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等店員把鞋子拿到去查貨,談韻之說:“讓你試你就試,哪那么多問題呢?!?/br> “當然是好奇啦,”察覺到他蹙眉,徐方亭立刻改口,“好奇害死貓,嗯?!?/br> 徐方亭試了一只腳,合適,按店員指引試穿上一雙,走幾步,蹦跳兩下,輕盈,舒適,果然跟她現在鞋底硬板板的那雙天差地別。 “挺好的?!?/br> 談韻之頷首道:“那就這雙?!?/br> 徐方亭坐下把鞋脫回去,換上自己的硬板板。 然后,徐方亭又以相似流程試穿了運動羽絨服和長褲,談韻之結過賬就把東西交她手里,嬰兒車掛了背包和兩個購物袋,已經滿倉,她便拎了一路。 一直回到榕庭居家中,徐方亭抬手給他示意:“小東家,這個送你房間上面?” 談韻之彎腰脫襪子,天冷終于肯穿室內鞋,說:“你的東西,問我干什么?!?/br> 徐方亭卡殼一瞬,猶疑道:“這是,給我的?” “不要?” 徐方亭難掩驚喜,卻疑惑猶在:“像手機一樣的工作套裝嗎?” “你家人過年不會給你買新衣服嗎?”談韻之心平氣和說話時像自言自語,自顧往里走著,留給她一個熟悉的背影,“我姐以前每年都給我買?!?/br> 徐方亭低頭看了眼巨大的紙袋,皺了皺鼻子。 她一直習慣做jiejie:在家里,她是傻子親哥的jiejie;幫人帶孩子,她是孩子們的jiejie;無論在哪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一直習慣jiejie這個照料者的角色。 可是現在,她好像當了一回meimei,真真切切感受到被照顧的溫柔。 第22章 徐方亭幫談韻之面試一個過年留在沁南做鐘點工的阿姨,除夕前兩天,她和孟蝶一起搭上長途巴士,匯入春運返鄉大潮。 孟蝶一路吃各種小零食,徐方亭可能這半年飲食升級,口味改良,對吃食少了以前的饑渴,加上皮質座椅味道奇特,她沒什么胃口,只喝了幾口水。 城市的繁華一路拋在身后,村落逐漸成為主景。 在舟岸市換乘回仙姬坡的短途汽車,沒有售票員,沒有報站,招手即停,隨地下客。 現在許多人家消費得起汽車,車廂內只坐了不夠三分之二的乘客。 孟蝶不再吃零食,和徐方亭一起望著窗外。兩個外出打工的女孩有了類似近鄉情怯的情愫。 在仙姬坡村門下車,讓司機多停一會抽出行李箱,合上臟兮兮的行李箱門。 等汽車離開,徐方亭和孟蝶掩鼻吃了一口尾氣,才拉著箱子過國道。 許久未歸,一路多出幾棟在建的房舍,孟蝶在一道岔路口處跟她道別,徐方亭繼續往仙姬坡的心臟走。 鄉村房舍缺乏現代美感,配色失調、夸張或不夠工整。一般哪家用了某個色調的墻磚,周圍總會出現與之相似的房舍。 那口她哥遇難的池塘,池水泛綠,垃圾漂浮,惡臭隱然,再也不是小時候作文里歌頌過的可愛。 城市的繁華與文明規整她的審美,徐方亭頭一回對長大的地方生出微妙的疏離。 當蛀牙般的小家出現在眼前,她得承認她可能沒有挑剔的資本。 徐方亭家占地百來平米,只有一層,水泥地板,紅磚內外墻。 她從背包掏出鑰匙開不銹鋼門,叫了聲媽,沒人回應。 她的房間一半堆放舊物,一半是她的床、書桌和衣柜。徐燕萍早打掃干凈,舊式帶蚊帳架的床上鋪著她高中那一鋪被子,書桌纖塵不染。 屋里只有一根日光管,紅磚墻吸光性太強,徐方亭得在書桌周圍墻壁糊上大版掛歷,才能稍微提供反光。 此時日歷上的褶皺積了灰,像一條條灰蟲子附在白紙上。 外頭傳來電動三輪車的聲音,徐方亭放下東西出門看,徐燕萍騎著一輛藍色的回來,應該是舅舅家的,他們家那輛早在車禍中嚴重變形。 她響亮喊了聲媽。 徐燕萍邊笑邊扶著腰慢騰騰進屋,“那么快,我還以為你要晚飯才能回來?!?/br> 徐方亭放倒行李箱,取出給徐燕萍買的衣服。 徐燕萍捧著衣服,笑瞇了眼,“這得多少錢???” 徐方亭說:“不貴?!?/br> “哎喲喲,”徐燕萍摸著料子,衣服上身后,在斑駁的衣柜鏡正了正衣領,正看側看,摸摸袖口又試試口袋,“這衣服真好?!?/br> 徐方亭疊起胳膊倚在柜子邊,腦袋也輕靠上去,笑道:“一下子年輕好多歲吧?!?/br> 徐燕萍又說:“以后可別給我買那么好的衣服,我平常也沒機會穿,干活不方便?!?/br> 談韻之那句話突然闖進腦袋,徐方亭下意識便搬出來:“過年總要買新衣服的?!?/br> 徐燕萍慚愧一嘆,“都到了女兒給媽買衣服的年紀了?!?/br> 徐方亭的一句“我已經工作了嘛”溜到嘴邊,卡頓片刻,猶豫咽下。工作像一個長期的承諾,她還沒能力將這種狀態持續下去。 “一會我和孟蝶到鎮上逛會,剪個頭發,半年沒剪了?!?/br> 徐燕萍小心翼翼脫下衣服,展開看了又看,愛不釋手。 “你才剛回到,又要出去,搭車不累嗎?” “不累,好久沒放過這么長的假,趁空玩玩?!?/br> 口袋中手機震了一下,大概孟蝶在找她,徐方亭邊說先走了。 果不其然,孟蝶沒多久騎小電車到她家門口,跟徐燕萍打過招呼,載她一路到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