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顧寧的嗓音有些尖銳。 裴望嶼聲音倒是一貫的慵懶清冷,他慢條斯理地開口:“那你記得提前多練練,別到時候出丑?!?/br> 顧寧氣得牙癢癢,但是她突然意識到不能這個時候得罪裴望嶼,于是拳頭慢慢松開,又巴結了一小下:“算了,先不說這個了,我一會兒回答不上來問題,你記得幫我?!?/br> 裴望嶼說:“幫你倒是問題不大?!?/br> 聽他這么說,顧寧有種不祥的預感。 “不過呢?!彼B著腿,優哉游哉說道,“以后少跟哥搶女人,知道嗎?” 顧寧也沒什么骨氣,立刻千依百順,點點頭:“行!” 直播再一次開啟,是一分鐘之后。 鏡頭里是重新出現的,少年少女的青澀臉孔。 主持人的聲音在畫外響起:“兩位可不可以給我們簡單概括一下《長大》這部電影?” 顧寧說:“這是一個關于中學生逃亡的故事。內核是迷失與尋找?!?/br> 這段是裴望嶼教她說的。 既然是顧寧先開的口,主持人便順著她的話問了顧寧一些問題。 她答得有板有眼,沒有怎么出錯。 問完顧寧之后,主持人轉向裴望嶼:“我想問一下小嶼,你當初為什么會接這部戲,或者說,排除掉導演和合作演員這些因素,這個劇本本身有什么打動到你的地方?” 裴望嶼想了想,說:“這個故事的主題是逃亡,這是一個比較成人化的概念,主角卻是兩名青少年,這個故事里很明顯缺失掉的是理性的成人思維,他們是要用身上童稚性去對抗一些未知的東西。人物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爆發出來的觸底反彈的張力,同時,許多問題并不需要刻意挖掘,它會很清晰地浮現出來。比如有關于教育、家庭、暴力。從犯罪開始,但它的立意又遠遠高于犯罪事件本身。我相信大家看完電影之后的觀點碰撞也會很有意思。所以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劇本?!?/br> 主持人:“現在市面上青春電影越來越多,小嶼你怎么看待這個現象,或者說,你認為青春片作為一種市場類型,是否會因為過于泛濫陷入一個瓶頸期?” 裴望嶼答:“如果是從電影本身出發,我認為不會。 “宏觀來看,青春是人生的高點,人在這幾年是相對自由的,而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狂熱沖動之后,大多數人的生活又會回歸到一個相對平穩的秩序之中,這樣的經歷就像潮水上漲又褪去。 “電影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巨浪上岸的瞬間,放大他們的狂熱與沖動,同時也要放大在這狂熱沖動之下隱含的焦慮。我們需要通過影像留住這些情緒。 “這些情緒是具有普適性的,也許橫向來看整個市場,類型電影都會有一個跌宕起伏的弧度,但是關于青春與少年的話題永遠不會枯竭。我從來不認為青春電影會有瓶頸期,需要防患的應該是低質量的跟風和粗制濫造,與青春本身無關?!?/br> 主持人點點頭,看了看手卡,又問道:“小嶼剛才說,青春就是浪潮上岸。按照你自己的說法,現在的你正好也處于這個上岸的時刻,你會怎么樣最大程度的去保留住這個人生的高點?” 裴望嶼思考了十幾秒鐘,說道:“如果要給我自己的人生做一個比喻,我應該會永遠站在巨浪的頂端。我不會回歸到海底那種平穩的生活秩序里面,因為我不會羨慕單薄平坦、一覽無余的人生。冒險和動蕩是我的人生底色?!?/br> 主持人笑了起來:“哇,聽起來是一種很精彩的活法?!?/br> 裴望嶼也輕輕笑了笑:“也不是,這只是我自己選擇的生存方式。任何一種活法都很精彩?!?/br> 主持人:“那當初接文藝片的時候是否有擔心過票房問題?” 裴望嶼漫不經心地一笑:“這個問題應該留給我們的發行方?!?/br> 他說完,旁邊的顧寧也跟著笑了起來。 問完一些和電影本身有關的問題,主持人回到八卦上面來:“聽說這部戲里有小嶼有貢獻大尺度表演?” 裴望嶼愣了下,挑眉:“這是怎么傳出來的?” “所以是真的嗎?” “也不算很大尺度?!彼行┎淮髸卮疬@個問題,也是局促了兩秒,而后側過頭看了一眼身邊的顧寧,低語,“你覺得呢?” 顧寧突然被cue,沒接上茬。 裴望嶼又說:“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電影院支持一下,當然我不希望這個噱頭被放大。所有的情節還是要回歸到角色身上。只要想著是陳遠在做,不是裴望嶼在做就好了?!?/br> 主持人說:“所以小嶼可以把角色和自我分得很清楚是嗎?” 裴望嶼想了想,“分情況吧?!?/br> “那你認為,你這一次飾演的角色和你有沒有共通之處?” “很多,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大概是,我們都有想要守護的人?!?/br> 顧寧插話道:“女孩子?” 【醋精顧寧上線】 【哈哈哈哈老婆is watg u,好好回答??!】 裴望嶼但笑不語。 顧寧又打趣他:“那你會想要帶她去看大海嗎?” 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就是男孩帶著女孩去看海。 “當然?!迸嵬麕Z認真地說,“我想帶她做所有浪漫的事?!?/br> 他頓了頓,又說:“其實可以說,我接這部戲很大程度是為了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