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十代目社畜打工指南、[綜漫]社恐玩家,被迫成王、[綜漫]養崽后我在異世界作威作福、哥譚夢游記[綜英美]、成了伏羲的二婚對象[洪荒]、[快穿]女種馬之rou欲橫流、快穿之雙xing受的yinluan生活、征服她(百合,純百)、李生與我、[綜漫]屑老板都怕的吃貨嬸嬸
因為薛蟠經常會有稀奇的想法,皇上也不像往常對待翰林院修撰和起居舍人一樣,將他當做身邊的一個活擺件,有時也會將一些國事詢問薛蟠的意見。 薛蟠畢竟知道未來二十年的事情,御前奏對,都言之有物,皇上愈發看中。 自從看到薛蟠殿試策論開始,皇上對外邦起了警惕之心,在對待外邦的問題上,不再是用一種高高在上□□上國的姿態來看待他們,而是放平了心態。 皇上對于和茜香國等南疆眾國的摩擦暫時忍了。 皇上現在更多的將目光投向了茫茫的海域,開始造寶船、籌建水師,籌備以后的出海事宜。 皇上派人去搜尋船工和前朝出海的海圖和寶船圖紙,讓火器營研究更靈活的小炮,以及如何將小炮用在船上。在外讓人去接觸佛郎機人,探聽佛郎機國的信息,以及佛郎機炮的技術。 廣州那邊也送過來了兩個傳教士,皇上將這傳教士安置起來,找了幾個翰林院的庶吉士去聽這兩個傳教士講課,將內容記錄下來,皇上每天翻看?;噬献约号紶栆踩ヂ犅爞鹘淌恐v課,但是對傳教士在京都建教堂的提議,卻總是打圓場,并沒有答應下來。 有鄭氏后人獻上了前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圖紙。船匠看了圖紙,說這寶船是可以做的,就是做寶船龍骨的柚木比較稀少,不容易得。 薛家之前是皇商,專供皇家木材,江南那邊的庫里還放著兩根百年齡的柚木,已經放了多年。薛蟠得知皇上的難處后,就將這兩根柚木獻給了皇上,讓船廠直接去取就可。 皇上拍著薛蟠的肩膀贊道:“薛卿真的是朕之肱骨之臣?!?/br> 雖然薛蟠說是獻給皇上,但是皇上也不會在這方面占薛家的便宜。薛蟠的妻子是清寧縣主,正二品,不用給她封誥命?;屎笞尰屎蠼o薛蟠的母親薛太太賞賜了誥命,隨著薛蟠的品級,封為六品安人。 因著要練水師,皇上就將王子騰召回了京中。 王子騰是太上皇當時用慣的人,和京中勛貴牽扯很深,作為總領京都三大營的京營節度使,掌握著京都的命脈,皇上自然不放心。 王子騰在,京都就完全在太上皇手中,雖然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但是太上皇隨時都能將自己廢了。 當初皇上初登基,趁著太上皇身體不好,就將王子騰從京營節度使的職位上調開,明升暗降,將他擢為九省統制,后來又遠遠的發落了出去,讓他奉旨查邊去了。 后來太上皇的身體恢復過來,知道皇上的所作所為,并沒有說什么,也沒有將王子騰召回來。 如今王子騰在外面也有六、七年了。太上皇已經將大權全部交給了皇上,京營節度使的位置,皇上的親信也已經坐穩了。因此,此時皇上對于王子騰的戒心也沒有那么大了。 王子騰作為武官統領,是優秀的,一直在外面飄著,也不是事。而且皇上如今要向太上皇的老臣施恩,讓他們安心為自己做事,因此,王子騰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象。 所以皇上就下了圣旨,讓王子騰回京,給他一個內閣大學士的位置,讓他將籌建水師這事先做起來。 第97章 忠順親王 這邊皇上開始大刀闊斧的施行自己的政策, 建船廠,練水師,打聽外邦的情況, 從皇商的貨物中物色可以出海的東西,那邊忠順親王坐立難安。 隨著時間的發展, 太上皇真的一點點的將權利移交給了皇上,自己不上朝, 不理事。隨著甄太妃薨逝, 忠順也很少能見到太上皇了。 大多數時候,忠順連皇宮的宮門都進不去,在宮門口就被侍衛擋了, 說太上皇不見他。有時忠順順利進了皇宮,到了太上皇的宮殿外面,常常等了半天,太上皇還是不見。 忠順嚴重懷疑,這是皇上從中作梗,甚至太上皇被皇上軟禁了。 太上皇如此, 而忠順之前的擁躉也紛紛改弦易轍,效忠了新皇, 有些死忠則被調任到閑職,被邊緣化。忠順在朝堂上的影響越來越低。 忠順憤怒不忿。 之前, 太上皇還是皇上的時候,太子被廢,忠順就將自己視為隱形的太子,穩穩的皇位繼承人。 忠順的母妃甄貴妃是皇上的寵妃,因著皇后無子,有時甄貴妃甚至能壓皇后一頭。甚至, 一度皇后避其鋒芒,稱病不理事,甄貴妃代為執掌六宮事務。 那時候,如今的皇上不過是個不受寵的四皇子。四皇子的母妃是宮女出身,生下四皇子后晉升為嬪位,不久就病逝了。四皇子被交給和她同殿的恭嬪撫養。 忠順從來就瞧不上四皇子。甚至在他年少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常常欺負四皇子取樂。后來覺得沒意思,才不這樣做了。 就是這么一個在自己膝下跪地求饒過的廢物,后來被皇后記在名下,搖身一變成了嫡子,父皇因病退位,竟然沒有將皇位傳給自己,而是給了四皇子! 而自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應該屬于自己的皇位被他占據,還要跪在這個廢物的腳下,對著他叩拜。 忠順不服。 而且,忠順覺得,這是不是自己服不服,認慫不認慫的事情。如今太上皇還在,皇上沒有拿自己怎么樣。等到太上皇賓天后,自己就如同案板上的魚,隨便皇上燉了、烤了、煎了,怎么樣都成。 太上皇認為皇上仁慈,只要自己不做妖,皇上就會讓自己當個太平王爺。忠順只覺得太上皇太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