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17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第93章 259~260 ==·懷疑·== 韓信沒明白,無論是頭曼單于還是閼氏和他小兒子身邊,肯定都有許多守衛才對,即便昨晚因為有人接二連三地投降而稍顯混亂了一些,但頭曼單于等人身邊的守衛肯定不敢擅離職守才是。 就算頭曼單于在自己族人心中的地位不高,也不可能有人不將他的安全當回事兒吧? 但…… 冒頓卻笑了笑,并沒有和韓信解釋的想法。 韓信有些不高興,但念在他剛剛殺了自己的家人,正是心情不平靜的時候,他也只能保持安靜,想著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后,或者再過幾天詢問緣由。 畢竟,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拿下頭曼部落。 …… 但這其實并不是多困難的一件事,這些匈奴已經餓了好幾天,本就士氣大降、毫無戰斗欲,如今頭曼單于與閼氏又被人直接暗殺在了帳篷中,整個頭曼部落可以說是群龍無首,士氣更是幾近于無。 李信原本還以為這場仗要等到明天才能結束,如今一看這么好的機會,當然不愿意放過。 于是他直接讓昨晚投降的那些匈奴士兵站出來沖著族人喊話,也不用說太多,只是一句“李將軍承諾我們,以后可以獲得與烈陽部落等人一樣的待遇”,便可以徹底動搖匈奴的軍心。 很快,不少匈奴士兵便紛紛放下了武器。 有貴族見狀,拿著彎刀就要砍向那些士兵,卻只聽“咻”的一聲,一支利箭直插脖頸,直接取了那貴族狗命。 一時間貴族人心惶惶,尋常士兵卻像是受到鼓舞般紛紛放下了武器。 李信趁機發起總攻,一群全國士兵如狼似虎地沖進了匈奴的營地,很快便將所有貴族生擒,拿下了整個頭曼部落。 之后便是打掃戰場。 韓信跟在李信身邊上躥下跳,問了好些他之前的經歷。 李信卻笑:“哪兒來那么多的有趣經歷?我駐扎在蜀郡一帶防守西羌諸部,蒙恬每日過的什么生活,我過的就是什么樣的生活?!?/br> 韓信有些失望:“西羌的地盤不是挺大嗎?” 李信頓住,好笑地看著他:“地方大,人倒是比匈奴安分一些,邊境的沖突反倒比九原郡一帶更少?!?/br> 韓信無聊地撇撇嘴。 李信見他對打仗真的感興趣,不由笑道:“真想要打仗的話,你可要快些長大才是,不然以秦國如今情況,許是過不久就要對西羌出兵了?!?/br> 韓信一頓:“我已經長大了,隨時都可以上戰場!” 李信好笑,半點兒沒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才多點兒年紀呢?小屁孩兒一個! - 而就在李信成功拿下頭曼部落的同時,蒙恬也帶著士兵收編了許多臨近秦國的游牧民族。 這些部落因為臨近秦國,所以對秦國百姓這些年生活上的變化最為清楚,也算是親眼看著秦國百姓的生活一日日變好起來的見證人。 若只是看著秦國百姓變好就罷了,可他們還看到了部分匈奴的變化。 那些原本與他們一般,同樣與秦國關系尷尬的匈奴部落,僅僅只是因為與秦國結盟合作打了頭曼部落一頓,便成功被秦國接納,成為了秦國的一員,如今都已經過上了讓人羨慕的定居生活,他們不但養殖的牛羊數量擴大了好幾倍,平日的衣食住行都比之前好了太多倍。 其他人看著,心里難免羨慕。 所以在發現蒙恬帶兵來攻打他們,而他們又根本就打不過的時候…… 咳咳,投降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嘛。 反正投降之后,他們的生活只會變好而不會變差,若為此白白丟去性命可就太不劃算了。 但在距離秦國更遠的地方,生活在那邊的游牧民族部落對秦國了解不多,除了知道他們的強大外對秦國幾乎毫無了解,對秦國也沒有任何向往之情,所以在發現秦軍派兵來打的時候,除了反擊,便是逃跑。 投降并不在他們的選擇范圍之內—— 不是因為覺得秦軍兇殘,而是如今的游牧民族幾乎全部都處于奴隸社會。他們為了爭奪更好的草場與資源,同樣會互相攻伐,戰爭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敵人是否兇殘強大如何并不會讓這些人感到畏怯。 但這些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仍停留在中原幾百上千年之前的時候,大戰爭結束之后,勝利方會將失敗方的所有男人殺死,然后劫掠走所有的女人和小孩,小孩子會被當做奴隸養大,女人同樣也只能當個任勞任怨任人欺辱發泄的奴隸。 從某種程度來說,秦軍兇殘但不牽連家人的作風,反倒是件好事。 但問題是,他們并不知道啊。 因為沒打過交道,所以其他游牧民族的人只會認為秦軍和他們沒什么兩樣,一旦戰爭勝利就會對他們的女人和孩子出手,所以一旦發現己方不能敵,自然第一時間就會選擇逃跑。 若是跑不了,這群人便會殊死相搏。 由于之前遇到的游牧民族過于“和善”,蒙恬在初次與這些迥然不同之人戰斗的時候,也難免吃了一些虧。 但有著常年與匈奴戰斗的經驗在,蒙恬很快就扭轉了局勢。 到底是成功做到“卻匈奴三百余里”,將匈奴打得在秦朝存續期間再不敢來犯的猛人,蒙恬在與游牧民族打仗的時候還是相當容易的。 于是沒多久,他便帶著人一路平推,成功拿下了東胡、肅慎等部族。 之后他又繼續往西,帶兵抵達了丁零部族所在的地方…… - 不過拿下整個草原也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在徹底拿下草原之前,李信與韓信一行人在中途還發生了那么一點點不為人知的小意外。 在李信拿下頭曼部落之后,無論是秦國還是頭曼部落的人都徹底放松下來,也終于可以吃個飽飯睡個好覺了。 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終于有人認出了一副秦國士兵打扮的冒頓。 所有知道頭曼曾對這個少年做過什么的人,幾乎都在第一時間猜到了頭曼一家三口的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們感到震驚,也完全不敢相信。 有那沖動之人,甚至立刻就想要拿著武器往冒頓身前沖。 冒頓卻連半個眼神都吝嗇于施舍給他們,只是淡淡看了他們一眼之后,便直接和韓信一起離開了。 韓信掃了那些人一眼,忙讓士兵將人嚴格看守了起來。 吩咐完后,韓信有些奇怪地看著冒頓:“你怎么好像一點兒也沒收到影響?” 冒頓自從與頭曼部落的人重逢后,心情就一直不好。 聽到韓信的話,他扯了下嘴角:“不過是一些不懷好意的故人,如今已是秦國階下囚,我為何要受他們影響?” 韓信看了冒頓一眼,沒有戳破他的嘴硬。 他不說話,冒頓也干脆閉嘴不言。 …… 李信很快將兩人叫了過去,主要便是為了詢問頭曼三人的死亡。 冒頓沒有辯解,直接承認了人是自己殺的:“他們三番兩次要我性命,我自然要以牙還牙。再者頭曼雖然昏庸無能,但其本人也有不少忠實擁躉,這樣的人留著隱患頗大,死了難道不好嗎?” 李信皺眉,看向冒頓的眼神多了幾分審視與戒備。 他倒不是認為冒頓的做法錯了—— 無論什么情況下,殺死對自己不懷好意之人報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但冒頓殺了自己父親之后,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卻讓人有些不適。 冒頓看出來了,但并未放在心上。 李信見狀,干脆問道:“你是如何潛進匈奴部落的?” 若是潛伏進去那么容易,他早就派人去將頭曼的首級給割了下來,哪兒還會等到冒頓出手? 冒頓笑了笑,道:“我到底在頭曼部落生長了十來年?!?/br> 李信看著冒頓,對這個說法半信半疑。 冒頓確實在頭曼部落生活了十來年,但這所謂的十來年是從他出生一直到被送去月氏部落這段時間。 一則那都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就算冒頓還記著部落的人,頭曼部落的人卻不見得還對他有什么感情,同齡人甚至都可能已經忘記了他;二則冒頓被送去月氏部落的時候也就十歲左右,這么點兒大的年紀又能給自己培養出多少勢力? 但即便并不相信冒頓的說法,李信也并未多問。 畢竟當初分兵兩路的時候,蒙恬便提前和他說過,這一路上不要多管冒頓。 雖然不知道蒙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但李信并無插手的想法—— 萬一破壞了蒙恬的安排可就不好了。 ==·反目·== 冒頓與韓信很快從李信的軍帳離開。 韓信忍不住問他:“你到底是怎么潛伏到頭曼部落的?” 冒頓笑了下:“不是已經說了嗎?靠著以前認識之人的幫助。你不會以為我當初在頭曼部落生活的時候,連個朋友都沒有吧?” 韓信看著冒頓,并不相信。 但…… 他失望地搖搖頭:“你不想說就算了?!?/br> 說完直接轉身離開了。 冒頓看著韓信的背影,頓了頓,徑直離開了原地。 - 當晚,夜半三更。 冒頓突然起身從帳篷內出來,來到了看押匈奴的地方。 幾乎是在冒頓剛出現的時候,便立刻有人張嘴想要痛罵他這個背叛了部族的叛徒與仇人。 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聲“安靜”徹底鎮住了所有人,緊跟著所有的匈奴人都錯愕地發現,那些原本負責頭曼與閼氏守衛的匈奴士兵竟紛紛站了起來,然后在他們的注視下堅定地走向了冒頓。 所有人都蒙了。 “你們不是單于的心腹嗎?為什么會投靠冒頓?我們那么多人都被他帶來的秦軍殺了,族人的鮮血都已經侵染到地下,染紅了整個草原,你們竟然可以熟視無睹嗎?” 面對族人的控訴,其中一人冷冷答道:“可這一切的災禍,難道不正是頭曼為了閼氏和她的小兒子惹出來的嗎?” 問話之人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