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55節
時知吩咐過,盧家金銀財物盡可留給慕容氏,但書籍、文物、地契和人都要帶回清河。 慕容氏來得晚一些,看崔氏先摘了桃子還有些不高興,但見到崔氏把全部金銀和一半糧草分給他們后又立刻眉開眼笑。 誰讓邊境窮啊,他們可沒辦法和這些世家狗大戶比闊,這次和崔氏合作干完這一票,嘉州邊防軍一兩年的軍餉和大半年糧草就有著落了。 當日崔氏與慕容氏于燕州范陽簽下盟約,正式宣布絕不附逆,共抗鄭賊。 第88章 二更 同日,崔氏從桐州發兵四萬直驅冀州,慕容氏則揮軍去了并州,等鄭氏接到盧氏發的求救信時,冀州大戰已進入了膠著期。 別說正在攻打長安的鄭氏懵了,天下所有人都懵了。 清河崔氏分六房,但留在清河的就一房,這大祖房不就剩個老叟和女郎了嗎?你說他家去把燕州、冀州打下來一半了? 慕容氏世代守護嘉州邊關,子孫兒郎都是武將打燕州和并州還合理可信,可你說一個入土半截的老頭兒和一個女娃娃派人去燕州和冀州玩打仗,而且還打下一半來了這是在逗誰玩兒? 然而不管眾人信不信,半塊兒燕州已經姓了崔,整個冀州說不準它也很快要姓了崔! 鄭濂看著戰報是真覺得世界有些玄幻了,崔氏女截了他的胡???! 戰報上形容崔氏兵馬戰斗力不但驚人,而且他們還有一支可怕的騎兵,這支騎兵擅長奇襲用弓弩射殺,與冀州駐軍幾次野外交戰都讓對方死傷慘重。 他們步兵的兵器也極其精良,冀州駐兵與之交手后手里兵器根本就砍不過人家。 最可怕的是,他們當中還有人通一種妖術,崔氏的人能施法請來“神雷”,原本冀州駐兵看硬拼拼不過就想死守城防等待援軍,可這“神雷”被請來后,不幾下就天崩地裂般把城門和城墻劈開了,這還怎么守? 冀州原本就是看形勢才跟了鄭氏,而今看形勢不好,沒打多久就投降了大半,鄭氏為了攻打長安與寧州壓根就沒留太多人駐守。 鄭濂看完戰報后險些自閉,他除了對最后那個什么妖術存疑外,幾乎可以確認崔氏這些年一直在養精蓄銳積蓄力量等這一天了! 過去那些想不通的關節鄭濂隱隱有了猜測,可如今不是再糾結過去的時候,他得想辦法先穩住局勢。 如今鄭氏和朝廷的大軍陷入了膠著狀態,鄭濂根本就無法再派兵去增援冀州那最后一點駐兵。 原本是指望盧氏看好大后方,可誰曾想盧氏也是個不中用的,才幾天就被人抄了老家! 晉州太原王氏就是個墻頭草,這會兒龜縮在太原不出根本指望不上,一想到江南的王釗還態度不明,鄭濂甚至覺得王氏別被崔氏說動了來反插他一刀就不錯了! 如今只希望在他拿下寧州之前,晉州別再失守,不然鄭氏的大好局面只怕得便宜別人。 時知的確打過這個主意來著,可惜她選擇和王釗合作,王刻就絕對不會再敢跟她聯手,冀州和晉州如今成犄角相對之勢,晉州有太原王氏這個墻頭草也很好,能緩沖一下局勢。 崔氏大軍在冀州的戰爭其實并沒有傳得那么神,絕大部分崔氏私兵和桐州駐軍實戰經驗幾乎為零。 時知這次親自上了戰場,她不會領兵布陣,但可以做軍需官和火力支援。 這次冀州大戰讓她真正明白什么叫尸骸遍野、血流成河,但是這次她不會動搖了,已經付出這么巨大的代價,那就必須走到底,這一次誰都不可以阻擋她的決心! 好在冀州駐軍戰斗意志沒那么頑強,外加他們裝備跟得上,而且有時知的火銃與炸藥壓陣,打到現在總算是有驚無險的把大半個冀州拿下了。 等到把冀州最后一點反抗的殘兵打趴下,時知就讓崔玉煙下令原地休整,不是不想再打,是不能再打了。 桐州的家底這次全拿出來了,燕州放了一萬五千人馬守著,打完冀州也得放至少三萬人駐守,打燕州和冀州共折損了近八千人馬,上萬傷員也需要時間恢復,要不是她研制的傷藥和教授的縫合技術頂事兒,這些傷兵只怕也要折損大半,然而就算是這樣大后方桐州其實也已經有些空虛了。 現在是大混戰時期,各路勢力搶地盤都搶紅了眼,戰線拉太長很容易就被別人抄了老家撿便宜。 他們得趁所有人反應不過來的這段時間,養精蓄銳,這一場大戰打下來崔氏的軍隊到底還是傷到了些筋骨。 冀州幅員遼闊,接下必須盡快來補充兵源、加緊訓練、修建防御工事,桐州那邊兒也得增加兵源駐守,不然等鄭氏與其他人回過神那就危險了。 慕容氏的大軍倒是還能打,可他必須撤回一半軍力去重新駐守嘉州,沒辦法嘉州對面的巴哈國一直不老實,邊境守不住打再多地盤兒對他們來說也沒用了。 荀延也接到了戰報,他看著戰報沉默了許久,最終卻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五娘看著平時內斂的丈夫如今喜形于色,忍不住問道:“何事讓郎君如此開懷?” 荀延把戰報遞給妻子,笑道:“我是笑有人終日打雁卻被雁啄了眼?!?/br> 趙五娘看了戰報后贊嘆道:“崔家jiejie果然是女中丈夫,妾身就知道她不是一般人物?!?/br> 十三歲的女郎就能游走在豪族林立的江南,不但把刁難自己的人收拾了,還順利和王氏談成合作分了一杯海運暴利的羹。 荀延挑了挑眉,問道:“你也覺得此次主事的人是崔氏女而非崔家家主?” 趙五娘點頭肯定道:“妾身雖然只見過崔家jiejie一面,但就是莫名相信她有這個能力?!?/br> 荀延這個人看著內斂平和,其實最是個高傲難馴的性子,平日少有入他眼的人,原本他覺得自己這個妻子就是女子中難得的通透人,可如今覺得這崔氏女也當是個女中豪杰。 同時他心里的警惕性也升起來了,鄭氏這一出出好戲,他之前總覺得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布局,可他又想不出誰能有這么大能量,如今看來十有八九就是這崔氏的手筆。 他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小瞧女人的野心,這崔氏女保不準就是第二個惠嘉和榮安,清河會成為他的障礙嗎? 荀延惦記時知,時知也正在惦記他,打完冀州后時知就立刻回了桐州,她這會兒必須爭分奪秒的把南方擴出一片緩沖區,不然用不了多久,江南就要落入荀氏的手里了,那桐州才是要危險了。 她苦心積慮的抄鄭氏后方,可不是為了給荀氏摘桃子的。 原著男三齊彬這時候也成氣候了,只不過如今沒有百湖和眾墨家弟子幫忙外加發育時間比原著里短,他還沒有達到原著中的戰斗力。 閔州、越州、湘州三地齊彬還沒完全占住,荀氏已經在榆州備戰,相信過不了多久這三地就要有一場惡戰了。 閔州過了就是江南,時知絕對不能眼睜睜看著荀氏獨大,她決定要幫齊彬一把,起碼讓他能拖住荀氏兩年,等她緩過勁來有余力把江南控制住再說。 齊彬雖然出身寒門,但在軍事上有奇才,這才能一步步在軍隊打拼高升,三十出頭就成為閔州防御使,如今也才不到四十的年紀,天下亂象初起他就利用局勢把湘州的勢力迅速打散收入麾下,然后又控制住了部分越州的地盤兒。 論打仗的能力他不輸荀延,只可惜他底子太薄,財力和糧草跟不上,這次給他發育的時間又比原著縮短了幾年就更薄了。 東南多山地丘陵,耕地相對也貧瘠,要不是有江南部分豪族給他支援,齊彬的日子更難熬。 清河當然沒有多余的糧草幫齊彬,但崔氏的海船在把礦石卸下后,已經出海五個月了,他們這次目的地是最近的東部與東南部海域那片大陸有幾個盛產糧食的國家,時知計劃未來幾年用精品玻璃、白糖、細鹽、瓷器、精油、香皂換他們的糧食和礦產。 等第一批糧食順利送到,時知就會派人和齊彬做筆生意,湘州的幾大金礦應該被齊彬握在手里了,可惜打仗需要的是糧草和兵馬,齊彬只怕買不到多少米糧。 時知這三十多艘巨船的糧食可以高價賣給他一半兒,想來應該夠他的大軍應付小半年的,等新稻谷收上來也就不用時知再cao心,當然了湘州那些金子自然就歸時知了。 這批金子剛好可以拿一部分再去江南換海船,另一部分去和嘉州還有靖州換戰馬,他們這些年一直在做養馬、販馬的生意,讓邊境駐軍一邊兒抗敵一邊兒自己想盡辦法養活自己,大良的朝廷也是沒誰了,就沖這一點它完蛋也是活該! 時知如今最擔心的是西北的防御戰線,大良如今狼煙四起,舍貢、酉里、巴哈等國只怕都想著趁機南下撿漏兒。 現如今大良后方大亂斗,西關軍卻還在硬扛著舍貢和酉里兩國的不斷襲擾,可時知清楚如果長時間沒有后方補給,西關軍扛不住是遲早的事兒。 隴州、朔州一旦失守,那整個西部和北部邊境線都會崩潰。 原著中有一次西關軍頂不住了,那時候正是荀延和鄭濂中間時期斗得最厲害的時候,但他們最終也選擇了暫時停戰與西關軍共抗外敵。 這是國之大義,不管私底下捅了對方多少刀子,在這點上他們還是知道輕重的。 第89章 一更 家族之上還有民族,大良可以改朝換代、換姓更名,卻不能當外敵奴仆,誰要是敢讓歷史重演那就是千古罪人。 幾百年前的舊朝慘劇,讓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可以妥協的,當初的國土被侵,國人被無差別屠殺,北方十二州幾乎成了荒無人煙的死地。 巴哈與舍貢國立國的基石就是從北方十二州燒殺搶掠得來的。 哪怕舊朝煙消云散幾百年,大良所有人卻把這個恨記住了,大良的開國皇帝甚至在西關立了一塊十米長的碑,上面就八個字。 景氏可無,外敵必誅。 這是西關軍的鐵律,也是大良最初立國取得民心的根基,哪怕朝廷被打沒了,他們也得留在邊境抗敵。 西關軍分旗虎軍和云豹軍分別駐扎在隴州與朔州,從去年大良大亂后,他們的戰事就增多了,尤其舍貢一直都在攻打隴州,旗虎軍的統帥范七增一開始還會給朝廷發求援信,可半年前他就放棄了。 長安已經到了和鄭氏決戰的時候,沒有人會再記得他們,朔州的兄弟軍給了兩次增援后也騰不出手幫他們了。 酉里的襲擾,已經讓云豹軍疲憊不堪。 援軍等不到還不是最緊要的,最可怕的他們已經沒有存糧了,去年春夏時旗虎軍派人挖光整個隴州的野菜,靠著菜粥對付大半年,可入秋后連野菜都沒了,軍糧很快就見底了。 范七增滿臉風霜的望著西北邊兒的敵營,現在是初春,連野草都還沒長幾根來,離夏收還有三個月多,他的將士還能挺多久? 崔氏的海船進入大良海域后,一半停在了江南不遠處的海域,一半回了桐州。 跟齊彬已經把價格談好了,但為了防止他動什么歪腦筋,崔氏的人把交易地點定在江南海域。 江南幅員相當于有兩州之地那么大,然而卻有七八方勢力盤踞,昔日的魚米之鄉現在成了人人爭搶的肥rou。 淮郡乃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區之一,所有人都在惦記它,只不過都擔心自己吞不下,這才讓它成為了江南的緩沖區,王氏和林氏合作勉強把淮郡守住,在這夾縫中求存。 時知遠在淮郡附近的海域交易也是因為這里相對來說沒有人可以一家獨大,齊彬的人來這里也要小心被打劫。 閔州的貨船隊已經出海,等齊彬的船隊把糧食全部運回閔州大概得走幾趟,這段時間回桐州的海船會再次帶著貨物與從江南新購入的那五十艘海船一起出發和留在江南的海船匯合,他們這次會在東南海域分開,小部分往東大部分前往西南更遠的大陸。 齊彬知道崔氏用海船去外域換了糧食后也動了心思,然而他的人很快就知道江南的海船九成都被崔氏購入了,整個船舶司的匠人也早在幾個月前就被王氏和林氏一起交易給了崔氏。 江南不缺糧,但它缺能護住糧食的武力,冀州大戰,崔氏的神兵利器名動天下,一千船匠換崔氏替他們打五千兵器這筆買賣在亂世不虧! 云豹軍的統帥曹曲在接到崔氏送來的信件后第一反應就覺得怕不是有詐! 雖說慕容猞那老東西說崔家人還行,但他是信不過那些狗屁世家的德性,這會子崔氏竟然說要和他換糧,這怕不是有什么陰謀。 曹曲領兵打仗在行,跟這些世家斗心眼兒他卻犯怵,要是以前他都不帶打理崔家的,可現在他卻不能不搭理,他這里還能抗幾天,他老兄弟那里卻是真的斷糧了,不管崔氏打得什么算盤他都要找范七增商量商量。 范七增接到曹曲的信后立即就讓人帶去了回信,不管崔氏要做什么先答應他們,把糧食換到手再說,此刻他真的是彈盡糧絕,他的將士已經有一部分連野菜都吃不上了。 崔氏海船運回桐州的糧食,一早就是給西關軍準備的,時知算著時間,緊趕慢趕這批糧食總算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平安回來了。 時知深知自己蝴蝶掉了太多了劇情,這一次西關軍大概不能像原著一樣拖到有救援的時候,劇情崩的太多,她就得補上這一塊兒。 不然一旦西關軍因為補給跟不上,失守潰敗,鄭氏和長安再打得昏頭都不肯出力救援,那整個北方就會再次淪為人間地獄,這罪孽可就大了。 況且如今放眼整個天下,能有心且有力給西關軍支援的也只有她了,但這糧食怎么給也是學問,又不能直咧咧白送,不說這容易讓別人以為她是冤大頭,疑心重的還以為她想圖謀什么呢。 做好事遭懷疑,談交易就可信得多了,可西關窮得很,找個交易借口都難。 它和靖州、嘉州還不同,因為戰事最吃緊,全年無休備戰打仗,朝廷還是記得送去補給的,所以連個手藝技能都沒儲備過。 最后時知扒拉來扒拉去,決定跟朔州、隴州交易煤炭,朔州、隴州多煤礦,因為窮苦又荒涼少植被,所以取暖多用這種低價量多的黑炭。 在崔氏火炕沒普及之前這些的確是大良開采煤炭最多的地方。 崔氏最近打鐵越來越多,煤炭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跟他們換些煤炭囤著不是壞事,就是這運輸有些麻煩。 時知讓人往朔州送信的同時也跟慕容氏通了氣,桐州想借道并州,跟西關軍在朔州和并州的接壤地帶做交易。 崔氏的信是在糧食剛到時就送出去了,但西關軍那邊還沒回信桐州就把糧食裝好運到了桐州與并州接壤的地方。 慕容老將軍接到信兒后一邊兒罵娘一邊下令讓并州的人給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