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科院和爺爺一起穿了 第16節
別人或者不清楚,可時知很清楚原著走向,太子沒有理由這樣做,皇帝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這個比他有主意的兒子身上,甚至有意扶持兒子奪權,太子是瘋了才會把他老爹加兄弟全殺了,如果發動政變去殺長公主一派才有可能。 崔教授也明白這里面的殘酷,輕聲道:“雖說無毒不丈夫,可無差別的下死手,這位長公主是狠毒的可怕了?!?/br> 政治斗爭的殘酷遠遠超出了來自異世界的祖孫二人預想,這一言不合殺你全家太可怕了。 時知想起了原著,原本這場政變的勝利者是太子,但他不知道什么原因放過了駙馬和長公主的兩個兒子,然后多年后這兩個兒子叛變了。 想到了這里時知心里唏噓不已,顯然長公主是很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的,既然下了狠手那就把事情做絕了。 還有駙馬怎么也掛了? 長安 惠嘉長公主臉色蒼白的抱著暖爐,她傷了肺腑受不得涼,不然就會咳嗽不止,對著凌符慢悠悠的道:“淮陽王的住所再加派人手,絕對不能出任何岔子?!?/br> 凌符恭敬的應道:“殿下放心,卑職已經加派了人手,只是這淮陽王一直不肯答應進宮有些難辦?!?/br> 惠嘉長公主聽到這話也沒生氣,反而輕笑著說:“這小子是怕我要再扶持個傀儡出來,他倒是乖覺,去跟他說不進宮就讓他的長子去?!?/br> 要扶持傀儡,她留一個皇帝的小兒子不更好?找個年富力強的王爺干嘛? 凌符又道:“駙馬的身后事已經安排妥當了,兩位公子也已經安排扶靈啟程了?!?/br> 長公主點了點頭,她不想讓兒子再在長安了:“有如澈跟著他們本宮放心,長安這灘渾水就別再讓他們趟了?!?/br> 凌符沉默不語,他是為數幾個不多的知道駙馬之死真相的人,這也讓他更加清楚自己跟隨的長公主在需要下決心時有多么驚人的魄力與冷酷。 乾元殿內安靜得一絲聲音也無,宮人們都安靜的仿佛透明人,皇帝身邊伺候的人都死在那場宮變里了,如今這些人都是新調過來的。 皇帝被灌了毒藥,雖然及時醫治了那也是吊著一口氣而已,每日都是昏迷的。 淮陽王看到自己這個兄長時內心五味雜陳,他幼時活在嫡母和這位嫡兄的陰影之下,從小的愿望就是得塊封地活著離開長安。 他父皇大概也是看出自己的皇后是個狠心的女人,所以早早把幾個年幼的兒子分封出去避免再出現幾個大兒子因為各種事被他廢黜成庶人的事。 記憶里他父皇很喜歡榮安,宮里沒有任何女人擁有那樣的榮寵,但他長大后明白他父皇喜歡榮安卻也忌憚她的野心,所以才扶持惠嘉制衡榮安。 但誰能想到呢?榮安和惠嘉這兩個女人對權力的欲望絲毫不亞于男人,他皇兄當了一輩子的傀儡,臨了還被惠嘉屠盡了血脈。 他對這座皇宮逃避了半輩子,沒想到如今又回來了,回來接替他皇兄繼續成為傀儡。 淮陽王給皇帝掖了掖被角,輕聲道:“皇兄,你說為什么姑姑她不干脆自己當皇帝呢?” 淮陽王看著這個死寂的宮殿,他小時候甚至覺得這里藏著什么怪獸,所有靠近這座宮殿的人都會不幸。 以后他也會被噩運纏繞嗎?淮陽王不清楚,他只知道從此以后這座宮墻內流的鮮血是永遠洗不盡的罪孽。 第25章 .氓山乾元殿內安靜得一絲聲音也…… 二月初一淮陽王景淳被冊封為皇太弟,三月初九皇帝駕崩,皇太弟繼位改元熙興昭告天下。 來到大良不足三年,前后就經歷了兩次國喪,時知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最近她一直在想事情為什么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劇情完全朝著不可知的方向去了,她總覺得這一切和她與崔氏脫不了關系。 當然他們沒有那么大的能量去左右朝局,但權力博弈一點變動可能就會讓當權者改變策略。 長公主沒有掌握崔氏大祖房,這也許讓那些權力巔峰的人改了一些策略,不知道后面又發生了什么,所以長公主沒死在宮里,然后后面就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樣想來,也許惠嘉長公主“因禍得?!绷??時知的腦洞大開,朝局離她還太遠,她也只是發散一下思維。 整個東武城都掛上了白,百姓禁止娛樂活動百日,一年內禁止婚嫁迎娶。 沒多久去世的皇帝謚號也出來了,“惠”字是這個帝王十八年皇權生涯的總結: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1。 不得不說定這個謚號的人很有水準,這是個表面看上去挺不錯的字,然而一個帝王用柔和仁厚來形容其實就是說的好聽一些,難聽點就是說這個帝王性格軟弱、沒有建樹,它告訴后人這是一個平庸甚至讓人可憐的帝王,倒是很客觀的評價。 登基后被母親和姑姑當做傀儡cao控,性格懦弱沒有什么才能卻偏偏當了帝王,遇事只會哭等著別人來救,唯一一次拿出膽子來反抗還沒成功反而使自己的血脈被屠殺殆盡,自己也中毒而亡,他這一生都是可憐又可悲的。 榮安太后要是地下有知會不會后悔,為權力為皇位為家族謀算一生,最后卻落得子孫喪盡家族沒落,回頭看不過一場空。 時知一直在關注惠嘉長公主的動向,可自從新帝登基,長公主就閉門謝客,對外的說法是養病加守孝,駙馬慘死讓剛強如長公主也經不住打擊了,聽說身子一直沒養好。 很多人猜測她想把新帝繼續當“傀儡”,可長公主并沒干涉朝堂和后宮的交接,這又讓很多對“政變”之事有疑慮的人懷疑自己是不是猜錯了。 清河郡 二月初白雀讓人又帶了一批孩子回來,他自己帶著幾個手下繞路去了長安,時知明白他是去探聽消息了。 這次變天不同以往,大祖房撤出長安消息后消息來源就沒有以往靈通,白雀他們這是要去拿第一手新消息。 直到四月新的一批野花收上來時,白雀才回來復命。 “新帝登基后并沒有什么動作,但長公主的兩個兒子被送去了封地,中樞大臣也換了幾個,奇怪的是這幾位都不是長公主一派的,也不是反對長公主的權貴一派?!?/br> 時知把白雀帶回的信息在心里過了過:“長公主身體怎么樣?” 白雀搖了搖頭:“公主府被守的鐵通一般插不進手去,但新帝登基后長公主并未上朝,一直閉門謝客?!?/br> 時知點頭,繼而又道:“那你去這么久,也不光是探查消息吧?” 白雀道:“少主英明,屬下從長安給您帶回份禮物?!?/br> 一場政變長安城的權貴門閥換了一半的血,家眷們也都生死難料、零落成泥,那些豪門養的下人也都再次被當做財產賣了。 這原本也沒什么值得白雀上心的,然而這次跟著白雀去長安的幾個人里有上次安排去長安散播消息的死士。 這個死士名叫青狐,平日里就負責收集情報打探消息,這次在長安西市牙行打聽消息時他發現了劉家的一個管事也在被賣的人群里。 “青狐上次把消息傳給劉家后,一直盯著他們家的動靜,后來劉家放出關于長公主流言就是這名管事去辦的?!?/br> 時知明白了:“這個管事是劉家主子的心腹?” 劉家是被清算的最后一批權貴,做為惠嘉長公主的頭號政敵的娘家在皇帝駕崩后還是被長公主一派找到了“罪證”,但畢竟是天子外家,所以最后還是“從輕發落”除劉家家主賜死,其余人等抄家流放。 “青狐原本就假扮的客商,順手把這人贖出來想問些關于劉家的事兒,結果這個管事剛被帶到客棧就想找機會逃跑,青狐把人逮回來后直接用了些手段問出幾件事,然后就把人送到屬下這里來了?!?/br> 時知來了興趣:“什么事?” 白雀神色有些雀躍:“榮安太后去世前給劉家留了后手,給太后修陵墓的工匠中被偷偷帶走去了氓山,在那里修了一個假墓,里面放了一批讓劉家東山再起的東西?!?/br> 時知驚訝的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了,這個聽著耳熟啊,不會里面剛好有十二萬兩黃金和五千鎧甲兵械吧? 時知覺得自己心跳加速了,她去年剛破財了十幾萬兩黃金,這就要給她補上了?難道自己是天命之女?錦鯉附身? 或者說白雀就是自己的錦鯉?她每次缺什么他就送來什么,這哪里是死士啊,這簡直就是錦鯉本鯉! 結束了算七八糟的腦補后,時知盡量讓自己用平穩的口吻問道:“這種絕密,他一個管事怎么會知道?” “這事兒也是劉家不走運,那假墓還沒修完最后的工程,劉家家主原本是打算完工后把那些工匠滅口,可不想遇到了政變劉家一直被看管著不敢妄動,劉家被抄家時劉家家主把這事兒告訴了小兒子,沒成想這個管事當時負責把風卻偷聽了一耳朵?!?/br> 原來是在氓山啊,時知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我記得氓山似乎是在并州地界?!?/br> 白雀興奮的道:“是的,主子屬下聽到這個消息后就帶人去了趟氓山,山里果然有人在建工事,如今青狐還在氓山盯著?!?/br> 時知聽到這話后開始回憶原著劇情,這批金子應該就是小說里著名的“龍脈寶藏”。 小說劇情里有個關于“寶藏”的傳說,說榮安太后去世預感到大良氣數將近所以為皇室留下一批富可敵國的寶藏,這些寶藏護著大良龍脈不絕可以東山再起。 小說一開始就有很多勢力打探過這個“寶藏”,錢財是小,那個“龍脈”卻是眾人想得到的,但一直都沒有人能找到。 原著直到番外里,關于寶藏的事才簡略提了一嘴,男主得到線索后派人去找到了寶藏,壓根沒什么龍脈就十二萬兩黃金和五千破爛了的兵甲。 但氣人的是作者沒寫男主是讓人去哪里找的,這個番外仿佛就是作者突然發現還有幾個坑沒填,最后都補上而已。 時知一直就沒打過這個寶藏的主意,除了她壓根就不知道去哪里找外,她總覺得男主后來實力那么厲害都找了那么多年,她就不費那個勁了,有那個時間和精力自己也掙回來了。 不過原來榮安太后留下這個不是為了皇室,是為了自己娘家嗎? 想想也對,榮安太后去世前最擔心的應該不是自己兒子,而是小姑子會不會把她娘家給咔嚓了吧! 原來小說情節里,劉家做為跟長公主政治斗爭的最終勝利者,應該是很順利的就把這批財產隱藏了,后來也許是沒來得及用上或者是沒有機會用上,新的王朝就建立了。 榮安太后的安排最終便宜了男主,時知心情一下子就愉悅了起來,發橫財似乎也不錯哎! “把氓山的情況具體和我說說?!?/br> 氓山的假墓是修建在天然的山洞里的,這里本來就是劉氏一族的老家,弄個墓地也只是為了掩蓋山洞里的工事。 榮安太后生前派了兩百工匠去氓山,到現在修建了將近五年已經接近尾聲了,如果不是劉家被長公主突然打趴下了,這批工匠應該就是假墓里所謂的“殉葬者”了。 劉家派了三百兵士看管這些工匠,為了隱藏行蹤,去氓山送補給都是以半年為期,所以山里的人還不知外面發生了什么。 兵士加工匠也就五百多人,似乎也不是很多,時知腦子里想了幾種解決的辦法,問題是那么多金子怎么運回來??? 時知心里有了主意后,繼續問道:“你剛才說青狐問出的事似乎不止這一件?” 白雀點頭:“是的,還有一件事,長公主遇刺是駙馬鄭喆泄露給劉家的消息,榮安太后似乎拿住了鄭喆的什么把柄,從榮安太后去世前長公主的消息就一直被鄭喆泄露?!?/br> 鄭喆算是滎陽鄭氏的遠房旁支,他所在的一支已經家道中落與主家來往也并不密切,所以當初公主出降雖然也是先帝有意拉攏世家給長公主鋪路,可惜鄭氏似乎并未買賬。 鄭喆當了駙馬后鄭氏似乎更遠著他這一房了,但娶公主尤其是一位有權有勢的公主還是好處多多的,聽說鄭喆的父兄都在肥缺上任職,他這一房也算重新起來了,只不過靠女人上位終究是被很多人看不起罷了。 時知想不通,這鄭喆圖什么:“我怎么聽說駙馬似乎和公主感情甚篤,他到底有什么把柄落到劉家手里?” 第26章 .暗涌崔教授聽到孫女又要出遠門…… 白雀搖頭:“這件事公主府掃尾的很干凈,完全沒有頭緒,那管事知道的不深,屬下怕露出行跡,也不敢冒然探查長公主府?!?/br> 時知并沒有失望,反而贊同的道:“你做的對,小心謹慎是第一要緊的,能查最好查不到也沒關系,反正不管什么原因那跟咱們也干系不大,但要是被有心人查到咱們反而得不償失?!?/br> 惠嘉長公主府要是那么好查,朝中也不會那么多人被壓得毫無還手之力了。 時知仔細回想著這些事的關聯,之前沒串起來點一下子就串起來了,難怪駙馬死在了宮變中,能這么果決的把枕邊人送上黃泉路,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駙馬背叛的事很有可能被惠嘉長公主發現了,所以才安排了他去送死,一邊懲罰了他的背叛,一邊還消除自己部分嫌疑,畢竟傳聞中長公主和駙馬感情甚篤,誰有敢空口無憑的說長公主利用駙馬之死做文章呢? 好一個“一石二鳥”??! 果然是女人不狠地位不穩,惠嘉長公主和榮安太后真是此中的經典代表! 時知突然感覺后背冒涼氣了,原著里長公主被誅殺在宮內,不會也是駙馬和太子黨里應外合吧? 如果真是這樣,某種意義上這兩口子真是絕配! 也不知道這駙馬到底是有什么秘密不敢被人知道,寧可背叛妻子也要守住,搞不懂哦! 這事兒涉及皇家秘辛,還牽扯到黨爭之亂,時知就算再好奇也不敢讓白雀去深入打探了,有時候知道太多別人的秘密也不是啥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