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家女 第212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迷死攝政王、隋亂、Z的實驗室、女總裁的情人、雨夜的情色交易現場(短篇)、離婚前別和丈夫約會、白月光回來后、她鐘情于我(扶她rou文)、勾引校霸弟弟啪了以后【校園H】、《楠楠被反釣之“純情”小奶狗》
封了補丁的衣袖一甩,就抬腳出了茶肆。 大梁已前行無路,東都洛陽將成絕地,這等境況不止那書生知道。 于崇讓人清點了家中衛兵,心中稍安,從韓氏造反之后,他心中便覺不安,五千私衛猶嫌不夠,一面招兵買馬將游俠兒請到家中做客卿,一面將佃戶中青壯也訓成私兵,已有近三萬之數,不說造反的逆賊,就算是定遠軍攻過來,他自恃也有逃脫之機。 除此以外,于崇這幾年幾乎月月給定遠公寫信,桃子熟了、得了新茶都送過去,甚至得了個孫子都寫信求定遠公賜名。 對自己親爹都沒有的孝敬之心于崇都給了定遠公,當年被定遠公對他的救命之恩一下子進了他的心里,時不時就寫信以詩相頌。 這些信定遠公一年大概回一封,于崇也覺心滿意足,將信妥帖收好,就是將來定遠公稱帝時他的護身之寶。 “大兄,你說定遠公會南下救復州么?” “南吳攻下洛陽,她再滅了南吳就是給大梁報仇了,稱帝再無阻礙,你若是她,你會南下嗎?” 于岌想了想道:“聽聞薛驚河是國公入幕之賓……” “咣!” 于崇一把將手里的銅壺甩到地上,要不是于岌還算敏捷,已經被燙到了。 “這等話不要再說,劉邦不是開國之君?不還是將妻子都甩下?來日定遠公也是開國之主,豈會在意這些小節?少了一個薛驚河又如何,天下男子任她挑選,更好的也非沒有。倒是你,這般非議她,小心傳到她耳朵里,到時不用她,她手下將領也要取了你的首級哄她開心?!?/br> 于岌小心閉上了嘴。 于崇看看左右,道:“不許宗族逞兇,不許世家留存,她是要將天下權柄都握于自己之手,只怕是個比秦始皇還暴虐的,咱們以后都要小心?!?/br> 他并未告訴于岌,他已經寫信給定遠公,等到南吳北上,昭義節度使讓路,他打開洛陽北門,便可得一獻城之功,到時如裴道真一般,總能再保三代富貴。 “聽聞定遠公派了特使來洛陽,無論男女,你必要好生結交?!?/br> 他對于岌叮囑道。 于岌連連點頭:“大兄放心,此事我必會做好?!?/br> …… 還未過午時,姜清玄難得早早回了府中,一看見衛瑾瑜,他抬手敲了她腦袋: “是不是你到處傳消息,讓洛陽城中人心惶惶?” 衛瑾瑜抱著頭,委委屈屈: “曾外祖可太高看小輩了,現在大梁是什么樣子,天下人心中都有各自盤算,南吳一打過來,上下先慌了,可見是自知大梁危矣?!?/br> 這話倒是說的不錯。 姜清玄走到案前拿出棋盤:“軍備廢弛,稅錢難收,世家作祟……生了眼的都看得出來,薛將軍那邊能守住吧?” “嘿嘿嘿,曾外祖盡可放心,估計在房州的龍婆已經趕去了,南吳要是能打得過龍婆,我倒立繞洛陽城走一圈?!?/br> 坐在姜清玄對面把棋盒拖到眼前,衛瑾瑜笑嘻嘻地說道。 姜清玄心中一松,他為了給女兒報仇,一步步爬到了群臣之首,趙氏無能讓世家做大百姓受苦,他拆拆補補,也只大梁大勢已去,卻不想更多人受戰火肆虐。 衛瑾瑜看了他一眼,將棋子落在了天元上:“曾外祖陪我下一把五子棋,我陪曾外祖下一把圍棋,來來來?!?/br> 姜清玄也落了一子: “薛重與南吳勾結,薛驚河肯大義滅親,于公自然是無可指摘,私下為人又如何,才是當留心之事?!?/br> “吧嗒”衛瑾瑜手里的棋子掉在了棋盤上,她慌慌張張撿了起來。 “曾、曾祖父,話可不能亂說?!?/br> “怎是亂說?薛小郎君與裴道真和定遠軍聯手把自己親父的勢力從西北拔出,讓阿薔占了西北,他要是圖權圖勢何必如此,定是圖人的?!?/br> “那,那也不能說他與姑母、姑母……” 姜清玄笑了,在這等男女之事上,他家才貌雙全的小瑾瑜只是個孩子了: “薛小郎君生得好,也是天下名將,又對阿薔一心一意,阿薔身邊有這么一個是極好之事,為何要推拒???我看過你們的安民法,只說要一夫一妻,可沒說一女子只能有一個郎君,且將薛小郎收了,有更好的再說,對阿薔來說也無壞處?!?/br> 衛瑾瑜半天說不出話來,薛驚河對姑母的心思大概也只姑母看不出來,可、可曾外祖說的那就是讓姑母多納幾個好郎君了! 她并非未想過,只是曾外祖這般神仙似的怎會說出這種話?! 一枚棋子落下,姜清玄贏了。 見小瑾瑜傻乎乎地看著自己,他搖頭道:“我娘子是恩師之女,也算琴瑟和鳴,可我娶你曾外祖母是理所應當,而非情之所鐘,她于我也如是。你祖母與祖父倒是情深,可你祖父二十多年里在家的時候加起來不到三年,情深又如何,我的女兒我能不知她是傷心的?到了阿薔,她半生征討無所依仗,自然沒有理所應當,至于情深……若是真有,你早與我說了。既然如此,不如就讓阿薔找幾個合心意的?!?/br> 找幾個…… 衛瑾瑜縮了縮脖子。 “姑母心中天下人人一等,想來不愿找好幾個?!?/br> 姜清玄一邊撿棋子一邊道:“自舜以下,天下男子坐擁右抱這許多年,想要男女一齊,總該讓女子將這份給補上,你寫信與阿薔好好說說此事,讓女子坐擁右抱為官作宰個千百年,讓男人成婚的時候拿著扇子進了女子家里,讓男子一出嫁便如別人家的,改了姓不稱名,長此以往才能絕了男人的孽性,不然以權謀私,壓著下面的女子給自己做外室,這樣的事必屢禁不絕?!?/br> 說完,他在棋盤上落子:“不必提我,只說是你想的?!?/br> 衛瑾瑜笑了:“曾外祖說得這般有理,為何不讓我告訴姑母是您說的呀?” 姜清玄看了衛瑾瑜一眼:“你以為我是在說笑?我不知你姑母心中如何有如神如佛之念,可男人,尤其是有錢有勢有家業的男人,我可看得太多啦,他們啊,神仙不渡,輪回不收,合該挫骨揚灰才好?!?/br> 衛薔還年輕,一心向前,姜清玄卻并非如此,他知道一個極好的政事是如何一步步變壞的,也知道大梁的國庫是如何一點點被掏空的,口中說的是男女之事,何嘗不是想借衛瑾瑜之手提醒自己的孫女世家宗族若不殺滅就定有死灰復燃的那一日? 衛瑾瑜點點頭,笑著說:“曾外祖放心,我定好好寫給姑母?!?/br> 姜清玄仿佛放心了:“所以那薛驚河……” “身高腿長,面容俊美,事事順著我姑母說,也算我姑母大半個知己?!?/br> “嗯,那挺好。我又贏了一局?!?/br> 聽姜清玄這么說,衛瑾瑜連忙低頭看棋盤,果然,她大龍被斬,死得凄慘。 姜清玄笑呵呵道:“來,再下一盤?!?/br> 衛瑾瑜連著又輸了三盤,姜清玄的興致越發高了起來,下棋這種事他浸yin數十年,勝了衛瑾瑜這樣的新手自然是有些勝之不武,可是,贏終究是贏,歡喜縱然有幾分淡,也還是歡喜。 正在撿棋子的時候,他聽衛瑾瑜突然說道:“方才聽曾外祖的意思,也覺得姑母會成天下之主?!?/br> 姜清玄笑著道:“北疆三十多萬鐵騎,昔日曹cao渡江南下號稱百萬大軍,定遠軍一個打十個是足夠的,這樣的強兵若是還不能踏平南方諸國,倒是枉費了你姑母近二十年的經營?!?/br> “那您呢?”衛瑾瑜一字一句問道,“定遠軍之主一統天下之日,您這大梁的百官之首,又會在何處?是高居廟堂,還是躬耕田野……” “小瑾瑜啊,你實在高看了我了,我年過古稀,半截入土,那時早就墳塋生草?!?/br> 姜清玄還是笑呵呵的。 “你啊,不必刺探我這老朽之人將來如何自處啦?!?/br> 一顆棋子落在棋盤上,老人慈愛地看著自己的曾外孫。 大梁滅國之時已經近在眼前,阿薇卻越發擅弄權柄,若是阿薇真的放不下,他這一把老骨頭舍了命,也不會讓她們兩個姐妹兵戎相見。 要是不能勸服阿薇放下,他就綁了阿薇,再舍了命去換她的活命罷了。 衛瑾瑜看著姜清玄,只見他笑容滿面,心中突然一冷。 天氣越發冷起來,文思殿里火盆燒得殿內如暖春,圣后坐在寶座上突然覺得鼻子發癢。 琴心見了連忙讓人將靠寶座太近的火盆都送到一旁,又讓人端了兩盆水放在殿里。 圣后看了水盆一眼,道:“不必這么熱,不冷即可,圣人那要留意些?!?/br> 圣人有咳喘之癥,大德殿內用的是走熱水的銅管。 琴心低聲道:“娘娘放心,大德殿內一應都妥當,圣人說夜里冷,石將軍又在屋外加了火盆?!?/br> “用的是什么木頭?” “回娘娘,尚書省侍郎鄭裘進了些不起明火不生煙的好炭,前幾日已經給圣人用上了?!?/br> 圣后點了點頭。 正說著,突然有一太監小跑到了文思殿,跪在殿外求見圣后。 “圣后娘娘,圣人突然咳喘不止,石將軍在火盆里找到了毒草,請圣后娘娘做主!” 圣后扔了手中的筆大步走出文思殿,連車轎都揮退了,騎上一匹馬就往大德殿去了。 宵禁時分,金吾衛叩響了鄭府的大門。 “尚書省侍郎鄭裘與南吳勾結謀害圣人行謀逆之事,罪不容赦,即刻擒拿?!?/br> 自從柳妤帶走了鄭家的大半家財和他的一些妾室仆從之后,鄭裘便覺天下女子都是害人之輩,發賣了自己剩下的妾室和婢女,買了新妾回來,過不了幾日又覺她們有害人之心,又提腳發賣。此事又大傷他的顏面,鄭裘無心政事,每天躲在宅里拿新妾取樂,因柳妤投了定遠公,他也恨上了圣后,給宮里送的也不過是些木炭。 不成想,就是這些木炭為他惹下大禍。 鄭裘只穿著中衣被扔到大牢里,都還懵著,他怎么就成了謀逆之人? 紫微城里圣后還守在圣人的床邊,大德殿外伺候圣人的在寒風中跪了一地。 石菩跪在地上與圣后說圣人的情形,說一句在地上磕一個頭,額頭上已經磕爛,地上一團血漬成了黑色。 “一個韓氏,一個鄭氏,圣人寬仁,他們卻感念恩典……” 圣后用帕子擦了擦圣人的脖頸:“著令刑部、大理寺與攝政王同理此案,鄭裘身后還有什么逆賊,務必查清?!?/br> 吩咐完了審案之事,圣后一雙眼看著圣人,對石菩說道:“按理,你們與謀逆案有牽連,該一并殺了才是,石將軍你伺候圣人這么多年,我有心賜你自盡,也算全了你二十多年的忠心,可圣人定是不愿的……” 石菩又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幾個頭:“奴婢有負皇恩,萬死難贖,是圣人恩典在讓奴婢留下一條賤命,奴婢從今以后一定小心謹慎……” “削去將軍銜,你也不必任大德殿總管了,以后盡心照顧圣人,再有差池,你全家陪葬?!?/br> “謝皇后娘娘!”石菩又磕起頭來,血從石板上濺開的聲音都似乎清晰可聞。 看著喝了藥面色潮紅昏睡的圣人,圣后擺擺手讓石菩也退下,她坐在床邊,仿佛是要仔細看看圣人的模樣。 沒人知道她在說什么。 “七郎,你還記得嗎,我曾經你跟你說過,我愿意當你毀掉世家的一把刀,現在我想明白了,當刀,哪比得上當拿刀之人,你看我,我不就用你當刀,讓河陰鄭氏煙消云散嗎?” 隔著帕子,她伸出手,捏住了趙啟恩的脖子: “鄭氏之外,冀州裴氏、河中陳氏、同州駱氏投了北疆,齊州呂氏、綏州韓氏、鄜州林氏都被殺光了,晉州魏氏衰敗,兩京世家還剩下河南于氏、許州錢氏、并州陸氏、涿州井氏和欒州李氏……” 看著趙啟恩掙扎不得,衛薇想起了當年掙扎不得的自己。 一家又一家,她一個個拜了過去。 她拜有御史的于家,拜出了相爺的鄭家,拜家中有宮妃呂家……院墻那么高,大門那么大,沒有一家愿意給十一歲的衛家小女兒打開。 還有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