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148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有條文或者格子花色的布匹還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一類布匹花色規律,只要在織布之前調整好有色絲線的位置,倒是沒有問題。 鉅子想了想,點頭:“印花的話應該比較容易?!?/br> 而除了將蒸汽機與珍妮紡織機結合到一起外,鉅子其實也嘗試過將蒸汽機與其他東西結合到一起,比如他們之前剛剛研究出來沒多久的肥料生產機器。 還有墨家子弟等人在生產某些鐵制品時為了提高質量,往往會在冶煉鋼鐵的時候將每一塊鐵都進行足夠多次數的捶打,若是將其與蒸汽機相結合也可以達到奇效,不過因為蒸汽機被送來的時間尚短,所以墨家子弟尚未研究出相關機器而已。 但已經嘗試過與蒸汽機結合的機器,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林阡看著蒸汽機,提醒墨家鉅子:“這蒸汽機的作用遠遠不只是和其他機器相結合那么簡單而已,你們為什么不試著發明一種采用蒸汽機當做驅動力的交通工具?” 鉅子一頓:“交通工具?” 林阡點頭:“對啊,蒸汽機本就是用蒸汽推動其他東西的不是嗎?若是想法子將其裝在馬車上,其實完全可以取代馬匹?!?/br> 墨家鉅子立刻陷入了沉思當中。 半晌,他若有所悟:“我好像知道谷豐侯你的意思了?!?/br> ==·農家·== 嬴政與林阡從墨家工坊離開,乘上馬車準備回到咸陽宮。 路上,嬴政注意到林阡腰上懸掛的配劍:“你之前不是不愿意佩戴?” 許是剛剛見到了蒸汽機,林阡如今正是情緒激動的時候,于是直接將配劍取下放到嬴政配劍旁邊:“鉅子之前為我們打造配劍的時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給兩把劍刻上了幾乎一樣的花紋,若非你我二人關系有了進展,我怎么可能和你一起配劍出現?你看著圖樣,簡直太像是一對了?!?/br> 嬴政失笑:“不喜歡嗎?” 林阡想了想,坦誠道:“現在當然很喜歡?!?/br> 嬴政拿起兩把劍,笑道:“你喜歡就好,寡人當時設計圖樣的時候,想著比不得你曾設計的那些精美,還擔心你不喜歡呢?!?/br> 林阡一愣,驚喜地看向嬴政:“你設計的?” 這是她從未想過的可能! 嬴政好笑:“寡人以為你早知道。畢竟玄鳥特殊地位,一般人不敢輕易用來當做紋飾;而且若無寡人準許,墨家鉅子即便再膽大,也不可能將你配劍的圖案做成這般模樣?!?/br> 林阡看著嬴政,心臟突然猛烈地跳動起來。 - 蒸汽機的出現對紡織行業其實并未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珍妮紡織機已經足夠應付當前百姓對布匹的消耗。 但其在肥料的生產上面起到的作用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雖然知道了肥料的生產辦法,也已經有了生產肥料的機器,但因為百姓對肥料的需求非常大,按照之前的生產效率,那些機器生產出來的肥料根本就沒辦法滿足百姓的需求,自然也就沒辦法推廣全國,幾乎只能在咸陽與周邊城市銷售肥料。 而且因為肥料供不應求的關系,朝廷還不敢將肥料的價格降低太多,就怕被人鉆了空子。 可當蒸汽機出現之后,只要原材料足夠,肥料的生產一下就變得容易起來。 短短一個月時間,專門用來生產給肥料的工坊便生產出了大量的肥料,雖然已經錯過了最初施加底肥的時間,但之后的追肥同樣用得上。 因為生產出來的數量足夠多,這些肥料的價格也降低了不少。 而且,這些肥料也已經可以運送一部分前往全國各地售賣,而負責此事的便是剛來咸陽沒多久的那些農家子弟。 …… 在一群非常受諸侯王歡迎的諸子百家當中,農家子弟的地位一直有些不尷不尬—— 若是有農家子弟到各大諸侯國去推廣自己的學說,幾乎沒有一個諸侯王會拒絕,因為即便是再愚蠢的諸侯王也清楚糧食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所以可以給糧食增產的農家子弟來到自己的諸侯國,他們只會覺得高興; 但又因為農家子弟以農為本,所謂的學說也只是教導百姓該如何給糧食增產,所謂的治國之策也只是希望諸侯王能重視農業,安心種地,糧食足夠國家也就富強了的想法,所以又從未受到過諸侯王的利于。 至少春秋戰國幾百年,農家子弟都沒出什么有名之人。 也是因此,農家變得愈發沒落,幾乎快要消失無蹤了。 周利是這群并不普通的農家子弟中普通的一員,天下一統之前,周利一直和其他師兄弟一起在各大諸侯國的百姓之中講解給糧食增產的知識,天下一統之后也不曾改變行程,仍舊按照之前的計劃,朝著下一個目的地前進。 秦國拿出高產糧種,推行堆肥之法等等消息,他們當然也都知道。 甚至于,為了一探究竟他們還曾主動前往秦國。 不過讓人可惜的是,他們當時前往秦國之時,正是秦國與其他國家最水火不容的時候,他們不但在見到高產糧種之前就被人發現并舉報到了官府,就連相對普通的堆肥之法都不曾打聽到丁點兒皮毛。 若非他們農家子弟的身份,他們甚至差點兒被抓去當勞役。 周利等人被嚇到了,之后便再不敢往咸陽去。 他也不曾想過,自己還有機會踏足咸陽這塊土地,甚至還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視,得以獲得召見,與秦王嬴政面對面交談。 周利從未想過,自己也能有這樣的經歷。 而這一切的開始,不過是因為自己獲得了好友墨家鉅子的邀請而已。 當時自己正與其他師兄弟研究玉米與土豆等作物如此高產的緣由,又能否將其運用到其他糧食之上,提高水稻小麥等糧食的產量。 但研究來研究去,也沒人找到原因—— 他們不得不相信,這些糧種能獲得如此高產,真就只是因為其作物本身足夠優秀而已。 正在所有人都覺得沮喪的時候,驛站的小吏給他送來了一封信。 信上說,谷豐侯又研究出了一種可以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但因為其用量與使用時間需要仔細斟酌,不然不但不能給糧食增產,還可能讓糧食減產,所以希望能夠得到周利等農家子弟的幫助。 周利幾乎是一看到“谷豐侯”、“糧食增產”就已經動了心,何況之后,墨家鉅子還在信件上提到,這種被谷豐侯稱作“肥料”的東西并不只是可以讓玉米土豆等高產量作物增產,還能讓水稻小麥等傳統糧食增加產量。 周利直接找到其他師兄弟,商量一番后便立刻啟程去了咸陽。 他們幾乎是剛到咸陽,便被墨家鉅子塞了一堆味道難聞的肥料,直接趕進了谷豐侯的地里。 不過幾十畝地(嬴政陸陸續續又賞了不少田地給林阡)而已,里面卻種了幾乎他們能見到的幾乎所有糧食與蔬菜。 好在周利等人見多識廣,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然后他們便第一次見到了傳聞中的谷豐侯:一個據說已過而立,看起來卻不過只有二十出頭、且氣勢相貌都相當出眾的女子。 周利等人時常風里來雨里去,所以每個人的模樣都很相似—— 都是皮膚黝黑粗糙,穿著簡單素凈甚至打著補丁,除了一雙過于澄澈閃亮的眼睛外,與尋常農民幾乎沒有任何區別的形象。 在此之前,周利等人遇到的貴人每每見到他們這個樣子,都會下意識皺眉。 有那教養差的,甚至會口出惡言。 即便他們遇到過態度最好的人,也不過是待他們如尋常百姓般忽視而已。 但林阡在與他們交談之后,即便從他們這群農家子弟聽到了對土豆玉米等幾乎快要被人捧上神壇的高產糧種的貶低—— 無論是太耗地力的玉米、必須輪種的土豆與多食會腹脹腹瀉甚至生病的紅薯,在他們這群農家子弟眼中都不是最適合百姓種植的農作物。 與這些高產糧種相比較,他們甚至覺得水稻與小麥才更好。 如今這些土豆玉米紅薯的問題尚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幾乎所有人都將其視作了救命的神物,但時常在民間游走的周利等人看得清楚,與土豆紅薯玉米等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幾乎同步發生的,還有各地百姓迅速增加的人口。 耕種面積就那么大,高產糧種還有著這樣那樣的隱患,等糧食數量無法滿足增長人口的消耗…… 誠然,他們也清楚人口想要增長到那種地步也許還要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年,但讓缺點這么大的糧種大行其道,他們總覺得非常容易出現意外。 可與這些糧食相比較,水稻與小麥的產量真的太低了。 所以周利等人才會想著從土豆玉米等糧種中吸取優點,以提高水稻小麥的產量,只要水稻小麥的產量上去了,本就更喜歡水稻小麥的百姓肯定會更愿意種植早已經吃習慣了的糧食。 然而結果嘛…… 不提也罷。 周利等人自己都覺得這是異想天開,已經準備放棄這個荒誕的想法了。 可谷豐侯不但不曾生氣或嫌棄,反倒因此對他們態度愈發和善,眼里也是滿滿的欣賞與尊敬,好似他們做了什么多了不得的事情一樣。 周利好奇問過,卻聽谷豐侯回答:“你們都是英雄,是可能改變世界的人?!?/br> 周利等人嚇了一跳,差點兒沒當場給谷豐侯跪下。 他們只是再尋常不過的農家子弟,平日扎根于百姓當中,根本不受當權者尊重,談何改變世界? 谷豐侯卻道:“但事實就是,確實有人做到了,并受到了萬民敬仰?!?/br> 周利追問是誰,谷豐侯卻道是位故人。 他有些可惜不能與之見面,谷豐侯卻告訴他,等將肥料推廣全國之后,若是仍舊不改初衷,便可以直接找她,谷豐侯會給他們指出一條那位偉人曾走過的路。 若他們真能將那位偉人的成果復現出來,必然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聽完這話之后,心思單純的周利等人瞬間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卯足了勁兒地研究肥料,這才得以在肥料全國推廣之前,得以將使用肥料的種種用量與細節研究出來。 如今就只等著肥料推廣全國了…… ==·雜交·== 阿樹自從開始做生意之后,家里的條件就越來越好了。 不但一家四口都能吃飽喝足,就連兩個因為母親食物不好而沒能喝到太多奶、水的孩子,如今都可以頓頓喝到新鮮的羊奶。 雖然味道有些腥臊,不得孩子喜歡,但想著可以補一補對兩個孩子身體上的虧欠,阿樹仍舊逼著孩子將羊奶都喝進了肚子。為了防止什么時候買不到羊奶而斷了頓,阿樹甚至買回來了兩頭剛產崽的母羊在家里養著。 被這么一頓頓羊奶地補著,阿樹的兩個孩子如今長得可壯實。 眼瞧著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阿樹夫妻幾乎都要全身心地撲在生意上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郡守突然在城內城外張貼布告,說是朝廷已經研究出了可以讓糧食增產的肥料,價格也不低,希望家中有余錢的百姓都買一些回家,正好最近可以給地里的糧食追肥。 阿樹一看見這布告,立刻想起了自家的幾畝地—— 那可是他當初上戰場一刀一槍拼殺下來的,可不能荒廢了! 于是阿樹當天賣完東西后便立刻跑回了家,然后拎著鋤頭就去了自家地里查看情況。 然后…… 他看著地里的野草,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最近沉迷做生意,竟忘了應該給田里的作物除草! 先不說這幾塊田地對阿樹的重要意義,單單只是他荒廢田地的消息傳到郡守耳中,可能會牽連出他做生意的事兒,進而將他轉入商籍就已經很讓人心慌了。 阿樹不敢耽誤,立刻蹲在田地里面除草。 不久,阿樹的妻子也帶著鋤頭來了地里,幫著他一起除草。 也就兩三天時間,夫妻二人就將地里的野草全拔干凈了。 可問題是,地里的野草是拔干凈了,可土地的肥力也被野草吸收了不少,阿樹種在地里面的作物也因為這些野草爭搶養分而長得相當磕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