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怎么我聽他們的意思,這是想要將那些豪商的住宅建造在水泥廠附近?認真的嗎?水泥業好像是重工業吧?重工業污染挺嚴重的,若是讓人住在附近,不怕得癌癥嗎?那可是絕癥!】 嬴政眉心一跳,轉頭看向了林阡。 林阡猶豫一瞬后,主動站了出來:“我個人覺得,往那個村子的方向擴建城市是可行的,但將豪商遷移過去卻并不合適。若是可能的話,我甚至覺得將那個村子并附近幾個村子,以及煅燒水泥的窯爐附近的百姓都遷移到其他幾個城區去更好?!?/br> 嬴政鄭重地看著她:“為何?” 林阡解釋道:“因為煅燒水泥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污染,而燃燒煤炭則會造成空氣污染。這兩種污染都不會直接致死,但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必然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br> “之前開始大量煅燒水泥后,我就與鉅子提過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不但命人做了許多防護口罩讓負責煅燒水泥的工人們日日戴在嘴上,平日也讓鉅子時刻注意附近的通風問題。但即便如此,前些日子也有一些身體虛弱的百姓覺得呼吸困難,只能退出煅燒水泥這個工作?!?/br> 她看向嬴政,“鉅子似乎也發現了粉塵的危害,前些日子已經不再以徭役的方式招收黔首,如今仍在負責煅燒水泥工作的除了刑徒外,大部分都是家中困難,明知道這份工作可能對身體危害,也舍不得放棄這份工作的人?!?/br> 墨家鉅子一愣,主動站出來解釋:“回陛下,谷豐侯所言確有其事。微臣確實已經將大半黔首遣返,即便是可以領取月錢的黔首與以此為勞役的刑徒也盡量做到半個月一輪換,因為谷豐侯曾提及,只要不長期在這種環境生活,離開之后身體會自動排除吸入身體的有害物質?!?/br> 頓了頓,他道,“但微臣也曾做過其他努力。如用石灰水靜置在附近吸收粉塵與煙霧,比如用棉花過濾一些煙塵,比如在附近栽種許多花草樹木,比如按照谷豐侯的意見生產出許多活性炭吸附有害物質……” 嬴政皺眉:“效果如何?” 墨家鉅子搖搖頭:“并不是特別好?!?/br> ==·規劃·== 若不然,鉅子也不至于讓煅燒水泥的工人半月一輪換了,因為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想到這兒,墨家鉅子一時有些懊惱起來。 林阡倒不覺得這是墨家鉅子的問題,畢竟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一直到現代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可以去除大部分污染的機器,但那些機器的構造太復雜…… 林阡根本不懂。 而且就算她懂,甚至背下了相關圖紙拿到這個時代也根本建造不出來,所以也只能盡可能地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減少污染了。 好在這年代到處都是綠色植物,只要不是開設現代那種日產幾千萬上億噸的巨無霸水泥廠,環境的自我恢復能力可以消解掉大部分的污染物。 情況相同的,還有如今已經大半交付給百姓了的造紙業。 一般百姓生產紙張只為自用,生產過程中產生某些污染物,如石灰水等,當地百姓甚至會收集起來反復使用,那些如草屑、木屑等物同樣會被不想浪費一丁點兒的百姓收集起來漚肥,經過幾次人工凈化之后,每家能產生的污染已經很少。 而這少量的污染只要不直接傾倒入河水中,完全可以被大自然消化。 影響比較大的,也就是像筱家那樣一群人聚集起來的造紙工坊了。但這些工坊的規模也相當有限,畢竟不敢將生意做得太大,若是一個不小心越過了紅線,不得不將自己的戶籍從黔首換成商籍那可就不劃算了。 總之以當前的生產水平,各種新鮮事物拿出來之后,雖然確實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問題并不嚴重。 然而…… 墨家鉅子明顯是想要增加水泥窯爐的數量,增加水泥的生產數量,為了達成這一個目的還想要將城區往釆挖煤礦的地方遷移。 這肯定就不行了啊。 林阡建議:“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將那附近的村民遷入城內,再將城內的水泥窯爐拆除直接建造在那村子上。那村子不遠處就是山林,污染容易被消解,而且距離煤礦不是特別近,不會引發火災?!?/br> “運輸問題更好解決,修建一條從村子直達城外那條路的水泥路就好了。這樣等日后在其他地方發現石灰石與煤礦,咸陽附近的水泥窯爐不再生產了,還可以將其改建成儲存煤炭的庫房?!?/br> 咸陽城內的水泥路早就可以使用了,而咸陽城外的水泥路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修建,如今都修好了好幾百里了,每天光是將水泥運送到修路的盡頭都需要好一段時間。 為了減少交通運輸上的成本,尋找其他的煤礦產地很是必要。 嬴政如今大權在握,正是惜命的時候,怎可能愿意給自己的生命健康留下半點兒隱患?即便按照林阡的說法,那些污染似乎并不會對伸出城中央咸陽宮的自己造成影響,他也不愿再將水泥窯爐留在城內。 于是理所當然的,嬴政直接采納了林阡的建議。 林阡松了口氣。 墨家鉅子如今對水泥生產過程中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認知,對水泥窯爐即將拆除,而后建造在城外自然不放在心上,反而想著再多問問林阡還有沒有其他可以避免或消除污染的辦法。 李斯也沒什么意見,只是提醒嬴政:“不將那些豪商們生活的地方建造在那邊當然沒有問題,但我們總要商量一下到底要將他們安置在哪一片城區?” 那群人手中有錢有人,可千萬輕忽不得。 林阡想了想,提議道:“既然已經決定要擴建咸陽城,那么不如趁機將咸陽重新規劃一遍?” 她還記得以前讀過的史書中,后來許多朝代的城市都已經有了城市規劃的想法,許多時候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居住的百姓都是同一身份與階層的人。 現代的城市規劃比古代更加詳細,會在建設之初就將某些相同類型的建筑、產業放在一起,比如什么地方居民區聚集,什么地方美食多,什么地方商鋪多,什么地方工廠多……像是美食街、大學城、工業區這種名字一聽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清晰明了,簡單好找。 官員們不是特別樂意。 因為很顯然,重新規劃一個城市是一項龐大且繁雜的工作,其中不但涉及到建筑的拆遷與重建,人員的搬遷與流動,戶籍的更改與登記…… 就…… 若非強制規定,一般人還真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但嬴政在聽完林阡介紹了城市規劃的好處后,立刻就動了心。 他甚至一下子就找到了應該如何安排那幾十萬人的住處:“按照谷豐侯的說法,諸位愛卿盡快做好城市規劃。記得在做的時候單獨留出一個商業城區,專門留給城內的商人并那些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咸陽的人居住?!?/br> 商業區? 林阡忍不住抬頭:“陛下英明!” 她不過提了一嘴城市規劃的好處,嬴政竟然直接就想到了直接規劃一個商業區出來,這腦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一群人群策群力,很快就敲定了所有城市的規劃區,其中包括商業區、居民區、官署聚集區等等好幾個城區。而將各大城區劃分出來之后,他們甚至不需要糾結該往什么地方擴建了,因為將所有城區都規劃好后,具體該往什么地方擴建,地圖就直接告訴了他們。 于是很快,朝中官員便紛紛開始為這件事忙活起來了。 - 筱今天先后接到了兩條通知,一條來自于父母,一條來自于治粟內史的屬官太倉令。 前者是因為父母接到了一條官署發來的通知,說是咸陽城即將進行整體規劃,如他們這樣有許多工人的造紙作坊全都必須搬遷到專門給他們規劃出來的城區,據說那邊靠近山林,且周圍全都是如他們一般的造紙作坊、醬菜作坊、咸菜作坊等等。 第二條來自太倉令的通知,同樣是為了城區規劃一事。 因為她名下的成衣坊與已經擴張了兩三倍員工的紡織廠至今還掛靠在治粟內史的官署名下,所以這次的通知才會是太倉令傳達。 太倉令倒不是為了讓她搬遷,而是通知她:“朝中官員在規劃城區的時候,最后選定了以當前最大的作坊工廠為中心點,決定將城內所有的大小作坊都搬遷到成衣坊與紡織廠附近。我來是為了讓你有個心理準備,最近一段時間城內可能會有些亂,你名下成衣坊與紡織廠又都是女子,千萬記得提醒她們這段時間小心謹慎些?!?/br> 筱一開始還想著要不要請假回家幫忙,順便認認路,聽了太倉令的話后,她瞬間就放棄了這個打算,而是直接跑去了負責此事的右丞相官署打聽自家造紙作坊即將搬遷到什么位置去。 若是可以的話,她也希望可以將自家的造紙作坊搬到成衣坊附近。 說來也是巧了,負責此時的小吏對筱印象頗深,所以之前在規劃那些作坊將要搬遷過去的位置時,便特意將筱家造紙作坊的位置放在了成衣坊對面。 正對門! 筱得知此事后,立刻請人回去通知了父母,成功讓原本心懷憂慮的父母與鄰居們高興了起來。 等她辦妥此事后,差不多就要到成衣坊與紡織廠的女工們下值的時候。 她立刻找來兩個廠子的小組長,讓她們暫停女工們手上的工作,并將所有人都召集到地方更大的紡織廠內,直接將最近會有很多工坊搬遷到成衣坊與紡織廠附近,因大部分都是陌生人,所以讓大家近日最好直接留在工廠內的宿舍休息,若不然,回家的時候也千萬記得結伴而行,以免遇到危險。 …… 阿春是紡織廠內的一個普通小女工,平日的工作就是用珍妮紡織機紡織出更多的布匹出來:工廠奉行多勞多得的原則,每月紡織出來的布匹越多,她能獲得的月銀就越多。 因為是個女孩兒,她以前在家并不受重視。 但在阿春成功進入紡織廠,每月至少也能帶回家三十個錢后,家里人對她的態度就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阿春如今不但是家里掙錢最多的人,在家里說的話也成了僅次于父親有用的人。 她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并不希望發生任何的改變。 所以今天聽到副坊主說附近要搬來許多工坊后,阿春心里就一直隱隱發慌,總想回家看看情況。 因為她家今年也做起了小生意—— 就只是將紅薯煮熟后晾干成紅薯干,然后拿到街邊兜售的小生意,一個月賺不了幾個錢,卻也是家中除了阿春的月銀外最大的進項。 所以她在散值之后,根本等不及與同伴結伴回家,便直接沖出了大門。 咸陽城內治安極好,她根本不覺得自己會遇到危險。 但阿春很快就后悔了。 因為剛出門不久,阿春就發現紡織廠附近人來人往,真的出現了好多陌生人,而且其中有不少都是身強體壯的成年男子,讓人看著就心慌。 恰在此時,旁邊正抬著一個大缸路過的男子突然手一滑,那大缸眼瞧著就要往阿春的身上砸。 阿春驚恐地瞪大眼…… ==·機器·== 咚! 旁邊突然出現一個士兵,及時將男子滑落的大缸抓住,而后和男子一起將大缸放在了地上。 等大缸放穩后,士兵立刻破口大罵:“我說你這人怎么回事?今天搬遷的人這么多,到處人來人往的,你一個不小心說不準就要鬧出人命了知道嗎?” 那男子轉頭,這才看到旁邊的阿春,趕緊沖著她連連作揖:“對不住對不住,我剛才扛著缸沒看見人,要是看到了你保管老遠就停下來避開了,絕對不會撞到了姑娘。剛才真的對不住了!” 阿春被男子與旁邊士兵看著,頓時面紅耳赤。 她連連搖頭:“沒事沒事,你以后小心些就好?!?/br> 說完又看向突然出現的士兵,“方才多虧了壯士,若不是你,我剛才肯定就受傷了?!?/br> 士兵不甚在意地揮揮手:“沒事兒,職責所在!你們以后小心些,最近這一片兒都是我和我兄弟負責,若是遇到什么麻煩只管來找我?!?/br> 說完看見旁邊有人撞到了一起,又麻溜兒地跑了過去勸架—— 他自己可不是這種自找麻煩的性子,但誰讓將軍分派了任務,若是各自負責的區域鬧出了大事兒就會罰他們錢呢? 為了不被罰款,士兵這段時間真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就差將這邊兒的百姓當成牙牙學語的嬰兒一般貼身保護了。 他不知道自己離開后,阿春站在原地,視線卻一直追著他跑。 旁邊的男子撓撓頭:“那個,你是看上那個兵了嗎?要不要我幫你問問他家中情況,就當我給你道歉了?” 阿春瞪圓了眼睛,瞬間面色爆紅:“你、你胡說什么?!” 說完直接就跑了。 - 城內的規劃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老百姓一開始還覺得有些麻煩,但等搬遷到同一個地方,發現周圍鄰居都和自己做著類似的行當,共同語言遠比之前的鄰居多后,大家心里的抵觸就少了許多。 等到發現城市規劃完成之后,自家的生意竟然變好了不少后,一個個更是欣喜若狂—— 并非想要買某種東西的客人變多了,而是許多之前想要買東西卻不知道到什么地方買的老百姓,在城市規劃之后知道了該去什么地方買了。 而且許多人即便不買,看到這么多的作坊商鋪也會想要進去逛一逛,逛得多了指不定就下手買了什么心儀的東西,所以客流量一下子就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