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79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嬴政在朝堂上提出此事后,卻遭到了以王綰李斯為首文臣的強烈反對。 并非反對以布匹棉花賑災,而是反對“免費”二字。 他們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如李斯就覺得:“無規矩不成方圓,若真的免費送布,說不準會出現一些沒皮沒臉的百姓為了得到更多布匹撒謊、哄搶的情況。別到時候好心賑災,反倒給一部分百姓帶去了災難?!?/br> 王綰則更擔心以后:“這次賑災因為有六國王室與貴族的財物托底,所以棉花與棉布可以免費送給百姓;可下次發生其他災難呢?老百姓會不會希望朝廷同樣免費發放賑災糧食與物品?一開始還能支應,等六國王室與貴族的財物用光了,又該如何?微臣擔心,這樣會養大了百姓的胃口,等朝廷不再免費發放物資的時候,他們會對朝廷生出怨恨?!?/br> 嬴政一聽有理,果斷否決了之前的想法。 只是…… 他看著王綰李斯二人:“百姓往常買一匹布都要攢許久的錢,若這次送去賑災的布匹也用來出售,老百姓怎么買得起足夠御寒的棉花與布料?” 王綰李斯二人面面相覷,最后也只得出了一個“降低價格的答案”。 嬴政有些失望。 林阡卻給出了一個辦法:“不如朝廷搞一個無息借貸如何?” 嬴政轉頭看向林阡:“無息借貸?” 林阡點頭:“面對災難,我相信老百姓遠比咱們更有求生欲,只要有機會,他們都會死死抓住。若免費發放布匹與棉花不可行,那直接將棉花與布匹借給百姓不就好了?價格就按照鋪子的價格來,那對百姓而言已經非常低了,但這種出借,不收百姓利息,而且不設置還款日子?!?/br> 李斯皺眉:“不設置還款日期?” “對,”林阡笑了笑,“不設置還款日期,但每年都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從百姓收獲的糧食中折價扣除部分,一直到扣完為止。而具體比例,則參考百姓所擁有的田產數量,在不影響百姓溫飽的前提下進行扣除?!?/br> 因為是朝廷作保,老百姓也不需要太過擔心被坑。 王綰恍然大悟,認真思索后點了點頭:“這法子倒是不錯,布匹本就可以購買許多東西,往常交稅的時候也可以用布匹抵償,直接將布匹當做錢財出借給百姓倒也方便,而不收利息,也不會給百姓增加太大負擔,讓百姓可以更安心地和朝廷借款?!?/br> 李斯再次提出了不同意見:“方法倒是不錯,可谷豐侯可曾想過,底下官吏會不會陽奉陰違,借機坑害百姓?” 林阡知道,李斯所言是極可能發生的事情。 就算朝廷親口承諾借款不收利息,日后慢慢還上就行,但這命令落實到各地郡縣后,負責實施這項決策的官吏卻不一定能忍得住誘惑。 多少影視劇中出現過官員侵吞賑災銀兩的情況呢?如今還涉及到借款,隱患就更大了。 林阡一下就頹了。 嬴政看著林阡頭頂排排坐的蔫噠噠小號林阡和小號嬴政,再看了看林阡臉上的失望,突然輕笑一聲:“這法子若有可行性,直接推廣下去便是?!?/br> 見李斯似要插嘴,他眼神倏地冷了下來,“若有人敢趁機對布匹棉花,甚至是百姓的借債數目或條款出手,查清后直接誅九族!” 李斯瞬間閉嘴,再不勸諫。 若真有人在得知嬴政命令后還敢作死,想來這種人不管是推行何種政令都可能鉆空子,防是防不住的,不如直接殺雞儆猴。 …… 林阡又提出了一件事:“除遼東外,其他地方應該還不至于積雪成災,而其他的棉花與布匹還需要過段時間才能送到咸陽,這段時間我們是否應該做些其他準備?” 嬴政看向林阡:“什么準備?” 其他人也都朝著林阡看了過來。 林阡解釋:“隨著棉花與布匹送去遼東的,不是還有棉襖的做法?但這只是因為遼東那邊災難發生太快,時間上來不及,所以我們只能將棉襖的做法并布匹、棉花等原材料直接送去遼東讓當地百姓自己制衣?!?/br> “其他地方也未必不能按照這個法子繼續賑災,畢竟如今還留守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孩子與女人,他們有時間,可以自己制作棉襖?!?/br> “但是,”林阡看了嬴政一眼,“前線士兵上戰場應該不會攜帶針線吧?” 嬴政愣了下,才反應過來林阡的意思。 想到前線的八十萬士兵,嬴政也不由皺緊了眉頭:那么大一群大老爺們兒,他敢保證絕大多數連縫補衣服都不會,更何況制作棉襖。 他無奈看著林阡:“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林阡笑彎了眼:“為什么不雇傭一批擅長制衣的女子專門給前線士兵制作棉襖呢?” ==·開廠·== 雇傭更多擅長制衣的女子專門給士兵制作棉襖? 所有人先是一愣,旋即驚喜地看向林阡:這法子妙極了! 天氣轉冷后,幾乎所有的百姓都停止了活動,百姓們大部分也都空閑了下來。若在往年,這時候大家說不準還在為秋紅薯秋土豆忙活,但今年嘛…… 紅薯土豆抗旱,但不抗凍??! 今年的秋紅薯秋土豆,收成徹底沒了希望。 紅薯還好,還能將紅薯藤割下來放在地窖一類的地方按照某種方式保存到明年,但土豆就真的沒辦法了。 所以說,這種時候老百姓還是很有空的。 李斯瞬間來了興趣:“女子不用服徭役,但可以讓她們以制衣代替其家人,如父兄丈夫兒子等人的徭役,若家中并無成年男丁,也可以支付她們一些工錢?!?/br> 王綰補充:“以工代賑其實也是個不錯的辦法。那些女子每做一件衣服就能抵消一部分棉布與棉花的價錢,想來那些婦人應該會很愿意?!?/br> “若將布匹與棉花直接交給百姓負責,難免出現貪小便宜的情況,不如直接將人請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制作棉襖?再增派幾個官吏盯著,應當可以杜絕此事?!?/br> “這法子倒是不錯,但取暖是個大問題?!?/br> “這有何難?直接在屋子里點幾個火盆不就行了?” “棉花與布匹極容易點燃,若在屋子里點燃火盆,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火災?!?/br> “那你說怎么辦?” “安全更重要,那些布匹一旦燃燒起來基本就全廢了,還可能傷及他人性命,多發她們一些衣物就好,最好不用明火取暖?!?/br> “你雇人做活兒,結果有人凍死在了你的地方,傳出去還不是影響的陛下的名聲?” “……” 一群文官三言兩語,便將林阡隨口的一句話補充完整,甚至延伸出了更多可能。 林阡聽著大家的話,整個人都驚呆了。 直到發現他們在取暖這個問題上陷入了僵局,這才主動站了出來:“如果所有人都在一個屋子的話,其實可以采用地暖的方式取暖?!?/br> 嬴政看向林阡:“地暖?” 林阡點頭:“一般是在屋子外面地下挖一個燒火的地方,火焰燃燒會產生許多煙霧,將這些煙霧收集起來,從地下挖掘出來的煙道一直送到某個房間地板下挖出的煙道。只要燃燒不停,屋內就可以保持一定的溫度?!?/br> 頓了頓,她往坐墊下的地板看去,“若煙道做得好,即便是光腳踩在地面也不會冷?!?/br> 所有人下意識順著林阡的目光,看向了地板。 嗯…… 之前還不覺得,等氣溫降下來后,大家跪坐在墊子上也只有一個想法:真的好冷??! 所有人紛紛看向嬴政。 嬴政:“……” 他無奈地笑了笑,頷首道:“這地暖的具體構造還請谷豐侯告知墨家鉅子,待他們研究透徹后,寡人立刻命人將用來安置那些女子的屋子鋪上地暖?!?/br> 所有人直勾勾地看著嬴政。 嬴政失笑:“宮內也會命人鋪上地暖?!?/br> 所有人這才收回視線。 很快,雇傭擅長制衣的女子到一個固定的地方為前線士兵制作棉襖這件事,便由嬴政直接敲定,并將其直接交給了林阡—— 因為雇傭之人多是女子,交給林阡管理更加方便。 其他人也沒有異議。 林阡很快在咸陽,并咸陽附近的幾個村莊與縣都發布了招工的公告,還特意寫明了工錢、可以代徭役、可以包食宿、工作的地方可以取暖等條件。 這已經很像是一個工廠了。 林阡還特意將那個地方命名為“成衣坊”,除了外觀,更與前世沒了太大差別。 于是沒幾天,等二號宿主將海量的布匹與棉花都給林阡送過來后,這個已經招收了許多女員工的“成衣坊”就正式開工了。 成衣坊的員工很快就陷入了忙碌之中,又因為成衣坊吸取了墨家流水線生產武器的經驗,直接將所有員工分成了裁剪、縫補與填充等好幾批員工,所以幾乎是第一天,成衣坊就已經有了棉襖產出。 等所有人習慣了這種工作內容與工作節奏,成衣坊的生產效率更是大大提高,有時候一日都能產出上千件棉襖。而且這個數量還在隨著聞訊趕來報名的員工數量的增加而增長。 等前線的消息傳到咸陽的時候,成衣坊的棉襖日產量甚至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五千多件。 里面的員工數量也達到了驚人一千多。 但即便產量如此高,成衣坊這段時間生產出來的棉襖也不過才十多萬件而已,根本沒辦法讓所有的前線士兵都穿上保暖的棉襖。 嬴政見林阡失落,私下特意安撫道:“十多萬件的數量已經非常讓人驚喜了,先將這些棉襖送去前線,加上士兵們之前的衣物,應當可以再支撐一段時間。你趁機多招收一些工人,盡快做出更多的棉襖,肯定能趕上前線戰斗?!?/br> 林阡安心了不少,繼而想到了一種后世常用的工具—— 縫紉機。 但這種工具在基建文中出現不多,林阡并不了解其具體構造:她只記得縫紉機的外形,以及那個格外有趣的腳踏板,還有那根上下穿梭的針。 林阡在某次從二號宿主手中交易布匹的時候,幾乎不抱希望地問了一句縫紉機。 卻沒想到二號宿主很意外:“你們沒有縫紉機嗎?我可以送你一臺??!” 然后沒幾分鐘,二號宿主就給林阡傳送了一臺縫紉機過來。 林阡:“……” 她轉頭就將縫紉機交給了墨家鉅子。 墨家鉅子非常給力,就像之前林阡只是簡單說了下地暖的構造,一群墨家子弟群策群力,又做了一些實驗后,幾乎在第三天就做出了一個小型地暖,緊跟著就將議事大殿與成衣坊翻了新,直接鋪上了地暖一樣,這次拿到完整的縫紉機,墨家鉅子同樣帶領著墨家子弟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及弄清楚了縫紉機的構造,并在幾天后仿造出了一個木制的縫紉機。 雖然不如鐵制的耐用,但效果相差不大。 很快,木制縫紉機就大量出現在了成衣坊,并極大地提高了成衣坊的生產速度。 不到一個月,成衣坊就生產出了足夠數量的棉襖,并將其送去了前線。 王翦之前收到十幾萬件的棉襖就已經非常高興,卻不想過去一個月后,咸陽竟又一次送來了棉襖,而這次的數量更多,直接做到了人手一件。 他看著堆積如山的棉襖,還特意帶了一堆穿著全新棉襖的士兵跑去楚國面前晃悠了一圈兒—— 王翦并非喜歡炫耀的性格,但之前后方遲遲沒送來保暖衣服,楚軍卻因為大后方隨時可以進行補給而很快穿上了御寒的衣物,狠狠在秦軍面前炫耀了一番,險些動搖了軍心。 如今大后方給力,他當然要炫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