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臺艷宦 第100節
“多年前我遭jian人構陷,險些死于獄中,若非戚卓容主動相助,不會有我平反之日。而我辭官離京,若非是戚卓容迢迢相追,苦口相勸,也不會有我歸朝之日。你們加給我的這些好名聲,如果不是戚卓容,根本就不會存在?!彼?,“我替她說話,并非是出于報恩——我趙樸從不因公徇私,都察院中那么多御史,照樣彈劾她不誤。我今日說這些,只是覺得,如果有些東西不讓你們知道,對她來說,太不公平罷了?!?/br> 第119章 清君側。 “什么?趙樸替戚卓容說話?” 火光明滅中,裴禎暄微微瞪大了眼睛。他是先帝的二子,是當今陛下的兄長,是封地在黎州的肅王。此時此刻,他本該在王府中端坐,可現在卻一身黑衣,盤腿坐下一棵老樹之下。 在他面前說話的是一名暗衛:“不錯,自那日趙樸替戚卓容說了幾句話之后,她的風評略有回轉,但大抵還是以厭憎居多?!?/br> “還有別的嗎?”裴禎暄皺了皺眉,“除了趙樸,可還有別人出來為她說話?” 暗衛搖了搖頭:“朝官之中,只有趙樸替她說話。其他人,要么是反對,要么是中立。王爺特意交代要觀察的呂尚書、徐祭酒等人,雖因劉尚書的死亡而悲痛不已,但是一直在等刑部的結果,并未插手戚卓容之事。那天夜里群臣覲見,龐侍郎本來也要去的,但是被另外幾人勸住了,后來幾天,他們都沒有動作?!?/br> 裴禎暄重重哼了一聲:“一幫老狐貍!真不愧是秦太傅一手帶出,都到這個時候了,還不愿為難裴禎元!不過,雖然他們不能為本王添把柴火,但不出來搗亂,也總算是不錯了。對了,刑部抓了那個東廠的人之后,可有其他動作?” “刑部管得極嚴,屬下打聽不到?!卑敌l說,“但據外面情況來看,應當不太樂觀?!?/br> “此事還多虧了有你啊?!迸岬濌巡[著眼,輕輕笑了一聲,“若不是你,劉尚書又豈能死得如此之快呢?” 暗衛并不接話。夜色在他臉上投下一片朦朧暗影,若是此刻有東廠其他人在此,定然會驚愕發現,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十幾年前,五十名民間死士中陸陸續續死去的七人之一。 “裴禎元啊裴禎元,你怎么能想得到,就算是你的人,也會有為本王所用的一天呢?”裴禎暄哈哈大笑,說到這里,忍不住暢飲了一口美酒,“還得當年是宋大人手段高明啊,費盡心思,終于找出了一個可為我所用的你!昔年本王年幼,你由母妃管轄,多有拘束,但往后不會了,有你在,本王可真是如虎添翼!你放心,待本王榮登大寶之時,必有你高官厚祿的份!” 裴禎暄拍著暗衛的肩,激賞道:“你離開京城多年,依然功力不減,那些東廠的后輩怎會是你的對手?前些日子裝孫子,委屈你了!現在監視的人都被殺了,裴禎元不知道黎州的情況,我們可得速速把握機會才是!” 暗衛面上卻不見喜色:“王爺,屬下還有一事要稟?!?/br> “說?!?/br> “屬下注意到,戚卓容手下有一名女子,名叫芥陽,是京城一家大書局的老板,下至說書先生,上至高門貴女,都與她有交游。群臣逼宮后,芥陽便安排了許多說書先生在京城茶樓大肆宣講各類女扮男裝的歷史傳奇,弱化戚卓容的罪行,試圖將其轉化成孤女報仇的故事。并且還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讓許多女子對戚卓容之舉頗為向往,雖然有許多世家小姐礙于身份并未表態,但有不少行事大膽的小戶之女都敢與男人們為了戚卓容之事當街吵架,此情此景,與當年梁青露入京時極為相似。雖然目前效果不明顯,但長此以往,恐怕對王爺不利?!?/br> 裴禎暄沉吟片刻,點頭道:“你說的,本王也確實考慮過。本還想著,宋大人近來生死不明,弄得母妃也茶飯不思,本王還得多陪陪她,可是眼下事不宜遲,我們還是即刻動身為好?!?/br> 從黎州到京城,相距三州五百里,其間多為平原,重商貿輕軍武,眼下裴禎元傷重在床,京城雖有駐軍,但并無拿得出手的將才,他直搗黃龍,雖非易事,但也絕不是癡人說夢。 思及此,他眼神一暗,起身:“走!” - 常泰十二年冬末,東廠督主戚卓容女扮男裝之事敗露,群臣夤夜逼宮,要治其死罪,然帝有心維護,甚至揚言要立其為后,一石激起千層浪,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消息傳遍各大州府,然自逼宮之日后,帝閉門休養,不再見客。帝心不改,戚卓容大權獨攬,引得民怨沸騰。 就在流言甚囂塵上之時,多年來一直安分守己的肅王,自黎州起兵了。 誰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來的兵馬,又是如何掌控的黎州司政,唯見他以“清君側”為名,一路北上,直攻京城,所過之處,所向披靡,卻不取百姓分毫,不壞器物半分,行軍之迅捷有素,令人膽寒。 他僅僅只是攻打城門,不殺俘,不劫掠,那百姓自然也無話可說。 一切如裴禎暄所料,從黎州到京城,路過的地帶皆是軍防薄弱之所,極容易攻下,再加上他打著“清君側”的名號,不乏有對朝廷心懷怨氣的人加入軍隊,竟讓他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眼看就要兵臨京城之下。 入京前最后一夜,肅王軍做最后休整。 身著黑羽鐵甲的肅王負手而立,聲如洪鐘:“諸位,我等絕非叛軍!實在是陛下如今傷重難愈,朝政內外全由燕氏妖女一人把持!身為大紹臣民,豈能容忍至斯!明日抵達京城,恐怕會有一場硬仗!大紹之未來,皆系于諸君!” “愿追隨王爺,肅清朝綱!”數萬人馬,齊齊應聲。 他們中,有明面上的王府府兵,也有多年來被暗中豢養的暗軍,更有不少,是半路招募來的流民。 但此刻,他們眼中都燃燒著熊熊的狂熱。 鐵甲踏過山河,烽煙刺破京畿,京城城墻之上,萬箭蓄勢待發,炮口森然陳列。 烏壓壓的肅王軍兵臨城下。 望見城墻上嚴陣以待的京軍,肅王哈哈大笑:“爾等勾結燕氏,囚禁陛下,意同謀反,如今竟還敢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爾等堂堂七尺男兒,竟聽命于一小婦人之言,豈不羞慚!” 京軍一言不發,似是并未被他的言語刺激。 肅王沉下臉,抬起手,剛欲下令強攻,便見京城城門緩緩打開。 他唇角一勾:“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此……” 他的話戛然而止。 那城門打開,迎接他的并非是繁華京都,而是同樣規整嚴明的軍隊,甚至比他的肅王軍,更加肅殺凜冽。 所有人手持尖槍,連舉槍的角度都分毫不差。而站在他們最前列的,則是一名銀盔黑衣的將領。 將領手持一桿梨花炮槍,頭上翎冠在風中颯沓微曳,如一尾火紅的浮云。 “聽命于小婦人?”那將領緩緩一笑,眼角深紋綻開,歲月痕跡之下,卻藏著灼灼的血色殺意。 非親歷沙場,不可有。 肅王一震,竟下意識夾緊了馬腹,道:“你是何人?” 對方笑而不語。 就在這兩軍僵持之間,曠野外忽地又傳來轟然馬蹄之聲,自三方包抄而來,引得大地震顫不休。 肅王瞳孔驟縮。 在他越來越難看的臉色下,那將領終于悠悠從身后取出一卷明黃圣旨,道:“甘州,梁青露,特奉陛下之命,在此恭候肅王大駕多時?!?/br> 第120章 來都來了,何必急著走…… 梁青露已經在這兒等了肅王好幾天了。 早在檄文出現的當天,宮中便發出一封急詔,緊急傳她率一隊精銳入京,同時要掩藏行跡,避人耳目。 抵達京城的當夜,她便秘密入宮,見了一面裴禎元。 她多年駐守邊關,容顏衰老得有些厲害,但卻別有一番耀目風華,令身旁的禁衛軍都有些黯然失色。 當年的小皇帝,已經長得如此風華俊茂。 她原本還格外憂慮于戚卓容的處境,半路聽說了裴禎元要娶她為后的消息,還險些一頭栽下馬去。她本來萬分不信,只覺得這權宜之計也太過離譜,但當日看到了裴禎元望著戚卓容的眼神,她便頓時放下了心——那樣明顯的愛意,可不是能隨便偽裝出來的。更何況看戚卓容的表現,她也沒有推拒之意。 從英極宮出去后,梁青露還有心調侃了戚卓容幾句:“阿姣,這么多年不見,你比師父想象得倒更有出息啊。那么早就給自己養了個夫婿,還是你老謀深算!我要有你這般聰明,早就有衣缽傳人了,也不至于還要在我的下屬里挑揀半天,盤算將來讓誰接任總兵!” 她是長輩,戚卓容被她調侃,臉上難免有些窘迫:“師父,別笑話我了。我根本是無心……” 梁青露眼中笑意更深,壓低了聲音道:“那豈不是證明,你比師父說的還更有本事?世上有幾個女人能像你這般,令天子求著奉上后位?” “……說正事罷,師父!”戚卓容強行轉了話題,“東廠派往黎州的人音訊全無,恐怕遭遇不測。想來是此前肅王府有意藏拙,才叫我們大意了去。宋長炎費盡心機,恐怕就是為其鋪路,若是肅王當真舉兵……” “當真舉兵,又能如何?”梁青露哼了一聲,“真以為私底下養了些兵馬,便可以篡權奪位了?你放心,有我在,絕不會讓他踏出黎州半步!今夜我便點兵,夜奔黎州!” “不必?!逼葑咳莸?,“方才你也聽陛下說了,若宋長炎做這些當真是為肅王鋪路,那么他們所求的就絕不是普通的造反,或者說,他們并不希望自己是以造反之名被記錄在史冊,因此才會多方籌謀,抹黑我與陛下的名聲,達到合理出兵的目的——若真是如此,他們便不敢在行軍途中燒殺擄掠,這會有悖于他們正義之師的名頭?!?/br> 梁青露:“……所以?” “所以師父不必著急?!逼葑咳菡f,“他從黎州北上,攻下的城池必然得留有自己人駐守,如此一來,抵達京城時,人數必然有限,屆時甕中捉鱉,豈不更好,也省得從黎州押送入京,中途生變。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師父可以派遣得力屬下率軍先行埋伏在黎州附近,想辦法攻破王府?!?/br> 梁青露望著她,驀地笑了:“阿姣啊?!彼滩蛔∶嗣葑咳莸念^,“讓你這樣厲害的人當上皇后,陛下也真是心大?!?/br> 戚卓容一噎:“……怎么又講回去了!” 梁青露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此時此刻,梁青露站在肅王軍面前,唇角噙笑,顯然未把這初出茅廬的小子放在眼里。 “上!” 她一聲令下,訓練有素的甘州軍精銳便沖了出去。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單方面的碾壓。 肅王軍起初還能招架幾分,仗著人數多,與京城守軍打個平手,但當梁青露埋伏在四周的其他精銳出現后,頓時落入潰敗局勢。 肅王的身法都是一板一眼在校場上練成的,做個表演用的花拳繡腿倒還合眼,真刀真槍和沙場之軍對起來,便全然不夠看。甚至不用梁青露親自動手,他就已經敗在了梁青露下屬的槍下。 槍桿揮過他的腦袋,那沉重的頭盔當啷落地,槍尖刺在他的咽喉,讓他顫顫不敢動。 “肅王已被俘!其余人等,投降不殺!” 梁青露看著混亂一片的兩軍,冷笑一聲,調轉馬頭回城。 當天下午,梁青露便率人在前開路,大搖大擺走過京城長街,身后一輛囚車,關的不是別人,正是灰頭土臉的肅王。他發絲散亂,低著頭,似是覺得屈辱,根本不敢往周圍看一眼。 街道兩邊聚滿了圍觀百姓,對著囚車上的人指指點點,萬分驚訝。 “這個就是那個造反的肅王?” “什么造反,那叫‘清君側’!” “有什么區別?” “呃……說得好聽些罷?!?/br> “雖然我也覺得陛下要娶戚卓容十分荒唐,但他起兵算怎么回事兒???聽說今日都要攻到京城腳下了,要不是梁將軍及時出現,恐怕你我就危矣!” “可是我聽說,肅王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完好無損??!只要你我不挑釁,那應當也無事罷?” “你懂個屁!” “那你又懂什么了?若肅王真是那等謀逆之徒,朝中的大人們不早就吵起來了?” “你怎么知道他們沒有吵?” “你知道了?看不出來,你還能上朝呢?” “你是不是肅王安插的探子啊,怎么老替他說話?如今這位陛下好歹做出了不少政績,咱們也確實愛戴過他,可現在這位肅王,我們小老百姓壓根不了解,誰會跟你一樣擁護?” 周圍嘈雜不絕于耳,梁青露帶著肅王游街示眾一圈,然后入了宮城。 此時此刻,已至傍晚,裴禎元尚在養病,不宜見人,肅王便被押至戚卓容面前。 戚卓容正在飲茶,見他被禁衛軍按著跪在了地上,淡淡掀了眼皮,哼了一聲:“抬起頭來?!?/br> 肅王咬牙不肯抬,禁衛軍便強迫他抬頭。 戚卓容掃了一眼,不屑道:“不過如此。我原本以為,身為陛下的兄長,怎么也得有幾分氣概,如今看來,尚不如山野村夫?!?/br> “燕氏,我技不如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肅王大怒,“但我畢竟是陛下的親兄長,一心為大紹,你牝雞司晨,不思反省,反倒大放厥詞,也不怕折了陛下的壽!” 這肅王果然有點東西,知道罵她沒有用,唯有涉及到裴禎元的傷情,才能踩中她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