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那時候江父江母忙得焦頭爛額,所以才無意間忽視了江歐齊的心理狀態,導致他愈發自閉。 幸好有秦秋意的幫助,把處于懸崖邊的江歐齊拉了回來,江父江母為了報答秦秋意,在她提出投資日化廠時,直接給了她六成的股份,讓她直接成為日化廠的大老板。 秦秋意推脫不過,索性把重建日化廠的重任攬在身上,任命江父為副廠長,江母為人事部主任,繼續讓他們履行曾經的職責。 日化廠正式更名為“秋江化妝品有限公司”,“秋”是秦秋意的秋,“江”則是江家的姓氏,足可見秦秋意對江父江母的重視。 往日化廠投資五十萬后,秦秋意一邊走柯靖墨關系讓他幫忙引進一批新的生產線,一邊找到海云大學商科部的李院長和化工部的楚校長,跟他們簽訂了長期招聘合同,并且在幾家條件艱苦、發不出研究員工資的研究所里高薪挖來了十幾名科研人員,成立了兩個護膚品研發部,專門負責護膚乳和面霜的研發。 秦秋意打算先利用乳液和面霜兩個產品打開市場,然后再做化妝品的研發。 日化廠原有的三個生產車間被推平重建,原來的工人則留下來打散重新編入新的生產車間。 很快,在秦秋意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日化廠整個煥然一新,只等著新產品問世。 秦秋意手底下的《美麗標界》正好可以為日化廠打一波廣告,所以日化廠的乳液和面霜根本不愁銷量。 為了更好的推廣產品,秦秋意決定每本雜志贈送四個2ml試用裝小樣,乳液和面霜各兩個,通過試用讓人們能對日化廠的護膚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由于秦秋意不惜成本地投入資金和設備支持,再加上這些研究員因為近兩年在研究所時上面的輕視和敷衍一直憋著一股氣,所以研究進度很快,仿佛是有意向秦秋意展示他們的能力。 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研究組便提交了兩款效果不錯的成品,秦秋意笑著給他們發了獎金,等乳液和面霜送到有關部門檢驗合格后立刻開始投產和投放廣告。 在新的一期贈送小樣的《美麗標界》出版后,一時間“秋江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名聲響徹大街小巷,公司銷售部的電話差點被打爆,訂單如同雪花般紛至沓來。 望著山一樣的訂單,江母連忙通知人事部的下屬緊急招聘一大批臨時工幫忙完成訂單,同時允諾會正式聘用一部分表現不錯的臨時工加入公司,將臨時工們的積極性徹底調動起來。 一個月的試用期過后,江母沒有食言,跟其中表現比較好的五分之四左右的臨時工簽訂了聘用合同,把他們正式吸納進公司。 “秋江化妝品有限公司”才成立了三個月的時間,不僅讓日化廠起死回生,更是將它從一百人左右的小廠子發展到上千人的規模,利潤連續翻了十幾番,完成了私人企業的三級跳。 江父江母有預感,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日化廠會在秦秋意的帶領下最終火遍全國,甚至在國際上打響名頭。 而他們不知道,他們的預感不出兩年的時間便會變成現實,這個速度也是讓他們始料未及的。 不管“秋江化妝品有限公司”未來如何輝煌,秦秋意如今卻是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瓣用。 為期十五天的海云省服裝展銷會結束,南橋市第一紡織廠再度成為最大的贏家,盡管和市政廳那邊的人來回扯皮耗時又耗精力,但好在結果是喜人的。 市政廳不想看到紡織廠一家獨大,有幾個領導想讓自家親戚也分一杯羹,用來分擘利益,秦秋意雞賊地用省城領導那邊的人脈暗中警告了想伸手白拿的幾個人一番,逼得他們不得不乖乖提出競爭。 秦秋意借著這次機會,還鏟除掉紡織廠內一批其他人的眼線,發起了一次動員大會,使得廠內的工人空前團結起來,一門心思搞生產。 畢竟他們的工資也和生產利潤掛了勾,有誰會嫌棄賺的錢少呢?他們只恨不能天天住在車間里干活。 去年南橋市第一紡織廠在服裝展銷會期間一共接到了5000多萬的訂單,今年這個數字直接上漲到7000多萬。 而秦秋意控股的江美飾品去年接了12萬多的訂單,今年更是翻了一倍,增加到24萬多。江美飾品廠也進一步擴建,成為海云省飾品類的龍頭老大。 八月底服裝展銷會結束后,紡織廠、江美飾品廠和秦秋意全部賺了個盆滿缽滿。 休整了兩天后,海云省大學開學,秦秋意正式成為一個大二學生,在美國設計師春季秀上認識的評審員奧利弗給她打開了一通國際電話,詢問她準備好參加下月初巴黎時裝周沒,并提出如果她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他幫忙。 秦秋意笑著婉拒了熱情的奧利弗,一再對他曾經的幫助表示感謝,尤其是把法國知名設計大師維克多介紹給她認識的事,而維克多大師又給了她時裝周的邀請函,從這一點來看,奧利弗也算得上她的貴人。 電話那頭的奧利弗爽朗一笑:“秦,你真的不用這么客氣,在我看來,以你的天賦即使沒有我幫忙,遲早也會踏入巴黎時裝周這個服裝設計師的圣殿的?!?/br> 奧利弗在接觸過秦秋意的設計后,徹底迷上了華國元素,有時在自己的設計中也會應用一部分華國元素來做點睛之筆,兩人在私下里也會有所交流,頗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