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三皇子一路上都沒說皇帝給余隱帶了啥, 此時把這東西拿出來,眾人哪有不明白了, 尤其是工部來的幾個人,有一個是左侍郎,三品的官兒, 比余隱高了兩級。 工部一共五人, 余隱和衛國公帶著衛七等人夾道歡迎。 看到這分配, 余隱只得心底嘆息, 人家官比他大,這工作他是安排不成了。 衛國公:“……” 死皇帝這是想干嘛? 不過岳大人一見兩人便各種熱情,跟衛國公打過招呼之后,便對余隱道:“余大人,在來之前,圣上特意交待了,到了這里,咱們一切聽您的?!?/br> 余隱:“……” 這貨現在還記得老夫,不容易呀。 余隱笑道:“什么聽不聽我的,我就是給大家搞后勤的,大家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便是了?!?/br> 岳大人道:“余大人說笑了,圣上說了,咱們到這,須得一切聽從大人的安排,若是誰不服管教,只管叫大人砍了便是?!?/br> 余隱黑線:“……” 很像某人的作風呀! 岳大人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而且還特意給余隱帶了份皇帝親筆的信。 衛國公都有點小嫉妒。 衙門經過近兩個月的修整,已完全竣工了。 余隱給大家安排在后面的客房,環境就這樣,街上的酒樓、鋪子都還在重建,更別說私宅什么的了,目前這條件不可能再好了。 就現在回來的許多人,還擠在一起待分配呢! 于是,岳大人領關手下官員也不廢話,就這么搬了進去。 余隱特意給工部的人員和劉二老爺做了引薦。 特別強調這船目前都是劉二老爺在負責,圖紙也是他們家的。 所以,人家算是這里目前的最高指揮官,連他們都插不上手,只能當助手,不過現在岳大人他們來了,以后這里就靠劉二老爺和工部的幾位大人一起同心協力,爭取在兩年內把大船造好,而且多造幾艘,到時候把倭寇打回老家,再也不敢來犯。 岳大人跟余隱打交道不太多,但是余老頭什么人,對方還是摸得門清。 受皇帝重視了那么多年,卻半點都不驕不躁。 老好人一個。 柳家搶了他的女婿,他也只是呵呵兩聲。 在來之前皇帝和尚書都特別交待他們,聽余隱的沒錯。 于是,便笑道:“余大人不必擔心,咱們雖說是工部的,但是朝廷制造大船這等事情,咱們都是新手,一切聽劉二爺的?!?/br> 余隱:“……” 這么好說話,不該呀! 安排好了岳大人一行人,余隱感覺自己在造船這事上,真的不用太cao心了。 相對于他們幾個,他完全跨行的。 于是,便跑去街上巡視了。 濱海這地方,現在大夫少,饒是告示貼出了許多天,能回來的有本事的人并不多,如今依舊以土著為主。 余隱索性找了兩個懂點醫術的,再找幾個樂意學的,安排在近衙門不遠的一個鋪子里,就這么把藥鋪先給開了起來…… 這樣子,大家有什么頭疼腦熱,也能過來抓點藥。 就目前來說,濱海政府沒錢,百姓手里更沒錢。 所以,瞧病拿藥這等事,都是免費的。 藥材還是朝廷下令,讓就近的幾個州郡給他們捐的,總之,現在他們特別困,什么事都等著人接濟。 但是等到明年,余隱有信心一定會好起來。 在兩年內,一定要讓濱海紅火起來。 余隱在藥鋪里瞧了一會,看了下需要補充的藥材,都是些治療風傷或者跌打損傷、活血化瘀的常用藥,便放下心來。 讓人將單子抄給他,一會讓衛國公安排一隊人馬去采購。 余隱又跟鋪里的幾個伙計,還有掌柜聊了一會,教待大家,晚上一定得留兩個守夜的,輪留守著。 藥鋪里一共六個人,全是從本地土著,掌柜是當時瘧疾時,幫余隱一起熬藥的中年人,剩下的幾個,有兩個是從外地趕回來的,剩下的三個人,也在當時的千余名百姓當中。 而且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鄉里鄉親。 余隱道:“晚上,聽到巡邏的過來,值夜的那個人出去,與他們說一下即可?!?/br> 一晚上他們安排了兩班人,但是會每隔一個時辰過來一次。 衙門的旁邊除了藥鋪之外,還開了一家書肆,除了筆墨紙硯以外,還會賣一些書籍,據說這里原先就是一家書肆。 由于紙張之類的東西易燃,老板便挖了一個地窯,用油紙什么的將書包起來,才會在這次的火災中,保存下來不少。 饒是生意不好,老板還是將鋪子給開了起來。 現在的情形是一天難得有一個客人上門。 不過卻有幾個少年坐在窗前的位置,拿著筆在抄書。 余隱一打聽,才知道,這是明年打算參加明年院試的童生,可惜倭寇來了之后,耽擱了幾個月了。 現在趁著這段時間,在書肆里好好背書。 仇老板也不收費,還免費給他們提供點心和茶水。 余隱心頭一動道:“仇先生,有沒有興趣辦個學堂,孩子們現在可能交不起束修,不過到時候,我會衙門那里給你補齊,仇先生覺得怎么樣?” 仇老板微微一愣,隨后道:“大人太看得起小人了,小人只不過是一童生,連秀才功名都沒有,如何教得了學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