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書迷正在閱讀:摘星星、追魂錄、快穿之枉為渣男、[快穿]美夢終結者、[快穿]系統,求放過、[綜漫]咒術最強說他要做大魔王、[綜英美]完全追蝠手冊、[綜漫]橫濱文豪今天寫作了沒、無限后宮-錦繡館、我家兵人說話了[綜英美]
十一與蛇對視一眼:“買蛇,活的,要活蛇,救命用。還有,我們還想找個地方住下來……” 孫大點點頭,捋捋胡子:“那可真是來對地方了。金蛇村里到處都是捕蛇人,不過這活蛇嘛,倒是有幾分難度。咱們這兒的蛇難捉,又有毒,一不小心那是要人命的……” 蛇小聲嘀咕:“怕死還傷蛇的命……” 十一在他手上掐了一把,示意他安靜。 此時,村里早起外出捕蛇的人越來越多,走到孫大身邊時,跟他熱情地打著招呼。也有人問起這兩人是誰,孫大笑瞇瞇地只說是自家遠方親戚。 待人流過去,孫大才小聲道:“兩位不妨到我家里去,咱們慢慢商量?!?/br> 十一拉著蛇尾隨而去,不顧他的掙扎。 孫大家在金蛇村算是富裕人家,青瓦白墻,屋子也多。他的妻子劉氏見有客人來,慌忙端出大碗茶出來招待。 十一笑著稱謝。 蛇卻看著那碗邊的油漬皺起了眉。 劉氏將孫大拉到旁邊悄聲說話。他們的聲音雖小,十一和蛇卻聽得清清楚楚。 劉氏壓低了嗓子問:“他爹,這是哪家的小娃子,長得倒俊俏,跟那畫里的人兒似的。要是能讓咱們家小惠跟了那個俊俏的小公子,那也值了?!?/br> 孫大呵斥妻子:“傻婆娘!沒看出來他倆是私奔出來的小兩口!這么長時間了,那手都沒有松開過!人家怎么會看得上小惠。我看啊,定是永州城里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還說是什么買蛇,不過就是個說法罷了。給他們打掃個屋子,好處少不了咱們的……” …… 他們夫妻在那邊說私房話,這廂十一聽得有趣,小聲問:“誒,把小惠許給你好不好?哈哈哈……”剛說完,她就撐不住笑了。若是孫大知道他是條毒蛇,就不知是否還舍得自家女兒了。 蛇細長的眉毛皺的死緊,沉聲道:“再胡說我就咬你?!?/br> 十一笑得更厲害了:“你咬啊,你要敢咬我,我就拔光你的牙。顧清風,沒有牙齒看你還能厲害到哪里去?” “你怎么知道我叫顧清風?”他很詫異,“我從來沒說過的?!?/br> “你管我怎么知道,再廢話,拔光你的牙?!笔徽酒鹕韥?,動作過急,顧清風下意識扶住她。 十一忽然說了一句:“對不起啊,把你牽扯進來?!?/br> 這話沒頭沒腦,顧清風萬分不解。他搖搖頭,這個小神仙還真是不聰明。 孫大的兒子孫富貴也是村里的捕蛇人,孫大將十一和顧清風留了下來,安排好房間,好吃好喝地招待。 這樣的結果是十一想看到的,孫繡衣家就在孫大家隔壁,隔著低矮的院墻,她能望到繡衣家曬在院子里的草藥。繡衣的父親是個游方郎中,常年在外。母親有眼疾,全靠繡衣做繡活支撐著家里。當然,村里的大柱哥經常來幫她就是了。 十一站在孫大家里,遠遠地見過郭大柱兩次。郭大柱和村里的其他后生并無太大分別,憨厚老實,身子健壯。他也是捕蛇的一把好手,除了自己家用,余下的很多都給了繡衣。 天快黑了,大柱又一次來到繡衣家里,給繡衣娘帶了些糕點。 繡衣熱情地招待他,端茶遞水:“大柱哥又到城里去了?” 大柱搓著手,嘿嘿直笑:“賣點蛇,順便給俺娘扯了匹布,俺娘做衣裳用不完,我就給你也捎了點,你,你,你給嬸子做衣裳穿?!闭f著扯開背包,露出一塊楓紅色的布料。 這布料是他在城里特意買的,聽說城里的太太小姐都穿這種料子做的衣服,摸著軟和,顏色也鮮亮。他當時就覺得繡衣穿了一定好看。 繡衣愣住了:“大柱哥,你是不是拿錯布了?這么花的布伯娘是怎么穿的?給二妮兒穿還差不多吧?!?/br> 大柱急紅了眼,忙道:“沒有拿錯,就是這個,紅的,好看,俺娘也喜歡?!彼敝忉?,臉憋得黑紅。 繡衣“啊”了一聲,似乎不大相信:“這樣啊,伯娘還挺,挺……”她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又陷入了尷尬。 十一站在孫大家院子里看得直嘆氣,這個郭大柱,這么笨,怎么討老婆嘛! 顧清風被迫跟著她一起看,他對繡衣和大柱的事情沒半分興趣,確切地說,他對整個金蛇村的人都沒有好感,自然也不會有興趣。 十一想東西時,喜歡轉來轉去,這可難為了顧清風。他開始后悔自己逞英雄了,應該讓她放了自己才是的。這個笨神仙,住在凡間不走,也不見修行,真不曉得她是怎么成仙的。 顧清風最近很郁悶,他先是不明不白受了傷,好不容易遇到個笨神仙治好了傷,卻失了自由。她還非要往金蛇村來,金蛇村殺氣極重,雖然山明水秀,卻不利于修行。更讓他生氣的是,她還一定要借住在孫大家里。孫大的妻子昨夜居然還要請他們喝蛇羹!太過分了! 十一也覺得對不住顧清風,她不眠不休不吃不喝沒關系,他還做不到這一點。昨天晚上看到劉氏端過來的蛇羹時,顧清風臉都綠了,一聞到那個味道,便吐了她一身。好了,十一對他的愧疚在瞬間消失殆盡。 孫大一家未嘗不憋屈,劉氏做的蛇羹在金蛇村是出了名的美味,他們竟然那般反應。若不是看在銀子的份上,孫大真想把他們都趕出去。不過,也真奇怪了,無論劉氏和小惠做的何種飯食,從來沒見他們動過一筷子。頂多會吃幾個果子。孫大活了五十多歲,小時候聽村里的老人說過奇聞異事,他不是沒懷疑過這兩人,但是他們對家里貼的符紙毫無反應,可能是他想多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