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十代目社畜打工指南、[綜漫]社恐玩家,被迫成王、[綜漫]養崽后我在異世界作威作福、哥譚夢游記[綜英美]、成了伏羲的二婚對象[洪荒]、[快穿]女種馬之rou欲橫流、快穿之雙xing受的yinluan生活、征服她(百合,純百)、李生與我、[綜漫]屑老板都怕的吃貨嬸嬸
襲人老實,和自己也有一段情分,之前已經跟了寶玉,自己開開恩,以后可以讓她做個姨娘。 至于金釧,這丫鬟仗著在王夫人身邊伺候過,在寶玉的房中,時常和翠縷、襲人別苗頭,是個得理不饒人的。湘云心中不怎么喜歡,但是也只能叫一聲金釧jiejie。湘云是打算以后將金釧放出去的。 湘云聲音發緊:“太太說的是誰?” 王夫人問道:“你覺得金釧如何?當初她是我的丫頭,服侍了我許多年,穩重大方,做事爽利,伺候寶玉也精心,干脆給寶玉做了姨娘,以后也能幫幫你?!?/br> 湘云艱難的說道:“都聽太太的?!?/br> 等伺候完王夫人用飯,湘云回了自己的房子,渾身無力的倒在床上,她的眼淚才掉了下來。 第二日,金釧跪地給湘云敬了茶,口稱jiejie。湘云接了,淺淺的抿了一口,茶水品不出什么滋味,心中卻五味雜陳。寶玉院子中擺了幾桌酒,正式將金釧抬為白姨娘,園中的小姐妹都來祝賀金釧。 湘云站在內室的門口看著。從前她是最喜歡熱鬧的人,如果哪里有熱鬧,她一定會去參一腳。如今,門外的熱鬧依舊,她卻感覺離自己很遠。那邊越熱鬧,她就越感覺自己這冷清。 明明是同樣的人,同樣的景色,湘云卻覺得這大觀園里的一切,變得很陌生。 湘云不由想起忠靖侯夫人說過的話:“寶玉靠不住,文不成武不就,這些暫且不論,單單就是他沒有擔當,貪好女色,這種人就不能嫁?!?/br> 以前,湘云還在心中暗暗的反駁,如今,方才知道嬸嬸話中的含義。 湘云不知道自己后悔不后悔。這賈家,這大觀園,都是她自己一步步踏進來的。 也許這就是她的命。 湘云想,寶玉果然靠不住。以后,她就像大嫂子一樣,好好的生一個孩子,將他撫養成人,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這孩子身上。 湘云卻沒有想到,變故會來的那么快。 突然有一日,榮國府就被錦衣衛包圍了起來。 皇上下了圣旨,賈政交通外官,僭越,辜負朕恩,有忝祖德,著革職,將榮國府封查。賈珍、賈蓉在國孝家孝期間聚眾賭博,強占民女為妾,僭越,著革職,將榮國府查封。 錦衣衛將榮國府和寧國府各處貼上封條,又去后宅抓人。 賈母之前已經小中風過幾回。賈家一直風雨飄搖,各種事情不斷。在加上賈母年紀大了,賈母的身子,一直都沒有養好。 如今聽圣旨說將寧榮兩府抄家,賈政和賈珍賈蓉皆被罷官,賈母一口去上不來,竟然當場驚懼而亡。 賈政看著賈母去世,眼淚刷刷的往下流,正想去辦理賈母的后事,錦衣衛已經拿木板枷給賈政帶上。 錦衣衛點了點名次,又對照著抓住的人,發現少了賈環。 錦衣衛問賈政道:“賈環何在?” 賈政這才發現,從賈寶玉婚事之后,賈環已經數月不曾歸家。賈政搖頭,說道:“他已經數月未歸,如今身在何處,犯官并不知曉,想來應該在云臺書院讀書?!?/br> 錦衣衛在名次上記了一筆,就將眾人人都押走了。 賈家的男人,包括賈政、賈寶玉、賈蘭、賈珍、賈蓉都被下了大獄,女人被關到了獄神廟,丫鬟仆從被單獨收押。 第105章 賈家結局 這圣旨來的突然, 原來是有人參了賈家賈政和賈珍一本,參奏賈政交通外官、包攬訴訟,縱容家人放印子錢, 僭越,讓家人入住省親別墅。參奏賈珍、賈蓉國孝家孝期間聚眾賭博, 強占民女為妾,僭越。 皇上看見這奏章, 就讓刑部的人去查。 賈政的罪名:交通外官指的是賈政給賈雨村謀官;包攬訴訟, 王夫人曾拿著賈政的名帖包攬訴訟,這事情被賈赦查出來,賈政寫信將名帖收回, 但是這事情已經做下了,幸好是沒有出人命;放印子錢,已經查明是賈政夫人身邊的陪房做的,這陪房已經被流放,這事暫且不記在賈政身上;僭越,賈政住在榮國府的榮禧堂偏院, 這個可以辯解說是賈母是先榮國公夫人,賈政是陪住, 但是賈政讓家人住進省親別墅,是僭越無疑。 因此, 賈政的罪名,除了放印子錢,都確有其事。 賈珍和賈蓉的罪名:在甄太妃和賈敬的孝期,民間停止一切飲宴游樂的時候,在家中聚眾賭博,這是不將國法、家法放在眼里;搶占民女為妾, 確有其事;賈珍是三品爵威烈將軍,其祖父賈代化是寧國公,其父親賈敬都不夠格住在寧國府,更何況賈珍?賈珍住在寧國府,是實打實的僭越。 榮國府和寧國府是皇上的祖父對第一代榮國公賈源和寧國公賈演的賜宅,是敕造,是皇家的恩典。 這種賜宅,在賈源和賈演過世后,就應該收回。 不過賈代善和賈代化是太上皇的親信,不降等襲爵了榮國公和寧國公,太上皇加恩,這榮國府和寧國府就讓賈家繼續住著了。 賈家兩代人住下來,儼然已經將榮國府和寧國府當做賈家的私宅了。 當時賈代善和賈代化去世,榮國府和寧國府應該收回的。 當時太子被廢,賈赦仕途無望,賈敬躲進了道觀,賈代善和賈代化接連去世。賈家等于廢了兩代人。太上皇和賈代善、賈代化情意深重,心知這一切都是太子被廢引起,對賈家也有一些虧欠,就沒有提將榮國府和寧國府收回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