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105節
李衛國夫婦一下班就先去了市場,買了一大堆菜回來,到家后果然看到女兒已經回來了,都十分高興。 李瀟瀟把特產都拿了出來,一瓶白酒給李衛國,一瓶雪花膏給陳紅娟。 陳紅娟沒想到連她都有份,高興得不得了,連話都有點磕巴了:“哎,這個,給我也是浪費,你自己留著用嘛,我這臉用了也是浪費?!?/br> “我也買了呀,用到臉上就不叫浪費……”李瀟瀟笑嘻嘻地說,把手搭在李衛國肩膀上,“父親你說對吧?” 李瀟瀟和陳紅娟的關系能緩和,李衛國是最欣慰的,他高興地點點頭,朝陳紅娟說:“就是,瀟瀟特意從京市買回來給你,阿娟你可得用起來咯!” “好好……”丈夫女兒都在身邊,家里樂也融融,陳紅娟覺得這是她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時候了,她高興得合不攏嘴,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你們父女倆先聊聊天,我去做飯,今晚咱們可得好好吃一頓!” 陳紅娟進廚房忙乎,李瀟瀟擺好茶和花生米,主動說起自己在京市的情況,除了隱去將周寶姝送進牢里的事情,其他事情都說了個七八分。 家里也不大,廳里說話廚房也能聽到,陳紅娟聽著也覺得很有趣,不時搭一下話。 她說到話劇的交流會是學習她的劇本為主,李衛國滿臉自豪:“我家瀟瀟就是厲害!說不定以后就是話劇界的扛把子了!” 李瀟瀟哈哈大笑:“嗐呀,哪有這么夸張!” 她還說到那些德不配位的老師們,看不起她這個小小市級話劇演員,想要在劇本上加署名,李衛國聽得拳頭都硬了,她馬上又來了個反轉,告訴他,她舌戰群師,一戰成名,連京市軍區的老師都支持了她一把。 整個交流期跌宕起伏,像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李瀟瀟講得也十分有趣,李衛國夫婦都聽得津津有味。 “啊,對了?!崩顬t瀟最后又補充說,“我還去了周宅,跟周所長見面了,雖然我沒想過在京市發展,但以后會每周給他打一次電話?!?/br> 她知道李衛國心軟,當初周寶姝都要拔他的氧氣管,他還讓周所長把周寶姝送回來光州,說只要周寶姝愿意,就還是他李衛國的女兒。 李瀟瀟原身和周志鴻有血緣關系,周中還一個老人家在京市,為國奉獻了大半生,跟家人分隔,出來后就剩下她一個親人。 現在她又只認李衛國,她大概能猜得到,他心里也許會覺得自己占了原本該屬于周志鴻的親情,覺得對不起周志鴻,心里多少也會希望她能跟周志鴻和解的。 果不其然,她這話一出,李衛國眼里都露出了欣慰。 這話題只是一句帶過,李瀟瀟說完自己在京市的事情,接著又說:“父親,我二月就要去考部隊文工團了,聽團長說,文藝兵新兵連的訓練,也跟其他兵種一樣?!?/br> 這是事關女兒的前途,李衛國也認真了起來,連忙說:“對,一樣的,得整整三個月?!?/br> 陳紅娟一邊這才,一邊從廚房里探出了頭:“哎呀,文藝兵也要三個月那豈不是很辛苦” 李衛國當年也是偵察兵出身,訓練強度比普通士兵都要強,新兵連那些訓練跟偵察兵的一比,那簡直都是小菜一碟。 他給新兵教官當過助教,要是哪個新兵蛋子敢在新兵連叫苦,他一定會狠狠斥責一番。 但現在,他看著自家女兒那水靈靈的模樣,放到新兵訓練里,可不就得磨掉一層皮? 于是李衛國也憂心了起來。 李瀟瀟一看養父這表情,心里嘀咕:就真的這么不看好她嗎? 她前世里初中高中大學可都是要軍訓的,雖然肯定比不上部隊,但這回她好好準備一下,而且是提前兩個月準備,她體質還可以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也不是不可能吧? 李瀟瀟咳了一聲:“那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他們可以,我肯定也可以的?!?/br> “我不僅要能通過……”李瀟瀟一臉期待地看著李衛國,“父親,我想拿第一?!?/br> 李衛國:“……” 他想了想,問:“你這個想法,重鋒知道嗎?” 李瀟瀟記得自己很久之前是有跟重鋒提過的,于是點了點頭:“我跟他說過?!?/br> 李衛國磨了磨牙,心想這臭小子,居然都沒跟瀟瀟說這不現實么? 他婉轉地說:“瀟瀟,咱不看這些虛名,咱這是文藝兵!表演好才是重點,咱又不上戰場,對吧你知道為什么文藝兵也要訓練不” “軍人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就是,有時候你們要隨軍出行,主要任務就是表演,鼓舞軍心,出行嘛,對體能是有點要求的,但跟其他兵種相比要求就低一點,所以新兵訓練里表現弱一點,也是正常的?!?/br> “所以啊……”李衛國總結說,“咱們重要的是把話劇的業務做好了,體能能跟上,就成了。為啥文藝兵平時的訓練跟其他兵種不同? 對身材要求也不同嘛,你看,要是臺上的演員一個個都一身肌rou強壯如牛,合適嗎?” 這話說的也是……李瀟瀟聽出來養父的意思了,于是退而求其次:“那文藝兵里的第一,這個應該可以吧?” 李衛國舒了口氣:“那這個可就容易多了?!?/br> 李瀟瀟笑嘻嘻地說:“那父親,你幫我做個訓練計劃唄讓我這兩個月提升一下?!?/br> 這個當然是沒問題的,李衛國當晚就給她定了幾項,內容也不多,畢竟她現在還是市文工團的演員,明天要正?;貧w到團里,在工作時間里還是要聽從文工團安排的。 第二天,李瀟瀟回到光州市文工團后,不出意外地受到了熱情歡迎。 文海燕第一個撲上去,抱著她親昵地說:“可算回來了,想死我了!怎么樣,京市好玩不” “還行,就是北方太冷了?!崩顬t瀟帶了一大堆特產零食回來,一半都留給了話劇組,“大家快來嘗嘗!” 她把剩下的一半分給其他劇組和老師們,出去轉了一圈,這才又回到話劇組。 交流團從京市回來后,是要承接起向下傳遞大會精神和學習內容的,需要召集各市文工團的老師來進行學習。 因為這次主要是圍繞話劇劇本的學習,而光州文工團本身就是產出地,所以省文工團那邊讓馮老師這次免了這趟出差,并且表示期待市文工團上映系列劇。 現在正是早功時間,李瀟瀟很久沒參加早功了,于是加入了組員,跟他們一邊練肢體,一邊互相交流著最新情況。 在李瀟瀟去京市之前,文工團就已經開始主推《半邊天》了,經過一個多月的表演,已經覆蓋了光州的所有大型單位,但還有許多中小型單位沒巡演。 因為《蛻變》同時在上演,演員人數有限,無法像之前巡演《蛻變》那樣,同時分出三組演員,而且有時候還要下去村鎮演出,因此推廣進度就更慢了。 吳芳一邊壓腿一邊說:“團長往上遞了申請,希望能擴編,多招幾個話劇演員?!?/br> 自打從呂洋事件走出來后,吳芳的狀態越來越好,李瀟瀟不在的這段時間,也協助馮老師處理了許多事情。 “審批流程估計快不了?!崩顬t瀟又問,“對了,師姐,白楊師兄怎么樣了?” 說到白楊,吳芳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好得差不多了,醫生說再過幾天就能出院?!?/br> 說著,她又嘆了口氣:“就是背上的傷疤可能去不掉了?!?/br> 李瀟瀟偷偷挪到吳芳旁邊,擠眉弄眼地說:“他對象不嫌棄就行啊?!?/br> 文海燕剛好就在旁邊,輕輕地補了一句:“師姐也不是只看外表的膚淺之人?!?/br> 吳芳頓時鬧了個臉紅,作勢要擰她們:“你們別胡說?!?/br> 李瀟瀟和文海燕笑嘻嘻地跑開了。 馮老師從辦公室出來,一進排練室就看到了李瀟瀟,也十分高興:“回來就好,剛剛葉老師那邊還來電話了,說是給咱們特批了擴編的申請?!?/br> 這就意味著,話劇組現在就可以先對外招人,等到文件正式下來了,津貼等也撥下來后,新人就可以馬上進團進組。 他們畢竟只是市文工團,即使擴編,也不可能大規模招新,而且新人完全零基礎,對現在迫切需要增加巡演場次的情況,暫時起不了什么作用。 即使等到新人能上臺,這個人數也湊不出一組能跟一臺話劇演員輪換,只能替換一下連軸轉的演員,好讓他們休息一下。 其實李瀟瀟想過了,這年代對市級以上的文工團對專業要求度很高,但實際上,話劇是一門很親民的藝術,主演需要專業話劇演員,但次要角色,完全可以考慮起用文工團內非話劇組的演員。 她將這個想法說了出來,朝馮老師說:“像京劇組和芭蕾劇組,他們的演出比我們寬松很多,如果他們有興趣的話,其實也可以來友情客串一下?!?/br> “尤其是京劇組的同學,雖說話劇跟京劇差別也大,但也是講求演技,臺詞功底,還是有共通點的,而且他們也對我們團的話劇很熟了?!?/br> 文海燕馬上也說:“對對,不止京劇組和芭蕾劇組,舞設組也可以考慮一下呀!” 當初她和李瀟瀟,還有陸一鳴都是從羊城劇社出來的。雖然陸一鳴現在是舞設員,但文海燕可一直都沒有忘記,他一直都夢想做一個話劇演員。 她分析得頭頭是道:“舞設組每次都幫咱們布置舞臺,設計音效,比京劇組更熟咱們的劇本?!?/br> 她看著馮老師,下決心要為陸一鳴爭取一把:“老師,舞設組的陸一鳴也會演話劇的,當時他考進來的時候,就是跟我和瀟瀟一起演的初版《蛻變》,您應該還記得吧?” “記得是記得……”馮老師當然對陸一鳴有印象,這個青年也經常來他們這邊旁觀,見到她時也非常有禮貌,但一碼歸一碼,她也覺得有點可惜,“可他說話不太流暢?!?/br> 文海燕馬上說:“可是老師,他現在比之前已經好了很多?!?/br> 說著,她看向李瀟瀟,李瀟瀟秒懂:“馮老師,沒關系的,像我們之前說好的那樣,《半邊天》之后,咱們接的是系列劇,以《半邊天》里馮鐵蘭退役后的時間為故事背景,我們只要把其中一個角色改成略微有點結巴?!?/br> 簡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陸一鳴的狀態來進行角色調整,系列劇除了固定的雙女主之外,還有一些常駐角色。 李瀟瀟又說:“角色本身有一些特點,觀眾才更容易記住這個角色?!?/br> 文海燕忙不迭地點頭附和,馮老師想了想,也點點頭:“目前我們最大的難題就是演員人數不夠,你們說的這個方法也可行,我回頭跟其他劇組和舞設組那邊商量一下,看他們同不同意?!?/br> 李瀟瀟連忙又補充說:“老師,系列劇的角色都是可以調整的,如果是京劇或者芭蕾舞劇的同學來參演,我們也可以把角色改成芭蕾舞演員或者京劇演員?!?/br> 來友情客串的基本不可能是其他劇組的骨干演員,其他演員的知名度當然是比不上骨干演員的,但如果來客串話劇,話劇的角色融合芭蕾或者京劇的元素,角色也會更有特點,而出演該角色的演員也更容易提升知名度,這一點對他們來說也是吸引力。 馮老師也想到了這點,指了指李瀟瀟,忍不住笑著說:“你啊你,主意是真的多?!?/br> 李瀟瀟一臉謙虛:“都是為了大家能一起發光發亮,打響咱們光州文工團的名號?!?/br> 其實主要是現代社畜很多都是一個頂倆人用,這年代的工作節奏,比起現代,實在是友好太多了。 李瀟瀟和文海燕提出的演員客串建議,除了要和各劇組協商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獲得肖星團長的同意。 因為話劇組演員極度短缺,所以馮老師在隔天的教師會議上,就提出了客串演出邀請。 今年全國話劇交流會議的學習內容,肖團長也已經知道了,也朝團內其他老師說了一下。 隨后他小結了一下:“這意味著,很快,全國各地都會用咱們光州文工團的話劇劇本,每一次演出之前,都會帶上咱們文工團的名字?!?/br> 這件事背后的意義,不言而喻——光州文工團作為一個市級文藝單位,即將被全國百姓熟知! 而這一切,都是話劇組的功勞。 所謂水漲船高,只要帶著光州市文工團幾個字,京劇組也好,芭蕾舞劇組也好,所有人都會被附上一層光環。 而現在,話劇組需要幫忙,其他劇組既然沾了光,也理應互相幫助,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于是,馮老師這請求一提出來,其他老師都一口答應了,肖星團長也批準了。 消息一放出來,其他劇組的演員有許多都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人開玩笑地問能不能轉組,嚇得馮老師連夜朝其他老師澄清,自己絕對沒有挖墻腳的意思。 李瀟瀟最終將系列劇直接命名為《半邊天后傳》,簡單又直白地告訴觀眾,這個系列就是跟《半邊天》有關系的。 她一共寫了十個劇本,全都交給了馮老師。 馮老師看著辦公桌上八個厚厚的筆記本,不由得朝她感嘆:“瀟瀟,說實話,你這一走,我都怕咱們團就止步于此了?!?/br> 畢竟不是誰都能寫出劇本的,而且除了劇本之外,這小姑娘會的東西太多了,宣傳、音效、演員指導等等。 馮老師從演員到老師,這么多年了,也只見到過一個李瀟瀟。 李瀟瀟笑了笑:“我原本想著要再多寫兩個劇本的,畢竟現在離征兵還有點時間。但是我后來一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寫得再多,大家總有演完的一天,到時候沒有新劇本,又該怎么辦呢?” “所以,我想……”李瀟瀟認真地說,“在剩下的時間里,大家除了排練之外,我想跟大家說一下創作的常規思路和技巧。 當然,也包括整個劇上映前后的一些準備工作,怎么樣才能讓一個劇讓更多的人知道?!?/br> 七十年代是文工團的發展巔峰,但隨著時間往前走,文工團也終將沒落,新式的劇團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