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房寵 第46節
說起來也奇怪,往年的京都早早的就下雪了,而今年不知受了什么影響,京都連著大半個月的大太陽天氣,往些年那些貴女的賞雪宴都辦了幾輪了,今年卻因為一直不見雪,只能一直往后面推,這再推就過年了。 就在古音一行人回來的當天,京都的天上上午還是晴空萬里無云,下午車隊剛一進入城門,天突然就陰了下來,京都的第一場大雪就這么出其不意的落了下來。 而且這場雪分明比往年的還要大,車隊還沒進宮,紅瓦上就附上了一層白。 這場突如其來的雪把在勤政殿議事的陛下都驚動了,放下手中的筆墨帶著議事的幾位重臣去了城樓上。 站在城樓上看著鵝毛大雪飛撲而下,在一片白茫茫中,景朔的車隊就像一條長龍一樣蜿蜒進了皇城。 大街兩邊站滿了京都的百姓,一個個伸長了脖子往中間那架馬車上張望,這些都是知道太子今日回京特意來迎接的百姓,太子剛剛在西南立了大功,緩解了西南災情又懲治了貪官,功績斐然,這些百姓對他的推崇和呼聲,都快趕上對當今了。 此情此景,皇帝身后的幾個大臣自是不敢發表意見。 過了半響,等到車隊徹底進了宮,大街上的百姓意猶未盡的散去,一直沉默不語的陛下突然彎起嘴角笑了一下。 “挺好,瑞雪造豐年,太子——果然是天降真龍,西南旱三月,太子一去西南雨水不絕,湖滿河繼流,京都久侯雪不至,太后帶著后宮各位妃嬪在太廟祈福三日,竟也不如太子回宮來的管用?!?/br> 這話——幾位大臣面面相覷,更是不知道該如何接。 還是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低聲回了一句:“陛下,這天晴下雨,四時氣候乃是天命所決,怎能歸功于一人身上,陛下才是真正的真龍天子,紫薇降世,殿下他,還差的遠呢?!?/br> 這話分明有拍馬屁之嫌,但皇帝沒說什么,過了好一會才看著遠方悠悠的說了一句:“太子這位良娣,看樣子也是個有福的??!連兒子都自帶祥瑞之氣,真是我大盛之福??!” 第73章 番外一(桃源鎮) 生日宴 這個故事發生在十年后, 也是景潤十歲生日的時候。 作為景朔和古音的嫡長子,大盛朝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景潤的人生從出生起就跟開了掛一樣,比他父親這個明明也是嫡長子卻要靠自己爭皇位的苦逼不知要幸運多少倍。 不過這也間接的導致了他的生活有些許的“無聊”, 每日早上同他英明神武的父皇一起早朝, 早朝后去后宮同美麗大方的母后一起用早膳, 然后被表面大度實則醋壇成精的父皇趕到御書房同他一起批奏章,一直到午膳前, 父皇要去后宮陪母后用膳,他則被趕回東宮, 不允許去打擾二人世界, 下午太傅會來宮中查看他的學業,雖然太傅已經表達了好幾次沒什么好查的,他已經做的很好了, 但生怕他閑著的父皇是不會同意的,所以他一邊審閱著生澀難懂的奏章,一邊還要學著五歲前就已經熟讀的圣人訓, 也真是無語至極。 晚膳后是他一天中唯一的閑暇時間,可以沒有人打擾, 自由分配,可宮中本就沒什么娛樂的,那些下人更不敢同他玩笑,所以這段時間他也基本上在書房看書度過。 這樣循環往復的日子似乎從他記事起就如此了, 他自己似乎覺得沒什么問題, 每日過的怡然自得, 可古音不覺得, 時時關注著他, 擔心他的心里狀況。 這天是景潤十歲生辰,作為皇太子的生辰勢必隆重非常,宮中早在一月前就開始準備了,朝中的各位大臣也早就備好了厚禮就等著等博太子殿下一笑。 而作為這場盛宴的主人公,景潤一直表現的興致缺缺,每日如往常一樣學習生活,身上絲毫不見孩子的童真和朝氣,反而一副死氣沉沉,老氣橫秋的模樣,看的古音憂心不已。 生辰宴這天早上,古音起身后特意去廚房做了碗長壽面,這也是家里人每年生辰她都會做的,景潤下朝后果然來了她宮里,同她問安后歡喜的把碗里的面條吃的干干凈凈,古音原本還想同他說點話,結果宮中出了點事,她被迫被叫走了,景潤也回了東宮,回宮后只看得景朔倚在殿中那方軟榻上,手中拿著她這些天在看的那本書無聊的翻閱。 古音一想到自己整天為兒子的事情cao心不已,而這人竟然還這么悠哉,明知道自己擔心還給兒子找那么多事做,就氣不打一處來,走過去一把把他手中的書扯了過來。 景朔早就注意到她進來了,看到她鼓著腮幫子,瞪著眼睛給他甩臉色的模樣,一點都不覺得生氣,只覺得可愛的緊,伸手一把攬住面前人的纖腰,稍稍使力古音就坐到了他懷里。 古音半分打鬧的心情都沒有,扔了書就掙扎開來:“你放開我!” 景朔被她的指甲在手上撓了好幾處印子,看著面前這個炸毛的小貓,心中無比懷念當年初識時那個謹小慎微,對他懼怕不已的小丫頭,如今兩人在一起都有十年了,老夫老妻,除了感情越來越深,懷里人越來越美,變化最大的恐怕就是懷里人這個脾氣了,在外人面前還是那個端莊大方,最是有禮的一國之母,而在他面前卻時長露出一些女兒家的嬌態來。 景朔非但不厭煩,反而十分享受這種殊待。 好在他早就對這種情況得心應手了,手在她腰上某個地上輕輕的捏了一下,古音頓時就軟下去了,回頭恨恨的瞪了他一眼。 每次都用這招!卑鄙! 景朔才不管那么多,招不怕爛,好用就行。 古音不掙扎了,他才終于抱著人在懷里給她順毛:“又是何事惹朕的皇后不悅了?” 古音不甚高興的噘著嘴:“明知故問,除了潤兒還能為了什么?” 景朔嘆了口氣,揉了揉她的小手:“潤兒的事朕已經同你說過了,他只是比常的孩子沉穩了些,沒什么毛病,再說了,朕和你的兒子,豈能和尋常人等閑視之?” 景朔整日同她待在一處,怎么會不知道她最近為了景潤的事茶飯不思,古音平時處理宮中和各命婦之間的關系都井井有條,從未出過差錯,可在這事上,不管他如何勸,她總是萬分執著,整日擔心不已,可能這就是母親和父親的不同吧,畢竟他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現在還不是活的好好的,可古音總怕他心里出問題。 他說的這些大道理古音都懂,但是懂不代表就能接受,因為一些意外,導致她的孩童時期成了她此生難以忘懷的痛,所以就像天下所有母親一樣,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幸福開心一些。 “你說是不是因為他從小就養在宮里,初初是女孩子又太小了,宮中沒人陪他玩,所以才養成他這樣的性格???” 景朔失笑:“可是又不是皇宮中長大的孩子都是這樣,潤兒那就是天生的,再說就算是這樣,你想怎么辦?把潤兒送出宮嗎?” 景朔說完自己都覺得好笑,可是古音卻遲遲沒有回話,甚至一本正經的望著他,景朔愣了一下,臉上的笑收了起來,表情也逐漸嚴肅。 “你不會真的有這個想法吧?” 古音沒回話。 景朔的臉色有些難看了:“朕勸你最好早點打消這個念頭,朝中那群老家伙不會同意的?!?/br> “那陛下你呢?”古音不管,只是反問他。 “朕自然也不能同意!”景朔沒想到她竟然還真有這個想法,有些嚴厲的告誡她:“太子有多重要你不是不知道,在宮中也是為了他的安全著想,若是出了宮,若是遇上壞人怎么辦,那可是我們的長子,你就忍心讓他在外面遇到危險?” 古音當然害怕,但是—— “不準有這個想法了聽到沒有!”景朔還在告誡她,蹭著她的脖子逼著她答應。 古音只能點了點頭,但是心里在想什么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之后兩人又耳鬢廝磨了一陣,午膳過后,宮外的諸位大臣就會帶著家眷進宮為太子賀生了,兩人就要各自忙起來了,一直到晚宴前都沒有再見面的機會。 所以一直到晚宴開始前,以蕊遍尋古音不得還在尋人的時候撞上同樣尋人的另一批人的時候,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趕忙跑去稟告景朔。 “陛下,皇后娘娘今日下午還在殿中接見了命婦,之后娘娘說要休息一會,奴婢看著時間還早就沒放在心上,晚膳前奴婢去叫娘娘,可殿中并無娘娘身影?!?/br> 她剛說完她身邊的奴才也急匆匆的說到:“陛下,太子殿下也是,下午奴才去奉茶的時候殿下還在書房看書,可晚宴前奴才再進去的時候殿中就沒有人了,奴才把東宮上下都找遍了,也沒見著太子殿下的身影??!” 景朔眉頭緊皺,問以蕊:“御花園找過了嗎?最近天熱,皇后偶爾回去園中的涼亭坐會?!?/br> 以蕊趕忙回到:“都找過了,沒有見著娘娘?!?/br> 眼見晚宴就要開始了,景朔也有些擔心,正準備起身去看看,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突然闖了進來。 文思言一進來,看到一屋的人一點都不驚訝,反而神色十分復雜甚至帶了點心虛的看了景朔一眼,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說了一句:“陛下不用找了,臣知道娘娘和殿下去哪了?!?/br> “你知道?”景朔并屋里的奴才皆是十分疑惑的望著他。 文思言點點頭,接著十分為難的看了左右一眼,宮中伺候的奴才都是最有眼力見的,不用景朔吩咐,紛紛自覺退下了。 人剛走完,文思言立馬跪下(至于說了什么涉及到后文劇透,等后文出來了自然能知道哈?。?,并從懷里掏出了一封信遞到了景朔面前。 景朔接過信,上面寫著陛下親啟,熟悉的字一看就知道是誰寫的。 景朔把信拆開,原本以為會有一大篇解釋的話,沒想到卻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出游,速歸,安好,勿念?!?/br> 帶兒子出宮游玩; 很快就會回來; 你在宮中要保重自己; 不要想我們哦! 景朔拿著信直接被氣笑了,這人,明知道自己做了錯事,解釋竟然還如此的不走心! “這信你從什么地方得到的?”他問文思言。 文思言額頭一滴冷汗滑落:“是……是劉叔那邊的人送過來的?!?/br> “劉叔?”景朔冷嗤一聲:“計劃的還挺周全,竟是連劉叔都找出來了?!?/br> 劉叔在景朔登基之后就不再負責宮中任何事情,一個人住在宮外頤養天年,只是偶爾進宮看看景潤和景初兩個小輩,古音怕他生氣,竟是連后路都找好了。 “陛下不用擔心,劉叔把信送到云起那的時候就交代了要云起派人保護皇后和太子,臣剛好同云起在一起,臣進宮給陛下送信,云起帶著一對精英追了出去,此刻應該已經追上了,有他隨身保護,娘娘和殿下的安危不用擔心?!?/br> 景朔將信仔細的折好收回自己的懷里放好,過了好一會在文思言都頭皮發麻快遭不住了的時候,他突然勾起唇角笑了。 第74章 番外一(桃源鎮) 重回 古音會突然出宮還拐上景潤真不是心血來潮, 今日在殿中和景朔交談后她就一直在思考,是否真的是因為景潤一直在宮中沒有見過宮外事物的關系,所以才會變得這么古板,尤其是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景潤后, 景潤雖質疑了片刻, 可之后肯定的點頭的樣子, 讓她看到了他眼中的渴望,所以更加覺得一定要帶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怕景朔會來找他們計劃夭折, 古音沒有用宮中的車馬,而是換了身宮女的服飾用令牌出的宮, 之后去了劉叔府上, 將前因后果同劉叔說了一番,劉叔自然是不同意,畢竟不能讓他們拿安危冒險, 她只能讓景潤出馬,一雙小眼睛只消看劉叔一眼,老人家立馬心都化了, 還有什么不同意的,馬車是劉叔找的, 車夫也是劉叔府上的人,劉叔還答應了會替他們保密,絕不透露他們的行蹤,只是要早些回來。 劉叔出馬了, 她的心就安了一大半了, 天底下能讓景朔乖乖聽話的人沒幾個, 劉叔就是其中之一, 有他保駕護航, 景朔就算再生氣也不會把他們怎么樣的。 劉叔準備的馬車寬敞非常,只是上了馬車母子兩才發現一個重要問題,他們好像沒有想好到底要去哪。 古音雖然鬧的厲害,也是快十八了懷了景潤才入的宮,可是在宮外待的幾年都是在西南的一個小縣城里,那里如今還不知道是怎樣一副光景,最主要的是離京都太遠了些,好不容易出來,她可不想把時間都浪費在趕路上。 “阿娘”就在她愁眉不展的時候,一直坐在她身旁一語不發的景潤突然說話了。 從出宮后他就被古音嚴格要求不準叫母后只能叫阿娘,如今小奶音聽的古音十分滿意,果然阿娘就是比母后聽著要親近些。 “怎么了?”古音臉上露出個慈母的微笑問他。 “不如咱們去桃源鎮吧,阿娘不是一直念叨著想那里的王大娘嗎?” “桃源鎮?”古音愣了一下,記憶中她似乎很久沒有想起那個地方了,以前離開的時候還想著要回去看看,剛回宮的時候整日忙著防備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還要保護和教導景潤,好不容易景朔登基了,做了皇后的她卻更忙了,景朔的后宮雖說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妃嬪,可那么大的宮殿,還要時常接見和封賞命婦,所有的一切都要她親自過問,剛理上路就又懷了景初,等一切安頓下來,一晃竟十年就過去了。 要去看看嗎?說起來她只在那里待了一個月,但不得不說確實給她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王大娘還有那個她接生出來的孩子……去看看似乎也不錯。 古音心中落定了主意,看著兒子點了點頭,高興道:“好,那咱們就去桃源鎮!” 知道了目的地,一路上古音的心情莫名的有些激動還有些忐忑,十年未見了,也不知道她們還記不記得她。 當初從桃源鎮離開的時候她也沒有打招呼是不告而別,到了又該如何解釋,說她也是有苦衷的嗎? 想來想去,最后竟又在心里埋怨起景朔來了,說到底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他,一想到當初那個霸道不講理的男人就覺得生氣,即使現在已經改很多了,可占有欲還是強的不行,還不讓人說,她已經在這上面吃太多虧了,真是想起來就讓人臊的慌。 十年前因為古音有孕的關系,從桃源鎮到京都那段路走了快半個月,這次他們就一架馬車,她也沒什么特殊情況,速度自然快了許多。 不過也不光是趕路,她沒忘記這次出來的主要目的,是帶景潤出來解放天性的,所以一路上遇到有好風光也會停下馬車去欣賞游玩。 等真正到桃源鎮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十天后了,十年過去了,桃源鎮感覺和之前沒什么兩樣,只是入口的那兩棵大樹又長大了不少,隱隱有遮天蔽日之感了。 當初離開的時候是冬日,如今正值盛夏,郁郁蔥蔥的樹木給這本就像世外桃源一樣的桃源鎮更加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阿娘,這就是你當初待過的桃源鎮嗎?” 進了鎮子后就沒再乘馬車,甚至連車夫都留在了鎮子外面,兩人一路聊著天就和普通來游玩的人沒什么兩樣。 景潤看了下四周,確實風景不錯,只是這樣的地方京都郊外也有很多,不明白母后為什么獨獨對這里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