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吳氏臉紅了,李皇后冷嘲熱諷,她有委屈也不敢辯,只好聽著。 “臣妾以為太后娘娘說得是臣妾四女沈綰珠,已給王爺當了妾?!?/br> 吳氏當眾讓皇后下臉,紅臉解釋。 “即是這樣,最好,姊妹倆作伴,你沈家準備準備,過幾日送入安王府?!?/br> 吳氏趕緊跪地叩頭謝恩。 吳氏自宮里出來,抹了一把汗,坐上轎子,心里盤算,把沈綰貞接回沈府,任其在外面,若有走死逃亡,自己可吃罪不起,自家老爺頭上的烏紗只怕難保。 沈老爺坐立不安就等著夫人回來,沈夫人一邁進上房門檻,沈老爺仰頭焦急地問“太后喚你去是何故?” 吳氏就把沈綰貞沒死,太后有意納入安陽王府為侍妾的話說了。 夫妻合計,沈老爺道:“你即刻把她接出來,按太后的意思接到娘家住?!?/br> 吳氏不愿意也不得不這樣做,好容易庶女一個個離了自己的眼,又請回來。 客棧里,沈綰貞關上屋門,正在和閆婆子說話,閆婆子把賣鋪子的銀錢交給主子,道:“如不是急用,能多買點錢?!?/br> 沈綰貞掂量掂量,手腕發沉,贊道;“不錯,只可惜做豆腐生意剛有起色,就關張了?!?/br> 說吧,把這包銀子放在一個衣裳包袱里,又拿出二兩碎銀子手頭用著方便。 正這時,外面嘈雜,轉瞬,吳氏帶著丫鬟仆婦突然進來,進門看見沈綰貞笑道:“恭喜姑娘、賀喜姑娘,聽說姑娘要進王府,姑娘大難不死,必有后福?!?/br> “快跟著我回娘家,風風光光地嫁出去,也讓我為姑娘出點力,置辦些東西?!眳鞘县W哉f。 沈綰貞只覺突然,懷疑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如果親事成了,安陽王為何不親自來告訴自己,嫡母突然來,令人費解。 “快,替姑娘收拾,老爺家里正等著姑娘,老爺聽說姑娘還活著,高興得什么似的,一個勁催我接姑娘回去?!眳鞘弦膊粏柹蚓U貞的意思,就命人替她收拾東西。 沈綰貞半天沒話說,突然問了一句,“母親怎么知道我在這里?“ 把吳氏問得一愣,連忙道:“太后宣我進宮,說安陽王和姑娘情投意合,預促成好事,姑娘出嫁在客棧里走,像什么話?!?/br> 這時,吳氏帶來的丫鬟仆婦,把沈綰貞的東西拿上,不由分說,簇擁她往出走,既然娘家來接,走不走由不得她,她只好跟著沈氏回沈家。 ☆、第九十五回 沈綰貞跟吳氏回到沈家,拜見了沈老爺,沈老爺看見她,眼眶濕潤了,“老天保佑,為父以為你大火中喪生了,過幾日,你便嫁給安陽王,今后的日子就順了,王府住著錦衣玉食,做父母的心里也替你高興?!?/br> 又對吳氏道:“你替她張羅張羅,好歹是進王府,不能空身去,惹人笑話,嫁妝備足了,到了王府也好上下打點,王府不比普通人家,有銀子傍身,有底氣,不發怵?!?/br> 沈老爺料事周到,就是沒提女兒嫁過去做侍妾的事,太后下話,不敢走漏一點風聲。 “三五日便進王府,今后你姊妹一處,互相照應,有事有個商量的人?!?/br> 沈綰貞答應著,心中暗驚,三五日便進王府,終身大事,此等草率,必是一乘小轎抬去做妾,做王妃她明知不可能,但她愿意相信他的承諾,這兩日她矛盾糾結,不舍離開,她放不下。 安陽王回王府,總覺心里不踏實,好容易熬到吃了晚膳,就又去沈綰貞住的客棧。 一進客棧,空蕩蕩的,寂靜無聲,聽見趙世幀的腳步聲,店家娘跑出來,一看還是他,笑道;“公子又來了,沈娘子被她娘家接走了,公子走后,她娘家就來了好些個人,看著不像是普通人家,看她那母親氣勢,就像當官人家的闊太太?!?/br> 趙世幀有點詫異,沈綰貞住在這里,她娘家人不知道,她嫡母怎么會突然來了,接她回家,而且失火這些日子,想接早來了,莫非才打聽著她住哪里。 “沈姑娘臨走說什么了嗎?”趙世幀想沈綰貞若走了,總該留下句話,告訴他一聲。 “沒有,什么也沒說,東西都拿走了?!?/br> 趙世幀低頭出來,總琢磨不大對勁,上馬奔皇宮去了。 進了慈寧宮宮門,守門的太監卻把他攔住,彎腰恭敬地道:“王爺,太后娘娘吩咐,不見人?!?/br> 趙世幀想母后氣頭上,大概不想見他,想等母后氣消了,再懇求母后答應婚事,就默默出宮,既然沈綰貞住在娘家,他也就放下心。 沈府 張姨娘自打到了京城,原以為,這回六姨娘小孫氏生了個丫頭,自己可以揚眉吐氣,寶兒的事情也該提到日程上來,可提了幾次,都被老爺擋了回去,這陣子老爺又不來她房中,被鳳兒那丫鬟絆住,老爺喜她嬌俏可人,又青春正好,連帶把吳氏都高看,把吳氏賢惠掛在嘴邊。 張姨娘郁悶,心里著急,莫等這丫鬟生下男丁,老爺偏心,嫡子身份就會給她生的兒子,到時自己是一場空,這還不說,若寶兒記為嫡子,將來承襲家業,女兒臉上有光,有娘家撐腰,做后盾,在王府的日子豈不是好過。 張氏思來想去,還是想辦法讓老爺給她個許諾,即便暫時不上族譜,老爺若有三長兩短,也有個保證,可老爺精明,一眼就能看透她心思,不會輕易許諾,這正一籌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