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科舉我科學 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sao冷大神的網戀掉馬日常、男神被快穿拆壞了、綠茶小師弟好sao?。ù┰剑?/a>、暴君馴養計劃、快穿之談個戀愛好了、朕成了霸總帶球跑的白月光(古穿今)、當小龍套擁有橫店簽到系統、禁止犯規(重生)、我用馬甲出鏡直播、我有金手指你怕了嗎[八零]
“娘娘,方才奴婢遇到小王爺了?!?/br> 聽翠云提起酒樓里的事情,瑞山太妃臉色不變,淡淡說道:“懷兒在瑞山一日比一日有威名,這不過是個用來問路的石子,不值一提?!?/br> 當初他們剛回到瑞山的時候,瑞山世家可不會這般客氣,責難都擺在明面上。 如今短短兩年,世家的小動作只敢藏在暗處,投石問路,可見瑞山形勢的轉變。 翠云噘了噘嘴:“殿下龍鳳之資,豈是他們那種凡夫俗子可比的?!?/br> 翠云心想,殿下雖然年幼,出生尊貴,但從不自命清高,對待他們這些下人也都和氣,更不會因為她們身為女子,便看得輕賤一些。 能一路跟著瑞山太妃,翠云自然也不是等閑丫鬟,她自幼習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施展之地,心底正是熱血的時候,最聽不得別人說算話。 若不是擔心影響王府的名聲,翠云可不會只簡單揍了那人一頓,她心底也看得明白。 就如瑞山太妃所言,酒樓里的靈師不過是被扔出來的石子。 真正在意此事的是那些名門望族,就連與瑞山王府交好的吳家主聽說此事,也皺眉道:“瑞山王天資聰慧,可惜到底年幼,從小與瑞山太妃相依為命,難免受其影響?!?/br> 言下之意,吳家主與其他人一樣,都覺得趙懷大肆招聘女工,組建女兵團,是受到了瑞山太妃的影響。 吳夫人倒是不以為意:“老爺,左右吳家與瑞山王府交好,如今還做著生意,也不好明著反對小王爺的政令?!?/br> 吳家主笑了一聲,淡淡說道:“老夫雖不贊同女子拋頭露面,覺得有傷風化,但那又不是我吳家的女兒,老夫也懶得理會?!?/br> “再者……小王爺的心思,可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br> 吳夫人一聽,也說:“可不是嗎,也只有家中艱難,需要養家糊口的女子會去工匠坊,看著興師動眾,其實并不礙著世家,不必因為這個跟王府鬧得不愉快?!?/br> 反正吳家的姑娘是不會出門做工的,吳夫人覺得這件事無傷大雅。 吳家夫婦的想法,也代表著瑞山世家的想法,世家大族規矩繁雜,對女子出門做工一事時有反感,但瑞山王又不是蠻不講理,將他們家中的姑娘拉出去做工,所以嘀咕歸嘀咕,并無大動作。 白家家主更是光棍,直截了當的說:“瑞山王愛用男人還是女人,關我白家什么事,左右工匠坊做出來的東西質量沒有變差,能賣出去就行?!?/br> 眼看曲家和吳家蒸蒸日上,白家主甚是眼饞,他心知自己把王府得罪的狠了,如今正想著法子回暖關系。 瞧見瑞山王府要招女工,白家主一拍腦袋,居然將旁支里頭家境困難的一些媳婦姑娘塞了進去,作為支持王府政令的“誠意”。 白家主一動,看得瑞山世家心底大罵他是個墻頭草,原先瑞山王回來的時候,就他跳得最厲害,現在倒好,眼看有利可圖,這家伙就變臉了。 慕容家主對此事也略知一二,但他只說:“這種小事不用打擾我?!?/br> 趙懷正是猜到會這樣,才敢大張旗鼓的在瑞山招收女工。 這件事影響最大的,還是瑞山底層的老百姓。 無數女子走出家門,躍躍欲試。 就連新婚沒多久的小翠也是如此,她年前與顧曉三喜結連理,按理來說以顧曉三在演武場的收入,是不需要她出門做工的。 但小翠一聽是瑞山王府需要人,立刻便下定決心去試一試。 為此,小夫妻倆還有一番爭論。 顧曉三頗有幾分大男子主義,梗著脖子說:“我又不是養不起你,工匠坊薪酬是好,但活兒也累,我不想你去吃這個苦頭?!?/br> 在他看來,自己賺錢養家,媳婦只需要在家里頭吃好睡好享清福就夠了。 小翠卻說:“小三哥,我知道你疼我,可我又沒有斷手斷腳,怎么就不能干活兒了?” 她十分了解自家丈夫,又說:“而且你在演武場,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我與兩個嫂子也相處不來,在一塊兒總會吵架?!?/br> 一聽兩個嫂子,顧曉三臉色一黑:“她們倆就是頭發長見識短,整日里為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吵吵,等年底發了俸銀,我們在村里頭另起一棟屋子,你就不用跟她們住在一起了?!?/br> 小翠瞧了他一眼,又說:“小三哥,難道你也覺得女人就該待在家里頭生兒育女,去工匠坊做事便是不守婦道?” 顧曉三忙解釋道:“小翠,我怎么會這么想,不說別的,工匠坊可是小王爺辦的,能進去做工是好事兒,我就是怕你累著?!?/br> 隨后他話音一頓,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再說了,咱們還沒孩子呢……” 小翠臉頰一紅,瞪了他一眼說:“既然如此,那我就更要去工匠坊做工了,去了工匠坊就能住在王府附近,到時候咱們見面也更容易些?!?/br> “若能被招上,咱們在城里頭租一個小房子,這樣也不用十天半月才能見一面?!?/br> 顧曉三一聽,頓時臉紅耳赤,支支吾吾的不再反對了。 小翠靠在他懷中,又說:“小三哥,王爺招女工,那肯定是有用得上我們的地方,王爺可是我們的大恩人,我一個女人家沒啥能耐,但也想著能幫上一點忙?!?/br> 顧曉三臉色一動,笑道:“也是,是我想軸了?!?/br>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千家萬戶,因為瑞山王府良好的口碑在,女工們的家人倒是少有擔心名聲和安全的,多數更關心能拿到多少工錢,或者活兒辛不辛苦。 被招用的人歡歡喜喜,隔了幾日做了簡單培訓之后,帶回家的東西更是讓人眼紅。 尤其是那些還未落戶的流民,一個個心中欽羨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能去,奈何戶籍還未落到實處,只能等下次。 流民們日日盼著入籍,而瑞山城的百姓們卻盼著另一件事。 養了一年的大肥豬,該殺了! 第95章 好運連連 如今瑞山城內城外養著的豬, 還是趙懷下令,讓王長吏等人從各地搜羅來的豬苗, 如今大周境內也沒有白皮豬,養著的都是皮膚黝黑的土豬。 土豬長rou慢,這時候也沒有豬飼料,都采用天然的豬草喂養,年初的時候趙懷還讓人整理過養豬大全,落實到養豬戶頭上。 到了年底,今年的豬果然比往年的都肥。 李老漢家養了五頭豬,這一年下來可沒少花功夫, 光是打豬草就花費了不少時間。 到了年底, 這功夫也沒白費,其中最重的一頭大肥豬快兩百斤,比往年重了一倍有余。 年底殺豬, 李老漢抽著旱煙, 聽著肥豬的尖叫,忍不住笑道:“小王爺就是咱瑞山的大福星, 有他在, 咱養的豬都比往年的肥?!?/br> 李大郎正好在場,聽見這話忙道:“爹, 您這話怎么聽著不對勁兒?!?/br> 李老漢自己說完也覺得不對味兒, 解釋道:“你爹我的意思是,小王爺給咱瑞山帶來了好運道?!?/br> 來幫忙殺豬的村人聽了,也紛紛說:“可不是嗎,咱小王爺可是上天眷顧的小神仙?!?/br> “自從小王爺回到瑞山, 瑞山城就風調雨順, 年年豐收?!?/br> “別說稻子豐收, 就是我小老頭也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br> 李大郎自己也是小王爺的死忠,但聽著村人的話,暗道你們這是把小王爺當成靈丹妙藥了。 但很快,他自己也贊同了:“王爺身上有天命,但凡是他要做的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br> 村人聽了也說:“咱們只要聽小王爺的命令,就能過上好日子?!?/br> “還要你說,我們家大郎如今在工匠坊,上次王府招收女工,我當下讓他媳婦和meimei都去試試看?!?/br> “進了嗎?我可聽說女工的活兒輕松,拿的還不少?!?/br> “害,我家大妹笨手笨腳,王府看不中,倒是媳婦手巧被招進去了?!?/br> “媳婦也是自家人,以后你們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br> 李大郎但笑不語,他家兩位meimei可都被招了進去,憑的是自己的巧手能干。 這時候忽然有人提起一事:“咱家算什么,村里頭最出息的是大郎,大郎可是小王爺親自提拔的人,今年弄來那糧種收成比人家的高了整整三成!” 這話茬打開,立刻有人說:“大郎,今年是趕不上了,叔求你一件事兒,明年能幫咱留一些糧種不?!?/br> 如趙懷所料,糧種的推廣根本不用他們花力氣,老百姓瞧著別人收成好,立刻就知道這糧種的好處了,上趕著去種。 李大郎知道小王爺是想大力推廣糧種的,頓時笑道:“諸位叔叔伯伯盡管放心,小王爺費盡心思優化糧種,為的就是讓咱老百姓的收成更好,只要大家伙兒愿意,糧種管夠?!?/br> 村人一聽也笑了:“大郎,有你這話咱就放心了?!?/br> “哎,今年就是膽子太小,以后但凡是王府拿出來的東西,咱想都不用想,想種了再說,肯定是好東西?!?/br> “小王爺總不會害咱們老百姓的?!?/br> 李大郎聽著,心底暗道小王爺果然料事如神,去年讓糧種所馬不停蹄的制作糧種備用,等的便是今天這一招。 當時李大郎看著那么多糧種,還在發愁萬一沒有那么多村人愿意種怎么辦,若是如此的話,他就算咬咬牙求人,也得完成小王爺的任務才行,誰知竟是他杞人憂天了。 想必經過這件事,瑞山王府在老百姓心目中越發神話,再想要推廣什么就不必費時費力的去說服老百姓了。 趙懷愿意等這一年,便是打著這個主意。 李老漢聽著村人的話也笑,臨了低聲問兒子:“王府不是弄了個養豬場,今天也該開始殺豬了吧,你怎么不過去幫幫忙?” 李大郎一聽,無奈道:“爹,養豬場不歸我管,我要過去才招人煩?!?/br> 李老漢有些可惜,但也知道是這個道理。 王府里頭分工明確,責任也明確,若是跨界便容易引來齟齬,李大郎當初走了好運管了優化糧種的莊子,如今要是再去管養豬場的事兒,那就不是能干,而是搶功勞了。 不過正如李老漢想的那樣,王府的養豬場此時也正熱鬧著。 尋常百姓家養豬,都是一頭兩頭的算,像李老漢這般一下子養了五頭豬的都少,但王府的養豬場卻養了上千頭。 趙懷當初差人整理的養豬手冊,百姓如何他不細管,但養豬場卻嚴令一五一十的遵照著做。 王長吏擔心下人偷懶壞事兒,特意選了個誠實可靠的小吏,名叫林木。 林木名如其人,為人處世也有幾分木訥,但好在聽話實誠,趙懷布置下來的任務,一是一二是二,他當做圣旨來做。 像是清洗豬圈這樣的臟活累活,普通老百姓家難免疏忽,但林木卻日日盯著,但凡有人偷懶便要責罰,將那些豬收拾的比人還干凈。 正因為林木盯得緊,養豬場的一千頭豬從頭至尾也沒死幾只,更沒有爆發豬瘟。 臨近過年,王長吏來養豬場看過幾次,心底滿意,見林木還是以前那個木訥最笨的樣子也不煩了,拍著他的肩頭保證:“你的豬養的很好,等王爺問起,我會為你表功?!?/br> 林木只會傻笑。 王長吏的原意是,等殺了豬年底匯報的時候,為林木說上幾句好話,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過了幾日,趙懷聽他匯報今年稅收的時候,忽然問了一句:“開荒的田地三年無稅,怎么今年的稅收遠超往年?” 王長吏笑著解釋:“荒地雖不用交稅,可今年瑞山收成好,家家戶戶大豐收,不用像往年一樣減稅,光是這一項便多了不少?!?/br> 趙懷仔細看了看,確定并未多苛捐雜稅,比起其他地方來,瑞山的稅收還算少的,也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圍之內,才笑著說了句不錯。 相比起其他地方的百姓,瑞山城的百姓過得確實不錯,先瑞山王還活著的時候,對百姓就不算苛刻,等趙懷回來,又大力發展生產,削減了部分雜稅。 瑞山又是趙懷的屬地,不需要直接向朝廷納稅,這般的好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羨慕。 趙懷確定稅收沒問題,又問:“養豬場那邊的豬是不是該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