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三叮囑,雖然抓住了一些人,但是千萬不要放松,發現什么可疑人員記得舉報,但是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讓對方發現。 當然,如果舉報錯誤,那也沒關系…… 除了這些關于反賊的,大家還聊了關于春種和秋收的事情,這邊還有沙土地,大家以前都種的紅薯和土豆、花生,這段時間就能開始種植了。 想問問余隱還有沒有別的種植方法,能讓產量再提高一些。 余隱思索了一下,把自己以前看過書上的內容給說了一下,不過他自己沒種過,也不知道到底可行不可。 正說著,就見一個穿著暗紅色小襖,綠色長裙,手里拿著紅色帕子,看起來有點像媒婆的婦人走了過來。 剛才跟他聊天的幾個鄉親,立刻笑哈哈地跑了。 余隱有點不明所以,就見媒婆福了福身,笑盈盈道:“民婦給兩位大人問安?!?/br> 余隱笑道:“大妹子可有事情?” 媒婆眼波流轉,歡歡喜喜道:“大人可別如此叫,真是折煞民婦了?!?/br> 余隱嘴角抽搐,還沒開口,一旁的衛國公便拍著桌道:“可是要舉報人?” 媒婆忙搖頭,隨后又點頭,“民婦聽聞大人夫人已逝一年有余,大人身邊一直沒個照顧的人,這一年來,大人為了濱海的百姓,日夜cao勞,是以,咱們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媒婆叭啦叭啦了一大堆。 夸得余隱都不怎么好意思了,連連道:“本職工作,本職工作?!?/br> 一旁的衛國公一瞪眼道:“瞧見沒,老夫手下這些將士,保家衛國,到頭來,還是你們這些文人得民心……” 余隱撫額。 您老人家怎么沒事就挑起文武之爭。 媒婆被兩人你一句,我一人句給打斷,忙道:“那個,大人誤會了,您二位為了咱們濱海盡忠盡職的,咱們老百姓都感激不盡呢,只不過是,瞧著余大人如此年輕,又孤身一人,所以想給大人說門親事?!?/br> “咱們濱海的姑娘,自小都是能干的,孝順公婆、打理家事,樣樣經通,最主要的是這位姑娘還讀過幾年書,正好給大人紅袖添香?!?/br> 余隱雙腿抖了抖,這是來給他說親的。 下意識的就想起身快跑,卻被衛國公給按住了胳膊,饒有興趣道:“大妹子這話倒是不錯,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可否讓咱們遠遠一看?!?/br> 媒婆雙眼一亮,“二位大人且等著?!?/br> 媒婆轉身一路小跑著走了,余隱用力想甩開衛國公的手,可他卻老身在在,紋絲不動,笑道:“急什么,瞧瞧又不少塊rou?!?/br> 余隱氣道:“您是故意填亂吧,還是說想給小七和小五找個姨祖母?” 衛國公無語道:“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紅袖添香,你倒是嫌棄什么?” 在京都的時候,他也聽說過,余家給余隱找媳婦的事。 可他一句,不想續弦,便打發了。 現在在外地,人家自動找上門來,他又不樂意。 衛國公瞧著余隱鼓著腮幫子,一幅欲言又止,獨自生悶氣的模樣,用肘碰了碰他道:“說真的,一句風流韻事,不是你們讀書人最喜歡的嗎?怎么到你這兒卻反過來了?” 余隱黑著臉道:“老夫志在不此?!?/br> 衛國公噗的一聲笑道:“你怕是沒有遇到自己中意的?!?/br> 話音未落,媒婆又折了回來,笑盈盈地站在余隱旁邊,指著此刻穿著一件水藍色裙子,走路如流云般輕揚的少女。 少女手里的捏著一把團扇,快步走到一名襲綠裝的少女身旁,趴在對方耳邊不知道說了句什么,兩個女孩笑成了一團。 手里的團扇一晃動,便露出了那張美麗的臉蛋,不過也僅僅兩息之間,少女又將團扇把臉給遮了起來。 而后,兩個少女便手拉著手,一路笑鬧著跑了。 余隱:“……” 這得采排多少次,才能成功呀。 媒婆見余隱都看呆了,笑嘻嘻道:“大人覺得如何?這兩位姑娘均是好人家的女兒,仰慕大人許久……” 余隱聽得一身雞皮疙瘩,他一個五十歲的老頭子。 哪值得人家姑娘仰慕,于是忙打斷她的話道:“大妹子這話可就有些不真實了,老夫與她們年紀相差甚大,女兒都比她們年長,更何況,老夫從未與她們見過,何來仰慕一說?!?/br> 媒婆臉不紅心不跳道:“大人可還記得,去年大人初到時,咱們這兒鬧瘧疾,大人救了一對小姐妹的事?!?/br> 余隱搖頭。 當時出現重癥的人大概有二三十個,男女老少均有。 至于年齡,他真沒大在意。 更沒注意大家的臉,至于年輕的小姑娘,他就更沒啥印象了,因為他只是確定下大家是不是真的瘧疾,如果是便用藥,如果不是,是別的病,再新開方子。 那時候,大家均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再加上當時又是火又是水的,每個人都只一兩身衣裳,臟了都沒地洗去,跟一群叫花子差不多。 沒有什么特別的,他還真記不得。 媒婆見他回答的與此干脆,只好一點一點的幫他回憶。 這兩位姑娘是自從倭寇來了之后,便跟著家人一起躲到山上去的。 后來山上著火,他們一家人才投奔了余隱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