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69節
所以時知調整對策,她決定讓本土民生經濟盡快復蘇起來,以后不用她費力宣傳自然也會有百姓想盡辦法來到她這里。 第一個就是“神農六號”小麥,經過這幾年在清河的培育,在水土環境最優的條件下,“神農六號”最高已經到達五百多斤的產量,最普通的旱田種植理想狀態下也能有三四百斤收成。 第二個是空間中的稻種,時知讓人之前在江南試種過,哪怕沒有崔教授親自把關,只是按照崔教授教得方法種植,這種子一畝好田產糧四百斤也不成問題,甚至最上等的田中有幾塊兒突破了六百斤,江南是雙季稻,一年畝產可以突破八百斤。 第三個就是棉花種子,除了桐州以外冀州和燕州時知打算也開始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不僅是種植她還打算把崔氏改進的紡車和織機推廣出去。 稻種數量有限,時知最先安排種上的是從世家得來的那些良田,前些年翻車在江南被世家豪族廣泛使用,這些土地的灌溉也比別人的方便。 “農業司”去推廣這些種子,給出的宣傳語就是“年產八百斤”,很多人其實不信,但租種這些好田原本是要交六成甚至七成的佃租,如今換成“農業司”只要四成還是很多農人搶著耕種。 至于“農業司”要求必須在這些土地種植新種子和使用新的耕作方式,大家也沒什么意見,心想著收租子的總不會故意讓土地減產。 至于棉花的推廣時知分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種植另一部分是紡織,推廣種植的事由崔教授負責,而紡織的事時知制定了全新計劃。 之前崔氏棉布生意有多賺錢外人大概也看在眼里,這一次時知干脆打算做一票大的。 江南、桐州、冀州和燕州南部幾地給時知上過“孝敬”的大戶都收到了時知免費贈送的改進版紡車和織機,之前由崔氏壟斷的棉花生意這次徹底放開,并且還給培訓棉線紡織技術。 當然了崔氏獨門的織染技術還是留給王氏,這種高端布匹生意做多就沒賺頭了。 一開始大家還嘀咕崔氏的用意,但很快崔氏就發出公告,明后兩年前崔氏將收購大量棉布用來當軍用物資和出口。 愿不愿意做這個生意崔氏不管,只是告訴大家這個買賣在這兩年是很有賺頭的。 江南很多人都知道王氏和崔氏合作的紡織作坊很賺錢,這次崔氏雖然沒把織染技術傳出來,但他家給的紡車和織機卻是和王氏那里的一樣,大家打聽清楚后就動了心思。 崔氏收購棉布是要下訂單的,所以決定要做這生意后,很多家有織坊的大戶把自己家學技術最快的織工送去崔氏培訓后就安排人去桐州收購部分棉花,他們需要先把成品做出來給崔氏看才能收到訂單。 桐州的棉農今年得到棉花以后可以放開市場自由交易的消息不久,棉花的價格就上漲了兩文錢,之后消息傳到冀州和燕州,崔教授的棉花推廣工作都順利不少。 崔氏這一系列動作都被各方收到消息,尤其是崔氏那小麥和稻米種子,多年以來一直都關注清河的鄭濂聽到后沉默了。 所有人都知道崔氏有良種,但從沒想過他家竟然一直藏著“神種”,畝產五百斤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曾經江南最好的水田產到三百斤就能被地方官當“祥瑞”之象上報朝廷。 “派人去把崔氏的種子弄一部分回來,崔時知現如今大規模放開種植,這種子把控就不會太嚴?!编嶅プ罱K決定學習對手這一招,他如今占據的地方雖然沒有江南和桐州條件那么好,但冀州能種植的他治下沒道理做不成。 有同樣想法的不止鄭濂一個,荀延也同樣把人派去江南,他這里多水田,那稻種在他這也一樣會有大用處。 時知當然知道她這些動作會被對手盯上,可她如今不在意這個,那些人就算用盡辦法能從她這里偷渡多少種子? 等帶回去育種培育到能成規模推廣種植起碼也得四五年,要是沒有成熟的培育技術還可能更晚,甚至因為水土環境不同出現退化問題,不然崔教授用辛苦這十幾年嗎? 甚至時知也沒有很想阻止那些人去推廣這些種子,哪方勢力要打仗,軍糧都想盡辦法也會征出來,說到底最終忍饑挨餓的大多只是普通百姓。 以現在的形勢看來,這場動蕩段時間內停止不下來,給這天下萬民一點延續的力量與保障是現在的她為數不多能做的事。 如今有火炮威懾,崔氏的勢力范圍很少有人主動挑釁,時知除了要用這段時間恢復元氣,她還要計劃后面的事。 天下割據總有要融合的時候,時知其實如今也不知道未來會向什么方向發展,所以她需要想到各種結果的應對措施。 局勢瞬息萬變,只能不斷增強實力,方能在對決時有參與權。 正當時知投入到新的事業計劃中時,清河來了幾個不速之客。 “女郎,西關來人了?!?/br> 時知聽了后有些詫異,然后就緊張起來:“西關出事了?” 西關其實最近還算太平,舍貢南境軍大敗后這兩年一直沒緩過氣來,隴州和朔州最近總算能喘口氣。 西關軍這次派人來其實是向崔氏打聽種子的事,“神農六號”小麥外面都在傳它畝產四五百斤,隴州和朔州土地、降水雖然都不及桐州,但大家都覺得有這種子怎么也能比原來多產些吧? 這個問題其實崔教授之前想過,但西關除了土壤和降水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的氣溫并不適合“神農六號”。 這種小麥種子的優點是耐旱、抗病蟲害,可它生長期要比普通小麥長一點,西關的冬天溫度太低時間過長并不適合種植冬小麥,甚至春小麥也不太適合大規模種植。 時知在和崔教授討論后決定還是把一部分春小麥種子給西關軍,然后就是給他們推薦了一種耐寒耐旱的燕麥種子。 西關軍一開始沒太聽明白,但崔教授給他們舉例南北作物不同是因氣候不同導致,桐州與西關雖然都是北方但其實差距還是很大,這樣詳細解釋幾人大概就明白了。 燕麥不止適合當糧食還適合當飼料,在桐州也有人種植,但并沒有被大規模推廣,崔氏種它是用來當部分戰馬精飼料。 崔教授把種植方法和注意問題都詳細寫在冊子上交給幾個他親自帶出的學員。 這新品種種植要是沒有懂行的,想要大規模推廣其實很難,這幾個學員他親自帶了六七年,如今也該嘗試去獨擋一面了。 “我們將軍說了,崔氏的良種不白要,那黑疙瘩這次會親自派人送來?!?/br> 西關軍的人從清河帶走了幾十車最好的燕麥和小麥種子,離開前除了留下他們帶來的五匹純種戰馬和一匣子寶石,還說如果耕種順利過段時間會再送來幾百車煤炭,反正充分表示了不白占便宜的思想。 時知聽后頗有些哭笑不得,范七增和曹曲大概是沒法子才想到來清河求助,一邊不放心她一邊又只能選擇她,恐怕這些東西也是他們想了半天辦法才淘換到的。 “讓你們將軍放心,咱們這是錢貨兩訖的買賣,他們不欠清河崔氏人情?!?/br> 第111章 二更 范七增在聽完去清河的人把所有事都匯報完后有些沉默,他想過崔氏會答應給西關良種,但他沒想過崔氏甚至把幫著培育良種的人也送過來。 他很清楚哪怕不是在這種時局,這些人本身也具有無比寶貴的價值,而在現在那就更寶貴了。 “派一隊人專門保護那些教授耕種的先生,他們的身份要對外保密,等良種順利在咱們這里長成,全須全尾給崔氏把人安全送回去?!彼幌肭反奘先饲橐院鬆砍恫磺?可到底還是欠下了。 “將軍,崔氏還送給咱們和云豹軍一邊兒五車傷藥,聽說靖州和嘉州也會去送,崔氏說這不算送人情,是對邊關盡的本分?!辈繉⒂行┎桓铱捶镀咴?。 他去清河前將軍囑咐過不能白要崔氏的東西,不然以后還不清會惹出麻煩,可這藥是他們最缺的,上次崔氏送來的傷藥救了那么多兄弟的命,他實在開不了口拒絕。 范七增長嘆一口氣:“不怪你,或許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br> 崔時知這個女郎和他認知的所有世家都不一樣,甚至和他認知的所有人都不一樣,她也許是真覺得自己也對守護邊關有責任吧。 與范七增的多思不同,曹曲在收到東西后只有開心,他越來越覺得慕容猞那老東西說得對,這崔家女郎是個敞亮的。 “那個黑疙瘩多派點兄弟去挖,給清河送去時別小氣啊?!彼麡泛呛欠愿老氯?,這幾車藥他可得讓人看好了,整個將軍府都沒比這更金貴的東西了。 崔氏給西關軍送大批種子的事很快也被很多勢力得知,大家都有些沉默,崔氏這一點的確仁義。 荀延看著情報半天無話,他哪怕在聽到崔氏火炮威力巨大時都沒這么觸動過,仁心、人心從來都是一體的,是他把人看扁了,也把自己看扁了。 “派人帶去清河,就說荀氏誠心向求崔氏稻種?!庇行┦轮烙缅e了法子那就去改,他要取天下總不能連這點魄力都拿不出。 時知在接到荀延的信后真的是詫異了,而后又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原著男主,雖然他有狠辣和無恥的地方,但有些事卻敢拿出讓人沒有的魄力。 向她光明正大買稻谷種子,要是她在里面動些手腳,那西南五州未來一兩年絕產都有可能,可他還是派人來了。 “一口價,價格翻倍并且換成同等價值的西海國鐵礦,明年江南收上的稻種可以給荀氏一部分?!睍r知想了想就答應下來。 如今大局未定,時知找不出能控制西南的新勢力去對付西南邊境蠢蠢欲動的雪域國。 “答應下來?!避餮勇牭絻r碼后最后還是決定同意,這種子真就珍貴成金子價了。 齊彬聽到荀延去清河買種子清河還答應下來,他立即就坐不住了,連忙也派人去清河。 時知能答應荀延自然也能答應齊彬,只不過這開出的價碼,讓齊彬覺得他那幾個金礦算是徹底要姓崔了。 鄭濂知道荀氏和齊彬的動作后有些無奈,崔氏女這一次又明晃晃打他的臉了,可他想了想還是也派人厚著臉皮去問了價格。 時知給的回復也很痛快:“要良種就必須用晉州換?!?/br> 崔氏和鄭氏已經是死敵,他們之間沒有商量的空間,她早晚會去把晉州拿下,鄭氏要是愿意,提前給也可以。 鄭濂自然不會答應,晉州如今對鄭氏來說至關重要,他怎么可能讓它流入崔氏手中。大不了他多等一段時間等冀州和西關的良種流出,雖然慢一點但也是一樣的。 “女郎,鄭氏和徐山派去冀州、燕州打聽良種的人被咱們逮到一批?!卑兹甘盏斤w鴿傳書后立即上報給時知。 時知聽了后輕聲道:“無妨,我不與他做交易是因為崔鄭兩家仇深似海,沒有和解的任何可能,但鄭氏愿意去推廣這些種子我也不阻止,總歸那里的百姓無罪?!?/br> 戰爭早晚還會再繼續,但減少戰爭帶來的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慘劇,是他們這些攪動棋局的人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白雀不是很能明白,他的觀念里制敵方死才是目的,鄭氏治下糧食增產這不是給他家增加對付自己的實力嗎? 時知嘆了一口氣,她無奈道:“你知道大良曾經有少人口嗎?” “八千萬?”這是很久以前大良朝廷公布的數據,很多年都沒更新過了。 “那你知道大良建國時有多少人嗎?” “屬下不知?!边@超綱了。 “一千三百多萬?!睍r知把手里的史書遞給白雀。 國內動亂加上外敵入侵,百年風雨飄搖,這片土地朝代更迭不斷,人口卻越來越少,大良開國皇帝登基時連個像樣的儀仗隊都湊不齊。 時知看著沉思的白雀,輕嘆:“我們要自?;蛘呷√煜?,用盡手段增強自身勢力、權衡削弱別人的勢力,這都無可厚非,可終究也要明白一個道理,自己變強的目的到底是為什么?!?/br> 變強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崔氏更好的生存? 白雀有些發怔,他這幾年鬢角生了白發,因為常年面無表情,此刻困惑的表情竟然讓他平添幾分人氣,他問了一個原本對他來說很僭越的問題:“女郎您為了什么?” 時知淺笑:“為了自己生存,也為了讓這天下更好?!?/br> 所以她不能以徹底毀掉天下的代價去改變,這代價過于慘烈,大良二百年的努力全部毀于一旦不說,真要到那種地步再去重建,她用盡一生大概也無法見到這世界真的變好那一天。 白雀有些沉默,他知道女郎不同常人,但知道此刻他終于確認了自己心中的一些猜測。 “女郎,屬下不懂您的抱負,但會和所有暗部誓死追隨您?!卑兹噶粝逻@兩句話就退出去了。 時知站在窗邊看著白雀離開的背影,她知道白雀懂了她的話,只不過有些事他們彼此明白就好,不用說透。 時知這兩年的動作白雀都看在眼里,她在防備崔氏,白雀不會感覺不到,時知也沒有刻意隱瞞白雀。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白雀成為死士是命運替他做的選擇,可他的未來時知給了他自己選擇。 “謝謝你?!睍r知合上窗,無聲道了一聲謝,愿往后風雨、同舟共濟。 今年江南“土地農業司”管理的農田早稻大豐收,平均畝產有四百二十多斤,最高產的水田竟然產出五百四十多斤稻米,一下就在江南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好多種植崔氏稻種的江南鄉村不約而同舉行了大型祭祀活動、拜謝神靈,甚至還有給崔教授和時知立長生牌的。 崔教授知道后有些哭笑不得,如果可以他更愿意讓大家跟著他“走近科學”。 之前還未收割只是結穗時,懂行的人就知道這稻種不尋常,那時候好多江南大戶就紛紛求到崔氏門下,但因為稻種最先分給了“農業司”管理的農田佃戶,晚稻種下去后崔氏手里其實也沒種子了,所以只能等這早稻成熟再說。 這會兒早稻熟了,農業學員帶佃戶挑選出的稻種統一被崔氏收了上來分配,崔氏答應明年早稻耕種會賣一部分種子給江南的大戶,但這個量需要控制,說到底“農業司”那些土地也沒全輪上全種新稻種呢。 這些都差不多在時知的計劃中,除了答應賣給荀氏和齊彬的稻種,其他的時知都安排“農業司”去安排,她最近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火器研制改進上。 “女郎,這兩個月江南北部突然涌入了一批流民,應該是從浚合江南岸過來的?!?/br> 時知沒有很驚訝,這兩年江南北部逐漸太平,如今又有如此高產的稻米,崔氏之前的吸引人口政策想來是有用了,南部勢力龐雜,百姓想要離開反而比別的地方更方便。 “核查人口信息,身份登記造冊后先安排住下,先安排他們去清理那些無主荒廢的農田,口糧就按照清理出的農田數量發放,等來年再給他們分發種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