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35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他完全沒想過,九江郡百姓的一次錯誤cao作,后遺癥竟這么長遠。 一年多不能種土豆? 林阡見兩人如臨大敵,不由提醒道:“雖然不能種土豆,但玉米紅薯乃至于五谷的種植都是沒問題的。再者說了,九江郡這么多的土地不能種植土豆,對國家而言未必不是一個機會?!?/br> 嬴政看向林阡:“此話何意?” 林阡解釋:“九江郡隸屬于長江下游,水稻小麥都是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這次受災不能繼續種植土豆,說不準可以試著在九江郡推廣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br> 頓了頓,她笑道,“哪怕只是一部分,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也足夠讓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百姓種植了?!?/br> 嬴政有些不高興:“秦國賬面上還有不少田地沒有分發給百姓?!?/br> 言下之意,水稻與小麥的培育本就不需要到九原郡去。 林阡無奈:“九江郡既然已經騰出了地方,你又何必在原本的土地上折騰?繼續按照之前的計劃播種不好嗎?” 嬴政看著林阡,嘆了口氣:“也行,就當物盡其用吧……” 第106章 285~286 林阡再次勸道:“我知道朝廷還有不少田地,但這些田地不是都會按照國家的需求提前做好之后一年甚至好幾年的種植計劃?如今沒幾個月就要到年尾了,何必耽誤時間?不妨先在九江郡培育雜交種子,等那些田地騰出空來再安排?” 嬴政本也不至于真對九江郡的百姓如何如何,只是被人背刺,捅了這么大的簍子還不得不跟在其屁股后善后,他心里總有些不得勁兒。 若非不能直接撒手不管,嬴政一早就將李斯給轟出去了。 但…… 林阡說的也有道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直接在原本情況下彌補這個過錯總好過拆東墻補西墻。 至于其中細則,嬴政干脆將其拿到了朝堂上討論。 大臣是在上朝之后才知道了九江郡遭災的事情,不少大臣都因此對九江郡生出了幾分不滿。 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這一場災難完全就是“人禍”。 不過,李斯為了避免大臣們“煽風點火”再將嬴政心里的火氣給勾出來,一開始便直接給整件事定下了基調—— “當地百姓讀書不多,與諸位飽讀詩書之同僚可不能相提并論,縱然愚昧些也并非不可原諒。何況現在的主要問題并非追責,”李斯笑著掃了眾人一眼,“咱們如今需要做的,一則是核算一下送到九江郡的鎮賑災錢財需要多少,又該派哪一位官員去負責此次賑災?!?/br> “二則,農家子弟研究出了雜交種子,大大提高了水稻與小麥的畝產量,只是這培育出的種子只能種植而無法留種,所以需要合適的地方育種?!?/br> “鑒于九江郡地理位置優異,當地氣候宜人,水稻可以做到一年兩熟到三熟,又正好發生了這次土豆絕收的情況,所以初步決定在九江郡培育雜交水稻的種子?!?/br> 李斯說完,眾位大臣才不再關注九江郡這次災禍的責任。 知道嬴政提出這兩件事的重點之后,朝臣群策群力,很快就將兩件事的相關細則敲定下來,并得到了嬴政的認可。 不久,相關人員便啟程去了九江郡—— 因為這次災情波及甚廣,再加上這還是嬴政統一天下之后發生的第一樁禍事,所以必須有一個身份足夠高的大臣前往才能讓當地百姓明白此次事情的嚴重性。 再則,培育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種子這件事的官員也必須有一定的相關經驗才行—— 農家子弟只會搞研究,其他事情并不精通。 于是毫無意外,嬴政最后選中了九卿之一的孫內史負責這兩件事。 嗯…… 孫內史位高權重,原本也不至于被派遣到九江郡去,但問題是他名下的屬官,專業對口的太倉令與太倉丞都被外派了出去,如今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孫內史沒辦法,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好在這兩件事并不困難—— 九江郡的郡城正好在之前開通的火車線路上,這次運送賑災錢財完全可以乘坐火車,方便快捷還安全;而雜交種子的培育也有更專業的農家子弟幫忙,他只需負責掌控大局就好。 于是不久,孫內史便啟程離開了。 - 大麥是九江郡一個再尋常不過的黔首,無論是長相身高還是家世品德,都不過蕓蕓眾生再尋常不過的其中之一。 若一定要從他身上挖掘出一個特點,那便只剩下一個“膽小”。 從小到大,大麥就因為膽小吃過不少苦。 但…… 這毛病可能是他打娘胎里面帶出來的,所以不管他怎么折騰,都沒辦法改正,到最后,他也只能躺平認命了。 可大麥不曾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會因為膽小而保下一家的口糧。 那還是在今年初春的時候,當時也不知道是從什么地方傳出來一個消息,說是有人因為去年將自家所有的田地都種上了土豆,在土豆收獲之后賺了個盆滿缽滿,如今都蓋了一棟新房子了。 大麥當時沒注意,只當是個故事而已。 而且因為類似的故事聽多了—— 主要來源于報紙。 所以大麥聽完后除了有些眼熱外,并未生出太多想法,而是仍舊按照往年的習慣繼續種地生活。 可大麥沒將這個故事放在心上,其他人卻聽進了心里。 于是很快大麥就發現,自家周圍的鄰居乃至于所有親朋好友,似乎都打算將自家所有的田地全種上土豆。 大麥發現此事后嚇了一跳,想要勸說鄰居放棄這個想法:“郡守當年將土豆發給我們的時候不是提醒過,這土豆絕對不能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你這樣做會出事兒的!” 他不但找鄰居勸說,還找了所有的親朋好友。 但…… 可能是大麥膽小的形象過于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人在聽了他的勸說后,不但害沒有放在心上,反倒再次笑話大麥膽小如鼠,連掉在地上的錢都不知道撿。 有那與大麥關系好的,好心提醒了他:“當初朝廷下土豆的時候倒真這么說過,但那官員不也說了是患病的可能會增大,而不是一定會患???我和你說,傳言中靠著土豆發家致富那人,就是因為在自家所有的田地中種植土豆,這才賺了那么多錢。但你看,那人不也好好的?” 對方還想勸大麥今年也在所有田地里面種土豆,但大麥總是心中不安,到底還是拒絕了。 可他擔心土豆生病,其他人卻沒這種擔憂。 于是乎,等大麥反應過來的時候,便發現自家田地周邊所有的土地全都種上了土豆。 大麥本能地意識到不妙,趕緊到郡守府官署去報告了這件事。 但…… 郡守都管不了的事情,尋??h令又如何管得了? 那縣令勸不動其他人,便也只能讓大麥在前期多做一些預防準備。 大麥膽小,便干脆將原本計劃種土豆的地全部種上了紅薯與玉米,愣是一點兒土豆都沒種。 畢竟,他聽說那土豆可能患上的病好些都有傳染性。 然后,還未到收獲的季節,當地不少百姓田地里面的土豆植株便出現了枯黃的情況,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并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擴散到了整個縣城。 而且聽說,除了他們這個縣城之外,其他縣城的百姓也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大麥嚇傻了,忍不住擔心自家地里的紅薯與玉米。 在其他百姓對地里的情況感到驚慌失措的時候,大麥也在膽戰心驚中等到了收獲的季節。 然后他就發現,整個縣城,只有自己田地的收成毫發無損。 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種植一點兒土豆。 也因此,在一眾哭嚎的百姓當中,只有大麥的生活沒有受到一點兒影響。 但這不是全部。 等到朝廷派來的賑災大臣抵達九江郡之后,大麥竟然因為之前的膽怯之舉而受到了孫內史的接見,并因此獲得了朝廷的夸獎與優待—— 雖然九江郡大部分田地絕收,但仍有部分百姓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按照嬴政的意思,這些百姓才是真正聽話之人,所以在安排培育種子的任務時,需要給予這些人一些優待。 而這份優待具體如何給出…… 想讓當地百姓幫忙,總不能免費吧?朝中大臣一番商議之后,最后敲定了以租賃百姓部分田地來賑災的方法。 具體實施方法就是,朝廷以市價租賃當地百姓的田地一年,具體租賃多少由百姓自己決定,而且之后培育種子同樣會以市價的一點五倍優先聘請田地的主人幫忙,所有錢財一開始便發放到百姓手中。 等到田地收獲,他們甚至可以獲得雜交種子的優先購買權。 當然,這是對那些不顧朝廷提醒,非要在已經種過了一茬兒土豆的地里面繼續種土豆的百姓的安排。 而對于那些認真聽從朝廷囑咐,乖乖在好幾塊地之間輪種的百姓,朝廷同樣會提出租賃的請求,價格也與其他人沒什么兩樣,但對方若愿意幫忙育種,等種子收獲之后會直接分給對方一成的種子當做報酬。 至于對方拿走后是自己用、賣掉還是送人,朝廷都不會多管。 許多人對這些種子其實不感興趣—— 畢竟,聽說這些種子是農家子弟研究出來,雖然不像是土豆玉米等高產糧種般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產量聽起來也很高,但…… 也沒聽說過農家子弟會研究種子??? 很多人都不信任這種子。 但大麥信。 他膽小嘛,所以在天下一統后便嚴格按照朝廷的命令做,不敢有半點兒行差踏錯。 更何況,朝廷這么些年也沒有坑過他們不是? 于是大麥在算過自家存糧,以及還需要種多少糧食才能吃飽后,便毫不猶豫地決定將自家一半田地租賃給官署。 連存糧都算上了? 家人完全不能理解大麥的決定,但想到正是因為他之前果斷放棄了土豆的種植,才讓全家避免了這次災難,所以大家也就沒有多說什么。 不只是大麥的家人,就連周圍鄰居與親朋也在大麥做出選擇之后,下意識跟隨了他的決定—— 餓肚子的感覺并不好受,還是跟著大麥保險一點。 然后! 僅僅只在四個月后,大麥一家子看著自家田里碩果累累的水稻,整個人都驚呆了。 他不敢置信地看著田里那稻穗幾乎要將稻桿都壓彎了的水稻:“這真的是水稻,而不是其他什么糧食的種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