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山寒[種田] 第74節
書迷正在閱讀:甩了頂流前任后我火了、[綜漫同人]身為普通人的我如何在橫濱直播、夫人嬌冠京華、莊家團寵小福寶、我家夫人甜又野、在她懷里俯首稱臣、逆流1992、厲少獨寵野蠻小嬌妻、女權世界之國民老公、替身情人:偏執總裁霸道寵
江淙等人應該聽從他的命令,不得已,只得跟隨在后。 他們踏入森林中的那一刻,便進入了陷阱。 江淙自知勸說不了領頭的官兵,他察覺到不對后,半夜立刻叫上蔣立平等人離開夜宿之地。 胡立川他們幾個離官兵很近,喊他們的時候差點驚醒官兵,而他們鼾聲震天,不得已,只能先作罷。 畢竟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被襲擊,一切都只是猜測。 離開后,他們并沒有走遠,躲在隱蔽處蹲伏。 從深夜一直等到快要天亮之時,本來以為虛驚一場,但這時,四周卻響起了腳步聲。 四面八方,應該有數百人之多。 對方人太多,他們這些人就算打個出其不意,怕是也難逃出去。 江淙聽到遠處明亮的鷹鳴之聲,輕道:“除了這些,還有人?!?/br> 蔣立平看了他一眼,用氣音道:“躲著,不要出聲?!?/br> 所有人汗毛都豎了起來,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 李青風躲在樹藤下,他眼睜睜的看著兩個持著刀的人從身邊走過。 經過他們藏身之處的士兵有十幾個,但沒有發現他們的蹤影,把睡的正熟的官兵和胡立川等人圍了起來,捆綁上。 蔣立平他們一動不動,一直看著。 高玉寶醒來后,發現自己被抓后,還在左右看,“你們是誰,綁我們做什么,江淙和頭兒他們呢……” 他還在嚷著江淙和蔣立平的名字,胡立川狠狠的踩了他一腳,這才閉上了嘴巴。 不過這些人聽不懂他們的話,所以也不知道還有漏網之魚,只推搡著他們趕緊走。 等這些人被帶走,蔣立平他們才出來,江淙看著他們消失的方向,道:“普句人?!?/br> 老孫道:“看他們穿戴好像跟傳聞中的普句人挺像的,不過這森林中應該還有別的部落,是不是跟劉和他們上次碰到那次一樣,是一場誤會?” 曾經占有這片土地的勢力強大,南北隔絕數百年,北方的部落和小國對于大梁來說都很陌生,只在游記上看到過普句的一些事情,卻不清楚他們那里到底如何。 從前大梁北上的隊伍受到襲擊,聽說就有普句人在內,只那時打過照面,林潭將軍帶兵駐扎后,便沒了普句人的影子。 “不會錯?!苯鹊溃骸八麄冋f的是普句人的話?!?/br> “你、你怎么、你能聽懂?”蔣立平吃驚的看著他。 說完,他又吸了一口氣,“你不會是聽老鐘說的吧,他那人滿嘴沒一句話真話,你敢信他?” 老鐘也是洪州的府兵,不過是另外一個營的,那個人最喜歡吹噓,說自己從前打仗時候立了多少功,要不是受傷,必定也能弄個官當當之類的話。 他說的最多的是,年輕時北防,有一次迷路,走失在山間,遇到一個天仙般的漂亮女人,女人撲到他身上想要同他做夫妻…… 他說那個女人是普句人,也懂得大梁的話,他們在山里生活了幾年,還生下了兩個孩子。 事實上,老鐘家境貧寒,是個三四十歲的老光棍。手還受過重傷,如果不是從前的老朋友幫了一把,他都做不了打雜的府兵。 大家都知道他喜歡白日做夢,不愛聽他瞎吹,就江淙,他說啥,就靜靜的聽著,從來不反駁或者揭穿,偶爾還問他兩句。 是以,老鐘就特別喜歡跟江淙說話。 那人除了說大話并沒有別的毛病,大家倒也沒覺得他如何,偶爾還會逗上兩句,不管他說啥都不會當真,就是沒想到,江淙不僅僅是聽,竟然還信了他的鬼話! 不等蔣立平他們說什么,江淙道:“我聽到他們說,‘這些、大梁的人、回去、皇子、打獵’,他們袖口繡的圖案是一種花,老鐘說,那是普句才能生長的花,他給我在地上畫過,跟這個一樣,應該不是巧合?!?/br> 聽到他的話,眾人都愣住了,他們一直以為老鐘是胡言亂語,原來他口中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話,不是隨意編造的,真是普句的話。 他們不相信老鐘,但信任江淙,江淙這樣說,那應該錯不了。 害怕胡立川他們被抓走,蔣立平等人不敢再追問下去,趕緊收拾東西遠遠的隨著。 對方人很多,他們離開回去搬救兵是最好的。 但是馬匹都被那些人牽走了,真要走回營地,那胡立川他們怕是都會被帶回普句了。 既然不能回去,那就得硬著頭皮追這些人,偷偷救人或者奪走馬匹,這樣才能有機會。 他們也是膽子大,幾十人敢追幾百人,不過運氣好,這些人抓到俘虜后,很大意,當天晚上夜宿在外時,松了神。 江淙他們摸黑救了十幾個人,要不是被挑斷韁繩的馬受驚嘶鳴,那些人猛的驚覺起來,他們能救出更多的人。 發覺俘虜被救后,普句人還想追,被江淙兩箭嚇退。 被救的都是官兵,蔣立平讓他們回去搬救兵,自己這些人留下繼續sao擾。 江淙也叫李青風跟著一起回去,眼下那些人已經知道了他們,很可能會反過來圍捕,一定會更危險。 李青風從小到大都是村子里膽子最大的,他一開始被突然圍上來的敵人嚇了一跳,追著追著還起勁了,不愿意回去。 驚魂未定的官兵立刻騎馬回營地,蔣立平等人便在森林中跟敵人拉鋸起來。 白天他們就遠遠的跟著,晚上再讓江淙往普句人的留宿之地射冷箭,并不敢傷人,怕惹急那些人,俘虜會遭殃。 那些人可能被擾的煩了,竟然回身想要捉他們,江淙等人還真怕他們頭也不回走掉,樂得同他們周旋。 這些人明顯只是分派出來抓人的,若是和他們其他人會和,那江淙和蔣立平真都不敢輕舉妄動。 此刻,他們之所以會躲在山洞里,主要是防天上那只鶻鷹。 那玩意飛的高,看的遠,能避開重重樹木,看到獵物的蹤影。 現在大家伙都在慶幸,還好不是冬天,要不然雪地會留下明顯的蹤跡,而且沒有森林中的繁厚枝葉遮擋,他們想要藏身也很難。 “能把天上那東西射下來不?”蔣立平問道。 江淙道:“飛的太高,若低些還能試試?!?/br> 這只鶻鷹應該是被嚴格訓練過,能尋人,能送信,弄得他們很狼狽。 第71章 涼風至, 白露生,寒蟬鳴,轉眼立秋就過去了半個月。這個時節的并州毒日頭應該還很厲害, 邊城已經開始涼爽起來。 自從林潭帶兵離開營地, 李青文便開始掰著手指頭算日子。 劉家兄弟每日去地里,他們發覺有些高粱穗子已經干了,招來許多鳥兒啄,便用鐮刀割下來。 這樣的還不少,一個半天能背回來好幾個簍子, 這些高粱穗子明顯比別的小, 顏色也稍微淺淡一些。 為了不日日惦記江淙他們,李青文也背上了簍子下地,把這些先熟的高粱弄回來。 有些人對這些小穗子可惜,李青文不這樣認為, 早熟有早熟的好, 尤其是在邊城這種地方,不管莊稼長的多么好, 多么茂盛,要是一場霜雪下來, 全部凍死, 還不如這種產量少但早熟的。 能進倉庫的糧食才是能吃到肚子里的。 他這樣想, 特意還把這些早下來的高粱單獨搓粒子, 準備留種。 李茂群和劉家兄弟也覺得有道理, 邊城和楊順村不一樣, 這里就算少產點, 但地多, 糧食的收成也很驚人。 劉家兄弟的地挨著郭大永他們的, 去看地的時候,不免會瞧見他們的。 可能是今年一直忙著掙錢了,他們的地沒咋好好收拾,雜草多,有的都到腰那里了。 李茂群他們順道看到草給拔了,一走一過,每個人薅了一大抱的草。 郭大永他們原本正在給流犯蓋房子,看到李青文他們回來,紛紛問江淙的事情,李青文強做鎮定的說了兩句。 他們中有人一直盯著劉家兄弟抱著的草,問他們地收拾的恁干凈,咋還有這么多草。 劉老大說是在你們地拔的,郭大永聽了微微嘆氣,他也知道,這一年沒咋在地里用心。 同樣都是今年春天開荒的,劉家兄弟倆的莊稼比他們的高出不少。 不管咋遺憾,人終究只有兩只手,能干這個就做不了那個,想從流犯手里賺錢,就得把地扔一扔。 想到兜里的銀錢,他們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干活。 周豐年本來就是來邊城避禍的,能混一天是一天,林潭離開后,營地的事情暫時交到他手里,他的兩個侍衛倒是忙起來了。 普句人現身在幾百里開外的森林,離營地說近也近,說遠也遠,得加緊防御。每天都有幾十名官兵騎馬在營地周遭偵查,其他流犯也聽說了,惴惴不安。 李青文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守著周豐年身邊,這樣就能最快的知道消息,但他還是忍下了。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楊樹村村民,一樣眉頭緊鎖。 今天開春和入夏時,雨水很足,莊稼長勢喜人,有人說是難得的豐收年。 才說完,之后就只下過兩場將將能打濕頭發絲的雨。 莊稼后繼乏力,豆子和谷子頂破大天能收個六成,高粱好些,大概能得七八成。 明明糧食歉收,官府卻不上報災情,今年的稅糧和往年一樣,這讓各個村子的百姓睡不著覺了。 李茂賢和李青宏還沒到家時,在攏北城到范陽城的路上,就看到路邊的莊稼有些旱,到了攏北城,賣東西時候,聽到不少人說今年收成不行,他們心里就覺得不妙。 賣完東西,把銀子和信分別托付商隊送去京城,父子倆往回走,沿路聽到了許多莊戶人抱怨,李茂賢途中多次下車,去田里挖了點土,厚厚的一層都是干的。 果然,回到家后,發現村子的地里也是旱的。 姜氏生了個丫頭,陳氏十分高興,家里的小子孩兒太多了,可算是來了閨女。 李茂賢和李青宏回來后,家里一下熱鬧起來,爺倆把邊城的事情講了,陳氏和姜氏聽的津津有味。 她們只遺憾自己不是男人,要不然也要去看看,瞧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樹,那么多的草還有那么多的兔子。 一家人團聚是最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歉收的陰云一直籠罩在頭上。 李茂賢到家后看到了好幾封信,李青卓從京城送回來報平安的,有程年明給他的回信,信中說收到了甜高粱種子,今年種完再來信細說,以及家中的種種事情,自然是報喜不報憂。 秦林的信最厚,看完后,李茂賢一直皺著眉頭。 離縣那邊旱情更重些,秦林他們從京城回去后,已經在籌集賑災的糧食,他在心中叮囑李茂賢多準備些存糧。 李茂賢和李青瑞再去縣城時,米鋪的價格已經漲了。李青瑞只給媳婦買了些補身子的,父子倆回家。 剛到村子,李茂賢就被李本善和郭大全他們拉走,一堆人商量稅糧的事情。 今年有災還要照常交錢交糧食,交上去,剩下的可就不夠一家人吃飯了。不交,官府怕是要來拿人…… 正商量著,張氏跑來了,問李茂賢,為啥郭大全他們家都收到了錢,李茂群卻啥也沒往回拿,是他不認自己這個娘了,還是銀子被誰昧下了。 那懷疑的眼神,就好像李茂賢故意把李茂群賺的錢藏起來不給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