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家女 第2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迷死攝政王、隋亂、Z的實驗室、女總裁的情人、雨夜的情色交易現場(短篇)、離婚前別和丈夫約會、白月光回來后、她鐘情于我(扶她rou文)、勾引校霸弟弟啪了以后【校園H】、《楠楠被反釣之“純情”小奶狗》
“我知你被關了十幾年,不敢去別處,北面是個好地方?!?/br> 趙啟悠聽見自己這般說。 “在北疆,你可以去街上,可以看見火車……都比呆在洛陽好?!?/br> 女人還是在哭,什么是街上?什么是火車?她從十五歲被人關起來,先是被教著像另一個人,過兩年又靠自己所學在一個男人的身子下面承歡。 她所知不過如何討好一個男人,她沒有名字、名字來處,只是山齋院里一道旁人的影子。 去處?什么又是去處? 見她這樣,趙啟悠深吸了一口氣:“如果你不走,我只能殺了你。我……我也不是什么好人,我救你出來,是怕我皇嫂見到你,就把趙家上下都殺了,我是為了救自己才把你偷出宮來,我之前不忍心殺你不忍心毀你的臉,是因為我也對同你一樣的那女子心存愛慕,我和我父皇和皇兄并無不同,你可懂?洛陽情勢大變,人人自危,把你留在王府我可能會死!要么你走,要么你死,懂了么?” 女子定定地看了趙啟悠一眼,將面紗戴好,跪下行了一禮。 趙啟悠深深看了她一眼,轉身舉起案上的琴,狠狠摔在了地上,琴頃刻間斷成了兩半。 “來人!將她拖下去賣了!連著她整個戲班都發去絳州礦山!” 第224章 相似 我等長刀所向,就是為了興天下人…… 攝政王府的“閑人班”以排演《風月薈》中“三戲李郎”十二折而名震洛陽,力壓于府的“香戲”和教坊司的“九秀班”,聽聞整班被趕出東都,要不是還因為南人北伐無暇他顧,早有紈绔騎著快馬就出了城,攝政王不要的自有他們要,至于會不會得罪攝政王?誰又在意那朝堂上只會點頭的泥塑人兒? 戲班上下三十余口被綁在木車上往北走,走了大半日,出了城過了橋,剛到北面橋頭就被一隊人馬攔了下來。 帶頭之人穿著灰色錦袍,外面裹著裘衣,頭戴金冠,面色如玉,神色倨傲,一看就是世家養出來的嬌嬌兒。 幾位押送的王府親衛迎上來還沒與攔車人說上話就被幾個跳下馬的青壯給綁在了道旁的樹上。 那玉面小公子一揮手,人們就駕著馬車騎著馬往北去了。 “哪、哪家豪族,竟敢從攝政王府搶人!” 也不過是對著馬屁股吵吵嚷嚷罷了。 看著拉著車狂奔的人們,班頭小心看了一眼身旁同樣被綁著的女子。 “窈娘子,要是這些人是沖著您來的,不管您是誰,什么身份,我們可既沒見過您,也沒聽過您,您可千萬別帶累了我們這些討生活的?!?/br> 面上沒有黑紗,換成了黑鐵皮的面罩,窈娘子聽完班主的話,過了片刻,緩緩點了點頭。 馬車在快行半日,已經到了夜里,幾次穿行林中小道,戲班里的人都已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 看著窈娘子被人拉下馬車,班主的心里一松又是一緊,他猜對了,就越發危險了。 天上有陰云,連月色都難尋,衛瑾瑜提著燈看著被解下了面罩的女子。 “還真有兩分像。趙家偷偷藏了這么個人,像對姑母動手的心思還真是……你在宮里呆了多少年?” 她低聲問。 窈娘子知道這人說的自己是像誰,衛家一名叫阿薔的女子,有時也被叫阿臻。 她會騎馬,會下棋,會揮刀,會穿著黑色的錦袍行走在皇宮里,會笑。 微微彎下腰,她將手攤開放在燈下,用另一只手在掌心畫了個“十四”。 “十四年?!毙l瑾瑜微微瞇了下眼睛,手握緊了腰間長劍。 從趙曜到趙啟恩,哈,還真是一脈相承呢。 借著火光,衛瑾瑜看著跟自己姑母八分像的女子,又說道:“你是不能說話嗎?” 女子還是抬手等著寫字的動作,聽衛瑾瑜這么問,她看著衛瑾瑜,有些慘然地指了指自己的嘴。 然后擺了擺手。 一個與自己姑母想象的女子,偏生還被弄成了啞巴。 衛瑾瑜絕不是不知世事只知征戰的少年將軍,相反,因她身份特異經歷特殊,從來是多思多疑的性子,此時已經想到了趙家父子在這女子身上施展了多少齷齪。 “是趙曜弄啞了你?” 女子茫然。 衛瑾瑜深吸了一口氣:“可是先帝讓你口不能言?” 女子搖了搖頭。 衛瑾瑜的心中并未好過少許,趙曜老jian巨猾,當年姑母護送他回洛陽,他卻不肯放姑母回京,只怕找來這女子是打算借這相似的容貌做些李代桃僵之事,到時姑母最好的下場就是被關在洛陽城中不為人知之處。 至于趙啟恩…… 衛瑾瑜三年多前就知道山齋院里藏了一女子,派去探的人是一自愿為定遠軍在宮中探子的老太監,見過姑母。 聽消息傳來說那女子與姑母相像,衛瑾瑜一面覺得惡心,一面想將那女子救出來,只不過趙啟悠快了半步,將她偷出來藏在了戲班之中。 “你本名叫什么?可還記得自己家在何處?” 女子愣了一下。 她還記得最開始的幾年,先帝是要她讀書識字的,偶爾興起還曾握著她的手一筆一劃地抄詩句。 女子記得自己是從開封來的,阿爹一吊錢把她賣給了一個往西去的“客商”做奴婢,后來她才知道所謂“客商”是圣人派去各地尋人的探子。 她是找來的六個人中最像的一個,選中她之后其余五個與她年齡相仿的年輕女子都被一刀了結了性命。 而她就在一旁看著。 因為一張臉,她活了,她們死了。 她對戴著金冠的“少年”搖了搖頭。 沒有姓名,沒有來歷,在她被裝在馬車里運進紫微城的時候,她就什么都沒了。 衛瑾瑜點點頭:“不記得也罷,這些人會把你送回麟州,你去了麟州可以學織布,以前學了讀書寫字還想學可以接著學,葉學政會給你安排。路上會辛苦一些,有什么著急的事與護送你的人說,她們都是女子,你不必介意?!?/br> 消息從王府中傳出來的時候衛瑾瑜正在南市聽消息,明日她要從王爺師父那探消息,今晚疾馳回洛陽應該趕得及。 “不必擔心?!毙l瑾瑜拍了拍有些驚惶的女子的肩膀,“既然剛見面時未殺你,問了你的來路也未殺你,我們又何必千里迢迢送你回北疆再動手呢?你本就無錯,是趙氏虧待了你,到了北疆盡可以做你想做之事……” 眼前這張臉上滿是對前路的茫然無措,衛瑾瑜眨了眨眼,從懷里掏出了一塊玉牌轉頭道: “林球兒,拿著我的信物去跟越管事說,在姑母回北疆之前我的俸祿給這個女子?!?/br> “???”正在喂馬的林球兒直起身茫然地看著衛瑾瑜。 “啊什么?照辦就是,做完了此事你再回來!” 圓頭圓腦的女子連忙回道:“是!” 摘了玉冠,換了裘衣,拿出些灰粉在臉上摸了摸,衛瑾瑜帶著兩個人騎上馬又往南去了。 在宮里被人以“海棠”代稱。 到了攝政王府上叫“窈娘子”。 等到了北疆,又會叫什么呢? 第二天馬蹄踩著霜前行,女人看著遙遠的北方,仍是在想著,想著。 又下雨了,復州城外的山林下,被定遠軍團團圍住的南吳士兵們穿著潮濕的衣袍擠在一起取暖。 帳篷之類都被上官取走了,沒濕的棉衣也是保不住的。 雨一直斷斷續續的下,夜里還會結冰碴,地、樹和木柴都被洇透了,想要引火取暖全憑運氣。 他們兩萬多人已經被圍了八天了,軍糧的運道被切斷半月有余,分下來的軍糧連煮粥都不夠,一人不過幾十粒米,真是日日以米湯飽腹。 當兵吃糧,軍糧匱乏,軍令也難執行,縮在一起不動已經是乖順的,定遠軍每天都讓嗓門大的在外面喊“定遠軍不殺俘”“一日管一頓飽”,每天夜里都有南吳兵士偷跑去定遠軍的營地。 湛盧將軍龍十九娘子也不是那好人,只要有吳兵來投,立刻讓人敲鑼打鼓,擾得南吳將帥們日夜不寧。 此次北伐的元帥楊憲每日困守帥帳,他是江州王庶子、吳國國主楊源化的親信,南吳在淮水以南每有征討都是輸少贏多,他跟在父王、圣人身后從軍,何曾遇到如此絕境? 他幾次寫信給高氏讓高叔盛守諾,與他夾擊定遠軍,那些信卻都有去無回。 夜深之時楊憲甚至想過那高叔盛是不是與衛氏合謀斬他吳國臂膀,不然為何那定遠軍和衛氏來得那般快? 定遠軍圍而不攻,只看著他麾下將士困守在此地,也讓楊憲幾乎恨到了心里,他很想帶著三萬殘軍沖出去好歹與那衛氏性命相搏一番。 可還沒等他下定決心,二十余門曾讓無數南吳兵將駭破了膽的巨大黑色火器已經在他們營外一里處嚴陣以待。 沖出去,那就真是以命相搏了…… 吃過配了馬rou糜的蒸飯,楊憲躺在床上,雙眼看著帳篷的頂,又開始覺得高家父子是北梁的大忠臣。 外面突然傳來一陣sao動,他掀簾走出去,讓人去探。 “蒸餅比那人頭大,還有大鍋的羊rou湯,要是今夜來得早,還有米飯能管飽!” 盧鼓兒用帶著鄉音的話大聲說著龍將軍寫給自己的順口溜,手里提著一張鼓,說一句敲一下。 “我叫盧鼓兒,去年才十五,復州雨水多,木柴不生火,伍長提棍棒,什長扣口糧……鼓兒過得苦,如今才享福,身上棉衣裳,腳下新鞋子,定遠不殺俘,還讓人飽肚!” 聽到了近衛的復述,楊憲沉默片刻,捂著頭,他咬牙道: “傳令下去,敢投敵者,殺!” “敢議軍事者,殺!” “聚眾者,殺!” 殺? 殺誰? 誰殺? 一生得不似南人的漢子一甩手里燒不起來的木柴站起來大聲道: “咱們挨著餓受著凍,聚在一起都得死,那還不如豁出命去投了北人,再差總比現今好吧?” 說完,他抄起自己早就生了銹的槍就沖了出去。 南吳鐵器金貴,他們這些為國賣命的,大半用的是木頭做的槍。 他不是一個人,與他一齊沖出去的人越來越多。 看著南吳軍中嘩變,龍十九娘子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看看他們,咱們都得記得,咱們是為了什么才打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