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你去幫百姓灑一天肥料?!?/br> 一聽這個懲罰,鄭順臉都綠了,這個肩膀中三把箭,眉頭都不皺一下的人,硬是讓顧瑾玉瞧出了可憐巴巴的感覺。 無他,顧瑾玉說的肥料實在是……太臭了?。?! 顧瑾玉以前就上書過肥料的改進方式,也就是用糞便做肥料。但那只是最粗淺的肥料,里面的微量元素只有氮,來到鎮南后,顧瑾玉嘗試加入其他東西。 比如牲畜的糞便、比如動物的骨頭、比如秸稈的灰燼等等。 因為沒有現代便利的器械,只能一次次的嘗試,然后澆灌在野草上觀察其長勢,最后終于制作出了同時含氮磷鉀的肥料,并且推行下去。 因為顧瑾玉治水有功,百姓對他很是信任。一聽肥料可以促進地里糧食的產量,二話不說就用了。 這些肥料好是好,就是太臭了。而鄭順嗅覺靈敏,對常人來說只是太臭了的肥料,在他聞起來就是臭不可聞。 因此顧瑾玉這個懲罰對鄭順來說不可謂不重。 最后鄭順還是苦著臉離開了,去灑肥料之前還讓娘子給他用三層軟布縫了一個口罩,把自己鼻子遮的嚴嚴實實的才走了。 一幅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架勢,讓一群看熱鬧的手下都快笑瘋了。 例行處理完政務后,顧瑾玉伸了伸懶腰,準備去花園轉轉,整天坐在椅子上都快做出小肚腩了。 不過很可惜,顧瑾玉想要轉轉的愿望破滅了,手下來稟報,說是鎮南城的富戶求見。 顧瑾玉一個激靈,暗道終于來了。 鎮南雖然貧瘠,但不是沒有富戶的。城中最大的富戶有三家,分別是劉、張、陳三家。 這三家的生意不同,劉家做的是糧食生意,包攬了鎮南城九成以上的糧食鋪子,低價買高價賣,賺其中的差價。張家做的是綢緞生意,成衣店也開遍了全城。 一家是衣一家是食。剩下的陳家,做的自然是行了,陳家開的是鏢局,養了幾十匹好馬,負責走鏢,偶爾也充當信使幫人帶信。 這三家生意不重疊,關系一向要好,聯姻數不勝數,在鎮南的地界可以說是土霸王了。 顧瑾玉耐著性子沒有搭理這三家,就連請柬都是忽略不理,終于等到這三家主動上門了。 一座城要想發展起來,人口是根本,土地是根本,但核心卻是經濟要繁榮起來。 而經濟的繁榮就離不開這些商人了。 顧瑾玉打定主意要治理一下鎮安的商業鏈,早早就派人摸清楚了這三家的情況。說實話,對方能忍三個月才上門,已經很出乎顧瑾玉的意料了。 不過終究還是等到了。 三家的家主笑呵呵的呈上禮盒,里面裝的都是價值不菲的東西,這是他們用來試探顧瑾玉的。 顧瑾玉眼睛一邊讓陳韜收下禮物,一邊跟這三個老狐貍打著太極,根本不配合。 看著顧瑾玉始終笑瞇瞇的表情,三家家主終于意識到新上任知府的厲害了。 幾人端正起態度,開始正式交談起來。 雙方來回試探著對方的底線,顧瑾玉態度很強硬,寸口不讓,意在打破三家對鎮南商業的壟斷。 談到最后,三家家主險些和顧瑾玉撕破了臉,最后還是一旁的鄭順將腰上的劍拍到桌子上,才制止了失去理智的陳家主。 見眾人冷靜下來了,顧瑾玉道,“既然幾位家主都這么有誠意了,本官也不是不厚道的人。這里有一份計劃書,還請各位家主過目一番?!?/br> 顧瑾玉深諳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的手段,先試探出對方的底線,然后得寸進尺一些,輔以武力威懾,讓他們不得不同意自己的建議。 然后再給個甜棗,防止他們回家后又后悔,而這個甜棗就是由府衙負責組建一個去百越之地的商隊。顧瑾玉會給三家一些名額,可以隨行商隊。 不得不說,顧瑾玉的這個提議非常好,好到讓剛剛跳得最高的陳家主臉上都堆起了笑臉,全然忘記了之前的不愉快。 百越之地就在鎮南旁邊,那里崇山峻嶺,地形險峻、易守難攻還滿是瘴氣,再加上百越人個個力大無比,擅長戰斗。 所以就算百越人時不時來中原搶劫一番,錦朝也是敢怒不敢打。如果下定決心打的話肯定是能打下來的,可代價太大不劃算。 打下來又不適合居住,無非是多了幾座山罷了,再加上百越人來中原從來只搶糧食不殺人,所以朝廷對百越就睜一眼閉一只眼了。偶有小規模的戰斗,也很快就會結束。 所以鎮南和百越的關系還是很復雜的。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眾人對百越的覬覦。百越人身居大山深處的平原上,擅長打獵,優質皮毛無數。傳聞百越人還有一座金礦,十分富有。 只可惜百越瘴氣太重,不是本地人根本進不去。而百越人又遵守族規,除了搶劫其他時候根本不出大山。 這就相當于眾人知道百越有寶山,偏偏進不去。 顧瑾玉一說要組建商隊,眾人立馬就反應過來:知府大人有解決百越瘴氣的法子。 如何能讓三家不心動!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我可以勻出來二十個名額給你們,至于怎么分,就看你們自己了?!鳖欒裥Σ[瞇的說道。 這是一個陽謀,顧瑾玉在正大光明的挑撥三家的關系。三個老狐貍一邊在心里罵著小狐貍,一邊又不得不落入這個陽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