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顧錦玉并沒有反駁,只是道:“皇上老了,考慮的事情也就多了,鎮南災情還不到三年,國庫不豐盈,打起來來很容易輸?!?/br> “那也沒必要靠犧牲女人來維護短暫的和平?!鄙蛐娜锓浅?咕艿?,心情也十分低落,似乎是在為同為女子的八公主感到難過。 她同情八公主的身不由己,或許也是從中想到了自己,當初在沈家獨自一人,身不由己。 顧瑾玉見此只能安慰道,“沒關系,只要八公主能堅持半年就好?!?/br> 在下半年的時候,新一年的國稅就要交上來了,到時候國庫會較為豐盈,武成帝絕對會下旨攻打蠻族。 到時候八公主或許還有回京城的機會。 不過顧瑾玉沒有說出來的是,也許兩國交惡之后,八公主就再也回不來了。 沈心蕊能聽出顧瑾玉的未盡之語,勉強一笑,“我沒事,只是由感而發罷了?!?/br> 顧瑾玉也不由得感慨到這世間受苦的到底是女子居多。 現在朝中的情況越來越緊張了,不知道劉小姐是怎么想的,竟然慫恿四皇子去邊境,說是跟著劉將軍打仗立功。 而四皇子不知道出于什么考慮,竟然也同意了。 皇上雖然忌憚四皇子,但也沒想讓他去送死,自然就拒絕了他的提議 第123章 近日朝中…… 近日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御史向武成帝上奏,言明五皇子已經及冠,按照祖宗慣例, 應該下六部進事。 御史是在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上奏的, 聲音十分洪亮,就連站在后面打瞌睡的顧瑾玉都聽的清清楚楚。 原本正和武將們扯皮糧草調用的戶部尚書都噤了聲,大家一邊注意著武成帝的反應, 一邊用余光偷偷看向站在第一排面無表情的四皇子。 武成帝臉隱在十二冕旒下,看不清表情,只是身體前傾了些, 似乎對御史說的話很感興趣。 御史見狀以為得到了鼓勵, 更加賣力的說起來,引經據典,唾沫四濺。渾然不知其他大臣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充滿憐憫。 皇上一直沒有打斷御史的話,“那依卿所言, 朕該將老五放在哪一部好?” “這......” 御史被武成帝這么一問, 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哪有皇上詢問大臣要把兒子下放到哪一部的? 這御史并非是哪一邊的人,只是素日里十分迂腐,并無好友, 在御史一位一坐就是十幾年, 一直想往上挪一挪。這次不知道從哪里聽來五皇子的消息, 以為是自己的機會來了,剛一上朝就迫不及待的上奏了。 御史察覺不妙,立馬跪了下去,顫巍巍道:“一切由皇上做主, 臣等不敢妄言?!?/br> 見御史跪了,武成帝就好似失了興趣一般往后靠了靠,示意御史歸位,然后才對身邊的太監吩咐道:“既然如此,傳旨,宣老五進殿?!?/br> 武成帝的聲音沒有遮掩,顧瑾玉下意識就去看四皇子,不過因為距離太遠,看不清表情只能作罷。 站在最前面的四皇子其實并沒有眾人想的那般生氣。他彈了彈衣袖,竟是主動往前走了一步,拱手道,“父皇,陳御史說的不無道理,五弟初入朝堂,不如先隨兒臣一同進吏部磨練一番?等熟悉了事物再入其他五部也不遲,也算是我這個做哥哥的一點心意?!?/br> 四皇子這話說的漂亮,但朝中誰人不知吏部早就是四皇子的天下,若五皇子真的進了吏部,恐怕...... 有幾個熟悉四皇子品性的老臣見此,暗暗搖了搖頭,心中惋惜。 五皇子這是走了一步壞棋啊。 沒錯,這些老臣都認為陳御史是五皇子的人。不然陳御史好端端的為什么要為一個母族式微,在朝中毫無存在感的五皇子說話,對自己沒好處不說,還得罪了四皇子。 武成帝看著下面侃侃而談的老四,察覺到在場大臣的目光都凝聚在他身上,不由的眼睛一暗,右手無意識的摸了摸左手大拇指上的扳指,聲音不辨喜怒:“老四,你真這么想?” 四皇子面色不變,“自然,兒臣一個人在吏部都厭煩了,早就想找個幫手和兒臣一同為父皇辦事?!?/br> 武成帝突兀的大笑起來:“既然如此,傳旨?!?/br> 大殿上的百官全都跪了下來,只聽得萬人之上的陛下一字一句的說著口諭:“四皇子與五皇子天性聰敏,孝順有加,可入戶部歷練,三日后就去吧?!?/br> 皇上這道口諭驚住了不少人,尤其是已經站在四皇子這邊的大臣,紛紛看向四皇子。 吏部掌管著各位官員的考核和晉升,還有一些人家請封世子、恩蔭等都需要經過吏部的審批,可以說吏部算是六部中最重要的部門,也被朝中的一些大臣稱為天官,可以想象其重要性。 而四皇子在深受皇寵的時候,武成帝破例讓他還未及冠就進了六部,還是最重要的吏部,大家私底下都在說四皇子是板上釘釘的下任太子,流言在京城傳播的很廣,連武成帝都聽說了。聽說當時武成帝聽到手下來報時,并不以為然,還哈哈大笑兩聲,道:“老四類我?!?/br> 武成帝就這么直截了當的說四皇子是最像他的兒子,未嘗沒有要傳位之意,這些都是朝中大臣們站在四皇子這邊的底氣。 畢竟從龍之功,可保家族百年無憂,誰不想要? 雖然戶部也不差,掌管著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等事宜①,可跟吏部比,卻差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