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組一心只想搞事業[六零] 第18節
這話說得林芳心里一緊,連忙問道:“為啥沒結成???不會是這地方的風氣不好吧?” 要說為啥越來越多的家庭不樂意讓家里的孩子下鄉,那一是為農村生活艱苦,怕孩子受罪,二就是農村環境陌生,那女同志到了這種地方人生地不熟不說,也是真怕會被欺負,更怕被糟蹋。 這也是林芳費這么大勁也要把陳秋蘋弄到花陽縣附近的地方插隊的原因。 “倒不是風氣有問題,咱花陽縣這地方離軍團近,革委會這些年又一直沒放松男女關系這方面的問題,所以這點芳子你不用擔心,只是……” 趙桂枝見林芳的臉色都變了,連忙解釋道:“只是于家堡那地方是花陽縣出了名的窮地方,于家堡的社員品行方面倒沒聽說有啥不好,只是那里的人都跟天生帶懶筋似的,年年生產量都上不去,這幾年也都還鬧出過社員因吃不飽而被餓死的事情,所以我也是怕秋蘋去了于家堡以后會被安排干地里那些苦活累活,還會挨餓,到時候這身體肯定會吃不消的?!?/br> 雖然三年饑荒已經過去了,但糧食問題仍然是每個家庭仍要面對的考驗。 像是蘇剛山和林芳這樣的雙職工,又少子女的家庭還算好的,起碼蘇曼和陳秋蘋幾乎都是除了那三年以外就再沒挨過餓不說,平日里的伙食也可以說是相當不錯。 可也是因為她們都沒吃過這樣的苦,林芳才明白趙桂枝的顧慮。 林芳想了想,說道:“糧食少不怕,我可以從我的供應里面省出來給蘋蘋帶去,到時候再看看能不能跟那里的生產隊長托托關系,讓蘋蘋能?;丶襾碜?,這樣的話也能時不時給她開開小灶?!?/br> “這樣的話,是不是太過惹眼,容易讓秋蘋在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 向來不喜歡隨波逐流的蘇曼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是有她自己的顧慮的:“據我所知,每個生產大隊都會有不少老知青,而同批下鄉的新知青也不可能只有秋蘋一個人,如果其他人都得吃苦受累餓肚子,秋蘋卻能天天吃飽飯,還時不時回家開小灶的話,是一定會被排擠的,這樣的話會讓她孤立無援?!?/br> “那,那該咋做才能讓蘋蘋又能吃飽飯又不被排擠呢?” “我覺得還是不要太張揚,盡可能多帶點糧食沒問題,但不要一次性拿出來,頓頓吃個六七分,七八分飽,也不要太頻繁回來,但林姨你可以時不時過去看她,到時候再給其他知青帶點吃的啥的,也能給秋蘋拉攏點人情?!?/br> 蘇曼之所以這樣提議,也是她自己的根據。 別人不知道,她還不知道嘛。 那原書中,女主就是因為與其他知青格格不入,遭人嫉妒,而落得一個人去河邊洗衣服,最后卻意外落水,才有了后面她被男主救上來后,因生產大隊里頭風言風語而不得已嫁給男主的。 這才有了后面所謂的“先婚后愛”劇情,在作者一次次的安排中,讓女主被男主所謂的品行與深情打動,開始了一心為小家做打算,而將自己的親媽和因為繼姐所做事情而愧疚的后爹給自己寄來的各種錢和票,全都毫無保留地貼補給婆家的“扶貧”工作。 在察覺到陳秋蘋性格上的轉變以后,再加上原本在看小說時就對男主和他那一大家子就十分不滿的原因,蘇曼是真的不想再讓女主和男主碰上了,至于劇情什么的,自己這反派對照組都成心靈雞湯傳播者了,那還有啥可不能被改變的呢。 雖然蘇曼不能確定陳秋蘋即將要去插隊的這個于家堡生產大隊,究竟是不是書中只一筆帶過說是個“yu村”的yu,但甭管是不是,源頭上掐斷就絕對能行! 為此,在林芳一邊說著要去換糧食,一邊又擔心這個憂心那個,恨不得連家帶自己都一塊跟陳秋蘋去于家堡的時候,蘇曼則把陳秋蘋拉了過來,小聲道:“不管身處何地,我能給你的,就三個建議。一是要和所有人都保持好關系但不要輕易交心,防備和警惕還是要有的,要記住少說多聽;二是一定不要喝酒,你酒品是真不行;三就是在學會游泳以前,不要去任何有水的地方,不然你會變得不幸!” 蘇曼原本想說的是,不要靠近男人也不要讓男人靠近,不然會變得不幸。但她也怕說的太多,再給陳秋蘋造成陰影,到時候反倒容易出問題,便改成了不要靠近水。 而事實上,光是“不幸”兩個字,就足夠讓原本就有些緊張的陳秋蘋更是對即將開始的于家堡插隊生活感到窒息了。 她有心想問為什么靠近水會變得不幸,是不是于家堡那里的河水出過啥事兒,還是所處的位置有啥講究…… 看著蘇曼如此神秘莫測的表情中,又想到如今正是破除一切封建迷信的敏感時期,哪怕是揣了一肚子的好奇與深究,陳秋蘋也不想生事端,給蘇曼惹來麻煩,便只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于是,在林芳的依依不舍下,在趙桂枝和蘇曼鼓勵的目光中,在蘇剛山的陪同下,陳秋蘋也還是背上了行囊,準備出發前往知青集合點,開啟她的新征程了。 而就在陳秋蘋離開的第二天,也就是縣政府通知婦聯被錄取的26名女同志前去她們最開始參加考試地點去報道的這一天。 蘇曼早早起床收拾,并在吃過晨飯后,在蘇剛山、趙桂枝和林芳詫異不解的目光中,拎出了她昨天就收拾好的行李,準備出門去婦聯報道了。 趙桂枝看著她這大包小包,堪比陳秋蘋昨天下鄉的架勢,十分費解地看著她,問道:“小曼,你這是去報道,還是送知青???秋蘋昨天下午就到于家堡了,你現在追她也早就不趕趟了,還拎這么多行李干啥?” “我這樣當然是去報道啊……” 蘇曼一邊說著,一邊拎著行李往院門外走挪動。 一直到走出院門,她才回頭對趙桂枝說道:“奶,實在不好意思,我這記性也隨了我爸,總忘事!所以這次也是忘了跟你們說,其實我上班的地點不在縣里,而是在——”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就開啟女主事業線了,原諒我卡在這里[給大家提前道歉磕一個] 評論區發199個紅包,請寶貝們再愛我一次,能繼續和我保持長長久久的關系! ------ 因為周日,也就是明天這本書就要上夾子了,而更新的字數越多就越影響千字,可千字排行榜對每一個作者而言都真的是太太太太太太太重要了,所以這一章就只有三千字了,同樣是這個原因,明天的更新時間也會改變(但只有這一天,之后還是會固定早六點更新)具體更新時間要看夾子的位置高低,還請多多見諒[鞠躬] 同時,也請大家能多多支持這本書,盡可能不要養肥,謝謝。 ------ 求一波作者專欄收藏的同時,也順便給我的另外兩本預收打一下廣告 ★《在年代文里再婚》 盛芬芳重生了。 雖然重生回來的時候,她已經和上輩子的渣男丈夫結婚了 但盛芬芳知道,這個時候丈夫已經有了外遇,小三也已經懷孕 于是,她在重生日程上寫道:離婚√ >>> 盛芬芳的前半生活得就像個笑話。 她一輩子都沒能有個自己的孩子,也因為這個而一直背負著“不下蛋的老母雞”這樣一個充滿了對不能生育女人十分鄙夷的稱呼。 三十歲那年,丈夫抱養來一個孩子,說以后這就是他們倆的孩子。 盛芬芳以為這是救贖,卻沒想到,這個被她視若親子呵護長大的孩子卻在成年之后告知自己,他是丈夫和別人生的孩子,如今他長大了,自己這個免費保姆要給他的親媽讓位了。 五十歲那年,她被掃地出門。 七十歲那年,她死了 卻又重生回到了三十歲那年…… ★《八十年代返城知青》 腦子活泛卻不愛讀書的衛春來在初中畢業以后就去了技校學廚師。 畢業以后,他抓準網絡快速發展的時機,憑借自己不俗的長相,和一手好廚藝,以及靈光好鉆研的腦瓜,成功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成為了日收過萬的美食 探店阿婆主。 就在他事業有成,有房有車,就缺個老婆的時候,一場意外讓他穿越成了八十年代一個剛剛返程,就拋棄鄉下未婚妻,一心想要攀高枝卻慘遭翻車狗帶的男知青。 穿越變渣男的衛春來:?還我命來?。?! 造成意外事故的穿越總局:咳,那個老衛啊,你要老婆不要? 歡迎點擊作者專欄了解~保你不吃虧不上當,更新更是有保障! 完結文可宰:《在年代文里當炮灰[七零]》、《在后媽文里當女配[七零]》☆(≧3≦*)? 預收文求收:《八十年代鳳凰女》歡迎收藏~ 感謝在2021-07-29 22:49:12~2021-07-30 22:35:0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果子、花燈游、魚非魚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1章 “……其實,我的上班地點不在縣里?!?/br> “不在縣里?那在哪兒!” 趙桂枝在聽到蘇曼的話后,十分激動地站了起來,問道:“你參加的招工考試不是縣婦聯的崗位嗎,為啥不能留在縣里?是不是他們還是覺得咱農村戶口的人就不能留在城里干事?!” “不是,是我自己同意去基層的……”蘇曼一邊說一邊防備著她奶會突然暴起的舉動,解釋道,“當時縣政府的領導都覺得我歲數小,干不好婦聯工作,當時只有薛主席覺得我可以,可她畢竟是省里來的領導,沒辦法越過縣里的領導們直接決定,所以她給我一個選擇,就是由她直接委派我為干事,但不能留在縣里,而是要去下邊公社來進行婦聯工作的重組……” “我答應了?!?/br> 蘇曼并不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后悔,因為不管是什么年代,年紀對于職場升值而言,真的是一道讓人沒辦法靠能力補齊的門檻兒。 她不想自己再像上輩子那樣,因為歲數小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本應該屬于自己的升職機會,被只是比自己早進公司幾年的前輩占去,也不想總被甲方質疑。 更別說,在這個性別和年紀更是一種桎梏女性走向社會,提高自身價值地位的年代,蘇曼如果不好好把握機會的話,那么可供她選擇的未來,就只能不斷被縮減,一直到77年恢復高考,等到時候已經快三十歲的她,就算考上大學,也一定會成為周遭人眼中的“怪人”。 不想當怪人,就要拼命奔跑到力所能及的最高點。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也只有站在高處,才能聽不見人們的議論,只看到他們仰視自己的目光。 “這是我最好的機會?!?/br> 看著趙桂枝面無表情的樣子,蘇曼努力解釋著:“奶你知道的,我不想一事無成,更不想自己像大隊里那些同齡人一樣,到了年紀就結婚,變成圍著灶臺鍋臺轉,目光也只能看到自家院子,一輩子都得被束縛在婆家、丈夫還有子女們的身上,然后就這樣老去的人?!?/br> “我,我想要有屬于我的一片天地?!?/br> 蘇曼的話,讓站在院子里正準備朝她走過來的趙桂枝停下了腳步,也讓趙桂枝身后,同樣焦急想要把事情問清楚的蘇剛山的表情變了又變。 這一番話,幾乎是未來每個在擁有了獨立自主思想后所有的夢想,也是她們想要通過不斷努力而得到實現的生活。 盡管這條路很難做,會有人摔倒,也會有人逃跑,但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蘇曼的夢想都沒有變過。 尤其是作為在上輩子已經徹底貫徹,并實現了這個有些難做的夢想的人,這輩子,她也不想撤退。 蘇曼可以肯定,在自己擁有過一次做夢經驗以后,她一定可以做的比第一次還要好! 院門外,是蘇曼一臉堅定地拎著手中的行李,整裝待發地等待趙桂枝和蘇剛山的回應的姿態; 院門內,是趙桂枝和蘇剛山幾經變化的神情,和他們最后朝蘇曼走過來的腳步。 看著如今已經亭亭玉立,卻又颯爽英姿的孫女,趙桂枝一字一句地說道:“小曼,奶想告訴你,我和你爸供你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不是為了讓你成為我們想你成為那樣的人?!?/br> “而是,想要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br> 讀書的意義,該使人明智,而非讓人受制于課本。 像是沒讀過太多書的趙桂枝,和天生就對讀書不開竅的蘇剛山,他們所受的教育并不多,拿起一本書所能念出來的內容,可能連這本書十分之一都沒有。 但衡量一個人智慧高低的依據,從不是對方的學歷。 而是,這個人之于生活,之于情感,之于社會的看法,與處世的態度。 趙桂枝和蘇剛山二人,并肩站在院門口,目送蘇曼離去。 看著她離開時的背影,母子倆不免心酸,像是在看第一次學會飛翔的幼鳥離巢一樣,眼神里充滿了不舍與擔憂。當然了,在nongnong的不舍中,他們的目光中,還有對孫女(閨女)能在這個年紀就擁有如此的見識與敢于闖蕩的勇氣而產生的驕傲與期待。 每個人都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對“第一次”的挑戰與經歷。 蘇曼接下來要面對的,就將是她在做出了和上輩子一樣,選擇拼搏事業時,所要面對的,第一次挑戰。 …… “我被分配到了,麥稈公社?而且是只有我一個人過去,負責整個公社和下面六個生產大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