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想見你、[綜漫]橫濱有個傻白甜、[綜漫]神靈小姐今天也在躺贏、[綜漫]這是什么時間線、七零協議婚姻[古穿今]、重生后庶女只想長命百歲、異界卡牌師、念念婚寵、七零女配的團寵閨女、[綜漫]飼養員有四只手
不知道當你披上龍袍,高坐金殿之時,大燕又會是什么樣子? 如今的大燕,正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國庫捉襟見肘,百姓生活日蹇,南梁柔然仍在,可貴人們卻早就沒了學文習武的心氣,那點兒本事只夠賣弄,沒什么作用。 照這么下去,便是沒有天災人禍,幾十年后也該亡國了。 秦皇后原本沒有心氣去做什么,她只冷眼旁觀著——這天下與她無關,她的女兒也是個愛熱鬧的虛浮性子,不堪栽培,那她還替人家cao什么心呢? 只享受眼下這一寸繁華富貴,便很好。 可誰想孩子長大了便有了自己的心意,她要去東宮讀書,要習武做將軍,如今又和叔父一起弄出個什么銀行來——倒是同小時候那只曉得好吃好喝好衣衫的樣子截然不同。 秦皇后少不得要想,她的女兒,想要個怎樣的大燕呢? 定然不是如今這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天下。 做母親的人,哪里能不為兒女想。若是嶧城公主渾噩一生,也便罷了,可那孩子既然想做事,她當娘的,便先下手為她掃平幾個障礙,也是好的。 還好如今皇帝還算能聽得進去話……或許,是因為她沒有自己的兒子,他覺得她不會有什么野心嗎? 秦皇后笑意溫婉,喚小皇孫的乳名:“阿玉,阿玉,看祖母手中有什么?我們阿玉真是個乖孩子……” 乖孩子才好。乖,才會聽她的話,才會聽女兒的話。 第52章 京城的權貴最怕的,一是皇帝的暗衛,二是御史臺的諫官。與這兩群毀人無數的家伙相較,就連皇帝本人都和藹可親。 沒有人知道皇帝的暗衛最近在盯誰的梢,也沒有人知道御史臺明兒個準備參誰??伤麄兌贾?,誰被這兩家盯上,誰便多半沒了好日子過。 好在這幾年皇帝歲數大了,也想讓朝廷上和氣了,原先三不五時端掉一家人的御史們也不怎么發瘋了。大家才都能放開心肝過日子,不必擔心今日還好生生的府宅,明日便換了主人。 可誰曾想,自打瀚武伯府放印子錢逼出了人命,御史們便仿佛是被人打醒了一般,再次爭先參起人來。 區區半個月,被罷官的、貶官的、挨了皇帝斥責的、罰沒全部家財的……諸如此類的受害者,加起來竟有十余戶。 平均一天倒一家。 初時百官尚且摸不著頭腦,待得數日后,便有人摸出了門道來。 這全都是家中放印子錢的。 京中權貴,誰家的閑錢也不會放在那里生銅銹。有些人買屋子買地,有些人買鋪子辦產業,但那些行當來錢到底還是慢了些。頗有些人家安排了信得過的下人,又或是不入仕途的親眷,cao持這放印子錢的行當。 朝廷雖有律令,嚴禁官僚們放印子錢??蛇@多年以來,也沒有誰因為放錢而被處置過,于是大家益發覺得此事尋常得緊,不值得深究。 正是因此,皇帝放出風聲說要讓小女兒搞個“銀行”的時候,官員們才敢上書說朝廷不該與民爭利——皮子披得久了,自己都忘了,揭掉cao辦者的那層皮后,他們自己也不算“民”。 上書的結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如他們所愿了?;实垭m然沒有收回成命,還親自給“大燕銀行”題字以賀,但還是給了他們可以合法經營放錢生意的身份,以示補償。 ——他們從此就是普通百姓了。朝廷那官員不得放錢的禁令,從此對他們不再生效了。 因此,“大燕銀行”開業那天,圍觀者中著實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愁的自然是放印子錢的大戶。這買賣是要催著人還債的,將欠債人生生打死也是常見的cao作,身后若沒有個為官做宰的撐腰,誰敢干?可當下朝廷連著敲掉十多家權門大戶,縱使還有人傻到問自家借銀子,那催債的手段也是不敢再用了。 這“生意”,可怎么做? 聽聞那“銀行”開門,少不得去瞄兩眼,心中只巴望它頂好是開個幾天便倒掉。 可百姓們卻多有奔走相告的,要去看熱鬧——尋常鋪子開業,主家尚且給瞧熱鬧的人分發幾個大白饅頭呢,皇帝家的產業開張,說不定還要分發些糖包子,糖漿里頭摻了胡桃芝麻杏脯的那種。 于是兩撥人將“銀行”所在的一條街圍了個水泄不通。 不過這話倒也不全準,圍觀的人都站在銀行外頭四十丈以外,只因皇帝公主毅親王三位尊神都在,戶部官員也到了個齊全,保安們工作可不得極是上心,將閑雜人等都清出去么? 待貴主們走了,再迎賓客、發喜餅不晚! 舒蘭與此刻也站在嶧城公主身后,眼看著這一堂之內的擺設,心頭自有感慨萬千。 她本不曾想到,竟能在這個時空看到“銀行”這種事物,且布局裝飾都與她記憶中的銀行極其接近,顯然是有人出工出力好好指導了一番。 多半是葉清瞻吧。 舒蘭與抬眼望向他,他正與嶧城公主一起,七嘴八舌地同皇帝解釋這銀行的運作模式。 倒是還挺認真的,態度也積極,面上絲毫沒有郁氣不說,甚至還帶著笑意——看著竟是由衷地高興。 他倒是不惱皇帝搶他生意?她想,也不知是真看不出皇帝的用意來,還是不往心上去? 倒也對,穿越者嘛,除非是像她一樣苦逼身負任務的,否則來這種專用的商業時空,不就是玩一回嗎?何必將自己活得斤斤計較,那么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