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書迷正在閱讀:金陵月、王蟲(h同人合集)、宅邸怪談、販賣心動(表兄妹1V1)、溺于所聞 (古百)、潮泥(1V1古言 高H)、[綜漫]你沒有自己的老婆嗎、[柯南]我在酒廠的那些年、[綜漫]誰也別想阻止我好好學習、[綜漫]首領宰的偵探之路
“這,這真是太好了?!蓖醴蛉烁吲d地語無倫次,拉著王元豐前前后后的打量著。 不過,隨之而來的一瓢冷水讓他們立刻冷靜下來。 “王夫人,王公子這只是暫時恢復了清明。以貧道的法力約莫能維持十日,這十日想必夠清醒的王公子抱得美人歸了吧?!?/br> “十日……十日也很好了,元豐和小翠的感情一直很好,他現在又恢復了清明,有他在,可比我們兩口子管用多了?!蓖跆8袊@道。 他這話并不是說他和王夫人就不去了,這一回他們是求人家回來的,自然要有求人的姿態。只是他心里門清,小翠負氣出走的原因在他們夫妻身上是沒錯,可能讓小翠回心轉意的卻只有他們的傻兒子元豐。 若元豐還是那副癡傻的樣子,他還怕他們不但沒接回來小翠,反倒還白送一個兒子。不是他杞人憂天,而是以元豐以前的表現來說,他就只會一味的貪玩。要是小翠真的帶不回來的話,保證他屁顛屁顛地就留在那了。 現在清醒了好啊,清醒了也就代表明事理了,再怎么著總不會丟下他們老兩口不要就追著媳婦跑了吧。 再說了,只有清醒了才有辦法勸小翠回來,比如說些甜言蜜語的,不然嘴里除了吃就是玩的,怎么讓人家放心跟他走。 “好了,貧道該做的都做了。沒想到這一回病倒是沒看好,反倒能促成一樁好姻緣。不過你們要切記,往后若想日子平安順遂,還需得家宅安寧,父慈子孝才是,妻賢禍才少??!” 說完,老道士整個人化作一陣金光然后消失不見了。 “你們看到那金光沒,金光一閃,道長他人就這么不見了?!?/br> 王太常先前就見識過老道士的本領,但是這會兒一個大活人在他面前化光而走,震撼可不是一般的大。 “爹,我也看到了,看來道長必定是個得道高人。這一次說不定他是看你和娘對孩兒一片慈心,所以才特地來我們家指點我們的?!?/br> “這……” 王太常想著他先前確實從未聽過有這么一位道長,他幫了大忙不說,王太常的謝禮還沒送出去呢結果他就不見了,可見其品行高潔,不為財不為名的。難道還真像元豐說的一樣,是特地來做好事的不成? 可惜對方離去的太過突然,他還沒來得及問對方的道號。本來他還打算在家供上一塊長生牌,每日供奉,祈禱道長能早日得道成仙呢。 “哎呀,你們想這些干什么,還不快去把我的好兒媳給請回來,要是慢了萬一到時候她不在家了可怎么好?!?/br> 王夫人快被這父子倆給急死了,都什么時候了還琢磨這個,你們別管道長為什么來我們家了,現在最要緊的難道不是小翠嗎? “夫人說的沒錯,當務之急我們應該按道長說的去辛府去找小翠才是,其他的都不重要。元豐,你快去叫管家張羅好馬車,我和夫人去庫房里備些禮品,到時候我們一起登門拜訪?!?/br> 王元豐一喜,太好了,他終于可以接小翠回家了。 “好,孩兒立刻就去準備?!?/br> “怎么樣,還有多久才能到?”王夫人掀開車簾,焦急的問馬車旁騎著馬的王元豐。 王元豐俯身回道:“娘,我們走了也快五十里了,應該很快就到了?!蓖蝗?,他像是看到什么,眼睛一亮:“前面有一戶人家,說不定就是辛府了?!?/br> “真的?那還不快一點,記得,待會兒上門禮貌些。這一次是我們王家對不住人家姑娘,不管親家怎么說我們都得受著,聽到沒?還有老爺你,你脾氣待會兒也得收著點,可不許壞了事?!?/br> 雖然已經說過好幾遍了,但王夫人仍覺得心里不踏實,又囑咐了一遍。 “娘,你就放心吧,到時候我一定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管怎么罰完我都認,只要小翠肯隨我回家就行?!?/br> 王元豐說的信誓旦旦。 要是換做以前兒子這么說,王夫人肯定就要酸他娶了媳婦忘了娘,但此刻卻恨不得他能表現得再好點,能讓小翠和親家再滿意點。 “老爺,你呢?說話啊?!?/br> “知道了,夫人,你這一路說的我耳朵都長繭子了,老爺我年紀雖然大了,可事情的輕重緩急還是分得清的?!蓖跆S戰埖?。 天知道他現在寧愿被辛家人打一頓,也不想再聽老太婆嘮叨了。 王夫人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你以為她是為了誰啊,還不是為了他們的寶貝兒子。 不一會兒,搖搖晃晃的馬車終于停了下來,王元豐一勒韁繩,率先下馬,然后站在車前對里面說:“爹,娘,已經到了?!?/br> 然后小心地扶著王太常他們下了馬車。 王夫人一出來,就見前面好氣派的一座府第,白墻黑瓦,朱紅大門,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家。 “小翠就是住在這兒嗎?看來她嫁到我們家來反倒委屈她了?!?/br> 王夫人知道小翠不尋常是一回事,但是她的觀念一時沒能及時扭轉過來。要知道當初小翠她干干凈凈的嫁到王家,除了一身衣裳什么都沒有,王夫人哪里能想到她家原來這么富庶,怕是公侯世家也不過如此了吧。 她心里一下子就怯了一分,說服小翠回家的把握也少了一分。 不過為了兒子,她還是很快鎮定下來,先是整了整衣裳頭飾,又叫下人們抬著禮物跟在后面,就叫元豐去敲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