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在辦公室多呆一會兒?”安娜女士挑眉,“你才二十多歲,正是應該享受生活的時候。你若是不想回家,可以去酒吧,去舞池……總之不要呆在辦公室。因為你畢業之后,未來幾十年都要待在辦公室了?!?/br> 話都說到這份上,郝夢也只能收拾好書包離開了。 她坐車下山,以前她最喜歡的事情,莫過于獨自一個人坐在巴士靠窗座位欣賞風景。每到這時,她可以靜靜地思索生活,思索一切。 可是現在,這份寧靜反而成了她現在最避之不及的事情。 她打開手機,微信里置頂的那一欄還是顧啟明的名字。 自從那日吵架后,兩人就變得怪怪的了。 他們沒有斷聯,甚至每天都有在說話,但全都是“自說自話”。 他們兩人像賭氣一樣,互相發自己當天的工作。 顧啟明發今天去參觀了哪個藝術展,欣賞了某場先鋒話劇,合作了某位優秀演員。 郝夢從不回復。 郝夢發自己今天攻克了某個科研難關,拜讀了某本天體物理學著作,聽了某個諾獎大佬的講座。 顧啟明也從不回復。 兩人一時僵持在了這里。 真是奇怪,現在回憶起來,郝夢甚至說不清那日的爭吵究竟從何而起。 是節目里麥依含情脈脈的眼神? 還是趙遠氫搭在她肩膀上的手? 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巴士緩緩停在路邊,郝夢下車走向了自己的宿舍。 Lax如往常一樣,依舊抱著薯片蜷縮在沙發里看中國電視劇,謝天謝地,她沒有在看《導演起跑線》。 郝夢和她寒暄了幾句,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她全身力氣盡失,她倒在床上,望著天花板。 她有些暈眩,可能是因為今天下了凍雨,從巴士站走回宿舍的路上著了涼;也可能是因為晚飯沒吃幾口,導致低血糖;也可能是因為什么別的。 比如顧啟明。 …… 郝夢的日記 11月15日海德堡雨 今日下了雨,甩在地上就成了冰。下山的路很滑,司機開車時小心翼翼。 這是和顧啟明冷戰的第18天。 也不能叫冷戰吧,至少這次沒有拉黑。 這幾天,我又把他之前寄給我的信翻出來看了。之前沒拆的那幾封信也都拆開了。 他的信里都是他的生活,豐富多彩,五光十色。而我的生活只有山上山下,兩點一線。 當我看到那期綜藝節目時,這種感覺更明顯了。 顧啟明是“屏幕里的人”,而我是他的觀眾。 有時候,我會幻想顧啟明登上電影節領獎臺的樣子。 這是毋庸置疑的,我見過他談論電影時兩眼閃閃發光的樣子,我比任何人都相信,他會成為那個名留電影史的人。 在他捧起獎杯的那一刻,他身旁會有演員,有編劇,有制片人。 而我還是他的觀眾。 明明當初只是想做一個觀星者的,可是現在卻又不甘心只做觀星者了。 我想參與到他的生活,可是卻無從下腳。 正如我的生活,他也無法加入。 那種錯位感,讓我說出了那樣過分的話。 我扭曲成一個黑洞,吞噬了周圍一切的光和聲音。 我應該道歉的。 但我又覺得心有不甘。 顧啟明。 怎么認識你之后,我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在意,才會變得不像自己。 ———— 二十紅包~ 第三十七章 小情侶吵架時,一點雞毛蒜皮再加一點火星,就能吵得天昏地暗。吵的時候真是爽快,什么難聽的話都往對方身上扔,等到想和好時就慌了神,眼瞅著心口上那么大一個裂縫不知如何彌補,而手里只有張不頂用的創口貼。 誰都想和好,可誰都不知道該怎么和好。 “我說你最近在劇組怎么那么‘不正?!?,導戲的時候風平浪靜,一下戲就生人勿近,敢情是為情所困??!”聽完顧啟明講完來龍去脈,他的師兄兼房東,眉頭皺了起來,“別的小情侶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親親抱抱就能和好;但是你倆連情侶都算不上呢,現在就吵起來了,想和好那肯定是難上加難?!?/br> 此時,他們兩人就坐在客廳的地板上。一百多斤的高加索犬在他們身后的沙發上癱成一張毛毯,粗壯的后爪從沙發上滑下來,尾巴有一搭沒一搭的搖擺著,像是也在聽顧啟明的傾訴。 這位曾經擁有八套房子拍了六年電影后只剩下兩套房子的師兄,現在多了一個身份,是顧啟明的執行導演。這位師兄感情史極為豐富,自詡過盡千帆,圈內的“花名”叫浪子,十分貼切。 以前顧啟明給別人當執行導演,現在他也有了自己的執行導演了。 比賽到了后期,每個短片時長越來越長,從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再到二十分鐘……而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拍電影永遠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團隊齊心。 顧啟明這個“將領”狀態不對,自然也會影響下面的“兵”。 浪子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他分析:“師弟,其實這事說白了,還是你倆離得太遠了?!?/br> 顧啟明苦笑:“如果不是這個比賽,我現在就去德國了?!?/br> --