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76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所以神仙之事對他們而言,并不難理解。 林阡之前擔心的問題,也并不會發生。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嬴政仍舊下令讓大臣們不得隨意提起兩人身上變化,大臣們雖然不理解,卻也沒有拒絕。 大臣們都對兩人容貌變化沒有太過驚奇,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于是兩人相貌變化之事,即便讓人驚奇,最后竟也沒有引起任何波瀾,更不曾引來其他人的關注。 兩人仍舊如過去一半工作生活,除了偶爾會看到大臣與下屬失神的模樣,并未出現任何意外情況—— 說到底,這次發生變化的是這個大秦帝國真正的主人,是嬴政這個手握天下權柄根本無人膽敢冒犯之人,在他身上發生任何事情,對其他人而言都是可以理解的。 即便理解不了,他們自己也會在心里為嬴政找理由。 因為他們一旦發出質疑,最后吃虧的絕對不會是嬴政,只可能是發出質疑之人。 若嬴政脾氣壞一點,甚至可能有性命之憂。 林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沾了嬴政始皇帝身份的光。 但她并不介意,反倒為此松了口氣。 嬴政卻并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意識到只要不發生意外不把自己折騰出無法治愈的病情來,他就可以安安穩穩地再活五十歲,嬴政整個人的心態都像是恢復到了年輕時候一般,充滿了野心與熱血。 西羌那片地方已經劃分了郡縣,有了草原諸部的先例,朝廷對西羌諸部的安排完全可以照搬,再加上城池也一座座地開始建造,一應安排也都吩咐了下去,西羌完全不需要再多關注。 而西域各國本就是建了城池,之前更是通過開工廠與當地百姓建立了良好關系,只需要將基層官員派過去接手內務,其他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于是,嬴政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北海之外的那片土地—— 西伯利亞。 第137章 347~348 如今的西伯利亞還只是一片荒野而已,上面根本就沒有任何國家,只有一些生活在上面的原住民和一些游蕩過去的游牧民族而已,幾乎可以算作是無主之地,想要將其占領下來并沒有太大的難度。 但對是否要占領這片土地,秦國大臣們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 大部分武將都如嬴政般,想要將這片土地占領下來,以擴大秦國的面積。所謂文治武功,朝中武將自然想要拿下更多土地,好讓自己在史書上的功績更煊赫揚揚。 文臣卻對此持反對意見。 原因也簡單,因為越是往北,當地的冬天溫度就越低,氣候也就越差,聽丁零族等曾前往過最北邊的牧民所言,那最北邊甚至常年冰凍,即便是夏天的溫度都算不得多高。 最關鍵是,那邊許多土地根本就不能種地。 不能種地的土地打下來做什么?那邊甚至沒有太多人口,地廣人稀又無太多物資,打下來還不是只能放著,想要將其發展起來還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完全沒必要嘛。 兩方人馬為此爭辯,當著嬴政的面兒不但吵得滿臉通紅,甚至都快要打起來了。 但一切的爭執都在林阡的一句話后,消弭無蹤:“西伯利亞那邊雖然地廣人稀不好治理,但當地有著非常豐富的礦藏與能源,若是可以將其拿下,大秦以后發展就不會再缺少能源了?!?/br> 如今秦國的變化堪稱日新月異,但對能源與各種礦藏的需求也同樣日新月異,若非墨家工坊搞研究的時候不忘升級一下挖礦的種種器械,如今開采各種礦產的速度還真不一定能跟得上秦國從上到下的需求。 可問題是,這樣的需求還是各地基建與建城帶來的。 因為許多器械都需要用到鋼鐵等金屬,民間根本還沒有大范圍普及許多新發明,很多東西想要購買不但會限制數量,同時還會購買人的身份,并不是每個人想買就能買的。 可即便如此,秦國對資源的需求也年年增長。 如今西羌諸部與西域這邊的城池建設rou眼可見的又有消耗一批資源,好些人是真的擔心秦國國內的資源儲備會不夠。 若是西伯利亞那邊真有那么多的資源儲備,即便那邊地廣人稀還物產不豐,秦國上下也只會全力支持將其占領,然后在上面建城、讓百姓遷移過去,真正意義地將其占領下來。 而且也不僅僅只是西伯利亞而已。 林阡笑道:“若說西伯利亞那邊還只是礦產資源豐富的話,與西伯利亞只有幾十公里遠的另一塊大陸,可就不僅僅只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大片肥沃的平原與森林,人口也不算特別少,偏偏還與西伯利亞一般沒有建立國家?!?/br> 西伯利亞與美洲之間的距離從來就不遠,即便是現代,白令海峽也只又八十多公里寬而已,兩千多年前的現在只會比現代更近。 別說墨數已經快要將輪船給造出來了,即便是沒有造出來,尋常的船只也完全足夠將人從亞歐大陸這邊載到美洲大陸。 美洲大陸,那才是真正的好地方呢! 不過如今說起美洲大陸還為時尚早—— 一則西伯利亞還沒拿下,雖然可以借道直接前往美洲,但這兩個地方如今都是無主之地,著實沒必要急著先去美洲,萬一走漏了消息被人知道了那塊好地方,不甘心之下直接占了西伯利亞,然后不許秦國士兵再街道,之前忙碌再多也不過是白費功夫; 二則秦國如今不過將將五千多萬人口而已,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剛剛被納入秦國的西羌人與西域人,以及被納入秦國沒多久的游牧民族。 五千萬人口的數量即便是占據秦國如今這大片土地都嫌少了,想要真正將其納入管理范圍之內都需要搞好交通與基礎建設等等手段,何況是去占據另一片大陸? 但林阡說了那么多的話,李斯等人卻只聽到了一個詞—— 土地肥沃! 土地肥沃好啊,這樣的土地不但可以用來栽種糧食蔬菜,而且還能讓糧食蔬菜生長得格外好,農作物豐收完全不是夢。 幾乎是瞬間,李斯等人對西伯利亞這片之前只當做是“不毛之地”的地方,立刻便充滿了熱情與野心。 即便林阡之后又提醒了,即便美洲是個好地方,秦國如今也沒辦法派兵過去占領,因為占領了根本騰不出太多人手去種地,但李斯等大臣仍舊對那片土地充滿了遐想,并打定主意一定要盡快拿下西伯利亞,進而親自到美洲那邊去看看,它是不是有林阡說的那么好。 林阡無奈地看著正興致勃勃商量著真拿下了美洲大陸之后,到底該如何治理,在土豆紅薯玉米水稻等糧食當中又該種植什么才更合適等等問題。 嬴政曾親眼看過世界礦產分布地圖,自然知道美洲的存在。 見著李斯等人為此討論得熱火朝天,他臉上也不由浮現出幾分笑容來。 - 好在李斯等人也不是不清楚秦國如今情況,所以在暢想一番后仍舊很快將目光放在了西伯利亞這片土地上。 當然,西伯利亞這個奇奇怪怪的名字他們并不喜歡。 于是一番商議之后,朝中上下一致認定要將這片地方定為北大荒。 不只是敲定了地方,他們也定下了拿下這片土地的章程—— 因為沒有國家,當地原住民也很少,所以秦國幾乎只需要如之前拿下西羌諸部所占據的那片地方一般,直接往這片地方劃定郡縣,再修路建城就可以從名義到實際都占據這片廣袤的土地了。 只是這地方是真的地廣人稀,所以在規劃郡縣的時候,一個郡的范圍就格外大,甚至于,北大荒的一個縣,面積都比中原腹地的一個郡都要大。 不過有國家做后盾,在這地方建城倒是也不會特別難熬。 而且地方大了,建造的城池數量也就少了。 也就一兩年的時間,北大荒便幾乎與西羌那邊的城池同步建造完畢,并在當地種植出了土豆等糧食,真正意義上拿下了這塊土地。 只是尚且沒來得及高興,秦國在修建從咸陽通往白令海峽附近的火車軌道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條路上有相當一部分是永凍土,想要在上面修建鐵路格外困。 但好在,林阡可以與現代宿主交易。 在交給了現代宿主一本史書與許多古代工藝之后,林阡成功從現代換到了在永凍層修建鐵路的技術,將其交給墨家鉅子之后,在墨家上下的努力之下,很快便吃透并將這門技術運用到了現實當中。 也就兩三年的時間,這條直達白令海峽的鐵路便修建完畢。 嬴政與林阡二人作為這一列火車上的第一批乘客,在經過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后,親眼看到了白令海峽的風光。 這是嬴政第一次看到白令海峽,同樣也是林阡第一次看到。 兩人在海峽這一頭,眺望著另一頭,眼神格外驚嘆。 尤其是林阡,知道在一千多年后海峽對岸的那片土地上將會被怎樣一個龐然大物占據,心情更是激蕩難言。 她忍不住回頭看向嬴政:“對面那塊土地幾乎已經是秦國的囊中之物,不知陛下決定如何利用?” 嬴政看向林阡,笑了笑:“首先,給那片大陸換個名字?!?/br> 林阡一頓,旋即失笑:“那么,陛下想要給那片土地取一個什么樣的名字?” 嬴政竟真的低頭思索起來,半晌開口道:“那便叫龍源洲吧?!?/br> 林阡愣?。骸暗挂膊诲e……” 這名字,一聽就是華夏的。 - 雖然尚未拿下對岸的那片大陸,但對如今的秦國而言,只要占據了白領海峽這片地方,這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畢竟,其他國家的航海技術可沒辦法支撐他們在如今遠航。 而在確定秦國領土的最北面已經無法延伸之后,所有人便將視線轉向了南邊—— 首當其沖的便是那個與夜郎、滇國相鄰,卻在上次李信派兵攻打這兩個國家的時候僥幸逃脫一劫的哀牢國。 這國家與夜郎、滇國差不多大,如今的秦國想要將其拿下不過是動動手的事兒,根本就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甚至沒必要派遣已經打出了名聲、證明了自己的老將。 于是,嬴政直接下令讓韓信帶兵前往。 韓信并未辜負嬴政信任,不過帶著十萬兵馬,便將哀牢國打得抱頭鼠竄,不到兩個月便直接派遣使臣找到韓信投降。 哀牢國拿下之后,嬴政又將視線放在了驃人、孟人等占據的地方。 但這邊有山林阻隔,想要將其拿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嬴政正思索著是否要大量征召之前的百越族,這些人以前就生活在山林當中,想要拿下這些地方,其實讓百越族帶路與指導會更加合適。 但就在這個時候,墨家傳來了好消息—— 一個是墨數終于研究出了第一個電器,電燈,成功讓墨家工坊做到了徹夜通明;一個是墨家鉅子終于帶著人將輪船研究了出來,并在城外護城河下水運行,成功載著好幾十個人從咸陽啟程抵達了下一個郡縣。 前者所帶來的震撼自不必提。 人類從誕生起就只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于黑暗而只能遵循大自然的一切規律生活,可在電燈被發明出來之后,人們將不再畏懼黑夜,而黑夜也將不再限制人類的生活。 電燈所使用的材料還算可以,并不稀缺,也許暫時不能走進每一個人的家里,卻也并非那么遙不可及。 真正限制電燈普及的,是發電機與儲電設備,以及電線所需的大量金屬銅絲與橡膠。 秦半兩是銅打造。 完全可以想象的是,一旦電線使用的是銅線與橡膠,必然會出現一部分人將電線偷走的情況。 因為那幾乎等同于錢財。 所以在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之前,朝廷并不敢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電燈。 這當然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別的不說,直接參考現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