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106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從前李青文他們往來邊城和并州,送信、買賣東西、和家人團聚……每次都很艱辛,蔣立平很清楚。 邊城離京城比并州更遠,而李家人現在也在這里,李青文千里迢迢接人再回來,蔣立平實在不忍心讓他遭這個罪。 他想見媳婦和孩子嗎,想,做夢都想,但不能讓李青文冒這個險。 李青文心里頭尋思這事,又問:“冬夢姑娘是誰,她來邊城是為了我哥?” 江淙正抓著木棍攪火,聞言手頓了一下,道:“她爹從前是我們營的校尉長,平時走的近,相互熟識,我一直把她當做meimei?!?/br> 沒有聽到自己想要聽的,李青文轉頭問蔣立平。 蔣立平道:“冬夢從小就喜歡你哥,你哥一直把她看做meimei,那個傻丫對江淙情根深種,一直念念不忘。我聽青卓說,她這次是苦苦哀求了你嫂子,你嫂子也是糊涂,竟然把她帶到京城。她這回定是偷著跑出來的,秦家怕是要急壞了,唉?!?/br> 江淙看著火,道:“這陣子只能先讓青卓代為照看,我會寫信給老胡,讓他們回洪州時把她送回去?!?/br> 蔣立平深知江淙對秦冬夢除了愛護之心,絕無他意,那丫頭就算來了邊城,也只會吃更多的苦,早點回去才是最好的。 聽他倆說完,李青文才道:“我還是想去一趟京城,二哥離家好幾年,想要見見他。撿的那塊石頭,范陽城的鋪子都打磨不了,京城能人輩出,應該有辦法。陳文大哥說好東西拿到京城賣的價格更高,咱們辛苦這一年打獵、挖藥材,合該賣個好價?!?/br> 說這話時,李青文去京城的心慢慢的定下來。 蔣立平轉頭看向江淙。 江淙的臉色被火光映的斑駁,瞧不出什么神情,片刻后,他道:“仔兒想去京城,坐船好些,從臨肅走,那里有碼頭?!?/br> 蔣立平和李青文都一愣,他們都不知道,臨肅那里竟然有通往京城的船只。 江淙道:“陳文大哥剛從那里回來,他說,臨肅給京城貢送香料和海物,都是用船運送過去,風向對,十幾二十日能到京城?!?/br> 聽說這么快,李青文覺得真好! 蔣立平也覺得好,這樣也能避開并州的災亂,就是不知道海上有沒有危險。 他們還想細說,可是有人起來了。 車子圈著的里面,女人們陸續醒來,大家相互招呼兩聲,趁著夜色想早點回家。 出來這幾日,她們身上輕快了不少,收獲這多蘑菇,可得早點弄回去曬上。 車上堆滿了裝著蘑菇的麻袋,麻袋口被繩子捆的死死的,車往前面走,女人們跟在后頭,俱是一副喜氣洋洋的模樣。 雖然李青風等人還想去探一下珍珠,但得先把嬸子伯娘送回去再說。 回家心切,雖然車上裝了東西,她們歸程一點都不慢,花了跟來時差不多的時日,回到了整整齊齊的新家。 男人們正在院子外頭弄糧倉,平整場院,遠遠的就聽到女人的笑聲,卻沒放下手里的東西,更快的干起了活。 一輛輛滿載著蘑菇的架子車停在了空地上,女人們一邊從車上把自家麻袋往下背,一邊吆喝男人過來幫忙。 很快,男人們便圍了過來,看著這多蘑菇,也都是眼睛發直,地里的糧食還沒收,蘑菇卻是先豐收了。 李青風倆兄弟先把猴頭菇的簍子拿到窗戶下面,然后再回去背其他的。 李青瑞抱著孩子也出來了,姜氏想要接丫頭抱一抱,但身上有點臟,她還是忍住了。 因為有江淙他們幫忙,李青文家的蘑菇最多,卸車之后直接放在地上晾曬,偌大的院子鋪滿了,最后地方還不夠,李茂玉娘三個把針線拿出來,一邊串一邊掛起來。 怕筐子里的果子壓爛,李青文趕緊倒進盆子里,李正亮和李正明哥倆站在盆子邊開始吃。 第107章 回到營地后, 蔣立平便去找陳文,詢問臨肅的事情。 臨肅一年有四趟船回京城,今年最后一次在三個月后,他們捕撈到的海產貢物做為節禮送往京城。 陳文問他打聽這個做啥, 蔣立平便苦笑著把媳婦要來的事情說了。 陳文點頭, “你媳婦想要一家團聚, 人之常情?!?/br> 另外一邊, 李茂賢和李青瑞正在院子里刨木頭, 按照李青文說的,他們要做一個大的木頭榨汁軋棍, 要不地里恁多高粱秸稈, 沒時候能榨完。 李青文蹲在地上撿刨下來的木頭花, 將想去京城的事情說了。 李茂賢和李青瑞都不同意,這回輪不到他去。 今年李青文在邊城和并州之間走了兩遭,從年前到現在幾乎一直在路上,這次他怎么也不能再出那么遠的門。 陳氏和姜氏也不贊同,點名要李青瑞和李青宏去,村里其他人想要跟著就跟著, 現在不像從前,不缺李青文這一個人。 不但不讓許他出門,還不讓李青文秋收,今年雖然種的地不少, 但村里和逃荒的人更多,這次有很多幫工, 咋著也用不著他。 除了楊樹村, 其他逃荒的人今年都沒有在邊城種地, 他們得靠著幫工來賺糧食, 要不以后的日子咋過? 李青文要是跟他們搶活干,那就是奪人家的生路。 不讓干活也就罷了,也讓他少看書練字,只在家歇著就行。 李青宏更是把種菜和藥材地里拔草的活全攬了過去。 頭一次,全家都搖頭,李青文嘴巴的口水都說干了,被他娘趕到一邊。 就連小侄子,都看著他道:“小叔,你快聽話吧,別讓爺爺奶奶他們cao心了?!?/br> 李青文:“……” 這話好熟悉,明明是姜氏天天跟李正亮說的話,連語氣都是一模一樣的。 李青文去營地找江淙,卻沒見到人,聽人說好像出營地了,不知道是在忙啥。 沒找到人,李青文走的時候碰到周從信,正好停下來,跟他打聽京城的事情。 聽說他想去京城接人,周從信十分驚訝,“你問的可真是巧,再過一陣子,我們公子要回京城,也要從臨肅坐船走?!?/br> 躲災歸躲災,周豐年還得回去給老娘過大壽,早早的就打算好了。 一聽周豐年也要去京城,李青文厚著臉皮問他們能不能跟著,周從信笑道:“船大的很,再多裝三四十人都沒事?!?/br> 李青文立刻來了精神,問仔細后,回去就把這事告訴了爹爹和大哥。 李茂賢和李青瑞連連點頭,說知道了,他們會去找周從信商量,讓李青文別cao心這些。 營地里外,所有人都在為秋收做準備,大人們一天要往田地走好幾次,小孩子們也在飛快的割著野草,好像只有李青文一個沒事可做。 二哥拿來的所有書都已經爛熟于心,李青文便把練字的時間加了一個半時辰。 練完字,他走到外頭,大大的伸個懶腰。 后灶的鍋里有溫水,李青文舀到桶里,拎著桶去牛棚。 雅庫特野馬太多,營地的馬廄容不下,現在都被牽去了外頭,村里的人一起蓋了新的馬棚,今年的冬天,它們也會有自己的新家。 除了野馬和羊,甜棗還有李青風的小馬還在馬廄養著,水和草料都有老邢頭他們管著。 李青文想趁著天氣尚且暖和,給它們洗個澡。 他剛到馬廄,就看到老邢頭端著一盆白花花的米粥進牛棚。 李青文愣了一下,一般牛馬下駒或者生病的時候,都會得到一些好吃的,大都是炒黃豆或者炒麥子,還是頭一次看到喂米粥的。 將木桶放在馬廄外頭,李青文跟去了牛棚。 他走到門口,就看到一匹老牛躺在地上,大大眼睛半睜半合,看上去不太好。 老邢頭將米粥盆子放在它的腦袋旁邊,喃喃道:“吃吧,耕了這么多地,種了恁多的莊稼,也該知道知道米是是啥味的……” 牛喘息都很吃力了,更別提吃東西,老邢頭便用手抓著米粥喂它。 牛伸出舌頭舔了舔的他的手,低低的哞哞叫了兩聲,濕潤的大眼睛里滿是哀傷和不舍。 老邢頭把一根繩子它的角上,低聲道:“活著干活,死了還得被吃rou……下輩子可別做牛了,我把角給你幫上,以后托生成個人吧……” 說完,他仿佛又覺得不妥,把繩子又從牛角上解下來,“做人也難,要是投胎不好,這輩子更苦?!?/br> 牛棚里很安靜,老邢頭的低語清晰可聞。 李青文看著,心生幾分悲戚,想說兩句話安慰都無法開口,就那么站著。 看到他落進來的影子,老邢頭轉頭,問道:“小仔兒,你說做人好還是做牛好?” 李青文走進牛棚,半跪在地上,伸手輕撫著老牛的腦袋,道:“還是做人好些?!?/br> 老邢頭把身上的舊衣服脫下來,蓋在牛身上,道:“那就希望它下輩子做個衣食無憂的人?!?/br> 倆人守在牛身邊,一點點的把盆里的米粥喂給它,待米粥見底,老牛也慢慢合上了眼睛。 很快便有人來抬牛,個個興高采烈的,終于能吃一頓rou了。 老邢頭蹲在地上沒動,李青文問他們能不能把牛留下來,自己用別的rou換。 那些人認得李青文,知道他不缺野物,想了想,同意了,不過提前說好,分量可不能少于那頭牛。 李青文同意了,領著他們去旁邊的木棚,任官兵選里面掛著的rou。 這個時候,老邢頭終于有了動作,他拎起鐵锨離開了牛棚。 過了一會兒,伙房的人來了,他們只拿走了官兵挑出來的一半rou,剩下的又掛了回去。 晚些時候,老邢頭滿身泥土的回來了,李青文又去外頭叫了幾個人,特意待天色黑透了,才一同把老牛抬出去,埋在坑里。 李茂群給了老邢頭拿了一壇酒過來。 老邢頭剛聞了幾口,就被李青文給抱走了,李茂群笑了,“這可不怪我?!?/br> 把酒拿走,李青文補了一桌好菜,吃完時間太晚了,他就睡在了營地中。 原本滿滿當當的幾個屋子,空了大半。 因為蓋新驛站,馬永江他們去了很多人,劉家哥倆和郭大全他們也搬到營地外頭住了,李茂群雖然蓋了新房子,一次也沒有去住過,一直在這里。 好像從攏北城把鄉親們接回來,野外睡了好些日子,李青文還是頭一次回營地住…… 炕上松快了,卻沒覺得多舒坦,只是更懷念從前人擠人的時候,李青文閉著眼睛,依舊想著去京城的事情。 從邊城去臨肅,爬犁走上十幾日差不多就到了,再坐船到京城,路上約莫一個月,快的令人不敢相信。 不管是馬車,還是爬犁,還得說水路快啊。 坐爬犁和船都不累……在去京城前,趕緊做出一批蠟燭出來,再多采點藥材……得去森林中碰一碰劉和,仔細問問那石頭的事…… 想著這些事情,李青文慢慢有了睡意。 就在他快要睡著的時候,門開了,李青文一驚,睜開眼睛,沒看清楚人,從腳步聲來看,應該是蔣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