越蟲族寵妻無度、[海賊王同人] 四皇紅發的女兒認我當爹很合理吧、老公們都不是人[快穿]、古代科舉養家日常(穿越)、玫瑰金湯利(1V1)、渣人不成反被艸【古言np】、寰宇之征(玄幻,人外,NPH)、[綜英美] 美利堅咒術建設日常
林渙只能點頭 ,又扭頭和他的信折騰去了。 等他寫完一封長長的信,外頭天都暗下來啦。 他捧著這一疊紙跑去找林風起:爹!給吧嗒的信! 林風起接過來一看:得,他這個親爹都看不懂自己兒子寫了什么,還是讓沈倦頭疼去吧。 盡管心里在這么想,他還是夸道:歡寶都會寫信啦,真棒! 林渙嘿嘿笑。 # 自從給沈倦寫了信,林渙就盼啊盼啊,等著沈倦的回信,然而好幾天過去了,也沒有消息,急得林渙問了好幾回,得知這封信估計要送好久好久,他就開始唉聲嘆氣的。 上課的時候也唉聲嘆氣。 現在他的小課堂又換人啦。 原來是賈菌、英蓮,現在變成了林黛玉和英蓮。 林黛玉是純粹被放在旁邊湊數的,美其名曰提前給她熏陶一下,讓她提前熟悉一下學習環境。 甄英蓮已經學會了《三字文》,而歡寶已經在讀《弟子規》了。 林如海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是孔子所著的《論語》之中的學而篇,衍生出了《弟子規 》的總綱。 林渙點頭。 他現在已經能自己讀整本書了,只有碰到實在不認識的字才會請教林如海,所以現在林如海要做的只是給他進行翻譯一遍文理。 結果翻譯到入則孝那一段的時候,林渙就覺得不太對了。 前面其實還好,除了林渙覺得有一點點過分的溫順以外,后面那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就怪怪的。 他怕自己太敏感,連忙問了直播間。 【一言不合:對8起,我就是個文盲,我根本沒看懂這話啥意思?!?/br> 【斤斤計較:意思是父母愛我,孝順他們不難,如果父母討厭我,孝順他們才是難能可貴的?!?/br> 【一言不合:啊這?怎么感覺和歪理邪說一樣?說句難聽的,這難道不是愚孝嗎?碰到像王舉人那樣的爹,難道茵夢還要無腦孝順他?讓他把自己再賣一次?】 【古文學研究:弟子規是李毓秀寫的,他只是一個秀才,連舉人都沒中過,雖然不該中不中舉衡量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啥的,但是從《弟子規》來說,他的書確實讀的不咋地,他所寫的很多觀點都帶著迂腐的落后感?!?/br> 【古文學研究:其實這本書不太適合歡寶讀的,最開始這本書比較適合一些底層人士讀的啦,因為他夠通俗,直白來講就是適合不咋認字的人讀的,但是這些人并不代表是兒童,歡寶應該能感覺出來一點吧?】 林渙想了想,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不喜歡這本書,它總在告訴我你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有點讓我不太舒服。 就像是,秦婉讓他吃飯的時候要吃些清淡的蔬菜,說是為了身體好,那么林渙是愿意的。 但是如果秦婉說的是你必須把碗里的菜吃完,林渙就會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種逆反心理。 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做呀? 哪怕他再喜歡的事情,比如吃好吃的,比如念書,一旦有人逼著他去做,逼著他要吃某些東西,他就不想去做了。 他看了一眼旁邊懵懵懂懂的林黛玉和甄英蓮。 他從直播間里知道,書上寫著一個叫薛蟠的人會把英蓮買回去當妾,他不知道妾是什么意思,只是本能地覺得這個詞不好。 之前有人在他的直播間里爭論過,說薛家買了甄英蓮,薛家是大富之家,至少讓英蓮過上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如果把英蓮放在他原來的家里,她不被拐賣以后也會過上落魄的生活等等。 那個人信誓旦旦地說,英蓮被賣進薛家是好事。 林渙就聽得滿腦袋問號,感情人家被拐了,被迫背井離鄉,只因為讓她過上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這就算是好事了? 林渙問甄英蓮:英蓮,要是有一個富可敵國的人要帶你回家去,前提是你要離開的爹娘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誰也不認識,你愿不愿意? 甄英蓮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當然不愿意啦,我陪著爹娘不好嗎? 看吧,他的小伙伴就不愿意呀。 【一言不合:我又想起前段時間那個撒潑的人了,就覺得很奇怪,放到現在這個時候,人販子把人賣進大山里,買她的那戶人家給她吃穿,讓她活命,難道這就不是犯法的事情了嗎?被賣的這個女人就沒有報警的權利了嗎?】 【豬都跑了:確實,我之前看到很多類似的新聞下面有很多人的想法就很奇怪,覺得被拐賣的人既然被照顧了,就不該報警,拜托啊大哥,這是犯法的誒!這種事情都能道德綁架讓人家女孩子放棄報警,噴她們忘恩負義的,我只希望他們也被拐賣到山溝溝里十年八年的試一下?!?/br> 【白菜豆腐腦:道德綁架的人是真的絕了,之前也看到一個新聞,說女婿很愛妻子,也因此對岳父岳母很尊敬,哪怕一直被挑刺,他也沒說什么,后來岳父生了病,自己手里有存款有房子不肯動,非讓女婿賣房子給他治病,原因是他必須孝順自己,而他自己的錢要留著養老?!?/br> 【心上人:這種岳父仿佛有那個大病,真的,不是我地圖炮,愚孝的人和道德綁架的父母干脆綁一塊算了,別去禍禍正常人?!?/br> 【古文學研究:我記得最近前段時間有人給賈赦洗白,說他只是愚孝,而賈政是假正經,心里藏jian,其實我覺得吧,賈政才是真正的愚孝,賈赦頂多算是逃避現實,賈母對賈政好嗎?好,賈政也孝順賈母,這其實本來沒什么大問題的,母慈子孝嘛?!?/br> 【古文學研究:問題出在寶玉身上了呀,賈寶玉不愛讀書,賈政本來是想管教他的,但是賈母在兒子面前哭一哭,說你要打死他,先打死我,還動不動就說回金陵,賈政就不敢說話了。賈寶玉被家里溺愛著長大,有賈母慣著他的原因,也有賈政無腦愚孝,顧忌賈母不敢下狠心管教他的原因?!?/br> 林渙其實大部分都聽不太懂,但是不妨礙他覺得直播間的人有些話說的很正確。 他翻了翻桌上的書:這種書為什么還要讀呀?吧嗒是什么意思? 他記得吧嗒給他列的書單里,這本還排在前面呢。 【古文學研究:歡寶,你讀的三百千呢,《三字經》是增加你的見聞,里面大多都是一些很出名的故事,而《百家姓》你還沒開始讀,這個大部分是研究家族關系的時候要用到的,你后面就懂了,是日常會用到的,《千字文》則是讓你明白一些基礎道理,至于《弟子規》,我覺得應該是沈倦讓你讀了警誡自身?!?/br> 林渙想了想,可能還真是這樣? 剛剛林如海已經把正篇文的意思解釋給他聽了,撇開他心里的不舒服,有一部分聽著其實還算有道理的。 比如對于愛他的父母,他自然是要孝順的,他不能因為他對后半句的不愛他的父母他也要孝順這句話討厭,就否認前半段的話,覺得它不好呀。 想到這,他忍不住問林如海:先生,您覺得這本書好嗎? 林如??粗麨鹾诎l亮的眼睛,想了想說:這本書有好,也有不好。 因著看它的人的思想不同,它也會有不同的注解。林如海走到他的桌前,歡寶,你覺得這本書怎么樣? 林渙就把心里的想法跟他說了,尤其是關于孝敬父母的那一段,為了佐證他的說法,他還舉了王舉人的例子。 林如海笑著摸摸他的腦袋:為人子女者,孝順是天性,然而就像你所說的一樣,并不是每一對父母都值得孝敬的,我說這本書好,是因為它的道理很淺顯,像是地里的莊稼人,哪怕不認字,跟著聽一聽這些話都能明白一些道理,它能開教化,使大部分的人明其理,并且付諸行動。 我說它不好,也是因為它太過淺顯,就像你說的,那些分明不好的父母就是不該獲得子女的尊敬的,但那些不讀書不認字的人會了解這些嗎?他們只聽這本書淺顯,就覺得這樣的道理是正確的,從而盲目地照著書上的話去做,能說是他們這些看書的有錯嗎?不能的,所以是書不好。 林如海笑著說:那為什么要你讀這本書呢?因為你不是那些不明事理無法進一步讀書的人,你未來會懂得很多的道理,自然會去反思自己曾經看過的書到底對還是不對,這才是讀書真正的意義所在。 林渙怔怔的。 他原先是為了什么讀書呢? 他仔細想了想,最開始的時候,是父母說,你該啟蒙了,于是林渙就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坐進了學堂里,開始讀書,那會兒他想的是,他該讀書了。 那會兒的先生是王舉人,他從王舉人身上知道,原來書讀多了,不一定就是真的能成為所謂的圣人了,讀了書的人也會是壞人。 他頭一回厭煩起了讀書。 后來王舉人走了,他又開始因為父母讀書,這回的先生換成了賈雨村。 他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讀書的未來那就是考科舉、當大官。 林渙的爹林風起就是科舉出身當上的縣令,所以林渙下意識地覺得,他現在讀書也是為了當官,當上官就可以不被人家欺負,就可以保護家人,就可以掌握權力。 說起來也好玩,他明明只是個三歲的小娃娃,卻在直播間對賈雨村未來事跡的科普下,提前明白了什么叫做權力。 賈雨村靠讀書擁有了權力,所以可以肆意發揮自己的野心,可以翻臉不認恩人,可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他也明白了,如果不是賈雨村借著榮國府的勢力胡亂判案,英蓮的下場不會那么苦。 那會兒的林渙是想當大官,但他不是想去欺負別人,而是他意識到,要是不想被別人欺負,他就要站得高高的,才不會讓自己和家人朋友被欺負。 但是現在,新的先生林如海告訴他,讀書是為了明白世間的道理,是為了反思己身。 他忍不住問先生:那那些相信了后半段歪理的人呢?他們變得愚昧以后呢? 林如海說:那自然有時間來證明他們相信的是錯的道理的,孝順了并不慈愛的父母,父母就會因為改變對他的態度嗎?這種事情很少的,他們會在未來和父母的摩擦里明白,并不是一味的孝順就是好的。 有的人明白了這個道理,醒悟了,改變了,而有的人明白了,卻沒完全明白,他們仍舊愚昧著。 見林渙似懂非懂,林如海點點他:你現在聽不懂我在說什么,沒關系,繼續讀書,以后你會明白的。 不過這一回呢,你得是為自己讀書。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一更 萬萬沒想到我鋪墊了這么久。 一直很喜歡讀紅樓,原因就是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新體驗新思考。 我所有的三觀和人生感悟,除了身體力行去感悟,剩下的全是看到的書給我的。 名著、雜記,甚至是各種狗血的霸總言情。 而這本書想寫的就是一群孩子的成長,歡寶、英蓮,乃至以后的的黛玉和賈寶玉,他們一生中的每一次遇見,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第47章 展眼就是中秋。 驛站里頭, 婁氏已經帶著賈菌上樓睡覺了,沈倦和叔叔點了燈在下頭看來往的書信。 好在這回淮揚的河堤沒出大問題,否則江南這一塊的官員都得吃掛落。沈傾感嘆, 也是他們運氣好。 沈倦把手里的書信調整了順序,目光落在一疊厚厚的信紙上:現在運氣好有什么用, 皇上眼看著對義忠親王很失望, 過后還不知道怎么樣呢 ,現在皇上對他們容忍度還高,是看在義忠親王還是他兒子的份上,不便給他們難看, 說句不好聽的,將來義忠親王一倒,上去的不管是誰, 這些個跟著貪污的都是新皇的眼中釘rou中刺。 驛站之中沒有旁人,他說話也就無所顧忌。 沈傾搖頭, 照著皇上對義忠親王的寵幸, 能不能倒還不一定呢。 沈倦把那一疊厚信掏出來,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沈傾探頭看了一眼, 上面都是些條條杠杠,五顏六色擠成了一團的痕跡。 另有一盒單放出來的筆。 他對信不是很感興趣,自顧自地看那盒筆:這筆倒是挺新鮮。 這筆是林渙和直播間交換的一盒蠟筆, 那會兒直播間的人說歡寶三歲了可以開始涂鴉了,就有人拿了這盒蠟筆出來說要送給林渙, 結果林渙轉頭就把蠟筆連著信送給了沈倦。 沈傾抬頭,正看見沈倦嘴角帶笑,本來對信不感興趣的他也有興趣了:林家那個小娃娃給你寫了什么?你瞧著這么開心? 他拿過一張沈倦剛放下的紙,看了一下, 紙上畫著大小兩個圓圈,另有一個火柴人,頓時懵逼:這說的是啥? 沈倦含笑:我送他的魚缸到了,他和娃娃放一起了。 沈傾無語:這么倆圈圈你都能看出來人家寫了什么? 沈倦正兒八經把信又塞回去不給叔叔看了,一邊說:你年紀大了,多半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了,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開始學寫字的,林渙才三歲,就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達出來,很不錯了。 沈傾無能狂怒,我才三十六!哪里年紀大了? 叔叔你都三十六了,要是成了親,孩子都快比我大了。沈倦無情插刀,年紀大的人該好好休息,夜深了,叔叔快去睡覺吧。 等把生氣的沈傾送走了,沈倦才把那封信妥帖收好,想了想,仍舊寫了一封回信給林渙。 見字如面:歡寶畫畫頗有長進,有寫形寫意之趣 # 另一邊,林渙一大早就包得像個小紅包一樣。 他才剛出門,就看到了自個兒房間門口放著的一盞兔子燈:這燈是誰送來的? 跟著他的嬤嬤笑著說:是林姐兒送來的,姑娘起了個大早呢,她送了這盞燈過來,見哥兒還沒醒就走了。 林渙把燈提在手里。 這兔子燈小巧玲瓏也不墜手,里頭的燈燭看著是紅色的,只是這會兒沒點上,若是等到了晚上點起來,想必就是個紅色的可愛兔兔。 林渙很喜歡這盞燈,干脆提著它往秦婉那邊去。 林如海一家如今是住在姑蘇的祖宅里頭,離林渙家里不遠,只隔了兩條街,所以黛玉才能一大早送了燈過來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