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李青文緊緊的盯著他的臉,確認道:“還夠了二十八萬兩,我哥他們是不是就能脫罪了?” “這誰也保證不了,這期間甚事都能可能發生?!碧K樹清道:“如果一切順利,就會如你所愿?!?/br> 李青文覺得這話就是在打迷糊眼,他還想繼續追問,卻被大哥拉了一下袖子。 一直走到內城的門口,所有人下來檢查,再上車時,李青文才發覺,原來是楊薫在趕車,蘇樹清在車里閉目養神。 因為心里有事,李青文沒心思左顧右盼,只看到路邊的官兵比外城還要多,周遭一片安靜,馬蹄踏在青石板上,聲音異常的清脆。 他在心里數了兩千三百三十五個數,馬車在一個小門停了下來。 “走前門檢查的仔細,不如后門方便?!碧K樹清這般說道。 這次不用李青文兄弟倆動手,只跟著蘇樹清往里走,自有官兵搬箱子。 衙門里頭往來的人很多,蘇樹清走的快,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楊熏在最后面,道:“咱們不是說正事嗎,去庫房干甚?” 他剛說完,蘇樹清已經敲門了,李青文抬頭,果然看到門匾上寫著“庫房”兩字,旁邊還有牌子寫著“庫房重地,閑人莫近”。 李青文有點懵,這、這還沒說個子丑寅卯,就要先把銀子交了? 這時,門開了,一個小廝模樣的人引他們進去。 外面寫著庫房,里面卻擺著長桌和長凳,岸幾上盡是又厚又高的案卷和賬本,還有幾個人悶頭在寫著什么。 靠著窗子的桌子后面坐著一個大肚子的中年男人,身上的緋色的官袍繡著飛禽,佩魚袋,李青文聽老張說過,這樣打扮,起碼是五品以上。 果然,蘇樹清躬身便道:“俞侍郎大人,這兩位就是替邊城流犯捐獻銀兩的李家兄弟?!?/br> 楊熏也跟著行禮,“大人,刑部楊熏奉命前來協助?!?/br> 俞侍郎先沖楊熏點頭,道了一聲“辛苦”,然后才將目光轉到李青文哥倆身上。 李青瑞拉著李青文行禮,俞侍郎擺擺手,看著蘇樹清,“這事你六叔點頭了?” 蘇樹清一臉嚴肅的開口道:“刑部尚書大人說,朝廷正處于困難時候,應與百姓同舟共濟,同意接受捐獻?!?/br> 俞侍郎點頭,接過蘇樹清遞過來的文書,仔細查看,官兵將抬進來的金銀清點稱量后報數。 李青文盯著俞侍郎的動作,手心都被汗打濕了,看到他落了朱紅的大印,懸著的心終是落了地。 第142章 楊熏走這一趟還有其他的事情, 他留了下來,蘇樹清找了個官兵把李青文他們送出內城。 臨分開之際,蘇樹清跟李青文說, 蘇昊元可能要去叨擾一段時日,李青文連連點頭。 待載著李青文他們的馬車離開, 蘇樹清轉身急匆匆的回去做事。 此時的楊熏不復剛才那一本正經的模樣,斜靠在俞侍郎的對面,等著刑部要的文書,一邊打量庫房道:“世伯, 你們怎么搬到這里?” “還不是被這些伸手要錢的給逼的……”俞侍郎苦著臉道:“我都兩個月不敢回家, 一群人圍著張嘴要銀子,只能想辦法躲個耳根子清凈?!?/br> 俞侍郎雖然官職高,但身世比楊家差了不是一點半點,楊熏喊他一聲世伯,他叫不了侄子。 楊熏笑了笑,“再等等, 應是很快就有銀子入庫了?!?/br> 俞侍郎了然, 壓低聲音道:“你們刑部要抄家了?” 楊熏只笑不應,但面上的神情不用多問。 新帝是個有手段的, 先皇那多兒子, 有早立的太子,有數個妻舅家勢力龐大的皇子, 新帝隱忍這么多年, 把這些風光無兩的皇兄皇弟給一舉擒下,這秋后的賬一筆一筆早晚得算。 俞侍郎消息不若楊熏靈通, 正尋思這場風會不會刮到自己,就聽楊熏問道:“世伯, 我去年來問洪州那案子,你們戶部可沒松口,怎地如今就網開一面了?” 俞侍郎嘆口氣道:“你問的那時,上頭壓著的厲害,我們咬著牙也得死撐,現在……” 現在皇室的那些人,自身難保,誰也顧不上這個了。 “你知道那些府兵甚么來頭?” 楊熏聽到這話,挑了挑眉,老師找他時,可沒說這些。 “楊學士,朱知府還有曲將軍一直在問這個案子,你應是知道的?!庇崾汤傻溃骸昂橹莸娜未淌泛颓叭挝浯淌?、工部的杜季清杜員外郎,周豐年周參將,邊城林將軍,還有弘毅弘大人,也都在打探這事?!?/br> 洪州的兩任刺史關心轄下府兵的案子,周豐年和林潭在邊城管著流犯,他們打探,倒是可以說的通,不過另外兩個…… 聽到最后一個名字,楊熏一臉意外,“弘毅?” 弘毅是禁軍統領,新帝的外甥,也是一把沾滿血的刀,他可不覺得這個人跟洪州府兵有甚關系。 聽到這倆字,俞侍郎腦袋就開始疼,這位禁軍統領上任不久,手里可是有許多人命,簡直就是斷魂索命的活閻王,他一提都覺得牙縫里冒涼氣。 楊熏皺著眉頭半天沒言語,他與弘毅來往不多,只知道這人從來不做無關的事情,那么,他為甚會關心這個案子? 那廂,李青文和李青瑞到了家,兩萬多兩銀子換成了薄薄的一紙文書,兄弟倆還一臉掩飾不住的笑。 為了這個,家里所有人都沒出去食肆那邊干活,就在這門口和屋里等著,一看李青文那臉,就知道事情成了。 李青卓仔細看了那文書,讓李青文小心收好。 這多年的心事終有了眉目,所有人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不過他們逗留京城太久,算算日子也該回去了。 當然,回去之前,食肆那里還是要忙幾日。 布置了一個多月,食肆那邊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外面擦洗了一番,換了薄透的窗戶紙,窗戶下面原本是要擺兩排花盆,不過大喪期間不敢弄這些,現在那些花盆正在杜老頭家里。 還不準出門的時候,李青瑞他們就去過杜老頭家,離他們住的小院子就隔幾個門,他家里很大,但卻沒有甚落腳的地方,到處都是架子,架上擺滿了花盆。 養花是杜老頭唯二的喜好,另外一個就是吃。 這些花還不是甚名貴的,大都是常見的,杜老頭跟寶貝似的伺候著,過年那陣子,每日還爬墻回家察看這些花,李青瑞怕他摔著,也跟著他回去了幾趟。 小樓空蕩蕩的屋里擺上了整齊的桌椅板凳,棕色的木頭看上既穩重又耐臟,后頭的廚房和放雜物的屋子打通,增了好幾口灶臺,煮羊蝎子需要的工夫不短,鍋只能多備,不能少。 二樓也是差不多的布置,依舊用高大的屏風隔開一個個合適大小的地方,角落處壘起來兩道墻,截出一個房間,這里是李青宏他們睡覺的地方。 方氏跟著李青文他們北上后,李青卓準備兩個月后的考試,紫藤巷子那邊的院子可能就退了。 這個房間,李青文比別人花的心思都多,他覺得睡覺的地方必須要安逸,睡的好才有精神干活。 所以,別人都說用木頭板子隔,他沒答應,不但請了工匠把這里砌出來,還硬是往外擴了一大圈。 這個屋子占的地兒能放下好幾張桌子,可把李青順他們給心疼壞了,仿佛看到了客人沒地方坐,鋪子里白白損失許多銀子一般。 不光如此,李青文還讓木匠專門打了雙層實木床,上下兩層都十分寬大結實,兩個成年男人躺下,翻身都不會晃。 這個屋子花的銀子可不少,因為錢在他手里,別人管也管不了。 當然,主要是李青文說的有道理,他道:“三哥,青久哥,你們離家這遠在京城討生活,本來就不易,這么大的鋪子,你們定然cao勞,吃好睡好才好牟足力氣干活?!?/br> 羊蝎子火鍋是要一直燒著的,每個桌子下面都擺著爐子,爐子口對著上面的鐵鍋,看著置辦回來的一口口鐵鍋,李青文滿意的不得了。 他忙了三年多,到現在還得用陶鍋煮飯炒菜,對便利的大鐵鍋有著強烈的渴望,只看著都覺得心花怒放。 這兩層小樓的布置都是李青瑞忙的,李青宏天天跟附近的坊市的賣菜的和賣羊的打交道,在杜老頭的指點下,定下了幾家專門給鋪子供菜和羊。 羊蝎子火鍋,羊是重中之重,離這里幾里地之外有牛羊市,有不少都是在坊市里做牛羊生意幾代人的,最重名聲,有杜老頭帶著,他們也不會欺負李青宏這個初來乍到的年輕人。 大喪期間新鋪子不能開張,李青文他們也不會再等幾個月,準備提前溫鍋暖灶。 并州那邊搬家有暖鍋的習俗,請鄰居、親戚和朋友到新家吃一頓,熱鬧熱鬧。 京城這邊也興這個,新鋪子開張前請街坊鄰居吃喝,希望日后周鄰光顧照看生意。 選好了日子,李青宏等人特意換上了新衣裳,挨家挨戶去請人,請街坊鄰居賞臉光臨。 李青瑞去禁軍衙門打探,問問那個犯人審訊如何,李青卓何時才能出門,現在倒是不耽誤在家里看書,但書院快要開了,兩個月之后要考試,這兩個事情都不能耽誤。 李青文剛清點完調料,蘇大忠和蘇昊元主仆二人來了,現在他知道了,不能喊這娃蘇昊元,得叫元寶,要不他以為在叫別人。 蘇元寶往李青文身上撲,結果剛抱到人就接連開始打起了噴嚏,小腦袋都被自己震暈了,臉埋在李青文身前,蹭了李青文衣服上一片鼻涕。 李青文趕緊去洗手,換衣服,很多味料都是有刺激氣味的,他弄了半天,身上的味很重。 李青文弄干凈了,蘇元寶又湊上來,擦的通紅的鼻頭還是有些癢,但是不打噴嚏了。 李青文把他抱起來,蘇大忠一臉心疼的拿著帕子給他家小少爺擦眼睛和鼻子。 蘇樹清這次幫了大忙,大家伙都知道,一看蘇家來人,立刻把李青文往外趕,讓他陪著小孩玩耍。 李青文就帶著蘇元寶去逛鋪子,一邊陪他,一邊置辦其他東西。 后天溫鍋,如果沒有意外,大后天他們就要離開京城,路遠水長,可不能遺漏甚么需要用的。 經過一家弓箭鋪子時,李青文狠了狠心,掏空了身上的口袋,買下來一張據說海獸之筋為弦,紫杉木為身的重弓。 店家自然是覺得自己的東西哪里都好,李青文在森林中看過太多樹木,紫杉也在其中,倒是才知道紫杉在店家口中如此的貴重。 他想,下次再做弓,就把木頭弄來,掏個手工錢,要不銀子可禁不起這么燒。 蘇元寶對這個大東西可好奇了,但他拿不動這個,眼珠子一直在李青文和重弓之間徘徊。 看著他這可愛模樣,李青文牙就有點癢,他也沒有忍,張嘴咬了上去。 李青文用牙輕輕磨了磨他臉蛋一塊嫩rou,問道:“好看嗎?” 蘇元寶帶著半張臉的口水,點點頭,“我爹也有這個,比這個好看?!?/br> 李青文現在大概猜到蘇樹清不是什么普通的小吏,他們家的人舞槍弄箭也就沒啥稀奇的了。 李青卓還是很懂自己的弟弟,一看李青文回來之后,眼神激動又發虛,就知道錢花光了,把自己攢的二十兩銀子拿了出來。 李青文“嘿嘿”了兩聲收了一半。 殺羊、砍羊骨頭、抓配調料,嘗試各種麻汁、備菜…… 忙了整整兩日,終于到了溫鍋這一天。 在杜老頭的攛掇下,街坊鄰居來了二十多桌,樓上和樓下幾乎都滿了,所有灶臺都呼呼的燒起來,香氣隨風飄出好幾條街之外。 第143章 溫鍋這一日, 李青文一直守在后廚,但沒有動手,只是看著李青久他們干活, 偶爾幫著端個碗啥的,畢竟以后是他們在這里經營和忙乎, 幾千之外可插不上手。 羊蝎子分小鍋、中鍋、大鍋,差別就在于每一鍋的分量上,不同斤數的羊骨頭放不同分量的味料,這個, 他們這些日子已經記的清清楚楚。 羊骨頭放在鍋里燉煮, 看好湯水,一到時辰便撈出來放在盆里,端出去倒在桌子上的鐵鍋中,一邊點著下面的爐子,一邊繼續煮著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