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林阡疑惑地看著他,沒明白嬴政的意思。 嬴政放下成績單:“他們既然已經拿到了畢業證書,再想要賺取學費又有多困難?雖然男孩兒單獨報名讀初中需要兩百個錢,可女子單獨報名卻沒這個限制。六十個錢,只要努力些不至于賺不出來?!?/br> 好些與朝廷相關的崗位待遇可不錯,而且認畢業證書。 林阡一頓,瞬間高興起來:“我倒是忘了這個?!?/br> 嬴政笑著搖頭:“只要有心,最后總能進入學校的。你不要再擔心這個了,倒是來為寡人參詳參詳,這西域諸國要不要打?” 林阡一頓:“西域諸國?” 嬴政無奈點頭:“對,李信那人打著打著就變成了脫韁野馬,在拿下呼揭之后便從呼揭人口中知道了西域諸國的存在,還騎著馬跑到西域諸國去溜達了一圈兒,似乎將那些小國嚇得不行?!?/br> “等將月氏、烏孫拿下之后,那李信更是直接與蒙恬打了個招呼,便直接帶著韓信等人跑去了西域?!?/br> “就在昨天,李信來信說已經抵達了樓蘭?!?/br> 林阡瞬間支棱了起來:“樓蘭?” 嬴政看了她一眼:“對,樓蘭。李信抵達樓蘭之前似乎還遇到了其他小國家,但因為國家太小、兵力不足,幾乎是在李信兵臨城下后便立刻選擇了向我大秦俯首稱臣?!?/br> “那樓蘭似乎算是西域諸國較為強大的一個,所以在李信率兵抵達城門后并未選擇投降,反而準備與李信打上一場。李信自己倒是躍躍欲試,卻擔心糧草補給,這才回信詢問?!?/br> 林阡眨眨眼:【這話的意思是,若糧草沒問題,李信直接就打了?】 嬴政好笑,卻還是點了點頭:“寡人記得你之前便提過西域諸國,似乎那邊有不少好東西?是以想要問問你,這西域諸國國力如何?!?/br> 若國力強盛,這仗暫時就不打了—— 墨家弟子再厲害,也不可能這么快就將鐵路鋪到西域去;可若是用馬匹運送糧草,那消耗可就太大了。 但若西域諸國國力不強,這場仗似乎也不是不能打。 第95章 263~264 ==·驚喜·== 嬴政對擴張國家版圖倒沒太大執念,卻對西域那塊地方有些眼饞—— 畢竟林阡當初提到過,西域那邊非常適合種植棉花,而且白天日照充足、日夜溫差大,瓜果品種相當多,味道也格外好。 瓜果還好,左不過是一些吃的。 這些年通過與花、現代宿主等人交易,秦國國內也種植了相當多的瓜果品種,比如各種雜交品種的蘋果桃子梨和后來才傳入中原的西瓜草莓等物,可棉花產量卻一直沒能得到有效擴張。 畢竟比起棉花,百姓還是更愿意種植可以讓人吃飽的糧食。 林阡看著躍躍欲試的嬴政,遲疑道:“我個人的意見是,先不打?那么大一片草原畢竟才剛拿下,如今生活在草原上的也都是純粹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與我們完全不一樣 ?!?/br> “他們生活的地方距離中原太遠,全部遷居似乎不太妥當,畢竟真要是全部往靠近中原的地方遷移了,那些空出來的地方就等于白打了?!?/br> 沒有人生活的地方,就算把土地劃歸到了國家版圖當中,別人也是想占就占,根本不會多管—— 【俄國就曾靠著不斷往邊境遷移人口,占據了清朝的大片草原?!?/br> 總不能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反倒為別人做了嫁衣。 “但若是將人留在原來的地方生活,”林阡看了嬴政一眼,“一則他們不見得就打心底里愿意歸順秦國的統治,二則交通不便,時間久了這些部落即便愿意接受秦國的統治也與沒接受毫無區別?!?/br> “想要徹底消化這么大的土地,讓當地百姓對秦國產生對秦國產生歸屬感,認可自己秦人的身份是重中之重。而想要做到這一點,修路,建城,教育,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與收入……都很有必要,而且至少也要耗費三五年時間吧?” “而且那樓蘭國若真的在一個月內快速拿下,李將軍應該不至于回信特意問上一句?但以我的了解,西域還真沒幾個強大的國家,所以會出現這等狀況,很可能是除樓蘭外的其他國家也都派兵支援了?” 西域各國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因為身處交通要塞,每一個國家都相當富裕。 “不過……” 林阡笑著攤手:“我對打仗了解不多,也不清楚前線到底是什么情況。這一場仗到底要不要打,你還是問問尉繚等人?” 嬴政想了想,點頭。 次日,嬴政在上朝的時候將此事告訴朝臣,并詢問大家想法。 李斯、馮去疾等人從現實出發,認為蒙恬與李信才掃蕩了草原,中間不但投入了無數士兵馬匹等需要的糧草,為了運送糧草、挖礦等修建的鐵路同樣也是一筆消耗,并不贊同在沒必要的情況下攻打西域各國。 尉繚則從軍事角度出發:“士兵們已經在草原上打仗、生活了一年多,無論身體還是精神怕是都已經疲乏到了極點,若不趁著戰爭勝利班師回朝讓士兵休息,只怕不但士氣會受到影響,戰斗力也會大打折扣,到時候士兵的傷亡率也會大大提高?!?/br> 嬴政見文武大臣都不同意繼續攻打西域,雖然有些可惜,卻還是讓人給李信去信,讓他班師回朝。 …… 李信收到信件后,有些可惜地看了眼樓蘭都城的城墻,到底還是帶著手下直接騎馬離開了。 路上與蒙恬會和后,這才一起回了九原郡。 蒙恬看了眼韓信身邊的兩個少年,趁機問了李信:“冒頓那小子在攻打頭曼部落的時候有沒有干其他事兒?” 李信愣了下,才終于從腦海中將冒頓當初惹出的事兒扒拉了出來。 他也沒避諱,直接當著冒頓的面兒就告訴了蒙恬。 蒙恬聽完挑眉,視線落在冒頓身上:“倒是聰明?!?/br> 冒頓無語地白了蒙恬一眼,而后看向旁邊坦然自若的韓信,心里更氣了:“喂,韓家小將軍,這場合不開口說得過去嗎?” 韓信看了他一眼:“怎么,難道蒙將軍說錯了?” 冒頓噎?。骸澳阍趺催€在生氣?我是做了點出格的事兒,但你不也拿劍威脅我了嗎?大家都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不至于為了這點兒小事一直生氣吧?” 韓信掃了他一眼,懶得搭理。 蒙恬將視線轉到韓信身上:“鬧翻了?” 韓信正色道:“還沒到那地步?!?/br> 蒙恬還是很相信韓信的,于是點點頭,沒有再探究此事。 - 軍隊班師回朝也沒有那么簡單,中間怎么也要好一兩個月。 在這之前,秦國上下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 第一批學生順利從小學畢業,秦國的版圖也再次擴張,加上春節便是三喜臨門,是以今年的宴會從上到下都洋溢著一種讓人不自覺發笑的喜慶氣息。 春節之后,眼瞧著馬上就要開學了,林阡又去問了問第一批畢業生的升學與工作情況。 因為秦國如今人口不多,學校也只有一個,所以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同一個學校,每次考試結束之后便要開始統計下一學年入學的學生,以此提前確認朝廷需要印刷多少教材。 畢竟教材都是成本費,印刷太多容易虧本。 但成績單剛出來,前往學校報名想要繼續讀初中的學生卻并非全部。 原因就在于,畢業考試中合格的學生,女學生比男學生多了不少:這也不是很難理解,畢竟先秦時期雖然在男女大防上還算開放,女子的出路卻仍舊沒有多少。 而只要沒辦法為家庭創造價值,在家中的話語權不高幾乎無法改變。 以前她們嫁人后只能相夫教子,后來秦國統一天下后給了那些讀書識字的的女子更多的機會,但更底層的女子仍舊找不到出路。 學校的出現,卻給了她們這個機會。 所以這些女孩兒入學之后,自然會拼了命地想辦法抓住這個機會??梢哉f,除了那些先天條件真的不太好的姑娘,大部分女學生都抓住了這次機會,得以成功畢業。 但女學生努力,備受優待的男學生卻不一定。 其中又尤其以那些出身不錯,家境良好之人更甚。 于是乎,等到成績單公布,所有人就發現合格的女學生竟是比男學生多出了將近二分之一。 林阡之前憂慮的,也正是這多出來的二分之一女學生。 事實也正如她擔心的那般,考試成績公布后的半個月內,報名升學的學生中男女比例仍舊差不多持平。 多出來的那些女學生全部放棄了學業。 但因為嬴政之前說的那話,林阡忍不住在半個月后又去問了報名情況,竟發現那些之前沒報名的女學生竟然全都報了名。 全都! 林阡驚呆了,特意到學校去問了校長。 自己的學生一個都沒少,校長自然高興且自豪:“一則還是因為那些原本沒能成功畢業的男學生家長還是想讓自家孩子拿到一個小學文憑吧,畢竟以后即便是有關系,沒有畢業證書也沒辦法進入官府工作,雖然讀初中需要的學費比小學更貴,但怎么也比只是送自家孩子讀書便宜?!?/br> “二則是今年剛畢業的項禰在去墨家工坊幫忙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同班同學,得知對方不能入學是因為沒錢,于是主動找到老師,然后與之前資助他們的學生家長聯系、與只想讓她們盡快出門工作的家長談話,最后終于談妥了以初中學費的一半作為教導那些沒能畢業的學生的報酬,為他們補習功課?!?/br> 林阡愣住,沒想到這個叫做項禰的小姑娘竟這么聰明。 只是…… 她忍不住問道:“那些學生是在什么地方補習?” 校長愣了下,解釋道:“補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學校又只有過年這一個月的假期,所以補習的地點直接定在了學校的教室?!?/br> 林阡又問:“他們也都是一起的吧?” 校長點頭:“對,因為有些女學生一個人害怕,而且打掃教室也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所以那些學生在商量之后,特意選擇了一間大教室在里面上課學習?!?/br> 林阡這才放心下來。 不過…… 她看向校長:“那些學生都是靠著學生家長的資助才能報名升學?” 校長搖了搖頭:“有幾個學生實在不想繼續讀書,其家長不但不愿意繼續資助那幾個女學生,還逼著她們盡快還錢。多虧了朝廷當初頒布法令,特許學生在讀書期間不用還錢,不然……” 他很快又笑了起來,“不過那幾個學生自己也爭氣,趁著放假這段時間不但去了墨家工坊等地方幫忙賺錢,從墨家工坊出來還會到一些鋪子去幫忙算賬,又或者自己用學來的知識制作一些小玩意兒去賣?!?/br> “一個月的時間,倒也將一年的學費賺了個七七八八,再加上他們以前在假期幫忙賺來的錢財,學費盡夠了?!?/br> 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現狀還是很清楚的,在發現其他人靠不住的時候,總會給自己提前留好退路。 林阡又問了那些學生的情況后,終于放心下來。 之后寒暄幾句,她便起身告辭了。 校長送她到了校門口。 林阡正要與校長道別,卻見他樂呵呵與一個剛進門的女子打招呼,同時還指著對方為林阡介紹道:“這位便是我之前提到的,項禰求助的那位老師了。聽說當時雙方家長都不同意讓學生補課,還是趙老師出面之后,這件事才得以做成?!?/br> 林阡看向那位女子,嘴角抽了抽:“你好,六……趙老師?!?/br> 趙老師似乎并不意外,笑著與林阡打了招呼:“夫人,許久不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