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而二老太太又像他們家的炸彈。 余隱總覺得,濱海那邊的倭寇就像一個□□。 這幾日朝堂雖然上還沒什么決定,昨天又歡歡喜喜的進行了一場馬球賽,在一些富貴閑人眼里,甚至不把倭寇當回事。 現在看來,這事怕是有定論了。 果然不其然,余隱上了馬車,跟呂公公相對而坐。 對方不等他開口,便道:“圣上,想讓大人去濱海?!?/br> 意料之中。 見余隱一臉坦然,呂公公就忍不住笑了起來,“咱家怎么忘了,大人怕是早就想去了?!?/br> 余隱苦笑道:“不是我想去,而是圣上怕是一直想讓我去?!?/br> 讓他推薦人,說他年紀大了。 這些都是拖詞,他當年會試時寫的那份關于海域的文章,怕是皇帝已經看過不下數十次了…… 而他那兩本冊子,估計這幾日皇帝也一直在翻。 余隱別得不多說,便道:“公公是想讓東桂與我一道去?” 呂公公雙眼一亮,“他去合適嗎?” “做我的書童、小廝,應該沒人會在意,就看公公想不想,此行的危險我就不多說了,我這邊確實需要一個人跟著?!?/br> 長貴年紀大了,不可能跟著他去。 至于那位一心想跟著他的余三,余隱壓根就沒想要他。 二老太太胡攪蠻纏,三太太精明過頭,他那位堂兄弟,在這樣的家庭之中,如果他沒記錯,自小便沒什么主見。 有這樣的母親和祖母。 就算是孩子再好,他也不敢用,誰知道,家里人會鬧出什么妖來。 余隱道:“我若走了,還要勞煩公公幫我一個忙,我家來了幾位老家的人,如今被我安置在會館之中,若是在我走之前,他們還沒回去,就麻煩公公,派人去看一看,務必讓他們在本月二十四之前離京,不管什么法子,只要趕走就成?!?/br> 呂公公了然,“大人放心?!?/br> 余隱快到宮門口時,遇到了衛國公家的馬車。 衛國公和衛五公子一道下了馬車,看到余隱,雙方心照不宣地點了下頭。 才走了幾步,身后傳來一陣馬蹄聲,楚宗慶不待馬停穩便跳了下來,看到余隱大步跑過來,道:“先生?!?/br> 余隱微微一笑,算是打過招呼了。 楚宗慶看到衛國公,微微挑眉,但是都沒說,反而站到了余隱身旁,算是默認他跟余隱的關系。 第48章 第48章 余隱心里盤算了一下, 衛國公、勇南王府, 大概極有可能吏部尚書和信王也要來。 如果不出意外, 賀家也在其中。 令余隱意外的是,貴妃的哥哥,柳大將軍也到了。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這三位年紀略長的皇子也在其中。 余隱大概數了一下,一共十二個人。 皇帝也沒什么廢話, 直接丟過來一份邸報。 情況比前幾天的還要糟糕,至于鎮守那邊的馮將軍,出去剿匪后, 至今未歸, 濱海那里的倭寇,幾乎已經將整人濱海做為了根據地。 當地留下來的民眾一時間成了他們的奴隸。 情況比余隱想的要嚴重的多。 在大家的意識,倭寇怎么也不會上案劃地經營呀, 都是搶完了就跑,看你好欺負,再過來搶便是, 可誰曾想,這一次的倭寇不按常理出牌。 皇帝道:“余愛卿怎么看?” 余隱將邸報交給身后的楚宗慶道:“臣以為此次的倭寇怕是以濱海為根據地, 想將四周的城鎮都打下來占為己有,而后蠶食整個朝廷,如果臣沒猜錯的話, 倭寇可能早已回去, 而上岸的這些, 怕是另有其人……” 從去年將馮將軍調走,到如今濱海輪為對方的地盤。 余隱總感覺,他們的目的,怕是整個國家,而非搶什么金銀珠寶。 至于這是些什么人,余隱有兩種猜測。 一是真正的海盜,二是國內的判賊。 至于判賊,大概極有可能與當年的逼宮有關系。 當年事實如何,余隱不清楚。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歷史全是當今所寫。 按本朝目前的記錄來看,當年太宗皇帝自知時日無多,而他一手培養當接班人的太子,在半年前狩獵時摔斷了腿,從此變和多疑、爆躁,丑聞不斷。 太宗皇帝一氣之下便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從此太子更一蹶不振。 太子沒了,皇帝老了,皇帝的其他兒子們又都長大了。 據說那一兩年時間,皇權更替,一波又一波。 先是二皇子軟禁太宗,假造昭書,登基不足一月,便被賢妃及六皇子以清君側為由拉下了馬,六皇子才剛選了日子,又發生了地震。 于是,京里便開始傳六皇子并非真命天子,想要登基惹怒了上天。 先是長公主聯合將軍府選反,被賢妃兄長所殺,后又有五皇子聯合文武百官…… 余隱清晰的記得,史書上只記了一個字——亂。 六皇子在前登基前夕,突然暴斃身亡,而賢妃也被軟禁了起來。 至于皇位,輪到了她兄長的手上。 然而,賢妃的兄長才登基不過兩個月,便被南下的北夷人給攻進了京城,當年宮里的許多女子,無一生還。 后來,還是先皇帶著信王打回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