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她是數著加的,并沒有覺得多,但過來的人不少,最后湯沒了,rou片也光了。 陳氏在心里嘆了口氣,好嘛,他們家都拿江淙的東西做人情了! 難得吃了一頓飽飯,又舒服的睡了一覺,翌日再往北走時,逃荒隊伍的大人孩子都多了幾分精神。 這次雖然逃的路遠,但總覺得有希望,他們一家人一定會好好的走到邊城! 他們的期盼并沒有落空,數日之后,到達了新建成的驛站,這里不單有一倉房的糧食,還有江淙的同伴,李家村的老少爺們! 第98章 之前就說新增幾處驛站, 今年種完地就開始謀劃,蔣立平他們要蓋兩個驛站,一個是靠近邊城營地的, 另外一處則是密林以南。 江淙走了以后,蔣立平他們幾日后也動身去蓋新驛站。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他們往南走時就拉了十多車糧食。今年再在新驛站旁邊種地是不可能了, 拉的糧食得吃到明年秋收,不敢馬虎。 到了新驛站后,他們立刻開始動土, 先蓋倉房,這要突然下雨,人可以避,糧食可不能挨澆和受潮。 這幾年他們蓋了不少房子, 可以說輕車熟路,倉房幾日便起來了,為了晾干, 暫且不封頂,又挖了幾天正房的地基。 糧食入庫后,他們就安心多了,一邊干活,一邊說江淙他們這個時候到哪里了。 正房蓋好后,大家伙說得吃頓好的, 慶祝一番, 所以蔣立平和馬永江他們拿上了弓箭, 騎上了馬。 不知道是他們運氣不好, 還是咋的, 前一天出發也晚了點,幾個人出去就打了幾只兔子,第二天,決定走遠些,然后就看到了從南邊走來的長長的逃荒隊伍。 馬永江一開始以為是流犯,心里想,難道是京城有啥變故,要不咋這多人都流放過來了。 驅馬走近了,看到前頭的人好像是江淙,再瞪大眼睛,江淙旁邊好像是李青風…… “我的娘啊……”馬永江下巴都快驚掉了,“這、這李青風他們家親戚也太多了……” 過年的時候來了三百個,這、這、這些有多少,千八百個,好像不止。 蔣立平沒管發呆的他,騎馬迎面而去,接迎江淙他們。 沒想到在這里相遇了,李青風兩眼冒光的盯著蔣立平,“蔣大哥,有吃的不?” 看他們一行人臉上的菜色,就知道路上不好過,蔣立平立刻道:“走,去驛站,那里有吃的!” 然后李青風縱馬飛快的往前跑去,后頭的人聽說前面有吃的,舔了舔干裂掉皮的嘴唇,抓緊背上的包袱。 李青風到了驛站便趕緊燒火,往鍋里放水放米,其他人看他把所有灶都點起來了,還笑呢,“看你肚子里能塞幾碗飯……” 待江淙領著風塵仆仆的人到驛站,一眾人誰也笑不出來了,趕緊出去幫忙推車,拎袋子。 因為李青風動作快,逃荒的隊伍全都到了驛站后,高粱稀飯差不多可以吃了。 不用李青文開口,蔣立平就打開了倉房,往外搬糧食。 那半袋糧食早就吃完的各家各戶的人來領,李青文便在旁邊記人數。 就這樣,新驛站慶祝的這頓飯,蔣立平他們便和千里迢迢趕往邊城的一堆人吃了起來。 聽說了并州大旱,蔣立平他們也是眉頭緊鎖,洪州倒是不會缺水,但是會鬧水災,百姓也很凄慘,對逃荒而來的人滿是同情和惋惜。 吃完飯,蔣立平和老孫他們跟李茂賢還有楊樹村的長輩們說話,讓他們放心的住在邊城,有甚么事,他們赴湯蹈火也一定會幫忙。 在離家幾千里之外的地方,能有這多人肯幫把手,楊樹村的人既覺得欣慰又覺得可靠。 新驛站剛建好的正房可容不下多少人,逃荒的隊伍還得在沒有墻的院子里打鋪,走到現在他們雖然累,但心里越來越定。 一波一波的人接應過來,他們甚至覺得邊城好像也沒有多遠…… 這多人不能在路上耽擱,翌日寅時,天不亮就開始收拾東西上路。 蔣立平他們騎馬將他們護送過密林,順便讓江淙幫著打些獵物。 路過密林時,李青文又看到了那幾個蜂窩,他不由自主的開始回想蜂蜜的味道…… 江淙看他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笑道:“再忍忍,等哥帶你去個地方,那蜂窩更多,更大?!?/br> 李青文重重的點頭,他不是饞,實在是這幾個月沒吃啥好東西,又趕上身體抽條,肚子就跟漏了個洞似的,每天跟著大家伙一起吃飯也就三五分飽,晚上被江淙喂rou干,才吊著一口氣被被餓暈。 他現在可算明白,為啥小四哥連他的口水都不嫌棄,實在是因為餓。 如果李青文把這話告訴李青風,李青風會同他解釋,不餓的時候,看到好吃的也想吃。 等過了密林,他們就不缺糧食吃了,江淙跟各個驛站的人借,承諾到了邊城便會拉糧食還。 還有一兩個月就要秋收了,不缺糧食的驛站就會開口要別的換,大都是銀子,江淙點頭愿意。 雖然是逃荒,但是到后幾百里地,大家雖然沒吃飽,但也沒咋挨餓。 到齊敏蓋的驛站時,離邊城很近了,李茂群也在,看到李本善他們時,眼眶都紅了,“二伯,二伯,家里那邊……” 侄子來到邊城兩年,身體壯實了,一看日子就過的不錯,李本善拍著他的胳膊,“人挪活,樹挪死,只要人沒事,其他的不算啥?!?/br> 李茂群去給老祖宗磕頭,張氏站在旁邊,李茂群磕完頭叫了聲娘。 張氏累的臉如金紙,有氣無力的應了一聲。 江淙先行一步,回營地找周豐年,李青文、李青風還有李茂群帶路。 林潭聽說逃荒的人到這里,皺著眉半天沒說話。 他已經從押送流犯的差役口中得知了并州災荒的事情,也知道攏北城不許流民北上,這些人在這里,會不會帶來甚么麻煩? 周豐年算是了解林潭一些,他說,邊城人手不足,到現在城墻都沒蓋起來,只靠流犯和官兵不夠,這些流民的到來并不是壞事,他們能讓邊城變得好。 江淙也道,更多的人在這里安家,會種地,懂得各種手藝,對缺少太多東西的邊城來說百利而無一害。邊城這里物產豐富,以后人越來越多,大量干貨和藥材一定會引來商隊的注意,這里越來越繁盛,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城。 林潭動心了,人多,產出多,引來商貿,就能有稅收,他不但不用再伸手向朝廷要餉銀,可能還會更富足。 在這里幾年,他比朝廷那些酒囊飯袋更清楚,這里雖然苦寒,但土地遼闊,好東西不少。 若是有一天,邊城這里能跟南邊那些流放之地一般發展壯大起來,那他就會成為坐鎮北方最有分量的大將軍。 從前,東南方才是大梁流放的重地,就是大量的流犯去到那里,帶去了很多東西,那些流放之地變得越來越富饒,已經不是讓人吃苦受累的地方了…… 是以,他點頭同意逃荒的流民到邊城,但不準進入營地,要在河下游安家置地,從今往后,除了流犯和官兵開墾的地,其他人再開荒,要跟營地上報。 知道林潭將面子和功勞看的最重,周豐年和江淙也說,會讓百姓永遠感念將軍的慈悲胸懷,日后在此地落足,定聽從將軍的安排。 從林潭那里出來,周豐年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看來,這邊城會越來越熱鬧,挺好,既然短時間回去不京城,在這里湊個熱鬧也挺好。 謝過周豐年后,江淙回去拿銀子,讓營地里的人套車拉著糧食和吃的出來。 李青文他們還沒走到邊城,就聽到了可以在這里安家的好消息,高興萬分的帶著人沿著河邊走,興致勃勃的四處看,挑選建新家的地方。 這可不是蓋一個房子,或者幾個房子,是數個村子,幾百上千個人家,可得好好商量。 女人們在野草地上架起火煮飯,小孩子懂事的四處找柴禾,男人們順著河邊來回走動,李青風正在教岸邊的一群人如何撒網,驚嘆聲陣陣。 晚霞映紅了半邊天,遠處蛙聲不斷,卸下夾板的馬兒低頭吃草,河邊清風徐徐,野草起伏不定,所有人容光煥發的模樣,絲毫看不出是才走了兩千多里路的。 不管路途如何艱辛,不論吃了多少苦,到了這片寬闊富饒的的土地,所有人都覺得在這里,自己和家人一定能活下去。 坐在河邊泡腳的李青文想,這大概就是希望的力量。 郭大永他們也來了,各自尋到自己的家人,抱頭痛哭,自有說不完的話語。 李青文沒有感嘆太久,很快,李青風把魚網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咋收拾,李青文把袖子挽起來,這次娘親和嫂子終于能吃到魚,他得好好讓她們嘗嘗。 李青文宰魚,旁邊一群人圍著看,那一張張認真的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在做啥重要的事情哩。 李青風可不想吃清水燉魚,他正要回營地取味料,周瑤、老邢頭和李茂玉一家人來了,帶了他想回去取的東西,另外還有各種風干的野雞和兔子rou。 他們聽說李家和村里人都來了,自然要出來看看,當然,也想順便吃頓飯。 陳氏拉著李茂玉的手,看她臉都圓了一圈,就知道日子過的舒心,高興的不得了,孩子他爹說的沒錯,茂玉來邊城是對的! 旁邊的人說著話,李青文把一條條魚收拾干凈,李青風和李茂群剁魚、切魚片,打下手十分熟練。 第99章 雖然逃荒的一行人沒有進城, 但這多人,動靜恁大,營地里的官兵和流犯都知道了, 有的在議論災荒的事情,有的則高興,這多勞力來, 以后種地、割草、喂馬、鏟馬糞牛糞、圍獵和巡防這些臟活累活就能用銀子打發了。 晚些時候, 孫家和伙房還有馬廄牛棚的人都來了,帶著最實用的鐵鍋和幾盆咸菜。 比他們晚一步,營地里的官兵也過來認認臉, 說兩句客套話,他們大都是受過蔣立平和江淙他們恩惠,或者跟李青文面熟的。 本來,大家心里還有些忐忑, 怕自己的到來會被營地的人嫌棄,沒料到這里的人竟然這熱情,心里大石頭立刻就落地了。 陶鍋都在燉著雞和兔子, 鐵鍋一到,李青文才開始大展身手,煎炒烹炸,快的讓旁邊的人都看不太真切動作。 周瑤她們吃了這久李青文做的飯菜,早就習慣了,一邊幫著切東西, 一邊眼巴巴的看著鍋里的東西。 剛來的這些男男女女可驚訝極了, 還從來沒見過男的做菜呢, 還做的恁香, 她們家里的男人頂多會往鍋里舀水, 放米,煮個米都可能會糊鍋,下輩子也不可能吃到他們做的菜。 驚訝完,在家里灶臺忙乎的女人們才發覺,這俊秀的小子做的是啥,她咋看不懂哩。 大梁的油貴,鍋貴,除了酒樓,一般農家吃的最多是蒸菜、煮菜、燉菜,鮮少煎炒炸,冷不丁的燒起大油,油香rou焦,那香味從口鼻鉆進去,勾的人一邊吞咽口水,一邊瞧個不停。 姜氏原本把孩子都給了李青瑞,結果灶臺旁邊圍了一群人,一個個的切rou和剁姜可利索了,她都擠不進去,更別提幫忙了。 里頭的人也紛紛道:“你們走了恁遠的路,該歇歇,這些事我們做就成?!?/br> 李茂群守著最旁邊的鍋炸干兔rou,這兔rou是腌制過的,直接炸,一會兒就熟,金黃泛著棕色的炸rou夾出來,屁股后頭一串小孩子口水流的像是小溪。 李青勇和李青風是排在最前面,不等rou涼下來,就飛快的用手抓走半盤子,后面的小孩子都快氣哭了。 倆人一點也不心虛,他們剛網了許多魚,這些小孩子等會就有魚rou吃了,多干活的就得多吃,天經地義。 緊緊的護著剩下的,待guntang的rou不那么熱了,李茂群笑著給孩子們分,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都抱著炸rou塊啃,小臉滿足的不得了。 李青勇和李青風一邊嘶哈的吹氣吃rou,一邊慶幸,還好馬永江不在。 劉家兄弟和李青木他們一家在后頭,倆人咧著大嘴樂的不行,“爹娘,妹夫,你們放心,我們打了許多糧,夠咱們吃幾年哩?!?/br> 劉氏一邊煮飯,一邊抹眼淚,她們兩家這次算是熬出來了。 飯剛煮好好,周從信來了,給他們送了幾袋子面,東西放下就沒熱情的鄉親們給按住了,非要吃完飯再走。 男人和長輩先圍坐在地上,先給他們上菜上飯,很快,草地上便坐了一家家的人。 人多的菜沒法做的太精細,陳氏還是吃到了兒子做的酸菜魚和燉魚,美味又可口,自然是夸贊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