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到古代(種田) 第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專治極品[快穿]、九零年代重置人生、大師姐為何這樣、替嫁真千金:偏執墨爺寵上天、美漫之道門修士、太子替身日常、把心上人煉成丹之后、枕邊呢喃、我給反派當爸爸[娛樂圈]、炮灰假少爺在線養崽(穿越)
種一畝地的玉米大約要用掉五斤玉米的種子,大家都想種玉米,但是這玉米對于劉子真很有用,辛勇顧忌著劉子真,又不能隨便賣,所以每家人他只賣十斤玉米,夠大家種兩畝地剩下的那些玉米的。 這玉米辛勇也沒要高價,一斤十文錢,作為糧種來說已經算是極其低廉的價格了。 當然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像林老爹他們,辛勇就沒限量,給夠他們玉米種子。 剩下的玉米辛家自家留個一兩千斤平常吃,再留幾百斤明年莊子上種,還剩下十來萬斤,都是要往外賣的。 不過這也也不用辛勇自己去找銷路,劉子真讓周冀去了府城一趟,回來的時候就和府城的幾位糧商們談好了,以一斤玉米面二十文的價格,全都賣了出去。 劉子真只賣玉米面,不賣玉米粒,玉米算是他的底牌,他得為自己的計劃爭取時間,所以這玉米,暫時還不能大范圍的推廣出去。 想到前幾天父親在信里說的事情進行得順利的話,最晚后年,天華國的農戶就都能種上這玉米了。 玉米作為粗糧,竟然賣出了一斤二十文的價格,這是辛勇沒有想到的,要知道大米一斤才買十幾文。 劉子真看出了辛勇心中的困惑,解釋道:“這玉米是個新鮮東西,大家都沒見過,味道又不錯,所以糧商也愿意出高價,等明年種玉米的人多了,這玉米也就買不出高價了?!?/br> 辛勇知道劉子真的話在理,不過能一次性把這么多玉米全都賣出去,他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為了把這些玉米全都磨成玉米面,辛勇又在東山村租了一大塊地,蓋了一個簡易的棚子,棚子里放了二十幾個磨盤,從附近請了幾十個工人,日夜不停地替他磨玉米面。 糧商那邊要得急,辛勇也只能讓人趕工,不過他開的工錢不錯,工人們磨兩斤玉米面就有一文錢拿,一個成年漢子,認真干,一天磨個兩、三百斤玉米面絕對不是問題。 這就是一百多個大錢了,平常他們給人做短工,那得做上兩三天才能有這么多的工錢。 這玉米雖然賣出了高價,不過辛勇真的賺到手的銀錢并不多,主要是前期租地時的投入太大了。 二兩銀子種辣椒原本是要大賺的,不過辣椒醬賣給劉子真的時候也沒要高價,自然也就沒賺到什么錢。 二兩銀子租的地種玉米,那是真的賺不到什么錢了,不過光是賣辣椒和玉米的錢,就夠租地時的租金和管理費了,剩下的那些南瓜和冬瓜都算是賺到的了。 不過這南瓜和冬瓜的產量實在是太高了,就算是劉子真,一時半會也沒能找到銷路全部脫手出去。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賣瓜了! 今年辛家種了一百多畝地的南瓜和冬瓜。 這兩樣東西也爭氣, 產量甩開了玉米和辣椒一大截。 這南瓜和冬瓜,從種到地里的時候開始,那長勢就猛得嚇人,單說那南瓜, 地里爬滿了南瓜藤, 南瓜葉疊在一起 , 一眼望去, 或黃或綠,一點屬于泥土的褐色都看不到。 等那南瓜和冬瓜開始結果后, 那果子真是一天一個樣,就算是每天都盯著,都能看出南瓜幼果一天長得比一天大。 等到南瓜如辛勇說的那樣, 長到通體金黃的時候,那地里個頭最大的南瓜,足有磨盤那么大,觸摸估計著,至少有四、五十斤,就算是那個頭小的,也有六七八斤重。 那冬瓜就更大了, 一個個的冬瓜,個頭都在二三十斤左右,但凡是長成了的冬瓜, 就沒有低于十斤重的。 現在這糧食多難得呀, 那玉米一畝地出產一千多斤, 就算是相當的高產了,這南瓜一畝地的出產可有是足有三千斤的,那冬瓜的畝產就更嚇人了, 一畝地出產至少有四五千斤呢。 這哪里是南瓜呀!這明明是金瓜嘛!拉赫 因為這南瓜成熟后通體成金黃色,所以大家也不跟著辛勇叫南瓜,都叫稱其為‘金瓜’。 金瓜,這名聽起來倒是也不錯,大家都這么叫,辛家人也沒刻意去糾正什么。 辛家種的這個南瓜品種,味道吃起來甜甜的,質地面糯,不管是用來煮粥或者是清蒸那味道都是不差的。 按理說這金瓜這么好,又是個新鮮東西,不應該愁沒銷路才是。 可這東西再好,也抵不住這產量這么高啊。 光是南瓜,就有將近一百來噸了,饒是冬瓜種得沒有南瓜多,那也有三十幾多噸呢,這么多的東西,要想一下子賣出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子真對南瓜和冬瓜也沒什么需求,只要了十幾個南瓜讓手下的人嘗了個新鮮,十幾個南瓜取出來的南瓜籽曬干后就夠他明年種了。 林老爹他們倒是覺得這南瓜和冬瓜是個好東西,因為之前的洪災,在??h,像林老爹他們這樣的農人,日子并不好過。 林老爹一家還好,林大山和何氏現在幫著辛家人做事,也得了一些銀錢,今年冬天家里倒是不缺糧食,不過其他人就沒有林家這么好的運氣了。 之前朝廷補發的賑災銀子聽起來很多,等分到大家手里之后,一家人也就只有一、二兩銀子,要靠著這些銀子買齊一家子一個冬天需要的糧食和木炭,那也是不容易的。 辛家這兩樣瓜如此的高產,旁的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把自家地租給他的人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畢竟他們收了辛家的管理費,這地里的莊稼長成什么樣,他們心里是門清。 大家都知道林老爹路子廣,和辛家的大老爺能夠說上話,遂求到了他面前,讓他幫著問問辛勇,那地里種著的南瓜和冬瓜,能不能賣一些給他們。 這金瓜和冬瓜雖然新鮮,但是那一畝地能出好幾千斤呢,想來那價格應該也不會很貴。 哪怕這金瓜和冬瓜的價格同粗糧一個價呢,這縣里的粗糧現在最便宜的是豆子,一斤豆子六文錢。 這豆子就是黃豆,兩碗黃豆加上半鍋水,悶熟后在加幾粒鹽就是莊戶人家常吃的主食。 豆子漲肚,吃多了還會放屁,加上已經吃了這么多年了,大家早就吃膩了。 如今辛家種的這金瓜和冬瓜可是比豆子還要高產,要是這價格能和豆子一個價,那他們不就正好換換口味。 單說這金瓜長得這么好看,放在那里就跟個擺件一樣,那味道想來也不會差。 辛勇聽林老爹說大家想買南瓜,心中也是一喜。 南瓜和冬瓜的產量這么高,他正犯愁呢,一個想賣,一個想買,這不就是巧她媽給巧開門,巧到家了嘛。 這南瓜和冬瓜放在現代就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要買的人又都是連溫飽問題都還沒有徹底解決的莊戶人家,辛勇也沒好意思喊高價。 最后辛勇給這些南瓜和冬瓜定了個一文錢一斤的價格,而且不限量!隨便大家買。 不止是租了地給辛家的這幾個村子里的人,其他地方的人想要買也是可以的。 真真是給錢就賣了! 正好辛勇還在愁自己沒地方存放這些南瓜和冬瓜,現在好了,南瓜和冬瓜收回來后就堆到東山村,把賣南瓜的消息放出去,想買的人直接到東山村來買就是行了。 不但替辛勇省了一筆運輸費,還替他省了租庫房的錢。 這么好看的金瓜,一斤竟然只賣一文錢,這個消息一放出去,想買的人立即蜂擁而至,這東山村前幾十年加在一起,都沒有這么熱鬧過。 擔心大家心里有顧慮,辛勇還提前借了林家的廚房,用南瓜和冬瓜作為主材料做了好幾樣吃食。 南瓜粥、南瓜餅、清蒸南瓜,冬瓜湯、素炒冬瓜之類的。 這些吃食辛勇都讓人搬到了外面,讓所有來買南瓜的人都能看到,他再把這些吃食的制作方法教給大家,大家也就不愁東西買回去不會做了。 有那不知道南瓜到底好不好吃,不敢一次性買太多的人,也可以先試吃,確定過味道再賣。 不過買南瓜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試吃,不過排在最前面的人嘗過幾樣吃食的味道之后,根本就忍不住心中的分享欲,都快把那南瓜的味道夸上天了。 “那金瓜餅的味道真是絕了,又甜又糯,不過這是用白面做的,太金貴了,我自個在家里可舍不得做,我得多買點金瓜回去,等到過年的時候,讓我婆娘炸上一鍋金瓜餅,讓我家里那幾個小的也嘗嘗這金瓜餅的味道?!?/br> “要我說這金瓜清蒸著吃味道也不錯,又甜又糯,我一口氣吃五斤都不成問題?!?/br> “金瓜粥的味道也不錯,就是不知道把這精米換成粟米味道還是不是一樣的好?!?/br> 如此一來,原本心中還有顧慮的人,這下也能放心排隊了。 為了今天的事情,林老爹把家里的桌子貢獻了出來,往空地上一擺,再把林村長家的長稱借過來,這臨時的南瓜售賣點就算是成立了。 這么多的人和南瓜,辛勇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林老爹一家見狀主動上來幫忙,林老爹和林大河幫著大家過稱,常氏和小常氏幫著招呼排隊的人,辛勇只用守著大木箱子收錢就行了。 見林老爹他們那邊準備好了,辛勇大手一揮,這門臨時攢起來的生意就算是開始營業了。 辛勇在村子里借了十幾只籮筐,要買金瓜的人拿著籮筐挑好金瓜后,再去林老爹他們那里過稱,稱重過后再來辛勇這里來交錢,交了錢后買家就能用自己帶來的袋子或者籮筐把金瓜裝好帶回家了。 每收一個人的錢,辛勇還得順嘴提醒一下,這南瓜里的籽不但可以留種,還可以炒熟了作為零嘴吃。 這南瓜籽不但吃著好吃,還能驅蟲,像這些買南瓜的農戶,很多人家里喝的都是生水,平常在地里干活,那河水、小溪水,更是捧著就喝,肚子里多多少少是有點蛔蟲或者絳蟲的。 金瓜籽能驅蟲,這對大家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了,平常大家肚子疼得緊了,得去醫館里找大夫開專門的驅蟲藥,如今吃點金瓜籽就能驅蟲了?這不是連買驅蟲藥的錢都省下來了嗎? 道理確實是這么一個道理,不過辛勇也提醒了,要是想驅蟲的話,這南瓜籽就不用炒了,因為生南瓜籽驅蟲的效果最好,炒制過后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都說人多力量大,這句話說得真是沒錯。 附近幾個村子里的人都趕來了,還有些住的遠的人估計還沒得到消息,明后天應該還會有人過來買南瓜。 這些買南瓜的人,一次最少買七八十斤,最多的一家人直接買了一千斤。 南瓜耐放,就現在這個天氣,放上兩三個月是完全不成問題的,要是好好存放的話,放到明年開春都不成問題。 難得遇到金瓜這種一文錢一斤的便宜糧食,大家買起來那真是毫不手軟。 辛勇自己都沒有想到南瓜竟然這么好賣,就只這么一天,就賣掉了幾萬斤南瓜。 不過南瓜如此受歡迎,就顯得它旁邊的冬瓜很不受歡迎了。 南瓜勉強算是主食,能填飽肚子,這冬瓜純純地就是一種菜了,水分還那么多,半個冬瓜吃到肚子里都不一定能飽腹,大家都是很務實的,大部分人都不想賣這冬瓜,最多就是有那家里稍微有幾個余錢的,會買上一個冬瓜回去讓家里人嘗個鮮,畢竟這冬瓜也是個新鮮東西嘛。 最后這南瓜都買了四、五萬斤了,這冬瓜才只買到幾百斤,連所有冬瓜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冬瓜滯銷,辛勇倒也不愁,主要是這南瓜出乎他意料的好賣。 今天這才只是第一天,就賣掉了二十來噸南瓜,再等兩天大家都得到信了,加上今天買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南瓜的味道后,可能還會再來回購,那他的這一百多噸南瓜,怕是還不夠賣呢。 辛勇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種了這么多的東西,最賺錢的竟然是南瓜。 南瓜是用下等地種的,租金只有一兩銀子,南瓜的畝產在三千斤左右,一文錢一斤也有三兩銀子,除掉前期的種種成本,一畝南瓜地至少還能掙近二兩銀子呢。 這可比辣椒和玉米掙錢多了!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回昌都、 事實也如辛勇預料的一般, 第一天買到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味道后,不但自己又再次回購,還及時的把消息告訴了自己的親朋好友。 第二天辛勇到東山村賣南瓜的時候,排隊等著買南瓜的人從東山村村口排到了東山村腳下, 就這還不是全部的人呢, 據說一些住得遠的人現在還在半路上呢, 等他們趕到東山村, 估計得到下午了。 昨天買了一天的南瓜,很多人昨天把南瓜運回家, 就已經煮來吃過了,也了解南瓜的味道了,所以今天辛勇就沒再下廚做試吃品。 他撩起衣袍往桌子前一坐, 打開手邊的木箱,就能開始營業了。 今天辛勇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東山村,而是把大林和二林都帶上了,大林和二林跟著劉子真手下的人已經學會了趕馬車。 不得不說,辛勇的挑人的眼光確實不錯,先前買回來的幾個人都是老實本分的人,不是那多嘴多事的人。 對此辛家人十分的滿意, 前些日子給大林二林他們漲了月錢,現在他們一個月是一兩銀子的月錢, 拿了主家的錢, 大林二林他們高興之余, 也在心里暗暗發誓, 一定要好好替主家做事,絕對不能讓主家把他們發買掉,離了辛家, 再想找到這么寬厚的主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這幾天大林二林跟著辛勇在東山村賣南瓜,每天天剛亮就趕著馬車出城,傍晚才回來,中間也得下力幫著客人搬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