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庶女只想長命百歲 第17節
徐姨娘順手揉了一把錦心狗頭,道:“幾時知道這些花名的,咱們家并無芳芷之屬,藤蘿薜荔又從何說起?!?/br> 錦心盡數推給婄云,左右近來也是婄云讀書與她聽,在一旁侍立的秦嬤嬤聽聞此言,不由深看婄云一眼。 一時眾人瞧了漱月堂,逛了半日,錦心也有些累了,便出了園子,秦嬤嬤別過母女二人,回正院去了。 她自將漱月堂中諸話回給文夫人,文夫人聽了笑道:“沁兒素日瞧著懶散愛嬌,其實是至純至雅之人,要我說,在院內種上那些果木倒好,春日賞花、夏秋結果,她又是有盤算的,前院也能布置得雅致。她身邊那個丫頭也是個妙人,懂醫術、有見識,識字也罷了,還能讀得《楚辭》《詩經》,真是難得?!?/br> 秦嬤嬤點頭附和著,文夫人又道:“這些倒是都沒什么,盤個暖炕罷了,用料一概有限,不過會盤炕的匠人我還真沒聽說過有,得叫老爺在外探訪探訪,誰叫是他的小閨女呢?” 正給文夫人捶腿的丫頭噗嗤一笑,幾人又隨口說笑兩句,文夫人忽然又道:“炕也盤了,倒不差一點子功夫,在漱月堂的小茶坊里起個灶臺吧,沁姐兒常服湯藥、食藥膳,有個灶眼方便些?!?/br> “這……”秦嬤嬤遲疑一下,“會不會太過了些,咱們兩位姐兒可都沒有在院子里搭灶臺,素來都是吃大廚房的,自己院里茶房有個爐子溫湯煮水就足夠了。咱們府里,也唯有哥兒那里,因哥兒時常溫書到深夜,才起了個灶眼,卻也是老太太在世時特意吩咐的,四姑娘不過是庶出,如此行事未免太過了,況且多出的這一份花銷又怎么辦呢?” 文夫人呷了口茶,已是拿定了主意,“有什么過不過的,不過是個灶眼罷了,花銷不走公中,徐姨娘也樂得供著女兒,況且還有老爺呢。他是不愿為沁姐兒開口破戒,可這身嬌體弱的小姑娘,他怎么能不多疼惜些呢?搭了灶眼,老爺樂得從他那走賬。 我這里不過是吩咐一嘴罷了,并不耗費公中的什么。再者說了,自家知道自家事,哪怕不是從那邊私房里走,就從公中走,一個小丫頭一個月又能吃出多少去?家里又有哪個會惱的?蕙心瀾心會,還是未心會?人家骨rou相連的親姐妹,又怎會在意這個?沒準還樂得園中多了處開小灶的地方呢?!?/br> 秦嬤嬤便有些不樂,道:“咱們的哥兒、姐兒才是正經嫡出呢。老爺倒偏心那小婦生的?!?/br> “這些兒女老爺都疼,并沒有特意偏心哪個。你看那些日子,為了蕙心的事兒,一路快馬回的金陵,回來又四處奔走,前兒又與我說要給瀾心早早相看婚事,找合適的人家,免得到時再出變故,你看這是不疼的樣子嗎?若是不疼,合該像幼時老爺待我那般!不聞不問,任我自生自滅。你看蕙心瀾心病了,咱們老爺哪個不著急?” 文夫人說著便有些急了,那里頭有個老爺指的可不是文老爺,而是她的生父。 秦嬤嬤聽了便不敢言語,文夫人取帕子擦了擦眼角,又鄭重了語氣告誡道:“姨娘們再是卑位,那也是府里的主子;再不及哥兒、姐兒尊貴,那也勝過下頭人萬分。那種稱呼,不要再叫我聽到了?!?/br> 秦嬤嬤是她的陪嫁丫頭,早年許了人,照顧過文從翰與文瀾心,在文府中很有臉面,文夫人輕易也不惱她,這會難得面色嚴肅,秦嬤嬤忽地想起早年跟在文夫人身邊的時候,那時文夫人要在身邊人里立規矩,嚴厲端方,與那時比,如今的文夫人可和藹多了。 秦嬤嬤連聲應著,文夫人見她面帶惶恐,才舒了心,繼續道:“這些孩子們老爺都疼,可我也說了,沁姐兒身子弱,你看徐姨娘捧在掌心上呵護著,生怕一陣風來就給吹病了,那也是老爺的親生骨rou,老爺焉能不多疼惜照護兩分?這不叫偏心,這叫顧惜子女,我少時咱們家里那個老爺,但凡能有咱們老爺半分,我也滿足了?!?/br> 秦嬤嬤不敢再多說什么,只答應著,回頭叫人來畫了圖紙,房屋如何修繕、院落如何整頓,看了書歷選好日子動工,文夫人與文老爺說了尋盤炕匠人、再開灶眼之事,文老爺果然應得爽快。 次日回來,他說:“可巧了,今日去藥鋪里盤賬,隨口一問,那藥鋪里就有個會盤炕的活計,他家祖輩從前在北方,世代是做這個的,不僅他會,他爹更是個中好手,只是咱們這邊不慣盤炕,這才改了行當。 但他爹那是幾十年的老手藝了,再怎么不用也丟不了的,回頭選個日子叫他爹進家里來把暖炕盤上就是。倒是我從前疏忽了,敦容你少時長在北方,從前想來也是用慣暖炕的,不如把這屋里的床也換做暖炕,你住得還能順心些,從前我怎么沒想到呢?” 文夫人笑道:“多謝老爺費心,屋里的床是不用動了,咱們這邊冬日才有多冷?盤個炕也睡不了多久,還易漲火氣。不如把西屋里的羅漢榻撤下,換做暖炕盤上,日常起坐便宜,冬日里也多了處能暖暖和和說話的地方。漱月堂里原也是打算這么辦的,不然沁姐兒那小身子,肝火肺火一旺,怎么受得了呢?再把心火熱起來,閆大夫該急了?!?/br> 文老爺道:“卻是我沒想到這里,只覺得沁姐兒畏寒、你幼年在北地多半也是睡慣了這個的,卻沒想到這些。既然如此,就把素若屋里一樓西屋的榻也換下來吧,寬敞些,林哥兒冬日也多了處玩鬧的地方?!?/br> 文夫人含笑應是,二人又說了幾句家務事,便熄燈睡下了。 院試的日期很快定下,三年兩科,錯過了這一科就又要再等,文從翰心中盤算著,最好這次一回便中,省下許多繁冗事,也省去許多時間。他從書院中回到家里來安心溫書,文夫人囑咐廚房一日一次補湯供應著,如今全家都等著文從翰替家里吐氣揚眉了。 即便文夫人素來不崇佛道,這個關頭,也忍不住寺廟道觀里灑出大把的香油錢去,還每日一起到徐姨娘的小佛堂里拜一拜,徐姨娘便道:“太太何不在自己院里供一尊菩薩,豈不就能長久地請菩薩保佑哥兒姐兒們了?” 文夫人擺了擺手:“你叫我臨時抱抱佛腳還成,長久拜下去我是……呸、呸、呸,凡人無知,嘴里沒個忌諱的,菩薩見諒,菩薩見諒?!?/br> 徐姨娘忍俊不禁,沒想晚間文老爺來了,進門也鉆進小佛堂里拜,這位也是從前不拜神不拜佛的主兒,徐姨娘靠在門檻上,看著文老爺既虔誠又不虔誠地上香跪拜,不由感慨:“這才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br> 文老爺認真祈禱了一刻鐘,走出來拍了拍徐姨娘的肩,“素若,這回翰哥兒要是真中了,老爺我到下頭金鋪去給你打個純金的!不對,純金的俗了,我記得庫房里還有一尊白玉觀音,你好生供著,沒準再過些年,還能保佑咱們林哥兒……” 他越說越興奮,徐姨娘搖頭輕嘆一聲,簡直不知說什么是好。 錦心對文從翰倒是很有信心,覺得府試對他而言是不算什么的。但蕙心與瀾心一個個緊張兮兮的,她不免跟著上心了兩分。 這日婄云用茶房的小爐子燉了些冰糖枇杷,錦心吃著不錯,又叫她盛了一碗,帶上婄云和繡巧,徐姨娘又指了個嬤嬤跟著,主仆四個大搖大擺地往文從翰院里走,走到門口正好撞見剛從院里出來的蕙心,身后的丫頭手上也提著個食盒。 見到錦心這個架勢,蕙心不由欣慰一笑,拍拍錦心的肩,道:“大哥在里頭溫書呢,阿沁快進去吧?!?/br> 我倒是應該進去,可看這架勢,大哥應該吃不下去啥玩意了。 錦心想了想,眼神不自覺地飄向嬤嬤提著的食盒上——難道這一碗又要便宜了她?可她也吃不了一碗了啊,再吃兩口倒是可以,婄云燉的這枇杷羹可真不錯,出奇地和她的胃口。 文從翰當然不知道這枇杷羹尚未到他的面前,就被送羹湯來的人惦記上了。見錦心進去,好不歡喜,笑瞇瞇道:“阿沁總算舍得來看看大哥了?快過來叫大哥抱抱,這回氣色瞧著倒是好些了?!?/br> “阿娘叫我不要打擾大哥溫書?!卞\心順著文從翰的動作圈住他的脖子,被他抱了起來,一邊抓緊文從翰的肩頭衣料,一邊道:“大哥你瘦了好多?!?/br> 文從翰注意到她的動作,無奈道:“大哥還不至于抱你都抱不動?!?/br> “嗯,連我都抱不動,未來還怎么抱嫂嫂呢?”錦心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知道大哥你能抱動,就是看起來太瘦了,我怕大哥你忽然想拿一本書,胳膊一松,就把我給摔了?!?/br> 這簡直就是強行解釋。 文從翰長嘆了一聲,搖頭道:“這些meimei里啊,就是阿沁你,最愛搞怪,大哥抱著你,還能忘了你在懷里?瘦是因為近來溫書,想不起用膳罷了。君子六藝,大哥也是騎過馬射過箭的好嗎?” 他說著掂了掂懷里的錦心,忽然將她高高舉起,在空中轉了一圈,跟錦心來的幾人俱是一驚,婄云對這位在“未來”也提劍殺過敵的大爺倒是還有幾分放心,但與錦心有關的事她素來都是一萬個謹慎,這會也不免提起精神,若有個萬一,她好沖上去將錦心抱住。 文從翰見狀,又是一聲長嘆,搖頭念叨著:“世人皆醉,世人皆醉??!” “大哥,其實是你如今瞧著太文弱了?!卞\心苦口婆心:“從前身材還能稱得上‘強健’,如今短短一個多月,你都瘦了不止一圈了。來,咱們吃點冰糖枇杷羹,你半碗、我半碗,親兄妹同甘共苦!” 其實是無論是她和文從翰,都吃不下一整碗了。 文從翰與meimei目光相對,看著她水靈靈透著真摯的大眼睛,用力點了點頭:“知我者沁妹也?!?/br> 錦心抿唇笑笑——剛才一進屋她就聞出來了,蕙心一定是帶來rou角兒來,至少一籠屜。 府里一籠屜rou角多少個來著?至少二十個。 看來對文從翰如今這個身板,太太也是憂心極了。 第二十四回 “娘娘病重的那一年,他們…… 文從翰的家庭重點保護人員時光約莫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的, 與文老爺那些從北地走水路回到金陵的行囊一起到達文府的,還有姑蘇那邊送來的東西。 有文從翰的老師云先生寫下的考場注意事項,還有…… “嘿嘿?!卞\心盯著文從翰笑了笑, 分明粉妝玉琢的小娃娃,笑得莫名有些猥瑣, 還有點軍痞流氓的氣概, 全仗著爹媽給的好臉和生來的好氣質撐著了。 未心歪頭看她一樣, 眉梢微揚, 問:“怎么了?” “看看那荷包的針腳,應該是云家jiejie親手做的了,常聞青松文昌廟的文昌帝君最是靈驗,想來也是云家jiejie親自去求的簽文吧?!卞\心眼尖地瞄到荷包上用黑絨線繡上的兩句清雋小字,滿臉笑瞇瞇的。 未心微怔, 旋即也跟著輕笑了起來, 瀾心耳朵尖, 聽到之后便滿臉促狹地對著文從翰笑。 蕙心亦不由莞爾, 取帕掩唇。 拿這幾個meimei,文從翰真是半點法子, 只能匆匆將荷包收入懷中,道:“這些箱子里都是什么?父親在外又得了什么好東西了?” 如今這位文大公子如今修為還不夠高,話題轉移得略顯生硬。 好在文老爺迅速站出來吸走兒子身上的火力, 笑吟吟道:“自金陵一路北上, 很得了些新鮮東西,與你們每人的都分好了,拿回去細看吧?!?/br> 在這上頭文老爺還是很大方的,每人一口大箱子,一時也看不出薄厚去, 眾人也不可能閑到拿自己箱子里的東西與旁人對比都有什么、少什么。 一時領了東西各自回房,文從林知事后還是頭次收到來自父親的大箱禮物,興奮得不得了,整個人都扒在箱子上,徐姨娘無奈地搖頭,便叫人先打開他那一箱。 箱子里有六匹京都特產的天香絹,徐姨娘見了驚喜非常,忙命文從林的奶娘收起——這天香絹在尋常絲絹柔軟透氣、堅韌耐穿的特點上更加精進幾分,是京都內廷織造局近年的力作,很適合小兒穿著的。 實話說錦心認為這玩意也不過爾爾,但架不住北地織造業被江南織造業的繁盛壓了太多年抬不起頭了,忽然有了能使人贊嘆一番的精品,自然要好生宣揚一番,何況是內廷制造局所產。 如今這絹被炒得市面難求,多半被京中貴族與各地世家包圓了,文家雖有些門路,能得的卻也不多,老爺能得這六匹,想來也是用了心思的。 內廷制造局在建開國初年也是輝煌過的,近年來被繁盛的南地織造業頂得抬不起頭來,供向宮廷的絲織產品隨著貴人們要求的不斷提高,由當年宮內多半自給自足,轉向由皇商在各地采買、然后供入宮中。 這些朝廷趣聞,清楚的人其實不多,錦心這會滿是隨意地想起,又想不起是誰說給她的,干脆不再糾結,全當哄自己一笑。 除了這六匹適宜小兒穿著的絹料之外,還有些小兒玩意,如孔明鎖、九連環一類的,另有一只嬰兒拳頭大小金子打造的小猴子,這個倒是不似尋常玩物,小猴子活靈活現,又似人形獨腳站立,眼神靈動好似在左右探看,頭頂還帶著一頂小帽子,帽子上嵌著一枚吉祥如意銀絲包嵌的紅寶石。 錦心瞧著倒是頗有意趣,拿在手上把玩一下,又去逗文從林,文從林抓在手上沒等把玩,先啃了一口。 “哎喲我的兒,這可不是給你啃的?!毙煲棠锩裣?,交代乳母將這金猴兒好生擦拭一番再給哥兒玩。 與文從林相比,錦心得的東西就新鮮許多了,有顏色鮮艷的絲綿織錦、一整套銀頭面,顏色素凈但并不簡樸,整套頭面中所有飾品上的主要花紋,都是用雕琢成玉兔搗藥形狀花紋的豆綠色純凈美玉鑲嵌上去,邊角用小卻圓潤的米珠裝飾,雅致美麗。 豆綠色的玉,顏色又鮮潤、質地又純凈,這是十分難得的。 徐姨娘細瞧著,笑了:“你阿爹倒是早做打算,這樣顏色的青玉難尋,多半是要攢來給你做嫁妝的?!?/br> 錦心一揚眉,點點其中的一支頂簪,道:“收著吧?!?/br> 徐姨娘笑道:“這一套頭面是齊整的,還多出兩只花簪短釵,想來是你爹爹特意叮囑的。整套的頭面你如今戴還是太累贅了些,倒是這些小玩意佩著合適?!?/br> 其余還有些金玉頑器,兩匣珠子,有珍貴的如紅藍寶石、南紅瑪瑙、翡翠珠玉,還有做玩意的蜜蠟、石榴石一類,徐姨娘見了便道文老爺偏心。 不過文從林小小年紀,還沒有這個概念,只覺著亮晶晶的好看,錦心翻了翻,尋了個小巧好看又不會被他吞入口中的金子打造的小船給他拿著玩,他便很滿足了。 徐姨娘樂得見他們兩個和睦,又開了她的那一口箱子,里頭金銀絲綿之物便不再加贅述,唯有一串沉香念珠與一幅展現北地鄉村風情的畫最得徐姨娘歡喜。 此時各房中景象大抵如此,開過箱子,錦心便就著有些累了,交代婄云與繡巧二人分別將各自管理的東西入賬收起來,便向徐姨娘欠了欠身,回屋睡去了。 四月里金陵的天已經很暖和了,針線上人早早將各房的夏衫送來,樂順齋這邊徐姨娘、錦心與文從林是每人四整身,別處也都是這個例,這是府里走的賬,至于私下再要做什么,或是再要出料子叫針線上人做什么,那就不歸宮中管了,針線損耗也都由個人承擔。 徐姨娘吩咐人洗熨后收在柜子里,不過大家也沒什么換上輕薄夏衫打扮鮮艷出門散心的心思,如今府內的第一要務還是文從翰參加院試。 今科院試的時間與往年不同,四月舉行,不知京里是什么布局安排,左右地方上只要老實聽旨便是。不過婄云與錦心說護送學政的侍衛隊里有執金衛的人,錦心就知道這兩場大考試一過,江南準有人要倒霉了。 文從翰下場當天,錦心便覺得整個樂順齋上空都青煙繚繞的,文夫人命人搭的香塔足足有兩尺高,燃了半日也未曾燃盡,徐姨娘心驚膽戰地命人在旁瞧著,文夫人跟著文老爺出門送考去了,倒留她在這里為這香塔擔憂。 這要是燃燒時出了什么岔子,叫衙門找上門來可就把臉都丟盡了啊。 故而她雖叫人盯著,仍不放心,最終還是自搬了把椅子來,守在門口瞧著——不是不想進去,實在是里頭煙熏火燎的,她就是再虔誠,這會進去恐怕也只??人粤?。 徐姨娘嘆道:“咱們府里這兩位主子啊,平日里神鬼不信的,如今猛地虔誠起來,還真能把人嚇壞了?!?/br> 周嬤嬤在旁替她打著扇,聞言輕笑道:“為自己兒女虔誠祈禱,哪能不用心呢?” “要我說,大哥書本上已經足夠優秀了,在這里求神拜佛,也不過是叫自己心安些罷了。說句不尊敬的話,真是求了菩薩,大字不識的人就能中了進士、病入膏肓的人就能活嗎?”錦心的聲音插了進來。 徐姨娘聽了一驚,轉頭看去,便見她眼眸清凌凌地隔著重重煙霧凝視著神龕中的白玉觀音,日光籠罩著她的臉頰,顯得那不悲不喜的面色都有些神秘了,那一雙杏眼中好像醞釀著許多洶涌的情緒,那一瞬間,徐姨娘覺得她女兒孤獨得好像懸崖峭壁間的一棵松樹,又冰涼得好像昆侖山巔經年不滅的風雪。 下意識的,徐姨娘心抽了一抽,還沒等她腦子反應過來,手已經先一步敲到了錦心頭上,罵道:“小兔崽子渾說什么呢?在這里裝大人嚇人,昨兒個和你弟弟打架贏了么?” 最近正致力于教會文從林,要在碟子里甜糕只剩最后一塊時禮讓長姐的錦心身軀一頓,臉上透出幾分屈辱來——她的力氣竟然只和文從林不相上下,最后為了贏,還不得不用上自己的體重壓制,實在是奇恥大辱! 徐姨娘素日都以溫和柔順的面孔示人,眾人是少見她罵人的樣子的,此時連忙低頭,又忍不住把眼偷覷。 婄云難得瞧見錦心被人收拾的樣子,心里又驚,又忍不住好奇,看著錦心那憋屈又乖巧的模樣,還有幾分想笑。 她心中其實是有幾分隱憂的——近來錦心夜里的夢做得愈發頻繁了,醒來時常有長久的茫然與不知所措,偶爾還會流露出屬于歷盡世事的文錦心的目光,而不似文家小阿沁那般天真懵懂。 例如方才那個神情。 她內心當然期盼錦心盡快恢復記憶,但她更怕恢復記憶的速度太快,錦心的身體會接受不了。 如今被徐姨娘這樣一敲,就仿佛是把懵懵懂懂攀上雪山,尚未修行完全便要承繼神女之名的孩子拉回人間。 婄云忙輕聲勸道:“姑娘不急,我從前曾自我父親那里學過一套五禽戲,姑娘身上有力氣的時候,也可以緩緩練練,能養養氣血精神,力氣自然就上去了?!?/br> 其實昨日和文從林干架的之后娘娘不止用上了體重壓制,隱隱還有幾分戰場上用的制敵技巧,那是當年南征北戰時練下的,即便主子與陛下一內一外,但偶爾也會有需要御敵的時候,自然練得嫻熟,但后來體弱,逐漸便放下了,昨兒一使,也有些生疏。 這個沒什么,往后偶爾練練,記憶刻在心里,稍稍一練就記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