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34節
書迷正在閱讀:第一萌寶:總裁爹地請自重、棄婦覺醒后(雙重生)、我爸是后媽年代文男主、八零海島戀愛日常、美人惑君、步仙階[修真]、我靠美食在逃生綜藝爆紅、婚妻已定:總裁,別亂來、歲月不敵他、請控制住你的向導素
林阡有些后悔:倒不是覺得嬴政剪除后患的做法有什么不對,而是因為燕太子丹這個人牽扯到了一系列事件,荊軻刺秦雖然最知名,但對秦國來說,正因為這次荊軻刺秦,秦國發兵燕國才師出有名。 這個簡簡單單的“師出有名”,從某種程度上,也麻痹了其他國家對秦國的警惕,減輕了秦國攻打其他國家的難度。 但很快她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就在嬴政下令后沒兩日,華陽太后宮里的宮娥便一臉驚慌地沖到嬴政宮殿報訊—— 華陽太后,薨了。 ==·地震·== 華陽太后薨了,嬴政自然沒精力再去關注燕太子丹。 他對此非常不滿:“華陽太后前些日子經過御醫看診,病情不是好多了?寡人記得,御醫曾說只要靜養,未必沒有痊愈的機會。為何不過短短幾日,華陽太后便薨了?” 那宮娥嚇得半死,卻又因著幾分對主人的忠誠鼓足了勇氣:“陛下,是因為昌平君與趙太后!” 聽宮娥一番訴說,嬴政等人終于明白了具體緣由—— 華陽太后原來本就在病中,一直就沒好徹底;偏偏這段時間昌平君等人就沒放棄過往華陽太后處使力,無論是信件、禮物還是口信,華陽太后宮里就沒斷過,但基本外面來送一次東西,華陽太后就會被氣一次;而在華陽太后薨逝這件事上扔下去最后一根稻草的,則是趙太后。 也不知趙太后怎么想的,她在被嬴政嚇走后,竟跑去找華陽太后大吵一架,當場就把人給氣暈了。 種種原因疊加,華陽太后當晚就病情加重了。 只是她自己似乎覺得丟臉,并不讓人御醫同嬴政提及,每天見到他也強作平靜。 但到底沒撐幾天,華陽太后便在昨晚睡夢中溘然長逝。 嬴政勃然大怒,當場下令讓趙太后在甘泉宮好好“養病”,病愈之前不得隨意出門。 昌平君他也不曾放過,事情發生后嬴政完全沒給人面子,直接在朝堂上指著昌平君的鼻子罵了好幾次,直把人罵得灰頭土臉,卻還不敢露出半分不滿。 可縱使如此,華陽太后也沒了。 很快,宮里宮外便開始為華陽太后的喪禮忙碌,各色祭祀器具也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了起來。 嬴政難得放下了手中政務,親自負責華陽太后的葬禮事務。 他去忙了,林阡就閑了下來。 許是在醫院見多了生死,林阡對華陽太后的死沒有太多的感覺,但在宮內宮外一片傷心慘淡的環境中,她若表現得太過淡定,似乎也不太好。林阡便躲在了偏殿。 她覺得無聊,便再次拿起書本開始讀書認字,若是有不認識的,就去找蒙恬等人問一下。 林陌也不太敢出門,也和林阡一起待在偏殿。 林阡一開始沒注意,但有些字過于復雜,認得她脾氣暴躁。等她抬起頭,一下就對上了林陌羨慕的眼神。 她愣了一下,突然有些抱歉:“陌娘,你要不要跟著我一起認字???” 林陌先是一頓,旋即驚喜道:“我也可以嗎?” 林阡點頭:“當然可以!只要有條件,本來就最好是每個人都讀書識字,這樣才能懂得更多道理,也能防止被人欺騙?!?/br> 林陌一下子高興起來,但她臉上的笑容又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可是我又笨又蠢,肯定學不會的……” 說著,她煞白著臉將兩只手的食指擰在一起,攪得都發白了也沒放開。 林阡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又回想了一下原主與林陌以前的相處模式,認真思考后才終于明白,許是因為原主母親對林陌有恩,又有趙高處處讓林陌照顧原主,所以盡管在原主記憶中兩人是地位平等的真正相依為命,林陌卻可能潛意識將自己放在了落后于原主的位置。 林阡又回憶了一下自己與林陌這幾個月的相處,發現平時雖然看不出來,但在自己偶爾因為其他事情沒控制住脾氣牽連到了林陌的時候,她也從來沒提出過意見。 而林阡開始學習認字后,林陌明明也有學習的想法,竟然也從未主動找過林阡。 就好像在她心里,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林阡倒吸一口涼氣,她前世大半時間躺在病床,從未與朋友相處過,竟然不曾意識到兩人的相處模式有什么問題。 她趕緊拉著林陌坐到自己旁邊:“陌娘,你和我從小一起長大,我能做的事情你當然也能做?!?/br> 說著便拿出一個木制托盤與竹竿—— 因為竹簡與毛筆一個重一個不習慣,林阡便托人做了一個木質托盤,并在上面鋪滿了沙子,平時就在上面寫寫畫畫熟悉文字。 在將自己認識的所有文字與這時代的篆書對上號之前,她暫時不打算浪費文具。 如今正好,可以帶著林陌一起認字。 林阡先寫了個篆書的“一”,慢慢從數字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林陌。 沒想到林陌竟扭扭捏捏地開口:“我、我之前看著阡娘認字,其實認識一些字了?!?/br> 林阡驚喜地看著她:“光是看著我認字就學會了?你很聰明??!” “真的?” “當然了,我學認字的時候可沒有你聰明?!?/br> 林陌被夸得滿臉通紅,竟也不再推拒,主動拿過林阡手上的竹竿在沙盤上歪歪扭扭地寫下自己認識的文字:“我認識的就只有這些了,阡娘你再教我其他的……” …… 中途沉迷制作土豆粉,吃土豆餅的花聽說了,還特意送了林阡一些做好的食物。 花所在的部落周圍似乎有許多香料,煮好的土豆粉竟然很有些家??谖?,但因為華陽太后薨逝,林阡特意囑咐了花不要往里面放油。 即便如此,兩人也吃得相當滿足。 不過很快,華陽太后的葬禮便正式開始了。 這種嚴肅悲傷的場合,林阡與林陌二人是萬萬不敢惹出事端的,是以從頭到尾都跟在其他高位妃嬪身后,她們做什么林阡就一絲不茍地跟著做,務求沒有一絲錯漏。 這場葬禮一直持續了差不多半個月。 此后,嬴政親自為華陽太后茹素祈福,又決定親自為其守孝二十七個月,但在朝臣極力勸阻下,這才決定以二十七天代二十七個月。 這一個月內,嬴政嚴格按照守孝標準認認真真地守了二十七天。 林阡與他同住,衣食住行也都沒太大差別。 直到一個月后,時間進入九月。 趙國國內的災情愈發嚴峻,各類□□燒事件更是層出不窮,讓周圍國家看足了笑話;而秦國歷法,十月即為正月,若不在九月出兵攻打趙國,那么就要再等一個月,過了正月再發兵了。 秦國上到嬴政,下到朝臣士兵,自然不會愿意。 于是一番商議爭奪之后,朝堂最后決議派出王翦、楊端和等兩位將軍率兵攻打趙國。 大部分士兵整裝待發,開始往前線集結。 趙國聽到消息,更是心慌意亂,完全顧不得國內動亂,匆忙集結了大半兵力派往了邊境。 只等兩方兵力集結,戰爭一觸即發。 沒人覺得,這場戰爭避免得了—— 因為這個機會真的是太好了,老天就是這么巧,在秦國攢夠實力準備東出的時候,韓魏趙三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偏偏就發生了大旱,偏偏就發生了饑荒,偏偏就發生了內亂……這么好的機會若是不抓住,秦國若再想拿下趙國,只怕將會耗費比此時攻打趙國多出好幾倍的代價。 但就是那么巧,在兩國士兵在前線集結完畢,馬上就要來上第一場遭遇戰之時…… 秦國內部出問題了—— 秦國的糧倉之一,蜀郡,發生了地震。 就在一年前,趙國代地也曾發生過一次地震,當時情景異常慘烈“代地大動,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臺屋墻垣太半壞,地坼東西百三十步”【引用】。也是因為在這次地震中代地損失太多,為賑災百姓、為重建代地消耗了太多存糧,趙王在今年發生旱災時才會捉襟見肘,不得不向貴族伸手要糧。 秦國這次地震不如去年代地的地震強烈,損失也不比代地嚴重,但地龍翻身在古代一向被視作不祥之兆,更何況這次地震同樣令不少百姓家中房屋倒塌,掩埋了不少糧食,還有不少人因此受傷。 嬴政不得不下令暫停伐趙,將更多糧食與朝堂精力都放在了蜀郡。 他有些可惜,如今本是最好的機會—— 不只因為趙國情況不妙,適合趁火打劫,也因為臨近過年,思念親人家鄉的秦軍勢必比其他時候打仗更勇猛。 而錯過這最后一個月,說不準趙國就能抽調人手整頓內亂,為秦國攻趙增加難度。 但這也沒辦法…… 嬴政不愿多想,全身心投入賑災之中。 但就在秦國上下抽調走大半青壯抵達戰場,又將剩下士兵派去蜀郡后,除嬴政身邊守衛一如往常外,咸陽宮其他地方的守衛自然不如以往。 而就在這時,負責看守燕太子的士兵前來稟報消息:“陛下,卑職看守不力,竟讓那燕太子……逃了!” 第33章 045~048 ==·救災·== 林阡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他本以為嬴政得知此事后會勃然大怒,但出乎意料的是,嬴政不但沒有生氣,竟似乎…… 對此毫不意外? 林阡有些拿不準到底怎么回事,甚至忍不住猜測…… 【燕太子丹的出逃,不會是嬴政悄悄放水,或者干脆是他引導的吧?不然沒道理都知道了他是荊軻刺秦的主謀,還會留出漏洞讓人跑了不是?】 但哪怕兩人就跪坐在一起,林阡也沒能從嬴政臉上看出半點兒異常。 她有些懷疑人生—— 嬴政這人是真的厲害,每當林阡都快要百分百確定他能聽到自己心音的時候,之后又總會發生一些讓她懷疑自己感覺的事情。 就比如這次。 但即便如此,林阡還是認為嬴政能讀心的幾率有百分之八、九十。 …… 燕太子丹的出逃在秦國并未引起太大影響,朝中上下除了保證前線士兵們的糧草外,便幾乎將所有精力放在了為蜀郡賑災上。 一車一車的糧食不停地往蜀郡送,救災的官員與士兵也都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了蜀郡。 但古代的建筑,尤其是尋常老百姓家的屋子是極難抵抗住地震侵襲的,何況如今天氣轉涼,百姓們還有降溫帶來的保暖與疾病影響。 情況并不樂觀。 嬴政一開始派了王綰負責此事,他的出現也確實讓蜀郡的百姓安心了不少。 但隨著年節一日日的臨近,百姓的情緒難免有所起伏。 自己與家人明明辛苦勞作了一年,也獲得了大豐收,可一場地震全毀了不說,眼瞧著都要過年了,被毀的家園還尚未重建完畢,他們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剛收上的糧食有將近一半被運到了前線,朝廷還得預留一部分為之后的戰爭做準備,而剩下的糧食雖然大半都送到了蜀郡,但為了讓這部分糧食支撐更長時間,王綰并不敢放開了讓每一個百姓頓頓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