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但因為一個秦二世,他對這種命名方式格外排斥起來。 再加上林阡之前提過的一些,諸如皇權必不可能長久之類的話,他更是對這種寄予了自己傳承萬世祝愿的稱號失去了興趣。 于是嬴政將激動之時溜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只當自己不曾有過這樣的想法。 其他人卻不知道嬴政想法,見他說了一半就住了嘴,且遲遲沒有繼續的打算,不由紛紛抬起頭來看向嬴政。 嬴政注意到朝臣的反應,扯了扯嘴角,道:“寡人近日空閑下來,特意招來諸位公子談過,”他掃了眼底下滿臉錯愕的扶蘇與將閭幾個,“發現他們許是過慣了安寧富庶的好日子,竟無一人有我嬴氏王族險境掙命的血性。寡人決定,自今日起,將所有成年公子派往全國各地,隱姓埋名從小吏做起,日后寡人崩逝,誰的官職高,誰就繼承寡人的皇位?!?/br> 嬴政話音剛落,文武百官便驚愕地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他。 林阡更是茫然:【你這是打算養蠱嗎?不打算讓扶蘇繼位了?】 第53章 125~128 ==·分封?·== 嬴政忍不住看了林阡一眼:養蠱? 又聽到一個全新的詞匯。 他不懂什么叫做蠱,但結合自己方才的決定,大致能猜到這個詞的意思是……將一群人丟在一起競爭,然后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一個當做繼承人的方式? 但事實上,嬴政提出這種選擇繼承人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就不是為了選擇繼承人。 至少,不全是。 自從拿下齊國后,朝中文武大臣都曾旁敲側擊過以后要如何治理天下。而其中有不少人都隱隱透露出了,希望他能分封功臣的想法。 嬴政又不傻,怎么可能將好幾代秦王兢兢業業經營,強大秦國實力打下的江山分封給其他人? 嬴政會突然在朝堂上下達這般命令,一則確實對諸位公子不滿,但更是還是希望借此告訴所有動了這些心思的大臣—— 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愿意分封,更不要說分封大臣了。 但總有人被利益迷了眼,看不穿他真正的目的。 王綰看了眼扶蘇等人,猶豫后站了出來:“若陛下真有將諸位公子送到全國各地歷練,以挑選最優秀的繼承人的想法,其實讓他們從小吏做起,并不合理?!?/br> “若真將諸位公子隱姓埋名送到各地從小吏做起,他們許是在小吏這個位置上一直做到死,都不一定能得到晉升。除了這些年秦國擴張太快導致缺少了太多官吏,讓許多小吏獲得了更多額外的晉升機會外,其他時候,尋常小吏想要成為官員,哪怕只是一個縣尉、縣丞都并不容易?!?/br>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斯突然抬頭,錯愕地看著王綰。 兩人這些年一起共事多次,也培養出了一些共事的情分,哪怕看在這些情分上,李斯也希望可以提醒王綰,千萬千萬不要將剩下的話說出口。 但他位置在王綰之下,并非王綰對面,在他直面陛下的情況下,李斯即便使眼色也沒辦法傳遞給王綰。 猶豫片刻,李斯低低咳嗽了一聲。 這般嚴肅的場合,就算只是輕輕咳嗽了一聲也過于引人注目了些。 所有人齊刷刷地看向了李斯。 嬴政更是直勾勾地看了過來,眼底神色意味不明。 李斯嚇了一跳,趕緊垂下了頭。 嬴政這才移開視線:“相國所言極是,所以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被李斯一打岔,王綰心里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他抬頭看了嬴政一眼,一時竟不知道是否該將自己原本的打算說出口。 嬴政看著他:“相國?” 不少官員朝著他看了過來。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抱著和他一般想法,就等著他開口后附和的官員。 王綰咽了下口水,半晌還是懷著一腔孤勇開口道:“微臣認為,直接將諸位公子送到各地隱姓埋名地從小吏做起,不如將諸位公子分封各地,到時看諸位公子將各地治理得如何,百姓是否在他們的治理下安居樂業,怎么也比讓諸位公子在底層官員的位置上空耗時間來得更恰當也更合適?!?/br> “而燕、棄、楚、越等舊地位置偏遠,中央治理這些地方并不能做到政令通達,將諸位公子分封到這些地方,讓他們代陛下治理各地,安撫各地百姓,要遠比如今的郡縣制更合適?!?/br> 嬴政淡淡掃了王綰一眼,轉頭看向其他人:“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斯悄悄抬頭看了下嬴政臉色,再看對面林阡不以為意的神色,愈發確定了心里的想法。 但像他這般了解嬴政的大臣,到底是極少數。 比如從楚國來到秦國任職的幾個大臣,博士淳于越等人便紛紛開口附和了王綰的建議。 “微臣也認為陛下將諸位公子分封到各地,遠比讓他們隱姓埋名從小吏做起更合適?!?/br> “讓諸位公子治理更偏遠的燕、齊、楚、越等地,確實是極好的辦法?!?/br> “陛下分封諸位公子土地,立他們為王,是當前治理燕齊楚越等地最好的辦法?!?/br> …… 一群官員嘰嘰喳喳地說了一大堆,嬴政竟也沒有生氣。 其他原本有心思卻不敢開口的大臣,如今看其他大臣都這般說了,陛下似乎也并無反對之意,竟也紛紛開口,言談間甚至已經開始為諸位公子挑選封地。 比如扶蘇生母出身楚國,所以許多大臣都建議將其封到楚地為王;比如公子將閭生母出身趙國,諸位大臣便認為將其分封到趙地更能安撫當地百姓;比如某位公子與燕國頗有淵源,朝臣便建議將其分封到燕地,這樣更能讓燕地百姓安心;比如…… 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分封上面,嬴政之前提出的“將諸位公子隱姓埋名送到各地從小吏開始做起”的想法,竟是完全被人忽略了。 林阡看著大臣們分豬rou一般挑肥揀瘦地給諸位公子挑選封地,一時心臟狂跳,頭皮發麻。 她忍不住看向嬴政,希望能看出他到底是何想法。 但此時的嬴政面無表情,就連眼神也平靜無波,完全叫人猜不出他的心思。 【夭壽了,我單知道天下一統后有人想要在秦國復辟分封制,卻沒想到贊同的人竟然這么多?!?/br> 【這群人的腦子呢?】 【他們這么希望分封諸位公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難道當一個可以掌控一方土地的郡守,還不如給諸侯王打工?傻不傻???】 林阡越看越無語,整個人低眉斂目,半點兒不敢摻和這群人的“狂歡”。 半晌,眼瞧著仍未有人察覺不對,她忍不住看向了李斯。 畢竟在歷史上,最后抵制王綰重現分封制,堅定推行郡縣制的大臣就是李斯。 而李斯也確實有些坐不住了。 他越聽其他大臣的話,額頭冷汗越多,心里也更擔心陛下等會兒發怒。 【我雖然知道有人想要通過讓陛下分封諸位公子以從中牟利,卻沒想到有這種想法的大臣竟然這么多?!?/br> 【他們腦子里裝的都是稻草嗎?】 【咱們當中功績最大、最有希望獲得分封的王翦老將軍此時都老神在在,半點兒沒有摻和此事的打算,你們這群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根本沒出多少力的人在這兒上躥下跳什么呢?】 【難不成諸位公子獲得封地后,就能念著你們的好,將你們迎入封地讓你當個實權貴族?】 李斯看著一群吵得臉紅脖子粗的大臣,心里吐槽不停,卻也格外坐立不安。 而此時,王綰也已經意識到了不對。 他會站出來提出分封諸位公子,當然有自己的私心,但更多還是真的認為以當前的情況,將諸位公子分封到距離咸陽格外遠的幾個地方鎮守,是如今最好的選擇。 但等其他大臣也都站出來附和,甚至開始積極為諸位公子挑選封地的時候,他就意識到…… 事態失控了。 如今情況看起來,竟不像是他在提一個可能被贊同卻也同樣可能被否決的建議,而更像是他結黨營私,拉攏了許多大臣威脅陛下一定要分封諸位公子一般。 王綰想要控制局面,卻發現那些頭腦發熱的大臣已經徹底失去了理智。 而環視一周,他毫不意外地發現自己往日交好的幾個人,如李斯、馮劫等人都一臉擔心地看著他。 王綰愣了下,明白他已經被人架了起來,注定得不了好了。 嬴政將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里,突然開口問了一句:“扶蘇,你覺得如何?” 扶蘇愣住,半晌沒反應過來。 直到嬴政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扶蘇才終于回過神來。 他頓了頓,開口道:“兒臣私以為,燕、齊、楚、越等地地處偏遠不好管理,分封確實可以解決這方面的矛盾?!?/br> 扶蘇并未直接站隊,但這番話的意思也已經很明白了。 林阡愣住,不敢置信地看著扶蘇—— 史學家確實猜測過扶蘇本人是支持分封制的,但因為史書不曾明確記載,所以史學界也一直只是猜測而已。 可如今,她竟親口聽到了扶蘇為分封制站臺? 林阡看向嬴政,這一切似乎都是因為他多問了一句才發生的。 那么,嬴政為何突然這么問? 【是想考驗扶蘇,還是自己也覺得分封制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好在扶蘇很清楚秦國的根基是什么,于是很快補充了一句:“雖然分封制可以很好地控制那些偏遠的地區,但其本身并不如郡縣制優越。所以兒臣建議,地理位置距離咸陽更遠的地方可以實行分封制,但距離咸陽更近的地方則應該繼續推行郡縣制?!?/br> 林阡總覺得扶蘇這個建議有點兒耳熟,過了一會兒才終于想起來—— 【這不就是漢朝建立初期搞出來的郡國制嗎?】 ==·罷相·== 嬴政看了扶蘇一眼,而后轉頭看向林阡。 林阡不小心對上嬴政的視線,嚇了一跳,趕緊在心里解釋—— 【漢朝就是秦朝滅亡后建立的朝代,他們吸取了秦國對偏遠地區掌控不足的教訓,在漢朝建立之初采取了郡縣與分封并行的郡國制。就像扶蘇說的那樣,他們在咸陽及周邊可以嚴密掌控的地區仍舊施行郡縣制,但在中央管轄力度不強的偏遠地區則采取了分封制?!?/br> 【這種郡國制在漢朝建立之初,確實為穩固漢朝江山起到了一定作用?!?/br> 【但郡縣制是中央集權制的產物,本身與分封制就有著根本性的沖突??たh分封并行的郡國制從某種程度而言幾乎可以算作是飲鴆止渴,所以漢朝建立不過才二十多年,諸侯就成了當時皇帝的心腹大患,等到漢朝建立的第五十二年,更是直接爆發了七國之亂?!?/br> 【幾代皇帝都在想辦法削減地方諸侯的勢力,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通過一道“推恩令”瓦解了諸侯的實力,成功解決了這一個糾纏了漢朝上百年的頑疾?!?/br> 嬴政輕輕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再轉頭,他視線落在扶蘇身上。 雖然扶蘇提出的這種郡縣與分封并行的制度并不可行,但這也說明扶蘇并非一點優點也無。 他沒再追問,將視線轉向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