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林唯盛捧起紙認真的看著,李青卓直直的站在一邊。 太陽已經下山,風也大了,秦冬夢和方氏站在門口,她們張望了許久,依舊沒有看到李青卓的身影。 倆人一臉擔憂,李青卓是個過日子十分有規律的人,今年早上來晚了不說,學堂下課這么久,還沒回來,難道真的出了什么事? 就在她們準備去書院里問詢的時候,終于在遠街盡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瘦弱身影,他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個挎著箱子的大夫。 兩個人相互看了一眼,俱是長出了一口氣。 就在李青卓周旋于學業、照看洪州來客和查究當年貢品一案,忙的團團轉時,邊城卻是一片安逸。 秋收完了,邊城天氣越來越冷,營里營外走動的人一下就少了,大都在家里貓著。 李青文和江淙卻在外面,老孫和齊敏在和泥,江淙和李茂群在砌窯,這個窯不是燒磚的,而是用來烘烤東西的。 秋收后無所事事,除了京城一行,就等著第一場雪去森林,閑著也是閑著,看到蔣立平他們打回來的一堆獵物,李青文便開始琢磨吃的。 至今煎炒烹炸都可以做,就烘烤還不行,這才著手做兩個土窯烤爐。 說是土窯,用的最多的還是磚,李青風去表哥那里拉了一車青磚過來,這東西耐高溫,做烤爐壁最好不過。 李青文要做的烤爐有兩種,一種是豎式的,在地上挖個一丈深的坑,坑里坑壁用青磚砌上,砌好后,坑底可以放木柴燒。 這種土窯非常簡單,卻很實用,烤東西之前先在坑底架火,燒上一個時辰,磚guntang后,在洞口上方橫幾根木棍或者鐵棍,腌rou或者腌雞倒掛在棍子上,把鍋蓋扣在坑口上,一會兒就能聞到里面的rou香。 第二種是橫式的烤爐,大概樣式就是李青文之前在網上看到的面包窖,利用窯壁被燒熱后逐漸降溫來烘烤食物。 之所以做兩個,是因為他們人多,又都是愛吃rou的,一個怕是供應不上。 兩個土窖都做好了,地上還有一堆刨木頭花,這是用來做保溫層,已經放進去很多,這些是剩下的。 豎式的烤爐已經能用了,李青文準備先試試。 今天剛打回來的野雞拔毛掏內臟,把雞胸的地方切下來,弄成小塊,和蔥還有姜一起放在鍋里煮。 一旁來學藝的李茂玉和劉月蓉娘倆也沒閑著,將泡好的蘑菇拿出來,攥干水,切碎,姜片也切成細絲。 鍋里煮出來的浮沫撇去,待雞rou熟了,撈出來瀝盡水,然后晾涼。(注:1) 除了他們,馬永江等人也在圍著看,見李青文只切了半盆子雞胸的rou,嚷嚷道:“這點夠誰吃的,剩下的那些咋不弄?” 李青文看他們,道:“這個本就不是做來吃的?!?/br> 原本沒打算做吃的,但看到一雙雙渴望rou的眼睛,李青文還是把剩余的雞和雞rou扔到裝著老湯的鍋里煮上。 盯著他的動作,其余人嘟囔道:“這還差不多……” 過來湊熱的村里人咂舌道:“你們這群大爺,有的吃還挑肥揀瘦,天天支使小仔兒,咋不想著趕緊找個媳婦。娶了媳婦,你想吃啥,她給你做啥,還能生幾個大胖小子?!?/br> 李青文把雞rou撕成絲,然后用搟面杖將雞絲搗成細蓉,一邊聽著村里人催著成親的話。 今年秋天雖然遭遇了特大秋雨,但是大家伙忙活的快,幾乎沒受啥損失,村里各家各戶還完借的糧食,大都入倉了萬八千斤的高粱,不愁吃喝之后,便開始琢磨小輩的親事。 別人家的不知道,李青宏和李青風以及李青文三兄弟,可是沒少出現在村里人給女兒、侄女、外甥女相看時提起的人選中。 因為這個,李青文幾乎都不去營地外頭,真的是被那些能說道的嬸子和奶奶嚇怕了…… 李青文打了個寒噤,不敢再繼續想下去,拿著雞rou蓉和蘑菇碎、姜絲放到燒好的烤爐里面。 江淙正在外頭收拾剩下的泥土,李青文跟著一起,悄悄的瞥著他哥的臉。 他以為的悄悄,在江淙看來就是正大光明的盯著看,但他沒有開口。 “哥?!被疃伎旄赏炅?,李青文忍不住開口道:“你這兩天是不是心里有啥事?” 江淙點頭,“這次往來京城,哥擔心你路上的安危?!?/br> “就知道是這樣……沒甚事,我們隨著周大人一起,坐船咋也比回并州順當些?!崩钋辔囊幌戮歪屓涣?,勸慰道:“這次去京城,首要想看看我二哥,再見識見識那里啥東西值錢。咱們邊城甚么都有,只是路途遙遠,不好弄到京城賣,待我弄清楚了行情,回來專挑值錢的,以后再背東西賣也能省點力氣?!?/br> 看著他那圓滾滾漆黑的眼珠,江淙伸出手,停了一下,抬起來,摘掉李青文頭上的枯葉,聲音低沉,“這回要我們仔兒受累了?!?/br> “要是哥你能跟我們一起去,那就好了?!崩钋辔母袊@了一句,然后道:“我知道現在不成,以后吧,等你們以后重獲自由,咱們所有人都去京城,然后在一起去洪州,我好幾年前走的那一趟,甚也沒記住……” 三年了,李青文始終堅信,早晚有一天,他們這些人會無罪。受他影響,其他人也慢慢的開始生出一絲一縷的希望,這份希望支撐著所有人好好的過日子。 蔣立平出來時,正好聽到他們哥倆說話,道:“京城好,京城好啊,只要有錢,沒有什么買不到……就算沒甚錢,也有不少好東西,從前我們在那里宿衛時,常去一家酒館,那里的下酒菜可真是好吃,就著那菜,酒量都比平時長了幾分?!?/br> 感慨完,他問江淙,還記得那家酒館的名字不,江淙點頭,道:“曲家酒館?!?/br> 蔣立平一拍大腿,“對,他家的酒菜不但便宜,還好吃,去晚了都沒地方坐哩。還、還有那個雞湯面,江淙每次都會吃的那個雞湯面……” 他這大嗓門,把老孫和胡立川也叫了出來,倆人也一臉懷念的說著他們在京城時候的事。 他們在京城宿衛時,很多時候不能隨意走動,多半都在東南城門附近,他們在京城時都得數著銅板花。那個時候,曲家酒館可算是解救了囊中羞澀的他們,是以每個人的記憶都十分深刻,興致勃勃的,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神采飛揚,一時忘記了此時的境地。 李青文沒開口,只是靜靜的聽著,看著,透過現在的他們,仿佛能看到從前意氣風發的模樣。 李青文走神了,還是李茂玉記得烤爐里面的雞rou蓉,趕緊用粗布墊著鍋蓋掀開,一股香氣迎面撲來。 她拿出里面烤的干干的rou蓉、蘑菇碎還有姜絲,回到屋里把它們分別磨成粉末,再摻和到一堆。 這就是李青文做的雞精,做這個就圖以后炒菜、做湯省事。 雞精一做出來,不管是燉菜還是煮菜,放上一些,味道一下就不一樣了。 長年圍著鍋臺的女人們最清楚不過。 周瑤的嘴巴和鼻子都是十分靈敏的,她從湯里聞到了一股鮮美的味道,嘗了一口燉白菜,點頭稱好。 變冷之前,地里的所有菜都入了窖,白菜算是最新鮮的,因為它味道清淡,所以佐以他料,格外明顯。 李茂玉也覺得好,回頭便把自己的那一罐子雞精粉倒了一大半給陳氏送去。 李茂賢家是第一個通天開始燒炕的,此時族里和村里的婦人們坐在她家炕上搓麻繩。麻籽是李青文買回來的,這東西有毒,怕營地的馬誤食會毒死,特意選了南邊一個偏僻的地方種下。 這東西跟野草一樣頑強,河溝和破爛地都能活,更別提邊城這里肥沃的土地。 瘋長之后收割,一捆捆的澆水漚,漚完剝麻皮,然后把麻絲搓在一起。 李茂玉拿來了好東西,干活的大家伙都好奇的不得了。 陳氏是個大方的,當即便給她們一起分了些。 天黑之前,女人們紛紛回去做飯,煮菜的時候多多少少放了些,因為各家都沒有油可放,每天清水加上鹽煮菜,滋味可想而知,但今天就不一樣了…… 因為太閑了,第二日,這好東西便在村子里傳開,然后李茂玉便被團團圍住。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她做的,得知出自李青文的手,一大片人都愣住了。 不過,隨后一眾婦人也都不驚訝了,李青文能把同樣的rou和菜做的恁樣的好吃,會做出這個也是意料之中。 被眾人托付著,李茂玉回到營地,李青文正在練字,待他放下筆,李茂玉才開口,李青文連連點頭,“這東西簡單,姑你應該都看到了,回去教給大家伙吧?!?/br> 得了他的話,李茂玉高高興興的回到村子里。 一眾人正期盼的等著哩,待李茂玉說完,屋里頭都安靜了,雞rou沒有,姜也沒有,還做個啥…… 想到雞,女人們又來了精神,現在家里又寬敞又大,待春天暖和的時候,養些雞鴨才好,聽說營地里有雞,不知道能不能換點雞蛋…… 伙房的人不知道他們養的雞被惦記上了,他們昨天也收到了李青文做的雞精,給官兵做白菜豆腐時放了,都說好吃,有rou的味道。 他們也不想老被說做的是豬食,所以跑到李青文這里來請教了,請教只是個由頭,偷學兩手,再蹭點好東西才是實在的。 這東西本來就簡單,李青文說完,那些人齊聲說“妙”,然后跑出去看外頭的窯爐,回屋招呼老孫和蔣立平他們幫著挖幾個。 他們雖然沒有恁多rou要烤,但有這么個東西,自己做啥也容易些。 在李青文的期盼中,邊城的第一場雪終于飄落下來。 一開始并不大,孩子驚叫著出來接著天上的雪花,大人則趕緊提水把水缸滿上,再備上柴禾。 要去森林的人立刻開始收拾,馬匹和爬犁也被拉了出來。 下雪的當天,李青文回到家。 小雪腌菜,這兩天娘親和嫂子可得忙,他得幫把手。 腌菜就是把之前曬蔫的菜洗干凈,大的一切兩半,把葉子包緊,一棵棵的碼進土缸中,壓的結結實實,碼一層撒一層大粒粗鹽,一直裝滿缸都不停,還要再高出幾分。 在冒尖的菜上放上木板,木板上壓一塊重石,隨著腌制,鹽進入菜里,菜里的水分會被殺出來,順著缸邊淌到外面,用盆子接著就好。 慢慢的,菜軟塌下去,木板也會跟著低下來。 常年做酸菜的,都有準頭,待冒尖的菜差不多和缸齊平的時候,就得加點水。 李茂玉她們娘三個也來了,幾個人從早忙到掌燈時分,腌滿了一排缸。 自己家當然吃不了這多,這不是還有江淙那些人。 從前鮮少能吃到rou,陳氏和姜氏都不太會腌rou,這回入冬,江淙送來許多魚和野味,差不多都是李青文和李茂群還有李茂玉腌熏的。 因為動手早,現在都掛在外頭的棚子里頭。 從陳文那里得知,可以私下里,偷偷的在臨肅那里換鹽,所以,李青文又從伙房那里借了不少,承諾回來的時候還回去。 那幾個嘴巴饞的,說不用還鹽,讓他帶點海魚回來,他們還沒吃過海貨哩。 李青文說如果回來的時候天冷就帶,天暖就沒法了,總不能吃臭魚爛蝦。 李青文問他們想要啥,這次去京城,如果有空,可以給他們買點不占地方,分量又輕的東西。 伙房的眾人紛紛擺手,謝謝好意,沒錢。 說到這個,他們就心里發悶,好嘛,在這里當兵都不如蔣立平他們這些流犯,人家到處跑,尋到了好多東西,賣錢也罷,吃到嘴里也罷,都享受過了,他們弄口rou都費勁! 看他們神情憋悶,李青文拎了兩只狍子過來,伙房的一眾人立刻眉開眼笑,說一定會照看好那些雞,讓他早點回來。 晚上雪越來越大,后天的行程便是定下來了。 這次江淙他們所有人都要去,除了給林潭將軍尋貢品,還要警戒森林中的危險。 李茂群也跟著一起,營地這三間房子就只剩下了老邢頭和馬廄牛棚的十幾個人。 當然,他們今年不會像往年那么寂寞,李正亮會領著村里一群孩子過來占滿幾鋪炕,他們看上了這塊地盤,早就蠢蠢欲動了。 大人一走,這里和馬廄、牛棚,就會立刻成為他們的天下。 早就習慣了出遠門,一大清早,李青文吃過早飯,穿戴整齊,到了院子里。 江淙他們騎馬的騎馬,駕著爬犁的把袖筒和護腿也帶上了。 李青文給甜棗刷了兩次毛,村里其他人終于集結好,長長的隊伍向著村外走去,后面是出來送的家人們。 李青風一馬當先,跑在前頭,李青文走著走著,突然想到了什么,轉著馬頭回來跟爹娘和哥嫂道別。 早就習慣了出門就走,一時忘記了,今年家里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