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159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院墻還沒有蓋,在外頭甚至可以看到最近的人家棚子里晾曬的菜和蘑菇,還有正翻騰著熱氣的一口口大陶鍋。 很難想象,這一片村子竟然是兩年前在這里起來的。 再回頭,后面是駐扎的官兵和流犯,營地里面亂七八糟的房子高低不平, 地上一灘灘的水, 時而傳來一陣打罵聲,那是官兵在教訓流犯。 林堅轉過頭來, 突然開口道:“周大人可知道并州的旱災?” 周豐年點頭:“聽李青文他們說, 一滴雨沒下,種子都無法種, 所有鄉鄰四處逃難, 并州之內,匪徒橫生, 路上被殺的比餓死的人還要多,旱災至今, 依舊十室九空?!?/br> “今年并州依舊欠雨水,齊河、金江還有麓水都斷流,不少地方人畜飲水都困難?!绷謭缘溃骸拔依霞译x柳山縣只有二百多里,人也都跑光了?!?/br> 周豐年一臉意外,他沒想到,林堅竟然也是并州人。 “周大人,我知道你同他們關系匪淺,不妨同你說,糧草的事情,無論用什么法子,我都要解決?!绷謭钥粗茇S年,目光中不容置疑的堅定。 周豐年試探著靠過去,問道:“那林大人的意思?” 林堅低聲言語了片刻,周豐年連連點頭,“好好好,我這就派人把江淙他們喊回來!” 旁邊村子的也都來了,此時的李家,人越來越越多,李青文等人已經被擠到了外面,不得已,只能將窗子打開,聽里面的動靜。 糧食已經湊到了三百多萬斤,李本善和郭大全他們回去后已經召集各家人開始商量了。 齊敏等人圍著李青文,既興奮又不安的問道:“仔兒,若是林堅拿走了糧食,卻不放我們咋辦?” 李青文一只耳朵聽著屋里,嘴上道:“那也不會白白讓他拿走,起碼得折合成銀錢,我死也要拉著他去戶部給蓋印,算是咱們捐給戶部的,這些糧食可比之前的兩萬多兩銀子值錢多了?!?/br> 最好的打算是,這些糧食能免他們四十多個的罪,如果不成,那也得算是他們捐借給朝廷的,一筆筆的賬都得算清楚。 免罪不過是皇上動動嘴皮子,這么多糧食,可是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一粒都不能白費。 一直到天黑,人才陸續離開,老孫他們進屋,李茂賢看小兒子,“三百五十多萬斤,眼下最多能湊出這么多?!?/br> “江大哥他們這幾年種的地只多不少,每人每年上交十二擔,也剩下許多糧食,存下的應該還有十三萬斤,在北面的那幾個單獨的糧倉?!崩钋辔牡溃骸斑@個應該沒算進去?!?/br> 當年魯剛的那個教訓,讓李青文記得牢牢的,江淙他們的東西,都在他的名下,糧食打完了也都拉出來,反正不能再讓營地里頭的人占便宜。 李茂賢點頭,這個確實沒算。 江家和向來不喜欠人情分,但現在為了兒子,他說不出一個“不”字,緊緊的握住李青文的手,將一個沉甸甸的袋子交給他。 李青文現在經手的銀子多了,一摸外面就知道里面有不少,驚訝道:“大伯,這銀子?” “按照你說的法子,我們做出了蠟燭,這些都是賣得的錢?!苯液偷溃骸半m然不多,但以后還能再掙!” 知道李青文他們在為江淙等人奔波,洪州那邊的人也不會不管,能使幾分力氣就使幾分。 李青文嘆氣,心說,銀子啥的倒是其次,你要是肯把兒子給我,我一個人掙錢也有使不完的勁啊。 當然,這話他是不敢說的,只能把銀子收下。 大家還在說話,周從信來了,將李青文和李茂賢帶進營地,其他人只能在李家著急的等著。 李青風溜進營地想要偷聽,被周從望給逮住了,塞給他了一盒點心,李青風鎩羽而歸。 李茂賢和李青文半個時辰后回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問道:“咋、咋樣?” “十日之內,湊齊糧草給林堅?!崩蠲t說的果斷,面上沒有甚么不甘或是憤怒。 大家更關心的是交出糧草,林堅能許諾什么,但李茂賢卻沒有細說,只讓他們放心,絕對不會吃虧。 如果換做其他人這樣說,大家必定覺得是敷衍,但從李茂賢口中出來,一眾人都相信,每個人都在興奮的猜想著。 李青文答應格外做軍備糧食,讓大家伙趕緊回去睡,明天全都起來去捕魚,時間緊,接下來的日子一定會非常忙。 其他人陸續離開,李茂賢跟江家和單獨說了幾句話,林堅答應的事情很隱秘,不宜讓太多人知道,所以他剛才沒有當眾說出來。 雖然知道該早點睡,但李青文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如果江淙有一天成為了自由之身,一定會離開邊城,以后可能再見一面會很難。 就像是爹和秦大伯還有程大伯,他們也是生死之交,書信不斷,但見面甚少,各自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和江淙將來可能也會這樣。 想到這里,李青文心里十分難受,身子蜷縮成一個團,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江淙在邊城這邊總是做危險的事情,離開也好,起碼能好好的活著,就算不能見面,知道他沒事就成了…… 李青文努力勸說自己,結果卻越來越不甘心,氣的坐起來,惡狠狠的想,自己應該脅恩圖報,讓江淙老老實實的留下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他就沒甚力氣了,枯萎在了炕上。 心煩意亂,李青文悄無聲息的從炕上下來,穿上鞋,沒發出任何響動,走了出去。 廂房門口亮著四雙大眼睛,它們機靈的跑過來,沒有叫,李青文摸過一個個毛茸茸的腦袋,心里稍稍好受了些。 起碼他以后還有四只狗相伴,江淙可是娶不了四個媳婦。 李青瑞和李茂賢正在廂房里收拾家里的漁網,出來就看到李青文帶著四條狗往營地那邊去了,李青瑞想喊他,李茂賢卻道:“睡不著就讓他出去走走?!?/br> 風不大,也不下雪,但天還挺冷,李青文想抱起其中一只狗崽取暖,抱起一個,放下了,再抱另外一個,又放下了。 四只全都試過了后,李青文才發覺,原來他的狗狗竟然長這么重了! 毛都挺厚的,是很好的取暖工具,只是一只只六七十斤,實在是抱不太動。 進到營地,李青文沒有驚動任何人,徑自去了房子后面的練箭的場所,結果剛走到,卻發現那里竟然有人了,而且還不止一個。 “翠兒姐,你納的鞋底真結實,我得好好跟你學!”一個姑娘的聲音響起來。 “就是多墊幾層布,柳meimei你的針線活才好,縫的衣服針腳不仔細瞧都看不到……” “我這還不算啥,秀兒姐還會在絲綢上繡花,我都沒摸過綢緞……” 屋后面不知道啥時候多了一排板凳,幾個姑娘在清朗的月色下一邊做活,一邊說話。 “咱們真的能留在這里嗎……”說話的姑娘嗓音低柔,“我還沒見過張玉海,他要是不想要我,我該怎么辦……” 安靜一瞬間,旁邊的姑娘都勸她,“不會的,你長的端正,甚么活都好,是個賢惠的,張大娘那么喜歡你?!?/br> “我家只剩下我一個人,沒有什么地方可去,如果不是張大娘把我買下來,怕是這個時候早就去投胎了……”方才說話的姑娘啜泣道:“只要他肯要我,就算他一輩子不能離開邊城,也沒甚么,我可以一直在這里跟他過日子,生孩子……” 她這一哭,也引出了其他人的心事,個個都忐忑起來,她們心里也一直在擔心這個。 這些是從洪州到邊城的姑娘,個個都有心酸的往事,有的是被爹娘賣給人牙子,有的家里貧寒,實在是過不下去了,還有家中遭災,逃難到洪州的…… 全都是難的幾乎活不下去的。 正常人家的姑娘,爹娘也不準許她們嫁給朝廷的流犯,而且還要走那么遠的路,到邊城這種苦寒之地來。 為了活命,她們接受了救濟,為了報恩,她們不遠千里來到這里,路上勞累倒是能忍,怕只怕,自己白來一趟。 雖然出發時,家家都說,就算跟自己的兒子沒有緣分,也不強求,會認她們做干女兒,以后再幫著尋其他人家。 但她們還是害怕,那些素未謀面的男人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們肯娶自己,才有家,自己真正有了根。 邊城跟她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這里很大,三頓飯都能吃飽,甚至每天都能吃上rou,蔣家嫂子也是個頂和善的,從她口中聽說了許多事情,如同浮萍一般的姑娘們現在急切期盼著能留下來。 第171章 營地里外開始倒騰糧食時, 邊城下雪了,一個晚上,天地間都成了一片蒼茫的白色。 這個時候除了三四歲的小孩子, 可沒人能貓在炕上,所有人都在忙。 女人帶著孩子榨糖稀, 身為一家之主的男人把自家的糧食一袋袋的稱好,用車推到營地里,年輕人則在旁邊的河里網魚。 河水旁邊的雪地上架著幾口大鍋,雪花還沒落下就被蒸騰的熱氣給熏化, 鍋里煮的水開了, 就有人舀到大盆子中,隨便鏟雪兌進去,水溫著,麻利的將網上來的魚宰殺,開膛,去頭, 刮掉魚鱗。 家家戶戶的爬犁都被拉了出來, 馬拉著爬犁,拉成了幾里地那么長的隊伍, 再次踏上了往北的路。 不過這次不是去挖石頭, 而是去捉狗魚。 此時李青文正在伙房,昨天夜里放的網, 今天一早便拉了回來, 幾百斤魚被網上來,在河邊收拾利索的便拉了回來。 鹽、糖、醋、酒腌制好的魚放在伙房里碩大的鐵鍋中蒸,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熟了,鍋蓋一掀開, 濃重的熱氣還沒散去,兩個手臂粗壯的伙夫一左一右,拉著將箅子兩邊的粗繩子,將箅子以及上面的魚一同抬了出來。 抬到外面,一陣風刮過來,魚rou很快就涼了,方氏帶著一群姑娘們,用小小的竹刀或者木刀,把魚rou剔下來,撕成小塊,唯一需要小心的就是,千萬不要把魚刺混在rou里面。 靠近門口的大鍋倒上油,下面的火舌一舔,油煙登時便重了幾分,撕好的魚rou用搟面杖碾過后倒進鍋里,力氣大的伙夫立刻翻炒起來。 又烘又炒,魚rou里的水分干了,變成了松軟咸甜的魚松,這就是特質的軍糧。 差不多六百斤收拾干凈的魚rou做出來一百六十多斤的rou松,rou松分量更輕,能量更高,不用燒水生火就能吃,特別適合做為長距離趕路的干糧。 第一鍋rou松剛出鍋,在倉房旁邊的周豐年和林堅就過來嘗了,味道相當不錯,比其他的干糧好吃太多了。 邊城這邊有多條江河,魚類特別豐富,在糧食緊缺的時候,它們就成了應急的糧食。 這個東西做起來不難,李青文教會了伙房的人,其他人也都學會了,營地外頭的各家各戶也都打算多做點rou松,糧食拿出去了大半,雖然留下的能吃個一年半載,但吃食永遠不嫌多。 三百多萬斤糧食營地里的倉房根本裝不下,只能堆放在外面,用油布蓋好,由專門的人看守。 營地里的官兵每每看到這幾幾座大山包,心里都要大大的感嘆一番,誰能想到,這些逃荒的人竟然這么能種地,明明來的時候一個個跟乞丐似的,才到邊城一年多,就從土里刨出恁多的糧食來! 李茂賢他們來時,都帶了扇子草的種子,現在家家戶戶都能把高粱糖稀弄成糖塊,一部分熬出來的糖汁直接送到伙房做腌魚的料,剩下的才做成塊糖。 林堅知道家家戶戶熬糖后,又在李家要了五千斤的糖塊,他現在取代了林潭成為邊城里發號施令的那個,李青文還有求與他,擰著鼻子也給了。 雖然林堅又強硬又狗,但還是有手腕的,他接管了邊城后,不過幾日,營地里面變化很大,所有官兵都不敢懈怠,就連老邢頭現在都不敢躲閑了,天天的嘆息著,懷念從前的日子。 讓人拉走了糖塊后,林堅又盯上了李青文家的長毛野馬,仔細的問這種馬在雪天拉東西趕路如何。李青文有點擔心他再征用家里的馬,委婉的表示,他們還要靠著這些馬去森林中尋吃食,至于為啥種了一年地還要再去找食物,林堅應該比誰都清楚。 林堅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他道:“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大義,那么多糧食都拿了出來,馬借用一趟又能如何?” 周豐年在旁邊聽著,瞥了瞥嘴,林堅這人可真是不知道啥是客氣,若不是披著這一身官皮,活脫脫一個土匪。 這些日子,李青文跟他拉扯了過無數個回合,在討價還價中,他發現一步都不能退,否則自己就得被搜刮干凈,立刻道:“前日看書上,有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標節義者,必以節義受謗;榜道學者,常因道學招尤’,林大人覺得如何?草民甚么虛名都不要,只希望能把人救出來?!保ㄗⅲ?) 手在馬的脖頸劃過,仔細察看它們強壯的四肢,林堅依舊沒有放棄,“用營地的耕牛換馬,如何?” 李青文搖頭,這馬力氣不小,能拉犁杖,能拉爬犁,雖然比牛的力氣稍微小些,但用處多,他不換。 他不愿意,林堅也沒勉強,轉而說起讀書的事情,得知李家有個二兒子在京城書院念書,名為李青卓時,林堅眉頭動了動,這名字有些熟悉,仿佛在哪里聽過。 林堅把李青文家角角落落都用眼睛刮過一遍,確實尋不到啥油水了,才揚長而去。 他走了,李青文才能松口氣,如果不是周豐年確實檢查過文書印鑒,他真不敢相信林堅竟然是四品的驍騎將軍,行事實在是太過出人意表。 因為江河還沒有上凍,李青風他們捉狗魚就慢了些,但他們人多,用了百般法子,每天都能裝幾十爬犁。 隨著第一個拉著狗魚的爬犁回來,伙房更忙了,一車車的狗魚進到鍋里,然后變成淡黃色的rou松出來,伙房白天晚上都不停歇,人可以輪換著上,鍋可得一直燒。 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李青文想,虧得是鐵鍋,要是陶的,怕是這時候都用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