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也許對別的武林人士而來,丹田受損是重傷,輕則不得動武,重則武功全廢,但于李情而言,這還真算不上大事,睡上一覺,這點傷也就消失不見了。 “先天不足的弱癥也犯了……你的身情況怎會如此嚴重?” 男人不由分說迅速將她打橫抱起道,心急道:“師姐忍耐片刻,我立刻帶你去見師父?!?/br> 他口中的師父乃是逍遙子的至交好友,亦是隱士前輩。 這位前輩出身微末,原為明國人士。年輕時機緣巧合獲得先秦時留下的道家傳承,而后輾轉流入江湖,也曾闖下赫赫盛名。待得年歲漸長,便寄情于山水,隱世潛修,自詡醫、武、星相命理與君子四藝(即琴棋書畫)皆已至登峰造極之境,便自號七絕道人。 七絕道人的自然道法與逍遙子的逍遙之道頗有幾分相合之處,兩人皆是天資卓絕之輩,一見如故,引以為至交好友。 昔年,逍遙子收李滄海為徒后,發現幼徒雖天資悟性奇高,然天生不足,丹田如漏斗,無論修煉出多少內力皆會莫名流失,且因著娘胎里帶出的弱癥,時有昏厥,質孱弱有夭折之相。逍遙子為幼徒cao碎了心,苦尋數年而不得法,無奈之下,便飛鴿傳書求助于七絕道人。 而后,七絕道人上了縹緲峰。 兩位當世宗師皆不是敝帚自珍之人,冥思苦想數年,以雙方絕學為根基,經過無數次推算演練,最終新創了內功心法《枯木逢春長生訣》,此內功心法為李情量身定做,主在彌補她天生不足,克制先天弱癥,養生補身,自打修習了《枯木逢春長生訣》,李情身雖比不得常人康健,卻也不至于時長昏厥生病,于壽數也無礙了。 因著李情所學內功為兩人共同創造,七絕道人也欣喜其天資聰慧、靈秀通透,順勢收了她作關門弟子。 《枯木逢春長生訣》本是針對李情的身而創造,最初功法并不完善只有三層,為了補全心法,那些年七絕道人帶著李情踏遍宋、明兩國,后又前往西域、草原等地觀寒暑交替,看四季花木生死輪回,如此耗費十年光陰才有了這一本完整的長生訣。 而在前往西域的途中,李情與七絕道人路過沙漠之地,見一傷痕累累的男童傲然不屈,頻死之際仍兇悍異常,如餓狼般與一只欲啄食他血rou的禿鷹殊死搏斗,甚至從禿鷹身上狠狠咬下了一塊rou。 當時七絕道人感他求生欲之強,便出手救下了他,隨后又發現他根骨不凡,亦憐他孤苦,便收為了弟子,為他取名迦南,也是有意壓一壓他身上的戾氣。 自此,李情也多了一位師弟。 這位師弟雖年紀與李情相仿,肅冷寡言,一雙眼眸藍得發黑,觀人時眸色幽深,眼神陰冷桀驁,活似兇戾的狼崽子,直盯得人汗毛倒豎,渾身發寒。 初上縹緲峰時,無崖子等人皆忌憚其兇悍,敬而遠之。 唯有李情非但不受影響,不曾生惡遠離,反而平添幾分憐惜。見他衣衫陳舊漿洗發白,便命手下侍女為他縫制新衣,他的一應衣食住行,照顧得極為周到妥帖。 日久天長,兩人青梅竹馬長大,情誼更甚于無崖子等人。 此時,李情面色稍有些蒼白,玉迦南便已心急如焚,立時便要帶她前往逍遙正殿。 “師弟,當真不必為此小事驚擾師父……” 李情話還沒說完,男人身形一晃,足下似有云霧涌動,眨眼已掠出幾百米。 第36章 玉迦南身體騰飛而起, 腳尖輕點過數十顆雪松的樹尖兒,縱身而下,靈巧的落在了曲折的回廊之中。 而后, 玉迦南匆匆穿過蜿蜒曲折的回廊與假山叢石,走到拐角處, 眼前豁然開朗。 只見一座飛檐斗拱的亭臺矗立在層層石階之上, 明媚的陽光穿過繁花茂林, 斑駁的光影折射在一片琉璃朱瓦之上,金輝與朱瓦交相輝映,灼灼生光。 遠遠望去, 亭臺正中央‘忘憂亭’三個鎏金大字奪人眼球。 忘憂亭后方, 一道壯觀的瀑布從天山之巔飛瀉而下, 疑似銀河落九天濺起水花無數, 直沖入寒潭之中。 寒潭水面霧氣氤氳,裊裊上升。 水中鯉魚競相躍出, 擺尾歡騰。不時有鳥群低飛掠過,而后飛入霧松之上,兩兩成對, 彼此親昵的梳理毛發,歌聲婉轉悠長。 距忘憂亭百米之外, 則是巍峨壯闊的逍遙殿所在。 逍遙殿占地面積極廣, 幾乎容擴了整個飄渺峰, 一眼望去宮殿矗立在山頂, 隨山峰連綿起伏, 望之巍峨壯觀。 逍遙殿內分主殿和左右側殿。 主殿為師尊逍遙子日常生活習武所居住,側殿之內則是其門下四個徒弟的起居。 而李情平日里就居住在逍遙殿右側殿的長春樓。除了她之外,長春樓內還有四個跟隨她上山、照顧她起居的丫鬟婆子以及兩個師門派給她的武婢。 風中隱約傳來悅耳的琴聲, 忘憂亭內俊男美女四目相對,人影如畫。 玉迦南疾行的腳步微微一頓,卻是冷了臉。 李情亦是面色一變,心內不由得暗道一聲晦氣。 只見忘憂亭內,俊秀儒雅的白衣男子撥弦撫琴,琴弦轉軸間,流暢的樂聲傾斜而出,兩只仙鶴引頸長歌相和,翩翩起舞。 亭外的桃花林里,同樣一襲白衣的少女隨著琴聲劍舞翩翩。 春風拂面,琴聲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