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8)
孫悟空抓了抓腮幫,你干爹是妖國丞相,大不了去望霞城。 我接下來就要去望霞城轉轉,你要不隨我一起去?正好見見你的結伴兄弟施錚。 俺老孫就不去了,聽說他失憶了,況且我當初答應他,可以幫他兩個忙,現在一個都沒幫上,也不好意思露面。孫悟空嘬了口酒,幫我帶個好就行。 金蟬子道:放心,我一定帶到。 素酒下肚,兩人的話都多了起來。 金蟬子關心的問道:你離開取經隊伍后,就一直在花果山嗎? 實不相瞞,俺老孫一直在閉關修煉。孫悟空頗為自信的一笑,哼,如來現在想抓我,也不會像之前那么簡單了。 妖怪的地位已經不像二十年那樣了,天庭和佛門都不能隨便抓妖怪了。 這話不假。孫悟空笑道:我結束閉關后,發現天下大變樣,也著實嚇了一跳,不比發現師父你轉世成現在這般樣子時,來得驚嚇小。 酒席結束后,孫悟空心情大好,多喝了幾杯,臉頰紅撲撲的,醉醺醺的送了金蟬子到水簾洞外,揮手道:若是有空閑,就來轉轉,你這和尚,俺老孫不討厭。 金蟬子做了個佛禮,改日再來拜訪。便駕云飛走了。 此時,雨過天晴,天空中升起一道絢爛的彩虹。 孫悟空呼吸著雨后清新的氣息,站在水簾洞前,俯瞰整個花果山,不禁笑道:洞天福地,還屬老孫的花果山。 花果山靈氣十足,正是修煉的最佳場所。 金蟬子離開花果山,直奔北俱蘆洲望霞城,此時的他,只覺得身心從未有過的輕松。 他直到六歲,都住在望霞城,對這里的記憶雖然模糊,但感情卻濃烈,畢竟半個童年都在這里。 他游覽了幾個街道,發現和小時候比,已經天差地別,破舊的屋舍都改建成了更寬敞明亮的住宅。 他家以前房子的位置,成了一個茶樓。 他站在門口,正盤算著要不要進去喝杯茶,就聽身后有人叫他,這不是世贊嗎?是世贊吧? 他回頭,一眼就認出了來人,村長? 因為村長和他記憶中的模樣差不多,十幾年了,根本沒怎么辦。 村長熱情的拉住金蟬子,你爹娘怎么樣了?身體還好吧?哎呦,你真的當了和尚,你弟弟呢? 金蟬子驚訝的道:村長,這么多年過去了,您一點沒變樣。 村長笑道:咱們晚霞城的住民,誰不會點吐息之法呢,以前人族四五十就去了,如今活個七八十歲都屬正常。 金蟬子就更吃驚了,但我的模樣肯定變了很多,您怎么認出我的呢? 村長哈哈一笑,扯住金蟬子的衣袖,將他帶上了一條主街,在街邊一個叫做新聞公告欄的地方站住腳步。 村長指著里面的一張新聞告示道:你自己看。 金蟬子就見自己和弟弟,還有徒弟們的影像印在了一張紙張,帖在了公告欄里。 上面還有一行大字:佛門取經計劃圓滿結束,取經隊伍順利返回大唐。 而下面小字則詳細了介紹了他們取經隊伍的一行人員的情況,他是著重介紹的,畢竟他原本是望霞城的城民。 他的俗家姓名,到大唐改的名字,還有法號都寫得一清二楚。 難怪村長能認出他。 村長又拉著他,真是一眨眼的功夫,你都長這么大了,來,隨我見見以前的鄉親們。 金蟬子沒辦法,隨村長回去見鄉親鄰居們。 在村長家留宿了一晚,第二天才騰出空去宮里見干爹和妖皇。 施錚聽說金蟬子來訪,忙叫侍衛將他領進來。 這是施錚時隔多年后,第一次看到金蟬子的真人。 真人比照片來得有沖擊得多,施錚不由得在心中想,真是個魁梧有力的武僧啊,好家伙,看起來一個人能拔十株垂楊柳。 金蟬子對施錚拜禮,見過陛下。 施錚忙道:不要客氣,叔叔馬上就到了,你先座。叫人給金蟬子看座,讓他坐下等。 金蟬子謝過妖皇陛下,大大方方的落座。 施錚笑道:前后橫跨近三十年的取經大業,終于結束了。你已封佛,想必前世的記憶也都找回來吧。 金蟬子頷首,因此我還去了趟花果山找孫悟空道歉,前世十分對不住他。 他出關了嗎?我曾幾次派人過去請他,他都在閉關狀態。施錚道:怎么不請他隨你一起過來? 他說等幫得上你忙的時候,再露面。還讓我給你帶好。金蟬子道:始終是個驕傲的猴子啊。 施錚輕笑,人生漫長,總有再見時,倒也不急。 金蟬子想了想,還是問出了口,不知陛下可知道一個叫做靜塵的尼姑,我前幾日又見到了她,但他最后卻變成了一個道人。這令我十分不解。 他就算恢復了記憶,恢復的也只是唐僧的,從唐僧的角度看靜塵事件,都是云里霧里的。 取經已經結束,一切都沒必要隱瞞了,施錚道:本沒有靜塵這個人,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你遇到的都是兜率宮派下來的童子假扮的,為的是阻止你西去。不過,為你制造路上磨難,佛門和道門都是允許的。 我大致也猜到了,最后那個道人模樣的,才是真身。 施錚心道,銀童子在金蟬子跟前顯露真身了?什么情況?被打到現原形了么?! 這時,九靈元圣帶著影像收錄機走了進來,見了金蟬子笑問道:你弟弟呢,怎么沒跟過來? 金蟬子道:我先檢查一下您拍的影像,有不合適的,就不要給他看了。要不然,被他看到了,我總不能把他打到失憶。 九靈元圣笑道:你們都成佛了,怎么還是老樣子。 金蟬子糾正道:我被封了菩薩,辯宇則是羅漢。 施錚在一旁聽了,不由得暗暗挑眉,看來如來對歸位的金蟬子不甚滿意,只給了個菩薩果位。 九靈元圣給金蟬子看了幾張照片,你看這幾張拍得多好,多自然。 我怎么感覺多數都是我們的出糗時刻呢 哪有。 終于,他看到了那晚上他和靜辰在河中的影像,只不過拍照的瞬間,靜辰正在移動,拍成了一團模糊的光影,看不清他的樣子。 這大概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 金蟬子把影像都提前翻閱了一遍,確定黃眉的丑照比他多,終于徹底放心了。 施錚問金蟬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我是說整理完佛經之后。 我還沒有打算,但我今日看到花果山,倒有幾分感觸,找個風景秀美的地方閉關打坐,沉淀內心,不失為一種選擇。 施錚笑道:風景秀美的地方,的確靈氣充足,但是天地人妖和諧之處,靈氣也不差。 我們監測了許多地方,北俱蘆洲,尤其望霞城附近的靈氣值持續走高。 連人類壽命經過簡單修煉,都高了許多。大隱隱于市,不如來望霞城閉關修煉。 九靈元圣也道:沒錯,這都是有數字支撐的。忽然,他想起了什么,指了指天空,對施錚道:袁持譽該到天庭了吧。 差不多了吧。 金蟬子聽不懂他們說什么,表情略顯疑惑。 九靈元圣對金蟬子解釋道:天庭說靈氣不可再生,但我們堅持認為可以。于是把近一年的監測數據都給天庭送去了。 金蟬子對天庭也有了解,他們不會信的,還會指責你們的監測不準確。 施錚道:愛信不信,又不是單給天庭的,四大部洲叫得上名字的門派和山頭,我都送了一份??傊?,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 第114章 金蟬子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靈氣可再生說, 但一點不懷疑,因為他也覺得有道理。 天地真是慈悲,它生萬物, 萬物甚至無需回報它, 只要彼此祥和友愛,它就愿意產生靈氣, 滋養人族和妖族。 時間不早了,我出來也有一天了, 大唐那邊還需要我,我得回去了。 九靈元圣挽留, 不要急著走, 怎么也得吃頓飯再走。 金蟬子笑道:飯我就不吃了,您要是想我們, 可以去大唐洪福寺找我們。帶回來的經文成千上萬卷,整理起來頗費時間,短時間內, 我和辯宇哪里都去不了。 九靈元圣覺得有道理, 那你回去忙吧, 我哪天抽空過去轉轉。 施錚道:我剛才的提議,你覺得怎么樣?等整理完經文來望霞城修煉。 金蟬子笑了笑, 來日方長, 我再做決定了吧,陛下的好意, 我心領了。 做了決定, 記得通知我, 我隨時歡迎。 金蟬子便告辭了妖皇和干爹, 駕云離去了。 等他走了, 施錚坐回王座,挑眉點評道:唐僧和金蟬子簡直像兩個物種。 這時九靈元圣道:這經文叫佛門取成了,可遂了玉帝的心愿了。 佛門在大唐廣傳,香火旺盛,佛門勢力做大,以此和道門抗衡,這是玉帝玩的平衡權術。 施錚倒是不擔心,如來和玉帝就是互相利用的關系,現在利用關系結束了,該爭權奪利了,鹿死誰手還不一定,說不定兩敗俱傷。再說了,三清可不是好對付的。 九靈元圣也有點看熱鬧不嫌事大,三清會不會和如來打起來? 可別,那也是毀天滅地級別的。光是教門之爭,應該不會發展到魚死網破的程度的。 九靈元圣笑道:不過,你和袁持譽也是一大勢力,三足鼎立,十分穩固,不用擔心。 施錚識破袁持譽毀天滅地者的身份,也過去了十幾年,這十幾年,據他觀察,袁持譽沒有任何毀滅世界的傾向,反而越來越有人味兒了。 有的時候,乍一看,還挺熱愛生活的。 因為天上和地上的時差,雖然袁持譽只是去南天門外送個東西,但放在人間,一眨眼間就是幾天時間。 這天夜里,施錚正在睡覺,感受身邊的位置陷了下去,知道是袁持譽回來了,但也不睜眼,故意裝睡。 感到袁持譽從后面抱住了他,他嘴角勾起,壓住笑意,你誰啊,也不做個自我介紹,我認識你嗎? 袁持譽下巴搭在施錚脖頸處,笑道:我才走幾天,你就不認識我了? 施錚微微回頭搭了他一眼,覺得面熟,不是很認得。 面熟?那其他地方你認不認得?袁持譽一邊說,一邊坐起來扯衣領。 施錚忍住笑,不知道,得看了才知道。他轉過身,主動伸手去碰對方的腰帶。 袁持譽俯身吻住他,兩人滾在一起。 早晨醒來,施錚睡眼朦朧的看了眼旁邊,不見袁持譽,他嘟囔了一句,哪兒去了?然后就翻了個身,抱緊被子,打了個哈欠,繼續睡了。 過了一會,聽到腳步聲,他勉強睜開眼睛,看到袁持譽拿著新摘的花朵往桌上的花瓶內放,一副熱愛生活的模樣。 他欣慰的閉上了眼睛,正打算睡個回籠覺,忽然感到鼻子發癢,并嗅到了陣陣花香,睜眼看到袁持譽拿著一支薔薇花抵在了他鼻前。 可能是見施錚沒反應,袁持譽晃了晃花枝,讓花瓣掃過施錚的鼻尖。 施錚拉過被子擋住口鼻,逗貓呢你。 逗媳婦。袁持譽坐到床邊,把薔薇花遞給他,笑道:給你。 施錚瞭了他一眼,拿過花朵,在手里把玩,往袁持譽身邊靠了靠,仰頭看他,你去南天門,把文書給了增長天王就回來了?沒見到玉帝嗎? 沒有,我不想見他,他應該也不見我。袁持譽道:只要腦子清醒,看到這些數據,就明白什么意思,但他若是誠心裝傻,咱們也沒辦法。 嗯,咱們繼續過咱們的日子。施錚道:經也取完了,終于能消停一段時間了。 是啊,這前后快折騰三十年了,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就是佛門還有什么計劃,短時間也折騰不起了。 對了,我前幾天見到金蟬子,被如來封了個菩薩的果位,我邀請他來望霞城居住,他沒有答應,總覺得他另有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 不好說,總覺得他對如來好像不是很待見,八成也不會回佛門。 如果那樣,只能說如來自作自受,好好的徒弟非得折騰去投胎,好險沒收回來。 兩人聊著聊著,又膩到一起,直到晌午,施錚才起床,他站在露臺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伸了個懶腰。 天下太平無事,真好。 天下進入了一個平穩發展時期,北俱蘆洲的妖國,在施錚的統治下,繁榮昌盛。 南贍部州東土大唐人族興旺,安居樂業。 西牛賀洲和東勝神洲雖然國家林立,但彼此之間沒有戰爭,天下承平。 大唐洪福寺,金蟬子和黃眉和一眾甄選出的有慧根的和尚,夜以繼日的整理佛經。 而這些佛經,經由金蟬子登臺講解,傳向了大唐的各個寺院,又從寺院傳向每一個信眾家中。 之后,佛門在大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人,以取佛門相關的名字為潮流。 如悉達、瞿曇、妙法、法相都是取名字的熱點,可見佛門之興盛。 而金蟬子卻選擇在整理完全部經書后,與父母和干爹做過辭行,離開繁華的長安,走入蕓蕓眾生中。 不當自己是脫去了凡胎的菩薩,只當自己是個尋常和尚,做一個行腳僧,走遍天下的山山水水,感悟天下萬物,自我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