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酒店贈送了活動推出的糖果,錫紙巧克力與企鵝跳跳糖,只要走出酒店大門,就會看到纏繞在欄桿與墻壁上的彩色氣球。 然后,我在當天深夜見到了錫兵人小隊,他們從通風口翻了進來(照片1)(照片2)(照片3),我的照片有些亂,實在是當時沒法穩定地截圖了,嗯,如你們所見,我被變成了果凍,這些小搗蛋鬼并沒有對我做別的什么,但我決定一雪前恥。 (約八百字描述推特主與小人們斗智斗勇的過程) 我用餐盤罩住它,然后放飛到了天上,不能拖延,因為其他小人會來“救人”,我累得滿身是汗,獲得的獎勵只有突然出現在眼前的糖果。 實際上,做這種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的多巴胺在分泌,我在游戲中感受到了快樂,純粹的快樂。 我并不清楚這些小人的運行模式如何,大約是微型機器人?被氣球掛著是擊敗判定?糖果是裝在他們身體內的?被槍刺中感到麻痹是一種新型皮膚涂抹式麻藥?變成果凍是被催眠?如此種種,但是朋友們,這重要嗎? 與游戲體驗相比,游戲的本質如何并不重要。我感受到了哥譚市做好節日活動的決心以及誠意,那么不去探究本質,而是投入到游戲中,才是作為游客,我應該做的。 在補覺后的第二天,我揣了一兜糖果,帶上了氣球,步行前往哥譚東區。 我見到了天空中飛起來的滴水獸,顯然它的飛行方式不太符合空氣動力學,這和我無關,我還看到了沿街賣花的小孩子們,在《哥譚市旅游攻略(不怕死游客自制版)》里,東區是個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見到蝙蝠俠的地方,不過我親自來一趟后,發現這里絕不是這樣——雖然我是為了迷宮而來的,不過,我建議這部分攻略換一版。 (約兩千字描述迷宮游玩過程,且顯然意猶未盡) 迷宮的房間顯然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性,短暫的時間內我無法游玩盡興,這之后我去體驗了其他活動,參與了魔術表演,在哥譚的影院看完了哥譚背景的動畫電影,可惜因為工作原因,我只在哥譚市待了四天,詳細內容大家可以去看我專欄文章。 (更多照片可下載“哥譚慶典攻略app”查看)] 該影評人在短短幾天內發了上百份關于哥譚市的文字與照片,詳細描述了哥譚市節日慶典期間發生的一切活動,被評價道“這里真的是哥譚,不是你幻想出來的都市?” 如果對方的描述全部為真,那么哥譚市就擁有大量體型各異的仿真機器人,模擬為滴水獸形狀的飛行器,新型麻醉藥劑,覆蓋全程范圍的氣象投影……但是聯想到那是哥譚市,嗯,好像,似乎,也有這種可能性? 不過,在網友們看來,他們是真切地為了這種可能性而辯論,實際上,他們的情緒都在菲利克斯傳媒公司的掌控之中,節日過去了就過去了,怎么可能?就算節日活動已經結束,活動剩余的影響也是有價值的,比如說,他們吵熱了有關哥譚市的話題。 ——下一步就是“哥譚慶典攻略app”,這個app的前身是哥譚旅游app,主發旅游攻略,但一直不溫不火,主要原因在于app為了相應政策,所有攻略都是粉飾過的,沒有什么市長希望自己城市在外的名聲是“罪惡之城”吧? 因此,旅游攻略就只有正常的內容,不可能出現“阿卡姆瘋人院參觀記錄”之類的東西,但在被菲利克斯買下來之后,全部切掉開始發哥譚慶典攻略,而且只要進入城市范圍內就會自動推送下載,且不存在廣告。目前,因為慶典的二次升溫(即使慶典早就結束了),許多根本沒有來過哥譚市的人下載了app,主要為了存圖與看其他人的repo內容,然后就被吸引住了。 時機成熟后,app迎來了第三次大改。 哥譚市的金色“G”字標志下,添加了代表南欣克利鎮的小鉆石圖標,除了全然為慶典修改的模塊外,又悄無聲息地加上了南欣克利鎮相關論壇,且全部照搬活動慶典期間的格式,并不顯得突兀。 不過,目前的南欣克利鎮只是個雛形,如果確定這個鎮子未來會圍繞著這個主題而運作,那么并不急著爭今朝,接下來第一步是鉆石孤兒院,需要市長女士出馬。 這一番忙碌就又過了七八天,從輿論醞釀、爆發,再到流量全部為南欣克利鎮變現,這期間的工作都由公司、黛絲教授及市長有關。 和薇薇有關的……就是另一部分了。 比如說,黑面具,再比如說,雙面人。 在網上關于“蝙蝠俠是貓、是蝙蝠、還是一團漆黑的影子”這部分爭吵不休時,在一個平靜的午后,“寂靜長夜”所能提供的恐懼無法再支撐縮小道具的使用,天空短暫地暗了一瞬,人們瞇起眼睛,幾乎下一秒就要入睡,然后,他們晃了晃腦袋,驅逐了這奇怪的睡意,再抬起頭,依舊是那種鉛灰色的陰沉,好像剛剛只是飄來了一朵太大的云。 ——是薇薇徹底解除了“寂靜長夜”這個一次性道具的剩余使用時間。 道具消失,她在“吃完蛋糕再回去”還是“不管了打包”之間猶豫兩秒,選擇了后者,并通知了杰森。 這段時間,新上任的南欣克利典獄長似乎挺忙,不過薇薇更愿意把他在忙的事情稱為“兄弟戰爭”,反正她不為之愧疚。 薇薇從貓那兒打聽來,雖然那個竊聽器很快就被達米安發現了,但提姆也調查達米安的身份,刺客聯盟小刺客,布魯斯韋恩的兒子,而達米安已經找上門,決定給這個“竊聽自己”的家伙一點教訓,并且……似乎還想找那頭小棕熊的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