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頭柱今天也想被祓除、[綜漫]為了畫漫畫,我在全世界演劇本、[綜漫]被詛咒成貓后我成了萬人迷、[綜漫]奈奈的孩子們、被看上之后、無人勝你、不熟、[綜漫]異能力是抽卡系統、我在游戲打哥譚[綜英美]、我的重生畫風不對[綜恐]
抱琴見此,身形微微的顫了顫,沒有再說話。 * 青玉閉著雙眼享受著翡翠的按摩,手指還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打著桌面,嘴角含笑:“既是如此,便讓我們的人盯緊了。有一絲的風吹草動就讓人過來回稟?!?/br> 如果他們真的敢的話,那么她少不得要讓賈府提前結束他們的百年基業了。 “是?!濒浯錄]有停下手中的動作,依舊不輕不緩的應道。 一旁的明珠插口說道:“要奴婢說,這賈家簡直是貪心不足,也不看看他家那個二爺,只生的一副好容貌罷了。其他的哪里就配的上二姑娘,癡心妄想也該有個限度不是?!彼S著大姑娘去過幾次賈家,自然也是見過賈家的這個寶貝疙瘩的,只是每一次見他的時候,他都是在和貌美的丫頭*,甚至有那兩次,居然伸頭,去咬人家口上的胭脂。有兩次,甚至還盯著自己和翡翠不放,簡直就是一派紈绔風流公子哥的形象。 “可不是。二姑娘是何等的人才,哪里就是他能夠配的起的?!濒浯湎氲綆状稳ベZ府,那寶二爺的眼睛,都是直勾勾的盯著大姑娘身邊一應美貌的丫頭看,還不止一次的出言調|戲過,怎么看都不是良配。她還聽到府中的下人傳言,說是早兩三年前的時候,這個寶二爺,就已經把身邊的那個名叫襲人的大丫頭給收了房,只待娶了親,就正式提做姨娘。 青玉未曾睜眼,只開口說道:“好了,這件事且放下吧。明珠,你過去廚房那邊看看,膳食如何了?看著時辰,貝子爺也要回來了?!?/br> 翡翠和明珠聽到這話,便知道,大姑娘這是不讓她們再說下去了。相互看了一眼,便不再說話,明珠也福了福身,走出去了。 “見過貝子爺安康吉祥!”待到明珠出去后不久,胤禑也回來了,翡翠便停下手中的動作,屈身行禮說道。 胤禑揮了揮手,轉頭笑著對青玉說:“福晉真是好享受?!?/br> “怎么?爺羨慕了?翡翠,還不快過去給貝子爺也捏上一回?!鼻嘤褚不匾晃⑿?,說道。 翡翠清脆的應了一聲,就向胤禑那邊走去。 胤禑一笑,拒絕說:“我這里就算了?!?/br> 聽了這話,翡翠自然停下腳步。 青玉轉頭對翡翠說:“既然爺回來了,那就擺膳吧?!?/br> “是?!濒浯潼c點頭,便退了出去。 不多的片刻,便有容貌清秀的小丫頭,拎著食盒過來,一一的擺在桌子上,各色的菜色擺了滿滿當當一桌子。 寂然飯畢。 漱了口,略停留了片刻的時間,便有那專門奉茶的丫頭,奉了茶水過來,青玉的是玫瑰花茶,而胤禑的則是正常的鐵觀音。 “福晉似乎格外的偏愛花茶?”胤禑聞著空氣中若有似無的玫瑰花香,笑著說道。他的印象里,自家福晉除非是出門外,不然在家中,所喝的一定是花茶。他記得他們剛成婚三個月的時候,她開口說想要多種些玫瑰花,本以為她是喜愛玫瑰花之人,不想,所種之花都是另有別用的。 青玉回答說道:“恩?;ú杓扔辛瞬枞~的濃郁爽口,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久而久之,身上也會帶一股淡淡的花香。況且花茶具有駐容養顏的效果,自然是格外的偏愛一些?!?/br> “原來如此?!必返熁腥?。世上有哪個女子不愛美?也不怪乎福晉會這般了。 * 長春宮 “娘娘,天色不早了,該歇息了?!庇袼肟粗€在翻看各家秀女資料的主子,上前,福了福身提醒說道。 “恩,我知道了。玉穗,你過來幫我看看。這里幾個到底選哪個比較好?”密嬪把自己剛才相中的秀女資料抽出來,其余的放在桌子上,說道。 玉穗看了看,眼見那幾個秀女的出身都極為一般,就已知,這怕是娘娘給十五阿哥挑選妾室的名單,略頓了頓,笑說:“奴婢素日都在宮里,哪里知道這些秀女,單看著寫著,個個都是不錯的?!?/br> “你這話說的不錯。橫豎都不過是個格格,就這兩個吧?!闭f著密嬪伸手指了指其中的兩個,說道。 玉穗看了,兩人都是漢軍旗的,一個是護軍校五爾之女杜氏,一個是朱大之女朱氏??粗嬒?,容貌都是一般的姿容,不甚出色,不過體格卻都是珠圓玉潤,看著好生養的。很顯然,娘娘心中極是惦記十五阿哥的子嗣。也是,十五阿哥如今大婚也要兩年的時間,府上如今連個小格格都沒有。娘娘心中自然是著急的。不過心中千回百轉,但面上卻說:“娘娘好眼光?!?/br> “等十五媳婦明日過來。給她看了,此事就定下了?!泵軏遄哉J為不是個惡婆婆,看兒媳不順眼,總是想著要往兒子的府上塞人,去給兒媳添堵。如果林佳氏進門就給十五生個兒子或是如今已經有了身孕,她也不會有此舉了。 十五的年紀不小了,早日有個子嗣,她也安心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_^更新! 第48章 四月中旬的時候,歷經將近兩個月的三年一度的選秀終于落下了帷幕。 這一次的選秀,康熙分別為十六阿哥胤祿和十七阿哥胤禮賜了婚。十六阿哥的嫡福晉就是先前密嬪十分看好的三品官品級能特之女,郭絡羅氏,同時還把三等護衛六十八之女納喇氏也一道被康熙賜給十六阿哥做側福晉。而十七阿哥的嫡福晉則是果毅公阿靈阿之女,鈕祜祿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