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94節
女兒的婚事前些日子終于定下,荀延心里也放心不少,崔時知還是很大方的,兩國聯姻為表尊重,她甚至提前定了崔照的繼承權地位,這樣以來皎皎以后嫁過去就完全不尷尬了。 當然了他這邊也要有所表示,昭平公主的恩賜與封地如今已經超過岐王,甚至他還表示皎皎哪怕出嫁到華國這些封賜一概不變。 皎皎這些年在華國讀書成績優異,聽聞就連崔時知都對她極其喜愛,這讓荀延無數次遺憾皎皎不是個皇子,能讓崔時知看上這說明他女兒的確十分優秀。 同時荀延又后悔當初的決定,他總忍不住想要是長子還活著就好了,他的阿皓聰慧無雙,是他最滿意的繼承人,阿皖這孩子終究天資和心性都差些,他百年之后也不知道次子能不能守好這江山。 趙五娘在宮中看完女兒的來信就一直很沉默,女兒信中說前幾個月時知帶她去了邊關,一路所見所聞讓她很受震動,這幾年趙五娘能明顯感覺到女兒的變化。 雖然她們母女相隔千里,可她仍舊能從女兒的來信中感受到皎皎的成長,想來把女兒送去華國的確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她的女兒正在朝她期待的那樣成長,她這些年的苦心經營總算是能看到一絲曙光。 自從當上這個皇后,她一直在楚國刷民間聲望,同時也從不干預朝堂,荀延和文武百官對她這個皇后著實挑不出什么刺來。 就連娘家她都不許他們摻合朝堂的事,甚至拒絕了荀延給她哥哥們賜的爵位,總體來看她的確算得上是“賢后”。 “娘娘,陛下的痛風又發作了?!睂m人的回稟打斷了趙五娘的沉思。 趙五娘把信放好:“擺駕乾元殿?!?/br> 荀延近來時常痛風發作,作為皇后的趙五娘自然要盡心照顧,自從柳氏對荀延的身體動了手腳后,荀延平日里不論是對進口里的還是貼身用的東西都非常謹慎,痛風發作用得藥都除了心腹監管外趙五娘這個皇后也要盯著。 痛風時間久了,人的心情難免也煩躁,荀延身邊的人每當這時候當差就得戰戰兢兢,也就趙五娘在時荀延的情緒還能好一點,所以這會兒乾元殿的人就來求救了。 清河 正式定下婚約后,阿照就被時知送去書院讀書了,她希望這孩子多接觸些同齡人能活潑點,雖然說她對以后的事已經有計劃,可阿照將來的位置責任也不會輕,她必須讓這孩子得再扛壓一點。 至于荀皎,她反而是要拘一拘這孩子的性子,年紀越大越發像個脫韁的野馬,時知有時候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她到底是怎么把人家當初那個乖巧懂事的小女娃給養成這般模樣的? 成日里欺負阿照不算,最近連書院的老師都壓不住她,天天被罰不說,還整天琢磨著一些天馬行空的點子。 “她以前那是拘著天性呢,到了你身邊又給釋放了?!贝藿淌诘故呛芟矚g荀皎,他總覺得阿照過于聽話安靜,像荀皎這樣聰明又活潑的性子多好玩啊。 “我感覺這個孩子要是回楚國,怕是她父母都得找我算賬?!睍r知頭疼的厲害。 崔教授樂呵呵的道:“她這樣還不是你慣出來的?” 誰都知道,時知其實是最寵荀皎的人,小女娃有眼色、情商高,最重要的是小小年紀就很有擔當和魄力,哪哪都對時知胃口。 最近時知要招收一批女官,十二歲的荀皎就在書院帶著一群小女郎說要報名考試,問題是她這身份誰敢讓她考?山長被磨得沒辦法只好向時知求救。 “你考女官,是不打算回楚國了?”時知把人揪到自己面前教訓。 荀皎耷拉著腦袋:“娘親來信說,近來已經有人主張立岐王為太子,我回去不回去都沒什么差別?!?/br> 時知挑了挑眉:“這樣啊,看樣子你以后也只能嫁給阿照老老實實給他照顧后院兒了?!?/br> 荀皎氣哼哼道:“我才不想嫁給他!” 荀皎最近鬧脾氣就是因為這個婚約,阿照在她眼里就是個小屁孩兒,一想到自己以后要嫁給一個小豆丁她哪哪都不服氣。 “不嫁給阿照,那你只能回楚國嫁人,你想好了?”與阿照定下婚約其實是對她的一種保護,起碼她的婚姻不會被荀延再拿去當做別的什么籌碼。 荀皎別扭的問道:“我不能不嫁人嗎?” 時知嘆氣:“恐怕是不行,你和我可不一樣,我祖父都聽我的,你父母可不聽你的?!?/br> 人生在世大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時知明白這孩子在想什么,可完全學她未必是好事,她們終究還是不同,時知擁有兩世記憶,做出獨身決定時早就是個閱歷豐富的成年人,可荀皎等不到成年就要被安排好婚事。 荀皎耷拉著小腦袋看著有些蔫兒:“可是我嫁給阿照不就更不用回楚國了嗎?” 沒聽說和親公主還能再回故國的。 “所以只是定婚不是成婚啊?!边@個婚約目前來說其實只是個定心丸,她不會讓荀皎和阿照太早成婚的,起碼在楚國繼承權未定前不會舉行婚禮。 時知和趙五娘有默契,她培養荀皎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荀皎必須得到楚國的繼承權,荀皎如果無法得到楚國的繼承權那這個婚約很有可能就會作廢。 “所以我還是要回楚國的對嗎?”荀皎其實隱約有些明白她將面對什么。 時知點頭:“你必須回去,你和阿照的生路都在楚國?!?/br> 她不會選一個無能的人繼承華國,同樣她也不會讓楚國和華國一直分裂下去,和平演變是她給這天下最好的設想,荀皎和崔照擔負著這天下以后的命運。 “那以后您不可以偏心阿照?!避黟ú挪幌氡灰粋€小屁孩兒下半輩子壓在頭上。 “嗯,我不是一直偏心你嗎?”時知頗有些苦笑不得。 荀皎想了想也是,但她還是不太放心:“以后也要繼續偏心我?!?/br> “你只要不繼續欺負阿照我就燒高香了?!睍r知才不上當,她感覺阿照若是再不崛起以后怕是很凄涼。 女官考試結束沒多久,楚國就傳來消息,荀延的身體似乎有些問題,那邊兒呼吁立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時知對比沒有任何態度,她相信趙五娘會處理好的,現在她最主要的是把荀皎帶出來,過幾年給趙五娘送回去時可不能掉鏈子。 崔炯如今全權負責工業司的事,自從時知明確表示要阿照成為繼承人后他心里的壓力不減反增。 阿照的性子依舊是軟綿乖巧的,這怎么看都不像能在群狼似虎環境中當好繼承人的模樣,他總感覺時知還有什么別的計劃。 “你只管主持好最新的機器改制的事,其他的事就別cao心了?!睍r知并不肯透露自己的想法。 “你給阿照定這個婚事是想給他找個厲害的媳婦幫他?”崔炯卻不想被時知繼續忽悠。 荀皎他是見過的,看著就不是個溫婉的,想來給阿照找個這樣的媳婦似乎也是個辦法,以后他們的孩子說不定就能立起來,甚至可以直接把他們的孩子立為繼承人,這樣阿照也就能安全了吧? “差不多吧?!闭f多了怕他腦補過甚,時知只能繼續忽悠。 工業司最近在主持改進農具和水利動力器具的工作,崔炯身上的擔子不輕,時知也不想他心理壓力過大。 “小叔父放心,阿照也是我養大的,無論如何我都會盡力讓他的人生圓滿一點?!?/br> 時知并不想把所有事都弄得太過冷酷,所以她會有意培養兩個孩子相處的感情,哪怕他們以后沒有男女之情,那也能有一些感情基礎,能夠彼此扶持著走下去。 無論是荀皎還是阿照,他們的未來不會比她輕松,一路走去能有個人陪伴其實已經是很難得的事,她如今要做的就是讓這兩個孩子明白,他們在未來道路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好在荀皎和阿照都是性情純良的孩子,尤其是阿照,他秉性寬厚,為人正直,哪怕他沒有繼承人的魄力,可有這些就已經足夠好,荀皎她寄予厚望,那么阿照的寬厚與純良就是她安排以后的底氣之一。 這些年時知有意把阿照和家族隔開,一直培養他先有國再有家的意識,效果其實很好,起碼現在的阿照完全沒有要為崔氏服務一切的想法,他那小腦袋瓜里只有各種先賢圣人和愛國英雄。 為此時知甚至不惜冒險帶著阿照去了一趟邊境,同時這兩年也很少讓崔靜海有機會單獨接觸阿照。 如今的阿照也許還是達不到做一個繼承人的要求,可只要他一直保持下去時知卻是敢把部分重任交給他的。 荀皎若是能夠成長起來,那么阿照和她就是最合適的搭檔。 只要阿照能按照時知期望的路線發展,那么他和崔氏的未來就都會安全,殘酷的生存挑戰面前個人意愿其實早就微不足道了。 第145章 一更 工業司第一批推出的改良版工業機械是關于造紙業和印刷業的,因為這幾年用紙的需求量增加了! 隨著報紙業的興盛外加義學的推廣,很多想要做工的百姓都有了對識字的渴望,現在各大城市的作坊招工識字的優先聘用不說,認識字多了做的活兒都能更體面點。 尤其是這幾年崔氏紡織技術推出了新花樣,不懂繪畫基礎和寫字的織娘人家壓根不教你這最新技術。 這也迫使很多想改變現狀的家庭都把兒女送去義學去識字讀書一些日子,若是運氣好孩子有點天分那就真能學不少東西能有個機會得到更好的工作。 降低紙墨成本是時知一直很想推動的事,而今終于有了實現的機會她自然要大力支持,除了降低造紙成本,她還讓人做出了碳素筆與粉筆,當然這主要是為了義學教學使用,目前還不會成為主流。 同時為了更好的推動義學進展,華國各大書院每年都會進行“志愿者宣講和招募”活動,經費有限,那就只能找些學子當老師去輪流教學,只要每年教學滿六十節課就可以在之后科舉考試中得到“德智考核”的加分。 去年科舉考試進行了改革,除了增加了“小考”格物學所占比重,同時加入了“德智考核”,其實就是為了義學招老師,德智分數比重很低,可蚊子腿再小也是rou,只要抽空去義學教課就很容易刷滿。 而格物學增加比重這件事也推行的很順利,原因無他,去年江南啟明書院的一位女學生在順利升學后專攻格物學三年,她竟然破解了崔氏“琉璃”制作的秘方! 琉璃可是崔氏前期積累財富的一大法寶之一,誰能想到就這么被研究出來了? 更神奇的是身為崔氏當家人的時知不但沒有把這件事壓下去,反而公開表揚了這位女學生的好學,同時表示這個女學生畢業后可以隨意使用或者出售這琉璃制作方法,今后所有人凡是能從格物學中自己悟出的東西都歸個人所有! 此事一出天下轟動,這可是日進斗金的方子,崔君就這樣贈人了?不對,是格物學教得東西竟然含著這樣的秘方?那是不是還有旁的他們沒發現的東西? 而今格物學已經成為一個大家接受度良好的專業,主要是它是真的很有用??!科舉考試用到不說,哪怕是你想發家致富也可以去學??? “格物學”其實就是時知把現代小學初中各科篩減匯總的學科,啟明書院因為是試點學校,所以通過升學考試后,是可以接觸到部分高中理科知識的,只不過能學明白的少之又少,這位女學生可以說是個非常有天分的學生。 《啟智月報》刊登的文章中,提到一段時知的話:“格物學包羅萬象,而今諸君所見不過是滄海一粟,良種、火炮其實亦來自格物學,能在其實感悟多少,均看諸君自己?!?/br> 此言一出,各大書院今年的“格物學”推廣工作一下子順利許多,而啟明女子書院今年新擴建的五所分院招生幾乎全部爆滿! 這五所分院基礎設施沒有前兩所好,但教學內容更實用,同時學費也少了一半,其實這幾所學校對標很明確,就是那些家庭條件還不錯的中產階級家庭女郎。 他們這樣的家庭其實也是未來出讀書人最多的家庭,頂級家族才多少人呢?華國現在開始大力扶持寒門教育,可有錢讀書的人家終歸是少數,供得起讀書的人家起碼得是家有薄產的。 以往這樣的家庭為了提高女兒的婚嫁市場會讓她們學針線女工和管家理事的能力,但很少像那種高門大戶專門給女郎聘請先生,所以這部分女郎大部分還是不識字的。 而今在時知刻意推動下,女郎讀書又成了婚嫁市場的一個籌碼,那么很多有條件的人家就愿意送孩子來“鍍金”。 “崔君,父皇給我寫信了?!避黟赐晷藕缶偷谝粫r間跑過來給時知報信了。 信的內容其實沒太大問題,就是關心一下女兒的近況,同時問她想不想家之類的,只不過最后一部分內容挺有意思,荀延提到他考慮派一點人過來和女兒一起讀書,這樣女兒就不會孤單了。 “他也給我寫信了?!?/br> 信的內容當然要官方很多,這是楚國想派學子到華國學習的請求信,自然不會像寫給女兒那樣隨意。 “父皇要派儒生來學習,為何會說是來陪我?”荀皎有些不明白,郎君過來讀書和她有什么關系? 時知笑了笑:“那自然是想讓你幫著他美言幾句,畢竟大家都知道我最喜歡你啊?!?/br> 荀皎聽了這話有些不好意思,但她眼睛亮晶晶的,這世上她最喜歡的人除了娘親就是崔君了,連父皇都在靠后一步,能被崔君喜歡她真的很驕傲。 “等楚國的學子來了后,楚國會在華國建立遣華學司,而你會成為司長?!睍r知把她和楚國談好的條件告訴了荀皎。 荀皎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圓:“要給我個官兒?” “能被送來學習的人,畢竟都是出身不錯,而且學習能力很強的人,這些人未來回楚國后必將會遭到重用?!睍r知很清楚趙五娘在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所以她一點都不擔心這批學生的質量。 聽到時知這話,荀皎明白了什么,她繃著小臉道:“阿皎明白了,必不會辜負崔君和母后教導!” 這些人是娘親和崔君給她選的政治資源,也是她以后回楚國立足的敲門磚! “他們在華國學習的這幾年,就是你學習御人之術的第一個機會?!睍r知很滿意荀皎的聰敏和勇氣,這孩子或許比她更適合當一個統治者,基因強大??! 時知之所以這么早就把格物學的各種好處科普出去,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吸引荀延,她需要跟趙五娘通氣對方自然也能明白后面要做的事。 荀延這幾年身體健康問題逐漸增多,時知雖然不知道趙五娘是怎么做到的,但她很清楚在荀皎沒有成年理政之前荀延的身體不會出現大問題。 只不過這些事就不需要荀皎知道了,小姑娘還沒有體會過政治斗爭真正的殘酷,且讓她保留一點童真也沒什么不好,等她回了楚國不用別人教,自己也就會懂了。 荀皎要“當官兒”這件事,阿照是休沐日回家后才知道的,看著荀皎那眉飛色舞的模樣,他就沒敢打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