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29節
崔燦和她是少年夫妻,他們是青梅竹馬的情誼,成親后也互敬互愛,雖然如今都已經往事如煙,可阿蓁是他留下的唯一血脈,身為盧氏女她有很多身不由己,她辜負了崔燦的囑托,但她仍舊祈求上蒼垂憐她這個苦命的女兒。 世家在外人眼中”同氣連枝”,然而也是看人下菜碟,想想幾年前那個賜婚的事,她哪怕用盡力氣卻也左右不得王氏和盧氏在朝堂給女兒說句話,要不是后來局勢有變,這才讓兩家改了主意,她女兒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說了半天話,時知才回了院子,也不知道是她多心還是怎么的,她總覺得今晚和王釗談完話后氣氛有些不同,弄得她心里怪怪的,還好王家平日里不用一起用膳,天天這樣繃著神經吃飯都要得胃病了。 第二日一早,阿蕓就把時知叫醒了,沒辦法在人家做客總要有個規矩,她得去給小盧氏請安,雖然小盧氏昨晚特意囑咐不用多禮,可這是在王家那么多眼睛盯著呢。 時知任由女使們打扮,衣裙也都是低調奢華的樣式,昨天見到王家女郎的打扮她突然慶幸自己聽了阮mama的話,不然大概要給崔氏大祖房丟臉了。 時知這幾年也養出來一些眼力,王家的主子吃穿住行都很講究,但并不是暴發戶的顯擺,昨天七娘腕上那個玉鐲時知認出是暖玉,十一娘戴的瓔珞上那個墜子也是件難得的東西,看著“尋?!笨商幪幫钢萑A。 江南多繁麗,世家在這種地方某種意義上來說過得更加奢靡,時知知道自己現在羽翼未豐,所以她并不打算特立獨行什么,起碼大面上她打算“隨大流”。 “這套珍珠頭面是閔大師的手藝,哪怕是江南和長安也尋不出幾套的,配女郎這套芽綠色的衣裙最合適不過了?!笔犷^的女使阿蕎今天很是興奮,女郎終于由著她們打扮了,她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時知揉了揉犯困的眼皮:“你們可別都給我戴上,就戴兩樣就好了,妝也不用上的,我還小呢?!?/br> 這個時代的化妝品時知是絕對不會用的,且不說妝容她就欣賞不來,就那些含汞超標的香粉她就怕了,她自己那個香粉胭脂作坊是幌子,可工藝流程也是看過的,當時她就發誓這些玩意兒絕不可能糊到她臉上。 “奴婢明白的?!卑⑹|笑了,她們都是經過調教的,審美自然不俗,今兒就算再興奮也知道世家講究什么。 略吃了幾口早飯時知就趕去了小盧氏住的熹榮堂,她以為自己夠早了,可一進去看到滿屋子的人,頓時感嘆古人生活不易,這才幾點啊就要來“打卡”上班了。 小盧氏看到女兒后嗔怪道:“都讓你不用多禮了,坐了那么久的船好好歇息才是?!?/br> 時知見禮過后才道:“母親心疼女兒,阿蓁自是明白的,但女兒也想過來和母親還有jiejie們說會兒話?!?/br> “女郎仁孝,女君好福氣?!遍_口的是個三十歲上下的女人,看衣著打扮不像是女使仆婦,眉眼間還有些熟悉。 這話說到心坎里去了,小盧氏笑容更燦爛了對時知道:“這是許姨娘,是你十一娘jiejie的生母?!?/br> 時知這才反應過來,心道難怪覺得眼熟,這許氏是和十一娘的眉眼相似,小盧氏既然給她“介紹”了,那時知就不能當做普通姬妾對待。 雖然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盧氏暗示自己要對許姨娘客氣些,但時知覺得總有她的道理,所以還是禮貌的問了好行了半禮,許姨娘回禮時卻對著時知把問安禮行完了。 其實這也有些過了,這個時代的妾室哪怕得臉也少有能得時知這樣身份的貴女一聲問安的,世家規矩向來如此。 小盧氏只讓時知見禮了許姨娘,屋子里其他幾個妾室卻是站在一旁連讓她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的,時知也全當不知,在王家這樣的家族里有一個許氏能在主母前有個坐的地方已經讓人驚訝了。 說了半天話后一屋子請安的人大約也清楚小盧氏更想和女兒說說話所以陸陸續續就撤了,七娘和十一娘請過安后還要去家學上課,昨天請了假今日卻不能不去了,一早請完安就去上課了。 這會兒屋子里的主子只剩了小盧氏和時知,旁邊伺候的也都是心腹,小盧氏笑著對時知道:“可算是能松快了,阿蓁過來離娘近些坐?!?/br> 時知從善如流,上前坐在了小盧氏身邊,“母親可是累了?” 小盧氏看著女兒心里高興:“娘看到你哪里會累,今兒府里的人你大半也見了,可是好奇為什么娘讓你給許姨娘些臉面?” 時知的確感到奇怪,若說是因為十一娘的緣故那不太可能,王釗光庶出的兒子有兩個,庶出女兒也還有三個,可只有十一娘能跟著七娘出來應酬她,今天過來請安的幾個小孩子他們的生母可都站在旁邊連個眼神都沒得到。 “是許姨娘的來歷不同?”時知猜測著問。 小盧氏覺得她女兒就是聰慧,她輕聲道:“許姨娘是金楊許氏的嫡女?!?/br> 金楊許氏?時知腦子里過了一遍世家族譜:“可是二十年前,出了個文名甲天下的許昌公的金楊許氏?” 這原本是個衰落了的二等末流小世家,可二十幾年出了個許大儒后,金楊許氏子弟重新開始活躍在世人面前,當年知微書院選出的新任山長也是出自金楊許氏,只不過他是旁支,但聽說是許昌公的門生。 小盧氏點頭:“金楊許氏有大恩于你伯父,許姨娘是許昌公的從侄女,所以在這府上也是有些臉面的?!?/br> 時知聽了這話倒是有些糊涂了,許氏哪怕跟王氏門第差距巨大,可也犯不上讓嫡女去做妾室啊,要是旁支女那還好說,可嫡枝嫡出的女兒做妾這可是世家大忌。 既然有恩于王家,那就更不可能把對方家嫡女納來做妾了,最可能的就是讓王家有出息的庶子或者旁支明媒正娶了許氏女,這對許氏門第來說才算是個好親事。 更何況這件事她在清河既然都沒聽過,想來這許氏進了王家門也并沒什么浪花出來,所以江南的探子回稟她一些信息時并未特意提過這個許氏。 可小盧氏明顯只是要給女兒提個醒,更復雜的事她明顯也不想再多說了,時知就沒再問,畢竟她只是來做客又不是要生活在這里。 再過幾日就是端午,小盧氏做為主母要準備過節的事,時知也不想打擾她太久,說了會兒話就告退回住處了。 今兒還要給阿勤她們上課,院子里都是自己的女使仆婦,時知讓人關上門守著,她身邊的人對這種事早就習慣了,但在王家為了少生事端大家還是很警醒的守著。 時知上完課后就開始給爺爺寫平安信,雖說離開沒幾天但崔教授一定記掛著孫女,所以時知寫完信后就打發人去崔氏別院,讓人安排回去報平安。 用過午膳,時知小憩了一會兒就起身開始練字了,江南的初夏比清河熱得多,外面太陽曬人她不想出門。 阿蕓撩開簾子輕聲道:“女郎,七娘身邊的女使來問,您得不得空兒,要是得空一會兒她們女郎想過來找您說話?!?/br> 第43章 一夜無話,時知又起…… 時知的筆沒停,把字寫完后才道:“去準備一下,把我那套琉璃盞拿出來待客?!?/br> “是?!卑⑹|福了福身退出去了。 王七娘是個容貌秀麗的女郎,言談舉止都非常符合這個時代世家貴女的標準,時知還挺喜歡跟她說話的,小姑娘看著實在是賞心悅目啊。 時知記得小盧氏來信提過,王七娘去年已經定親了,對方是平云柳氏的嫡出子弟,對方好像是時知原身祖母的隔房侄孫,世家的親戚關系真的挺密切。 王七娘今日過來除了做為長女肩負的待客之道,也有要和時知交好的心思,她與時知沒有血緣關系但卻因為父母婚姻也能稱得一句“姐妹”,更可況她倆還有共同的兩個親弟弟,目前看時知與她沒有利益沖突反而和她親近繼母還能更高興。 她沒有嫡親的兄弟母親又早逝,總覺得以后出嫁了依靠的是父親和弟弟,所以平時很會做人,小盧氏也不是那種沒事兒作踐人的繼母,這些年大家也都相安無事至少表面一團和氣的過著。 時知把人迎進門后,王七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meimei剛來,按理說我們這做jiejie的應該好好招待才是,可去家學是祖訓不能總請假,我和十一娘心里很是過意不去,meimei別見怪?!?/br> 時知親自給七娘斟了一杯茶,笑容滿面的道:“jiejie哪里話,咱們姐妹不用這些虛禮,再說了我在清河也是聽過雅賢清正的太原王氏家學的美名?!?/br> 世家重視教育,哪怕女子不用出仕也是要讀書明理,這樣嫁人后才能更好擔任一家主母和撫育孩子的責任,崔氏也有女子上的家學,但并不像王氏一樣硬性規定必須去,崔氏可以自己找家庭教師。 王七娘道謝接過茶,面上不顯心里卻詫異,這“灶女”果然待遇是不一樣。 這琉璃盞聽說世面上流通過的不到十套,她父親當初花重金購買了一套送去了太原老家孝敬祖父,她能認得還是在熹榮堂跟小盧氏學習中饋時幫著対禮單看了一眼這崔氏女竟然將這有價無市的珍品當做尋常器物一樣招待自己。 兩人說了些客套話后,話題就往端午節上引了,王七娘今日其實是特意過來賣個好的,過幾日端午節江南的高門大戶都要出門看龍舟,她把要注意的事項細細和時知說了,又提醒時知一些江南的風俗習慣,時知聽了自然感激道謝。 倆人都有心交好,所以這第一次“下午茶”交際會面還算成功。 將王七娘送出院門口,時知上揚的嘴角還在保持,她感覺這王氏女是個妙人,說話辦事兒看上去滴水不漏,行為舉止頗有些讓人如沐春風之感,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其實挺舒服的。 傍晚時分,王十一娘身邊的女使送來了幾道糕點,說是今天課業太多改天再來和時知說話,時知讓人道了謝并回禮了一匣子蜜餞。 看著阿勤阿學幾個疑惑的眼神,時知笑著問:“怎么了?” 阿學性子最活潑,大著膽子問:“女郎,七娘子和十一娘子的課業不一樣嗎?” 時知搖搖頭:“這我可不知道,但想來也差不多,畢竟她們年歲相當?!?/br> 阿學點點頭:“那大概是奴婢和阿勤jiejie這樣了,跟著女郎學習總是沒阿勤jiejie學得快?!?/br> “你又胡說什么?!卑⑶诘闪税W一眼,示意她不要在女郎面前放肆,七娘子和十一娘子那是主子。 時知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做學問又不論出身,好和不好都是個人資質,不過咱們在人家家里做客,總不好背后議論人家,我面前隨意些并不打緊,但你們在外面都要學你阿蕓jiejie她們,喜怒不形于色的謹慎?!?/br> “是?!?/br> 都還是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時知并不想太過苛責她們,甚至有意無意減少她們的“奴性”,她們的未來不是用來伺候人的奴仆,所以阿學的活潑也有她故意放縱的緣由。 七娘和十一娘的學習天分如何,時知并不感興趣,但今天的事她卻也看出一點什么,這王家似乎并沒有表面看上去的一團和氣。 不然今下午來的就不止是王七娘一個人了,按理說她們姐妹應該一起過來意思一下才是。 時知又寫了封信讓人送回別院:“明天一起送回清河?!?/br> 一夜無話,時知又起了個大早去請安,熹榮堂沒有例外的又是一屋子請安的人,七娘和十一娘也在,兩人親親熱熱跟時知打完招呼后,說了會兒話就又一起去家學了。 “聽說七娘昨日去看你了?”小盧氏笑著問,神色很是溫和。 時知覺得自己真心不適合大宅院的日子這才兩天就有些難耐了,她淺笑道:“七娘jiejie太客氣了,她和十一娘jiejie因為要去家學,怕女兒悶特意來和女兒說說話?!?/br> 小盧氏點頭:“姐妹和睦些總是好的?!?/br> 這話似乎意有所指,但時知裝作沒聽出來,親和的對小盧氏道:“過幾日母親可是要設宴?” 小盧氏笑了:“是啊,七娘跟你說的吧?你來了江南自然需要一個場合介紹大家認識的?!?/br> 時知點頭:“昨日七娘jiejie提過一嘴,女兒想問母親,那日女兒可要準備些什么?” 阮mama定的單子很齊全,但畢竟是在王家做客也得問問人家有沒有什么忌諱。 “衣服首飾你大概是不缺的,不過為娘也給你準備了些,到了那日你跟我見些長輩,七娘和十一娘也會陪著,總不會出岔子的?!闭f到最后一句時知感覺小盧氏的聲音有些沉,但她只是乖巧的應是。 第二日小盧氏就派人送來了一些新的衣服和首飾,按規矩過節出門和待客的衣服首飾都應該提前準備好的,時知來得晚但小盧氏還是給她準備了。 阿蕎看了下衣服和首飾都是很適合時知的款式,笑著道:“女君果然疼女郎,上次來信問女郎的尺寸應該就是為了這衣服了?!?/br> 小盧氏自然是一副慈母心腸,這一點時知很清楚,但她現在關心的不是衣服首飾而是別的事。 她來江南探親只是順便,最主要的事她還沒想好怎么開始,原本來王家也是有這個意思,可這幾天她冷眼看著王家的事,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勁,可她又說不上來。 時知并不擅長內宅的很多事,她前世家庭關系和睦,今世更只有祖父相依為命,所以很多事情她雖然有所覺察可到底有所欠缺,情況不明的環境讓她有些猶豫要不要這么快就開始自己的計劃。 這時候時知有些懷念阮mama在身邊的日子了,這內宅的門道兒,她一眼就能看清楚,阿蕓她們還是太嫩了,也是她們家人口過于簡單壓根沒有給這些女使仆婦cao作的空間余地。 端午節江南地區有非常隆重的賽龍舟活動,高門大戶都會在沿岸的酒樓包下雅間觀看,有的家族甚至專門有建造看龍舟的臺子,王氏做為頂級世家自然也是有這樣的排場。 看臺很寬敞,王氏除了王釗及其的家眷還有很多有身份的親族也來了,時知跟著小盧氏見禮就見了大半日,好不容易坐下來她笑的臉都僵了。 王家的未出閣的女郎今日來了大半,看臺單獨劃出一塊兒區域給她們休息,同時也是為了不讓外男沖撞,畢竟今日盛會也是人際交往的場合,過來拜會或者打個招呼的親朋故舊總是不少。 時知跟著七娘、十一娘自然坐在了最好的位置,旁邊坐的也是王氏中與嫡脈關系近的女郎。 龍舟賽開始前,有女使拿著托盤進入女賓區,時知身邊的阿蕓把早就準備好的荷包跟著大家一起放上去,這是賽龍舟的習俗,比賽的彩頭除了頭名龍舟隊能得官府給出的十貫錢,凡是來參賽的都可以按照名次分到貴人們給出的“添彩”。 這也是江南龍舟賽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只要能排進前十那都能分到不菲的報酬,那日七娘特意告訴時知這件事,還囑咐未出閣的小娘子放的“添彩”慣例都是半貫錢。 “崔家meimei可看過龍舟賽?”開口的是王家的九娘,她是王釗堂弟的女兒,也不知為啥明明河道沸鼎喧鬧,她的注意力卻轉到時知身上。 時知笑著點頭:“看過幾次,不過都沒這里熱鬧?!?/br> 其中場面最大的她是在現代看的,清河也有龍舟賽不過規模不大,時知看了次新鮮也就不再去了。 “江南是水鄉,這劃舟是當地人生來就會的本事,自然熱鬧些?!逼吣镒旖呛?,眼神卻意味深長的瞥了九娘和她旁邊的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恍若未覺,笑道:“我聽說清河也是山水靈杰的好地方,meimei大概是謙虛了?!?/br> 九娘揮了揮手,身邊的女使立馬拿出個匣子:“前幾日在家學,聽到崔家meimei來了,你是伯娘的女兒,也算我半個meimei,這見面禮總是不能少的?!?/br> 說著竟然當眾把匣子打開,里面是金燦燦的幾錠金子,周圍人一下子就安靜了。 第44章 時知看著匣子,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