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闕 第60節
隨行出宮的影衛就笑瞇瞇地低聲說:“不知道了吧,陛下不是說了么,皇后?!?/br> * 午后,楚珩帶著凌燁一起,重新去了趟瓊玉閣,店家上午說的那批慶州玉料果然已經到了。 論起鑒玉,楚珩在漓山雖說也看過不少,但肯定是不如凌燁見多識廣。 他把要給星琿買玉帶鉤的事說了,讓凌燁幫著掌眼,又說自己還要另選塊玉料,不拘價格,但必須要最好的,想親手刻個印章。 凌燁一聽他要親自動手,立刻就來了興致,帶著點期待問楚珩:“要給誰刻?” 楚珩看著凌燁的眼睛,想起中午吃飯時他附在自己耳邊說的那幾句惡劣私語,故意說道:“反正不給你,問這么多做什么?” “……哦?!?/br> 凌燁應了一聲,悶悶地跟在楚珩身后,看起玉料來。 楚珩的要求很多,顏色要清透的,質地得溫潤,還不能有任何瑕疵,林林總總說了一大堆,凌燁越聽越不是滋味,心里的郁氣愈釀愈重,旁敲側擊道:“我昨天給你交了大理寺的罰金?!?/br> 楚珩聽他這邀功似的語氣,心里覺得好笑,面上只“嗯”了一聲,仍不作表態。 凌燁有點泄氣,看了幾塊玉石,忍不住又道:“你是想給誰刻,什么人配什么玉,總要挑個顏色品相都與之相稱的?!?/br> 語氣聽著倒是挺正經挺大度,但心里肯定不是這么想的。 楚珩瞥了凌燁一眼,他早就發現了,他家陛下面上是從容持重,萬事不動聲色,私下里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時不時的就要任性一下,譬如今天這樣,冷不丁的突然出宮。而且還喜歡在小事上跟他計較,小氣得很,一點都不寬容。 倘若自己真是給別人刻了印章,卻不給他刻,只要就近摸得著,他肯定既要暗戳戳地和自己計較,也要找別人的麻煩。 楚珩輕描淡寫地道:“給十分重要的人刻,我不愿意讓他將就,你就往最好了挑?!?/br> “……是么?!绷锜詈吡艘宦?,重要的人,而且還是“十分”,還得要“最好的”。 凌燁磨磨蹭蹭地不想動作。 楚珩抬眸看他,慢條斯理地道:“今天挑不著滿意的也無妨,明天我再去旁的地方看看?!?/br> “……”陛下今天出宮就是為了把皇后帶回去,一聽這話,心里就算老大不樂意,也還是要好好干活。 他仔細擇了幾塊看得過眼的,玉石有大有小,悶聲悶氣地問楚珩:“要刻幾個字的章?” “四個字的小印,不用太大?!?/br> 凌燁就留了一塊羊脂白玉的籽料,一塊芙蓉紅玉和一塊碧青南玉,讓楚珩自己選,同時又忍不住繼續打探印章的主人:“刻哪四個字?” 楚珩避而不談,只問他:“你看哪個顏色的最好?” 凌燁就拈酸道:“不是不愿意讓他將就嗎?給誰刻的就去問誰?!?/br> 楚珩終于抑不住笑,傾身過去,在他耳邊悄聲道:“就刻‘山河主人’四個字,十分重要是他,最好的也是他,你說我該問誰?” 凌燁先是怔了一怔,微蹙的眉眼繼而舒展開來,唇角涌起一捧笑意,他指了指那塊羊脂白玉的籽料,推到楚珩面前,像模像樣地矜持道:“我猜他應該喜歡這個?!?/br> …… 從瓊玉閣出來,買了串糖葫蘆,路過書局又挑了幾冊話本子,晚些時候,兩個人帶著清晏回了宮。一路上凌燁時不時地就要摸兩下白玉籽料,眉梢眼角寫滿愉悅。 只是該澆的冷水還是要來的,馬車從日營門入,路過武英殿,眼見著要繼續朝前,楚珩悠悠地問凌燁:“落款用的印章有了,陛下那十二幅花令圖什么時候畫完?” ——他一連好幾天晚上沒回武英殿了,再這么下去,同僚們都該起疑了。 凌燁顯然也知道,但他剛把人從宮外帶回來,當然舍不得再放走,就算真要畫花兒,也不想一個人孤零零的。 陛下思忖須臾,一本正經地說道:“皇后殿下不知道嗎?昨日朕命御前侍墨回家反省,到現在還沒許他回宮,今晚他那些武英殿的同僚當然見不著他?!?/br> 楚珩啞然失笑,睨了凌燁一眼,低頭靠進他懷里。 “輸給你了?!?/br> 第85章 十二 回到明承殿已是酉時了。 冬日天黑得早,暮色沉甸甸地壓下來,從四面包裹住整座宮闕。 滿宮都點起了燈。 踩著一地暖融的光輝下了車,明承殿的內侍簇擁著圍上來,將兩大一小三個人引了進去。 殿里的地龍燒得很旺,三個人脫下厚重襖子,換了家常衣裳。 晚膳這時候已經備齊,宮女捧了折沿盆服侍凈手。清晏嘰嘰喳喳地和伺候的掌事姑姑講今天在宮外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興奮地揮著手在水里撲騰來撲騰去,不肯好好洗,掌事姑姑也不敢按他,哭笑不得地輕聲哄著,還被清晏無意間拍起的水花濺濕了一小片衣角。 凌燁見狀,扔下帕子走上前來拍了下他的背,“不好好洗手做什么呢?” “唔……” 大白團子挨了批評,只好閉上嘴巴,在父皇的目光注視下,乖乖讓掌事姑姑幫忙洗了手。但卻不急著去膳桌邊,轉過頭來看了站在身后的父皇一眼,又瞅了瞅不遠處的楚珩,然后蹭蹭蹭地跑了過去,晃了晃楚珩的手,告狀說:“父皇打阿晏?!?/br> 經過在瓊玉閣里的事,團子雖然沒有全明白,但是至少知道了眼前的人可以管住父皇。 果不其然,這話一出,楚珩先揉了揉團子的頭以作安撫,轉過身去不太贊同地看著凌燁,說道:“你打他做什么?” 凌燁頓時啞然,伸手隔空指了指大白團子,團子就“嗖”地一下躲去楚珩身后,連片衣角也不敢露——這一幕楚珩可太熟悉了。 當初清晏歸京路上遇到虞疆圣子赫蘭拓的伏擊,恰巧漓山東君路過施了援手,皇帝為表謝意,在敬誠殿西暖閣宴請。他以東君身份進宮的時候給清晏帶了塊糖,結果還沒遞出去,就被正好走到門口的凌燁抓了個正著,那時候清晏還可憐巴巴地在地毯上跪了一會兒,被父皇叫起后也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團子拽著他衣服,害怕地藏在身后。 于是楚珩連問也懶得問了,直接抬手截斷了凌燁要說的話,低下頭說道:“打你哪了?我去打他?!?/br> 清晏愣了一愣,抬頭看著楚珩沒說話。 楚珩以為他不敢說,直接走上前在凌燁手上“啪”地拍了一下,然后也不給凌燁辯解的機會,扭頭牽著團子就去了膳桌旁。 一連串的動作下來,清晏眼睛睜得圓圓的,吃驚地看著楚珩。 他雖然年紀小,但卻已經清晰地知道,他父皇是這天底下最大的人,他犯了錯惹父皇生氣,要挨罵挨打,無論是顧表叔還是姑祖母都只能出言求情,誰也不敢伸手攔著。像眼前人這樣不讓他父皇說話,還直接打他父皇的,清晏連想都不敢想,而且父皇居然既沒動怒也沒罰人。 清晏再抬頭看著楚珩,非常崇拜之余,同時也覺得,連他父皇都敢打的人,肯定也敢打他。于是連忙拽了拽楚珩的袖子,低頭主動認錯道:“是阿晏沒有好好洗手父皇才打的,阿晏錯了?!?/br> “嗯?”楚珩聞言側頭看了團子一眼,也沒生氣,摸了摸他,點點頭道:“知錯就改,乖,下次不許再這樣了?!?/br> 凌燁就在一旁重重地“哼”了一聲,像是控訴冤屈,惹得一殿內侍宮女輕聲低笑。 楚珩也笑,伸筷子夾了顆蝦仁放在凌燁碟子里,以作安撫。 晚膳在一片熱鬧溫馨的氛圍中結束,凌燁把清晏裹嚴實了,派人將他送回毓正宮。目送著車駕在暮夜中遠去,兩個人沒急著回殿,穿著狐毛大氅在庭院里散步消食。 今天是十二,月亮慢慢圓了起來,明亮的一輪掛在東邊枝頭,皎白清輝灑了一地。 兩個人就這樣牽著手慢慢地走著,到了樹陰背光處,凌燁就側頭親了楚珩一口,像是偷吃了糖似的,輕笑不停。楚珩抬頭看著凌燁含笑的眼睛,也忍不住翹了翹唇,伸手穿過臂彎抱住了他。 他靠在凌燁懷里側頭往前看,不遠處明承殿燈火溶溶,廊下一排燈籠散著暖黃色的光,照亮了通向殿前的一整條路。 四個月前,也是十二這一天,他來到帝都,站在巍峨的城門外,看著城里人流如織,紅燈高懸,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燈籠月餅的叫賣聲。身旁無數的車馬行人歡欣鼓舞地走過,人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中秋團圓日做準備。 他站在城門外,看到了許許多多等著迎接親朋的人,這其中,也包括鐘平侯府的馬車。 管家小廝揮著手熱切地招呼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華服少年,他聽見小廝殷切地叫少年“五公子”,嘴上說著:“您可回來了,侯爺和夫人等您多時了,這幾日天天派了人從早到晚地在這等著,生怕接不到您?!?/br> 那時候,他獨自一人在城門旁,看著鐘平侯府的管家指揮著小廝搬運行李,向他道了聲“借過”,然后前呼后擁地引著華服少年進了城。 身邊有無數這樣接到親朋的人興高采烈地過去,他孤身站在原地,與所有人格格不入。 四個月前的這一天,楚珩從未對帝都抱有過任何期待。 四個月后的臘月十二,他靠在凌燁懷里,看著燈光掩映的明承殿,第一次在漓山以外的地方,找到了家的感覺。 * 晚些時候,外面漸漸起風,兩個人牽著手緩步踱回了殿里。 高公公已經指揮著內侍宮女備好了熱水,楚珩脫去大氅,剛走到里間,就看見明堂中央擺了長案,上頭晾著兩幅畫好的臘月水仙圖和冬月山茶圖,兼工帶寫,栩栩如生,側邊還題了字,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畫的,楚珩忍不住彎了彎眸子。 凌燁跟在后頭進來,見楚珩在看畫,緩步走到他身邊虛咳兩聲清了清嗓子,然后抿唇看著他,一句話也不說。 楚珩側過頭對上凌燁的目光,頓時囅然失笑,抬頭在他唇上親了一口。 陛下如愿得到了皇后的夸獎,十分飄飄然,剛想得寸進尺商量一下等會兒要如何如何,就見楚皇后敲了兩下桌子,抬眼問道:“還有十幅呢?不是問我要印嗎,到時候我把印給你刻好了,沒有畫,你打算往哪蓋章?” 陛下頓了一頓,把話又咽了回去,走到桌前默默地鋪宣紙。 楚珩十分警覺地躲過了凌燁的惡劣新主意,心情很好地去沐浴。 再出來的時候他只穿了中衣,外頭隨意披了件半新不舊的天青色袍子。楚珩留在明承殿的外裳都是厚重的襖子,在地暖蒸騰的里間穿著就熱了,身上這件是凌燁的衣裳,上頭繡了幾道龍紋,在燈下一照,光澤流轉,顯眼得很。明承殿伺候的人在楚珩來的第一天就見識過了,對此見怪不怪。但尚功局的玉工乍然見到有人穿了皇帝的衣服出來,差點嚇個半死。 楚珩也沒想到這么晚了還有人來明承殿,不禁疑惑地看了凌燁一眼。 凌燁解釋道:“這是尚功局的玉工,我們今天在外頭買的玉料等會讓他拿回去,盡快雕個印章的形出來?!?/br> 雕琢玉器是項專門的手藝,楚珩只能篆刻印章的字,玉印的形還是要工匠來做。他們今日選的羊脂玉籽料形狀很是精巧,有種渾然天成的美感,因而印鈕雕工不必復雜,只需切割后稍作琢磨即可。 楚珩將要求說了,期間尚功局的玉工深深低著頭,直到捧著玉料出了門都還是不可置信地白著一張臉。高公公跟在玉工后頭,仔細囑咐了幾句,玉工是宮里的老人,自然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內室里,楚珩倚著軟榻,拿了本講篆刻的書研讀翻看,頭發鋪在熏籠上蒸干。凌燁就在書案后畫花兒,這次是八月的桂花——因著晚膳吃了盞桂花酥酪,索性就選了它。 熏籠里烘著的暖香清甜舒宜,在這種溫馨靜謐的氛圍里,人很容易走神。凌燁提筆蘸顏料時,一抬頭入眼就是對面的人,這一瞬間,他恍然想起,第一次見到楚珩的時候,就是在桂花清香氤氳的時節。 于是再落筆時,畫的就不只是花了。 楚珩察到凌燁的目光時不時的就落在自己身上,站起身走過去,一低眸就看見了筆墨揮就的兩道人影躍然紙上,周圍是回廊曲折,光影錯落,滿園桂花清香裊裊,飄了一路。 楚珩第一眼就認出了此間何處,只是那時候,陽光知道,桂花知道,只有他們自己不知道,對方看似平靜的眸子里,蘊藏著多大的悸動。 不動聲色之下,全是心猿意馬。 他心頭盛滿了甜,嘴上卻只說:“陛下當初裝得還挺像那么回事——”他指了指那幅畫,說道,“這之后,就是‘杖二十’?!?/br> 凌燁輕輕笑了,見楚珩的頭發在熏籠上已經蒸得半干,便繞過桌案,拿起搭在一旁的布巾,最后再與他擦了一遍。 凌燁一邊擦,楚珩就持著梳子順他擦過的地方,抬手時寬袖滑下去,露出底下一截白皙如玉的手腕,白天被郡王府護衛捆的麻繩痕已經消得差不多了,只留下一圈淺淺的印跡。 但凌燁眼角余光瞥見,還是微微皺了皺眉,他盯著楚珩的腕子,放下布巾將化瘀的碧玉膏取了來。拉著楚珩坐到軟榻上,細細涂抹過后,卻還是覺得不夠,凌燁想了想,揚聲吩咐內侍:“去把庫房里那對血玉鐲子拿來?!?/br> 楚珩聞言連忙把手抽了回來,“你又想做什么?” 凌燁笑道:“是前段時間,鏡雪里進宮朝見時送的禮,那鐲子質地瑩潤,是很清透的紅色。這種血玉在南隰是女神的恩賜,被稱為貢覺瑪之歌,戴在手間養氣宜人,十分稀罕?!? 南隰那邊無論男女都喜歡帶鐲子、配耳環,并將此視作有福氣的象征。鏡雪里知凌燁沒有后妃,干脆做了套男子的首飾,除了鐲子,還有一對血玉耳墜——這份禮送的,明顯帶了絲促狹的意味。 說話間,內侍已經將盒子取了來,凌燁捉住楚珩的腕子,把那對血玉鐲子套在了他手上。 明燈之下,紅玉折射出瑩潤的光澤,襯著一截皓白的手腕,美得惹人晃眼。凌燁呼吸微微一滯,抬眸掃了一眼楚珩的耳垂,目光轉而落到錦盒里的那對耳墜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